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上神都(一)

有了鄭鏡思打開的這個腦洞,楊守文整個人都覺得輕鬆很多。

說實話,鄭鏡思的主意聽上去好像有點不靠譜,但仔細想想,似乎又是目前最適合的辦法。楊守文不願意娶李裹兒,估計李顯也未必願意把李裹兒嫁給他。武則天呢,恐怕更希望看到是武李盟誓的結果,通過聯姻這個紐帶加強武李兩家的關係。

如果沒有楊守文,說不定這時候兩邊都已經定下了婚約。

歷史上,李裹兒不就是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雖然,她後來又嫁給了那個武延秀。

怎麼看,楊守文都像是一個多餘的人。

對此楊守文也心知肚明。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原本不應該出現在歷史上的自己,從這個漩渦之中淡化去。

嗯,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是夜,楊守文睡得非常踏實。

不僅是楊守文感到輕鬆,便是楊承烈也輕鬆很多。

如果說,楊守文不願意娶李裹兒是因爲他固有的觀念,那麼楊承烈的原因則相對而言自私一些。若楊守文娶了李裹兒的話,只怕他這輩子,都無法再重歸楊氏。

楊家作爲關中的老牌世家,血統觀念同樣是根深蒂固。

他們不會允許一個娶了帶有胡人血統的女人的楊家子弟存在。

楊承烈現在不是楊家子,那什麼都好說。可若他想要重歸楊氏,那楊守文就不能娶李裹兒,亦或者楊承烈不能認楊守文,斷絕父子關係纔可以。後一條,楊承烈不可能同意。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那門婚事給毀了,也落得個清清白白。

這一夜,楊承烈也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一早,楊守文就起牀了。

他現在腿不方便,所以只能拄着柺杖在庭院中活動。

天氣不錯,陽光明媚。照耀的環翠峪滿山的桃杏,更顯生動。由於今天酒坊要開窖池,所以楊守文也跑過去看熱鬧。酒坊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伴隨着窖池的營造完畢,就可以開始大規模的釀造酒水。爲此,宋氏已經提前做好了全部準備。

“兕子,那汜水春要不要開始提純蒸餾呢?”

宋氏站在楊守文的身邊,輕聲問道。

“基本上市面上的汜水春新酒已經被我全部收購,你廿九叔從中也出了不少力氣。

如果現在開始着手準備。預計到八月份,可以有三萬壇清平調出來。到那時候,鹿未玖的新酒也差不多可以釀成,正好可以接上去。這樣,就能夠保證明年的供應。”

三萬壇清平調,聽上去似乎很多,其實不然。

這清平調的度數遠高於這時代的酒水,所以每一罈不過兩斤容量。

三萬壇清平調實際上也就是六萬斤酒。聽上去有點嚇人,可實際上真算不得太多。

這可是大唐獨一份的白酒。是真正的白酒。

如果能夠推廣出去的話,銷量必然驚人。當然了,這利潤同樣會非常的驚人……

唐人的就,分爲清酒和濁酒。

其中這濁酒,也被稱之爲白酒,或者綠蟻酒。是唐代民間最爲流行的一種酒水。

李白斗酒詩百篇,說的就是這種酒。

它的度數,也就是十度左右,甚至比後世的啤酒度數還低。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說的就是這種酒液呈淺綠色。且渾濁不清,上面漂浮着細白的,如同螞蟻一樣的漂浮物。

口感,略有酸敗的味道。

楊守文一直覺得李白是個酒量驚人的詩人。但到了這個時代才明白,他其實是一個肚量驚人的詩人。只是不知道,日後若李白喝到清平調這種酒,一斗過後,可還能賦詩百篇?一想到李白杜甫發酒瘋,楊守文就忍不住發出一陣‘嘿嘿’笑聲。

“兕子,你笑什麼?”

宋氏疑惑的看着楊守文,感覺他的笑聲裡,怎麼就透着那麼一絲無良之氣。

“沒什麼,沒什麼!”

楊守文強忍着笑,擺擺手道:“阿孃,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還請你多多費心。”

“這孩子說的甚話,這不都是爲了這個家嘛,何來費心之說?”

“對了,算算日子,龍門薛家的人也該到了。

到時候如果我不在這邊,阿孃便和他們談就是。但這件事,千萬不要讓老爹參與。他那脾氣,人家兩句好話說不得就把他繞蒙了,到時候別沒賺到錢,反而賠個精光。”

這年月,人們可是不會把錢掛在嘴邊。

可能除了那些胡人之外,也就是商人才會如此。

不過楊守文倒是沒有這麼多的計較,清平調不僅僅是關係到自己的家業,更關係到日後能否找回幼娘。所以,這牌子非但不能敗,而且要持久,更要人盡皆知才行。

嗯,銅臭氣就銅臭氣吧。

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不知道什麼叫做‘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一天的時光,就這樣悄然中逝去。

狄光遠帶着右監門衛的兵馬,於黃昏時抵達滎陽縣城。

滎州刺史就留在滎陽,率領滎陽吏員前來迎接。這裡面,又少不得迎來送往的應酬。

狄光遠已年過四旬,長相頗有些與狄仁傑相似。

特別是頜下那一部美髯,幾乎與狄仁傑年輕時一模一樣。同樣的,狄仁傑也是狄光遠的偶像。爲了更好的保護這部美髯,他還學着狄仁傑一樣,佩戴了一個須袋。

這天晚上,他沒有立刻去找楊家父子。

已經有很多年,狄光遠未曾獨自領事。

自從狄仁傑再次入閣,狄光遠就留在狄仁傑的身邊負責照顧。在大多數時候,他都是跟隨在狄仁傑的身邊,充當着狄仁傑的影子。嘴巴上說不在意,可心裡面還是有些羨慕,羨慕自家兄長,也就是狄光嗣能夠官運亨通,如今已官至淄州刺史。

此外,狄光遠還有個兄弟,也就是狄仁傑的小兒子,名叫狄光昭。

他比狄光遠小八歲,也做到了魏州司功參軍。據說如今在魏州,也是春風得意的緊。

三兄弟中,唯有狄光遠沒有出仕。

但是在內心中,他未嘗不羨慕那種威風八面,一呼百應的景象。

只不過,狄光遠清楚,照顧好父親,狄家就會一帆風順。一旦狄仁傑不在,狄家也將隨之衰落。

爲此,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第579章 斥責第694章 優雅的巫女(上)第91章 步步緊逼(上)第581章 天馬城第650章 驚變第724章 張士龍第97章 又見神秘人(二)第388章 血紅木棉花(一)第465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五)第522章 吉達(二)第2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2章 盧永成歸來(下)第231章 變數(二)第83章 變天了(上)第563章 六出花第329章 俠客行(三)第559章 阿史不來山口(五)第428章 擒賊先擒王第156章 被遺忘的名字(下)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237章 上神都(一)第486章 狄公(一)第134章 萬歲樂,不得已(六)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645章 驚變(五)第641章 驚變(一)第191章 詩名動滎州第31章 這個縣令不簡單(上)第589章 顏織已死第55章 故事(上)第七百四十五章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2015 感謝有你第661章 非君莫屬第542章 斬將(一)第34章 鴻福客棧(下)第542章 斬將(一)第484章 人心難測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478章 往事第97章 又見神秘人(二)第709章 伏擊第104章 赴約第219章 上達天聽(中)第530章 碎葉之變(三)第415章 有緣還會再見第356章 長洲(四)第663章 樑九(二)第45章 且冷眼旁觀(上)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69章 不動如山(上)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346章 七裡亭(上)第714章 生死不論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50章 盧永成(下)第219章 朝天闕(九)第35章 針鋒相對(上)第137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下)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625章 大足元年第723章 歸途(三)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66章 老軍客棧(下)第531章 碎葉之變(四)第113章 一夜(二)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261章 鄭靈芝(下)第724章 張士龍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203章 雅趣(五)第455章 我不想做駙馬第199章 他還是怕的!第51章 奕劍傳人第727章 傳法第741章 兄弟重逢第388章 血紅木棉花(一)第643章 驚變(三)第654章 二女相見第659章 其實大有可爲(三)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256章 春夜喜雨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530章 碎葉之變(三)第139章 上神都(三)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119章 一夜第505章 白龍馬,蹄兒朝西第120章 兵臨城下(上)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505章 白龍馬,蹄兒朝西第307章 失蹤的人第635章 蜀道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