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上神都(四)

鄭虔今天的打扮很不一樣。

一身嶄新的青衫,展現出他天生不凡的出身。頭髮盤髻,頭戴綸巾,小小年紀竟有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令鄭懷傑不由得眼前一亮,頓時有一種驚喜的感受。

“兕子哥哥今日要去洛陽,父親昨日就和姨夫商議妥當,讓我隨同兕子哥哥同行。”

“啊?”

鄭懷傑吃了一驚,有點發懵。

他倒是不止一次聽鄭鏡思誇讚楊守文,但卻沒有想到,他會讓鄭虔前往洛陽。

這算什麼?

把鄭虔的一生交給楊守文嗎?好吧,楊守文的確有才情,可他註定是要成爲駙馬的男人。成爲駙馬會出現什麼狀況?答:駙馬不得爲職事官,只有散官和爵位。

不得職事官,又能有什麼前途?

“你父親呢?”

“父親在客廳裡,和姨丈陪着客人說話。”

“有客人?”

鄭懷傑一怔,扭頭看了狄光遠一眼。

狄光遠忍不住笑了,“看樣子,楊文宣如今可是門庭若市。正好,我們一起去見見,莫失了禮數。”

鄭懷傑聽罷,也點頭贊成。

心裡面,又有些羨慕楊承烈,生得一個好兒子。

兩人在鄭虔的陪同下,一起走進前堂客廳。一進門,就見楊承烈正坐在主位上,而鄭鏡思則坐在下首,正陪着一個四旬出頭的中年男子說話。那中年人身高六尺開外,細腰乍背,兩臂修長。他一身青衫,長的相貌堂堂,頗有儒雅之風範。

“父親,你怎麼來了?”

看到鄭懷傑進來,鄭鏡思先反應過來,忙站起身來。

而另一邊,楊承烈和那中年人也紛紛起身。

“慎行,你怎麼在這裡?”

沒等鄭懷傑回答鄭鏡思的問題。狄光遠看到那中年人愣住了,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

“二郎也來了……呵呵,我來得倒還及時。若晚一日,怕就要與二郎錯過。”

中年人微微一笑,那笑容令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受。

看他舉手投足,頗爲不凡,難道是那家貴胄子弟?

鄭懷傑正疑惑着。旁邊狄光遠已經開口介紹道:“鄭公,這位是禮公幼子,幽州都督薛訥的兄弟,薛楚玉。”

“啊,原來是禮公之子。”

禮公,便是薛仁貴。他本叫薛禮,表字仁貴。

不過後世人大多會稱呼他薛仁貴,而忘記他原來的名字。

“薛楚玉拜見鄭公……此次玉奉命前往洛陽,順路送三嫂前來,爲的是和文宣說一樁事情。尚未來得及去拜會鄭公。卻不想在這裡與鄭公相見,還望鄭公勿怪。”

薛仁貴,雖然是河東薛氏族人,但終究早從汾陰分離出去。

論官爵,薛禮這一脈比鄭家高出很多。可要說論底蘊,龍門薛氏卻比不得鄭家。莫說龍門薛氏,就算是汾陰薛氏,同樣要弱鄭家一頭。所以薛楚玉在鄭懷傑的面前,還是表現的恭恭敬敬。

“玉郎太客氣了,你來我滎陽。我卻未能招待,乃我之過。”

鄭懷傑和薛楚玉又客套兩句,便在楊承烈和鄭鏡思的攙扶下,做到了客廳的主位上。

“我聽說。大家已任命玉郎做右豹韜衛將軍,正好要恭喜一番。”

豹韜衛,是南衙十六衛之一。是有隋文帝時期的領軍府變化而來,在武則天執政期間,改名爲豹韜衛。

薛楚玉連忙謙讓客套,“此皆家父餘蔭。是非玉之能也。”

與薛訥相比,薛楚玉似乎更多了幾分書卷氣,說起話來也顯得文縐縐。

鄭懷傑和他說了兩句之後,便問道:“文宣,兕子呢?”

“正在後院發癡。”

“啊?”

鄭懷傑嚇了一跳,疑惑看着楊承烈。

就見楊承烈苦笑道:“今早也不知是怎地,他那起牀氣發作,以至於脾氣非常暴躁。早飯時,掀了桌子不說,還和他結義兄長打了一架,如今正在屋裡面發癡呢。”

聽了這話,鄭懷傑不由得眼睛一眯。

楊守文會發癡嗎?

他不知道!不過,楊守文到滎陽之後,很低調,也很守禮。除了在廣武山上,他一人殺了近二十名刺客之外,就沒聽說過他會發癡。而且,一個發癡的人,會寫出愛蓮說那樣的文章?一個發癡的人,能寫出《茶經》這樣的文章?鄭懷傑不信。

目光,在悄然就掃過一旁的鄭鏡思。

就見鄭鏡思低着頭,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

鄭懷傑突然暗自叫苦,他已經明白了楊守文的打算。

只是……他此前爲楊守文說了太多的好話,弄個不好,會弄巧成拙,反而誤了楊守文的大計。

想到這裡,鄭懷傑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狄光遠。

狄光遠呢?

也是若有所思的模樣,突然問道:“楊大郎,常有這發癡之舉嗎?”

“不時的,不時的,時好時壞。”

楊承烈連忙解釋,並偷偷朝鄭鏡思使了個眼色。

“是啊,平日裡看上去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但是這癡勁發作的時候,就會比較麻煩。”

“這樣啊!”

狄光遠露出了恍然之色。

“對了,我今次來,是奉家父之命。

聖人有旨,命楊守文前往洛陽覲見……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咱們便即刻啓程吧。

家父還等着我回去覆命,若耽擱的久了,恐怕不美。”

還是要走嗎?

楊承烈突然間,生出一種不捨的感覺。

“既然聖人有旨,那我便立刻通知他。

昨日我便得到了消息,行李也已經準備妥當。不過,兕子還年幼,一個人去我實在不放心。所以我想安排幾個人與他同行,這樣子的話,也能有個關照,不知可否?”

狄光遠笑道:“楊奉宸說得哪裡話?

聖人只是要見楊大郎,只要他到洛陽即可。至於他隨行幾人,並沒有吩咐,所以楊奉宸不必擔心。帶多少人都可以,不過到了洛陽之後,這些人的衣食住行,怕是要自己擔負。這一點,我還需與楊奉宸說清楚……呵呵,畢竟洛陽居,大不易。”

本以爲楊承烈會猶豫。

哪知道他聽了後,反而鬆了口氣。

“這倒是不必狄二郎費心,些許錢帛,我還能拿得出來。”

說完,他便走出了房間,往後院去找楊守文。

而這時候,鄭懷傑也問道:“二郎,你要讓十三郎隨楊大郎一同前往洛陽嗎?”

“是啊,楊兕子文采不錯,更得三姐衣鉢。

父親當知道,孩兒常遺憾幼年時未得三姐教誨,以至於到如今文不成武不就,蹉跎了歲月。十三郎對楊兕子也非常敬佩,我打算讓他跟隨一段,也能多長些見識。”(。)

第452章 端倪第39章 清平調(上)第453章 奪魁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168章 女將(下)第204章 往事4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175章 換房第741章 兄弟重逢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38章 成酒(下)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331章 欠我一個承諾(中)第50章 盧永成(下)第200章 名動兩京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106章 龜符奉宸 二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369章 蘇威(四)第711章 小算盤第245章 一路向西(下)第63章 風雨欲來(上)第537章 奪回保大軍第29章 老楊一家(上)第569章 棄子第618章 豈是大丈夫?第112章 一夜(一)第368章 蘇威(三)第87章 絕不退讓(上)第34章 鴻福客棧(下)第14章 悶聲發大財(下)第539章 太子定命寶(上)第650章 驚變第465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五)第389章 血紅木棉花(二)第281章 宿命相逢(上)第553章 波斯公主第198章 青之醉酒詩百篇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71章 馬蹄鐵(上)第441章 西山校場(四)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648章 驚變(八)第七百五十一章第668章 夜襲(三)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582章 第一日第539章 太子定命寶(上)第489章 狄公(四)第706章 雙面人第512章 人老奸,馬老滑第62章 噩耗(下)第399章 喬裝第504章 刺客信條(二)第648章 驚變(八)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631章 凶神惡煞第407章 遊仙宮(六)第595章 騷馬第561章 阿史不來山口(七)第363章 撲朔迷離(一)第91章 步步緊逼(上)第456章 才獲武魁,便入囹圄第296章 瑤臺第80章 後路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628章 飛龍兵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234章 血統論(一)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351章 死士(一)第205章 李氏不可信第339章 約定(上)第55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09章 黃鬍子(二)第721章 歸途(一)第507章 商隊第619章 夜訪銅馬陌第698章 求救(下)第199章 他還是怕的!第698章 求救(下)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221章 太子不賢(上)第741章 兄弟重逢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397章 明家有英雌(二)第690章 狗血劇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295章 你想討好我?第267章 張氏兄弟第292章 應制(上)第166章 女將(上)第543章 斬將(二)第714章 生死不論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246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