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

城門口處裝扮成商販的兵卒也迅速行動,將城門郎制伏住奪下了城門,其中六七人快速奔到城牆上。城牆上的敵軍仗着有甲冑傍身,企圖負隅頑抗,被河西軍悍卒一個蹦跳起來揮動橫刀,把腦袋給摘了下來,嚇得其餘人都不敢再動彈。

他們在城牆上拔起旗幟揮動幾下,隨後扔到了城樓下。河西軍得到消息,連忙沿着狹窄的斜坡向上,踩着陡峭的石階往城門處衝去。

關口兩側挖掘的藏兵洞內駐紮着許多守關兵卒,他們察覺到關前的動靜,連忙組織起人手,穿好甲冑,操起干戈朝着城牆奔進。

河西軍衆人架起橫刀,取出擘張弩主動防守,等待大部隊進入城中。雙方在狹窄的關內進行了激戰,互相以橫刀劈砍短兵相接。河西軍多爲百戰老兵,技戰術水平比起劍南兵強了不止一點半點,抵擋數百劍南兵的進攻竟然絲毫不落下風。這些南方兵卒只敢用竹木弓在遠處騷擾射殺。

田珍提着陌刀在前,大步流星地進入了五丁關城門,一個猛衝撲到了守關兵卒們的面前,將刀鋒揮起橫掃,將幾個兵卒的腦袋削了下來。

更多的河西軍涌入關中,手中的擘張弩箭無虛發,連續射倒幾人後。守關兵卒慌忙掉頭逃跑,鑽進了鑿在巖壁上的藏兵洞中。

田珍站在空地上大聲恐嚇道:“雍王率大軍欲平定蜀中,一路攻城掠地,所到之處均望風而降。如今大軍已入五丁關,爾等還不趕緊出來速速投降,難道要等着我軍大開殺戒嗎。”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 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他的話音剛落,一人的聲音已經從藏兵洞中響起:“別殺,別殺,我們這就投降。”

衆人定睛看去卻是守關的將軍手中打着白旗緩緩走出洞中,身後跟着一羣苟延殘喘的守關小卒。他們將腰間的武器解下扔到了地上,撲通撲通跪了一地。

李嗣業這才騎着戰馬緩緩進入關中,居高臨下俯視這投降的將領,挑起眉毛問道:“你就是這守關的將領?”

將領身體肥壯,麪皮也胖而白,低着頭瑟瑟發抖道:“罪將正是,我實在不知道是雍王的大軍,若是知道就算借我一百個膽,也不敢負隅頑抗,只會早早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李嗣業麾下的諸多將軍望向此人的目光多了幾分輕蔑的戲謔,原來是個貪生怕死之輩,早知道就不必費這麼多事情了。

李嗣業又問道:“你可知道劍門關的守將是誰,關內有多少兵力?”

降將老實回答道:“劍門關是大關,絕非我這五丁關小關隘可比,關內有兵一千五百多人,守將也是正兒八經的世家子弟,乃是現任始州刺史崔寧的親弟弟崔密。”

李嗣業騎在馬上嘀咕道:“博陵崔氏子弟,聽起來有些麻煩。”

通常這些貴族子弟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風骨和忠誠度遠非一般人可比,恐怕僅靠收買和恫嚇是難以辦到的。靠突然襲擊恐怕也希望不大,得從別的方面想辦法。

他對這將領說道:“你既然在此任將,定是對五丁峽到劍閣這一段的山川地理非常熟悉,不如就將功折罪,擔任我軍前軍嚮導,等到達蜀中之後再論功行賞。”

“卑職甘願奉命。”

李嗣業轉身登上了五丁關的城樓,遙望遠處萬山疊嶂,他們來時的路途便是山腰間燒燬的棧道遺蹟,現在望來仍然心有餘悸。遙望谷中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到這關前來。他不由得感嘆這五丁關之險,果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若是劍南軍守關將士忠於職守訓練有素,他這四萬軍隊定然要被堵在山下,永遠不可能攻得上來。

拿下五丁關後,李嗣業率軍繼續沿着金牛道往南行進,蜀道愈發艱險,但幸好因爲要給五丁關提供補給,通往劍閣的棧道都還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說明他當初選擇金牛道的決策是正確的,如果選擇其他道路如荔枝道或米倉道,沿途被損毀的棧道更多。若是選擇西邊的陰平道,那就只能像鄧艾一般從山上滾下去了。

劍閣地形異常險峻,兩邊的山體如刀削斧劈一般筆直挺立,只有中間的道路通向劍門關,關城雖然在這大自然的絕壁中顯得並不巍峨,但城牆蜿蜒起伏皆是依地形而建,無論從哪個方位向城牆仰攻,都要承受山體落差帶來的劣勢,介時果真是望山興嘆了。

李嗣業謹慎地沒有將大軍開至關前,繼續派人裝扮前往偵查,這些人裝作山間的砍柴人靠近城牆,發現城池上各個垛口上都有人戒備,且每兩個時辰進行一次輪換,想要同上次那樣矇混入關,怕是不可能了。

一名斥候剛要貼近關前,立刻受到了守關兵卒的在城牆上的弓箭驅趕。

斥候們連忙回來向李嗣業通報,這倒讓李嗣業有些犯難,連李白都說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日所見果然無虛言。

正在他一籌莫展之際,麾下的行軍主簿韋應物進入帳中向他獻策:“主公,卑職昔日陪伴太上皇進入蜀中時,曾經與始州刺史崔寧有過交往,當時他還不過是劍南節度使麾下一個小小的校尉,得到同宗崔圓、崔渙等人的提攜後才節節高升。此人貪財而好色,並非忠義之人。主公何不爲他備一份厚禮,由卑職裝扮爲商旅前往始州城內,勸說崔寧歸順主公,崔寧一旦歸順,他的弟弟自然會將關城獻出。我們一旦越過劍門關,益州這天府之國就將完全暴露在我們的面前。”

李嗣業斟酌地點了點頭:“若是如你所說,倒是可以一試。”

他率領大軍行進本就攜帶了不少金銀,用來作戰中鼓勵獎賞士卒,如今有不費人命入劍門關的辦法,自然要把禮物準備得厚一些,免得讓崔寧說咱小家子氣。

韋應物帶着禮物上路了,身邊跟着五六名兵卒裝扮成的夥計,各自牽着一匹馬。馬匹的背上表面放些山貨當做遮掩,裡面則全是黃金和香料。

他來到劍門關前,受到了守門兵卒的盤查,韋應物主動上繳了過關的錢,又給守門兵卒使了些銀子,才順暢地通過了劍門關。

他們一過劍門關,地勢就變得平緩,道路也四通八達。

韋應物進入始州城內已經是傍晚,遂找了個邸店安歇下來,第二日上午再去刺史府拜訪。該如何說服這位昔日萍水相逢的老熟人,他心中已經有了腹稿。

……

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