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盛世大唐,上元佳節(一)

隨着時間的消逝,天色慢慢暗了起來,然而,街上的行上反而越來越多,所有人都翹首以待,等着夜幕的隆臨。

換作以前,天一黑就急急忙忙往家裡趕,免得關閉城門坊門後被武候抓住,可今天不同,上元節沒有市禁,也沒宵禁,以花燈爲重的上元節,那是越夜越精彩。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好像捨不得人世間的繁華,遲遲沒有落下,迫不及待的長安百姓再也不等了,紛紛把自己精心準備的花燈掛了起來。

一盞、二盞、三盞...花燈越點越多,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掛起花燈,看起來就像天上數不盡的星星,各衙門、武候鋪也行動起來,開始點燃提前掛在路邊、巷角和高處的花燈,皇宮和各城樓也配合地掛起了花燈。

轉眼間,長安變成花燈的世界,放眼看去,映進眼簾全各式各樣的花燈,數不勝數的花燈把長安照得光如白晝。

花燈多,人更多,長安的大街上全是人,擠得密密麻的,今年上元節的花燈設兩個主會場,一縱一橫,縱是由明德門至朱雀門的朱雀大街,橫是由春明門到金光門這段路,這二處花燈最多,人氣也最高。

長安上元節,官府規定所有建築物都要掛花燈,每條街、每條巷都要用花燈點綴,朝廷在兩個主會場設立特定的區域,只要誰的花燈做得好,就可以拿到這些地方掛起,供人欣賞、也供朝廷委派的評委察看,除了可以收穫一大堆讚譽和獎賞,優勝的可以加入民間花燈巡遊。

要是被皇帝選中,馬上獲得一大筆封賞。

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唐百姓對花燈的分類更嚴格,不同款式、不同大小的花燈會分到不同的類別,像傳統花燈類、新式花燈類、影燈類、燈車類等等。

一個盛大的燈會,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參與。

燈會分爲民間燈會和官方燈會,國家富強、國庫充盈,官方舉辦的燈會更加盛大奢侈,可以用“晝夜不息,閱月未止”來形容。

上元節是難得露臉的盛會,那些豪門大族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挖空心思討好皇帝,有的還舉行小型燈會供長安百姓和遊人觀賞,以示自己的實力。

走在長安街頭,隨處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花燈,紗燈、花藍燈、龍鳳燈、棱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等,形狀也呈多樣化,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等。

這些都是傳統的,一些高檔的燈,會作成各種種樣的造形,如白鷺轉花,黃龍吐水,金鳧,銀燕,浮光洞,攢星閣,更高級的有燈車、燈輪、燈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出。

不知多少人看花了眼,也不知多少人被長安的燈市折服。

“你們,這盞蓮花燈做得真是別緻。”

“最好看就是那盞八角紗燈,上面還有鄭鵬鄭大才子爲一代花魁林薰兒題的那首詩,光是這首詩本小姐就要爲它加分。”

“快來看,快來看,這盞花燈好有趣,在上面架一個茶壺,絕了,還能煮茶。”

“東面,你們看,東面,好高啊,這個燈輪,起碼有十五丈高,快去看看。”

很多人被燈輪吸引,一窩蜂去欣賞,然而,一些經驗豐富的人有些不屑地說:“沒見過世面,那些達官貴人的花燈還沒有放出來,朝廷製作的花燈也沒露面,要看最大、最精緻、最漂亮的花燈,晚些花燈巡遊就能看到。”

街上的花燈精美、數不勝數,街上的才子佳人比比皆是,就是人太多了,人挨着人,腳碰着腳,不少人爲了找一個好的賞燈位置爭吵起來,一些好的景點,有人甚至被人潮擠得雙腳懸空而走。

這時最忙的,無疑就是保護主人賞燈的奴僕,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人牆保護自己的主人。

當然,有些人不用爭也能找到很好觀賞花燈,例如皇帝李隆基、岐王李隆業、姚崇、宋璟、張銳一行人,就在朱雀門上高高的城樓上設宴,與兄弟、重臣共慶賀上元佳節,也可以與民共樂。

朱雀門城樓正好是一縱一橫兩個主會場的中心點,這也是觀賞燈的最佳地點,可以居高臨下地俯視事整個長安城,也可以清楚地欣賞燈會。

“皇上,臣弟久不在長安,不能侍奉在皇上左右,謹以此杯祝皇上龍體安康,祝大唐國運昌隆。”李隆業舉起酒杯,向李隆基祝酒。

李隆基站起來,輕輕拍了拍李隆業的肩膀說:“皇弟替朕守護地方,受累了,讓我們兄弟共飲此酒。”

武則天當政時,李唐一脈在她的管制下,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作爲李唐宗室,日子還過得很艱辛,李隆基和幾個兄弟相濡以沫,建立深厚的感情。

然後,生在帝王家,很多事情要注意,李隆基把感情很好的兄弟,派到外地做刺史,諸王雖爲一方牧守,但並不掌握軍政大權,從而減少了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同時,爲了減少京官與諸王、諸王之間的接觸機會,唐玄宗還規定“宗王以下每季兩人入朝,周而復始。”,使諸王不能同時留居京城。

李隆業是李隆基最喜歡的弟弟,看到他回來也很高興。

喝完酒,李隆基坐下,示意李隆業坐下後,指着下面遊人如織、燈光輝煌的長安城,有感而發道:“大唐能有今日之昌盛,離不開皇弟和衆卿家的努力,朕要敬諸位一杯。”

衆人連忙說不敢,有些誠惶誠恐地把杯中的酒一飲而光。

皇帝親自敬酒,誰敢不喝?

“大唐能有今日基業,都是陛下英明,老臣願爲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姚崇喝完酒,放下杯後,第一時謝恩。

“陛下英明,臣等願爲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衆大臣、包括李隆業都跪倒在地。

看到氣氛有嚴肅,李隆基哈哈一笑:“今晚是上元佳節,看看長安熱鬧如斯,不能辜負如此良辰美景,朕對爾等有二個要求,一是禮數能免則免,二是不商政事,只談風月。”

一衆大臣自然連連應下。

桌子上,菜香酒醇,城樓外,美景如畫,酒過三輪、味過五番後,衆人也放開了包袱,話也開始多了。

李隆業突然開口問道:“姚開府,上完節不知貴府紮了什麼花燈?”

“回岐王的話,老臣讓家中老奴紮了幾盞紗燈,掛在陋宅,陛下體恤老臣,派人送來八盞漂亮的宮燈,要是岐王有興趣,可隨時到來看。”姚崇一臉正色地說。

“姚開宗兩袖清風,本王佩服。”

姚崇在開元初年,爲大唐的發展作了極大的貢獻,他的《姚崇十策》讓大唐重新成爲一流的帝國,然而姚崇在職時很自律,當宰相只租了一個小宅子,辭去相位後,到寺廟居住靜心養氣,雖說教子引人詬病,但姚崇對自己還是要求很嚴格。

要不然,李隆基也不會把他留下參與政事,也不會跟他商議重大國事。

宋璟故意岔開這個話題:“諸位,你們也看到,今年的花燈,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猶勝舊年,不知這次是誰能做得最好,得到陛下的厚賞呢?”

一直很少說話的張說笑着說:“長安縣多制花燈能手,已經連續二年得陛下獎賞,想必今年也不會例外。”

長安城城廓外以朱雀大街東西分治,東歸萬年縣,西歸長安縣,有對手就有競爭,兩位縣令不僅在經濟、治安方面暗暗較勁,上元佳節這種皇帝重視的歡樂盛會些,更是使出渾身解數。

別人怎麼評價可以忽略,李隆基的意見最重要,每年李隆基都會重賞一名花燈做得好的人,那個出自哪個縣,就是哪個縣獲勝。

要是得獎的不是長安的百姓,登記在哪個縣也算哪個縣獲勝。

一早起牀就胃痛,更新晚了,真對不起

051 內心不平衡的鄭程239 早有結論的爭辯724 可悲的棋子508 地主家也沒餘糧779 危機來襲529 用人不疑121 巧舌如簧380 惡人自有惡人磨273 沒必要跟錢過不去765 祭天法會155 調試成功306 重型投石機418 鄭冰遇險317 老謀深算的張孝嵩067 辭舊迎新037 人市153 金先生的處理藝術044 這人買對了170 栽髒嫁禍693 我真不是聖人166 告狀810 再次上朝030 撞上鐵板670 風水寶地464 反正我又不在乎325 漏網之魚982 鄭鵬獻策110 五陵年少爭纏頭422 史詩般對決278 發財了433 歡度元正094 郭鴻的宴請898 驚雷震長安557 過江龍與地頭蛇047 猜測和關心392 崔源的新差事748 治安不是一個小問題112 林薰兒的邀請225 弘文館挑畫230 皇帝也不能免俗849 小香要嫁人418 鄭冰遇險244 同生共死810 再次上朝987 封妻廕子015 鐵板豬雜828 屌絲的奮鬥057 震驚(求收藏)760 總有不怕死的人512 浪費人才了485 籌備婚禮369 妹妹的呼喚488 事出異常必有妖784 最後一戰471 見證奇蹟的時刻774 此人不死,吐蕃永無寧日471 見證奇蹟的時刻262 花式調整職務283 老不要臉279 張孝嵩的憤怒731 一戰封神245 一路向西533 過河拆橋982 鄭鵬獻策526 意外來訪743 勢如破竹158 千古第一名宦607 戲弄李顯城560 事出反常必有妖230 皇帝也不能免俗270 直奔于闐271 被看輕了825 先讓小人得意391 郭子儀獻寶028 我們合作吧424 營銷神話567 遲來的戰報217 家家有本難忘的經438 美色迷人眼(加更)810 再次上朝318 傲慢與偏見803 李林甫的猶豫146 賞金萬兩(第三更)507 又賭上了581 機靈的右將軍377 先收一點利息044 這人買對了846 勝負已定660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271 被看輕了865 老齊的震驚663 父子談心483 起名風波111 某是萬人迷648 紅雀的決心197 主動造訪的蘭朵150 一路女人香537 將進酒031 諺語新解622 變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