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

李輔國聲音圓潤地用關中官話回答道:“啓稟公主,李崇雲之父李嗣業公然造反,如今大軍已經開至潼關下欲攻陷關中。他父子二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無論哪朝哪代,皇帝都不會允許一個叛賊的兒子在眼底下活奔亂跳。公主殿下,若你能理解陛下的苦衷,就不該在這裡以小女兒姿態阻攔我,而應該順應陛下大義滅親。”

永和公主撲通一聲跪到了地上,悲切地說道:“請求五郎開恩,允許我去面見父皇,等我面見父皇求情無果後,我的夫君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李輔國對永和的求情表現出嗤之以鼻的姿態:“哼,你只爲你的丈夫求情,你可知汝父日日病痛哉,他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就是被你駙馬的阿爺給氣的。你是公主,你是大唐的公主!自你從皇家的宮閣中出生,就應該永遠記得一句話,兒女私情應該放在江山社稷之後,你應該向你的姐姐和政公主多學學,她雖是楊家的近親,但楊氏一黨伏誅時,她連一個楊字都不敢說出口。”

“是嗎?”公主悲慼地笑着:“五郎別以爲我不知道,當初是誰在中間牽線搭橋?你們當初看中的是崇雲父親手中的兵權,才把我推到了他的身邊。如今他父親與你們分道揚鑣,你們卻要毀掉我的愛情!“

李輔國雙手捅進袖子裡,眯着眼睛說道:“身爲皇家的女兒,居然相信愛情這種東西,真是可笑。奴婢奉勸你一句,你已經足夠幸運了,想當初安祿山的長子是被腰斬的,連與他結親的郡主也被賜死,陛下對你已經足夠寵愛,你還想怎麼樣?”

“來人,帶走公主,處死李崇雲。”

四五個膀大腰圓的宮女嬤嬤立刻圍上來,伸手抓住公主的手臂和小腿,硬生生地架着她往地牢外走,公主掙扎尖叫着,口中罵幹了這輩子所用過的全部詞彙。

李崇雲靜默地盤膝坐在地上,李輔國領着兵丁們走到他面前,呵嘿一聲說道:“你很幸運啊,讓陛下得知你不是李嗣業的親生兒子,所以只需要賜死,否則就算將你活剮也無法消解他的心頭之恨,來人,上白綾!”

……

乾元二年六月,郭子儀在家宅中與親人告別,領着兩個兒子準備出征奔赴潼關戰場,婦人們跪在堂前慟哭流涕,就像他們的丈夫即將赴死一般。

郭司空聽得煩躁不安,大聲呵斥道:“都別哭了!我一生經歷大小百戰,全都安然無恙,這次去鎮守潼關,依然不會有事。你們都在家中給我乖乖的,不要讓聖人操心,我將來安然歸來的時候,你們也可以安然無恙。”

他在管事的服侍下披上了甲冑,兩個兒子已經抱着兜鍪在院中等待,父子三人一路來到府門口。郭家的兩千親兵已經整裝待發,魚朝恩和郭元振二人也領着龍驤軍和龍武軍前來點卯。

魚朝恩身邊還跟着一輛牛拉的棧車,車上用絹布包裹着一具屍體。

郭子儀很謙遜地與兩個太監打招呼,說了些日後定要同心協力的場面話,魚朝恩嘿嘿地笑道:“郭司空還真是平易近人,一點沒有司空的架子,今後在你的手下做事,我們就放心多了。”

郭子儀揶揄地笑道:”兩位公公,郭某能否守住潼關,還需要兩位同心協力,共同爲陛下守衛山河。”

他轉眼間瞧見了放在車上的屍體,訝異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哦。”魚朝恩笑着解釋:“這是叛賊李嗣業兒子李崇雲的死屍,陛下希望你能夠把他掛在潼關的城頭上,也好讓這些叛軍看看,反叛朝廷是什麼下場。”

郭子儀的三子郭晞不由得在馬上嘀咕道:“區區一具屍體就能夠嚇住叛軍?這樣做也許能激怒李嗣業,除此之外……”

“住口。”郭子儀及時止住了兒子的牢騷,示意兩名太監上路出發。

他在長安接受甚至宣佈上任之後,李光弼便要卸掉所有職務回到長安,二人作爲大唐王朝的股肱之臣,來回輪替已經是常態。

出城之前郭子儀給連着給皇帝上了三封奏疏,一封是要求朝廷再次招降史思明,招降之後命他南下進攻李嗣業收復洛陽,如果史思明有足夠的野心,這一招應該能夠奏效。第二道奏疏要求皇帝下旨命令河東節度使鄧景山帶兵南下潞州蒲州,防止李嗣業派兵從井徑口入河東,從黃河上游的蒲津渡和龍門渡強襲關中,第三封奏疏是下旨命令駐守南陽的魯炅北上夾擊洛陽。

這三道奏疏得到了李亨的准許,一旦奏效李嗣業就將腹背受敵,最終將敗亡中原。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能夠在潼關堅守幾個月,他相信以潼關的堅固程度絕對可以。

郭子儀進入潼關後,李光弼黯然引退,兩人在城門口相遇後相互行禮致意,雙方的目光中交換幾許複雜神情。

潼關走馬換將,城頭上懸掛的李字大纛旗自然要換。大將僕固懷恩見昔日的老上司回來重掌大權,親自登上瞭望臺拔旗更替。

郭子儀上前去制止了拔旗的僕固懷恩,並對身後的衆將說道:“潼關換將,定然會引起李嗣業的警覺,也會使他改變戰略,我們不必換旗,讓他誤以爲現在駐守潼關的仍然是李光弼,將他牢牢地吸引在城池中。”

……

李嗣業親率大軍集結在靈寶縣,炮營和糧草輜重也已經集結完畢,除去每日派人在關前挑戰外,又親自將段秀實和徐賓叫來,準備讓他們率飛虎騎從井徑口入河東攻陷上黨,再攻克蒲州,從蒲州的津浦渡過河進入關中,內外夾擊潼關。

然而形勢突然發生了轉變,這轉變來源於掛在潼關城頭上的一具屍體。

他當日正在軍帳中給段秀實講述進攻路線,李崇豹突然掀開簾幕闖進大帳,跪在地上滿臉淚水道:“阿爺,阿爺!”

李嗣業頗爲不悅,瞪着兒子說道:“身爲男兒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該如此慌亂,爲何私闖我的軍帳,出了什麼事情?”

“阿爺,你快去看看,大哥,他被掛在了城牆上!”

李嗣業立刻起身踏出大帳,呼喚親兵備馬,翻身騎上朝潼關城門前奔去。

他頂着刺目的陽光擡眼望去,李崇雲被黑色的鐵鎖鏈吊着脖頸,肌膚青黑乾癟,好像是被生石灰給醃製脫水了。

怒意在他的胸中翻騰,雙手死死拽着馬繮,馬兒也因爲他的強拉而疼痛得躁動不已,在城門前來回跳躍。

“宦官專權,我率軍勤王,爲何殺我子嗣?”

城樓上依然掛着李光弼的大纛,魚朝恩和程元振兩個太監卻手握弓弩從女牆後面探出頭來,恣意又瘋狂地笑道:“李嗣業,看看這是誰,他本來是大唐的駙馬,但因爲攤上一個叛賊父親,就落到了這麼個下場。等我們抓住你這個叛賊之後,我們要把你斬斷成兩截也掛在潼關城牆上,讓經過這裡的封疆大吏節度使們瞧瞧,覬覦大唐鼎器的人終將死無葬身之地!”

魚朝恩回頭看了看關下大營中郭子儀的大帳,突然想起一個聰明的花招,高聲笑道:“李嗣業,殺掉你兒子是郭司空的手筆,他老人家出師之前,用你兒子的血來祭旗祭天!如此老天爺就會保佑我們,把你和你的餘黨盡數清除。”

李崇豹跟在父親身後大吼一聲,將手中的角弓拉開朝城頭上射去,兩個太監嚇得慌忙蹲到女牆下,箭矢從他們的頭頂上掠過刺入身後的立柱中。

“叩關攻城!”

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