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安西來客

王忠嗣自從雲州轉任河西,又從河西轉任隴右,戰功赫赫,令行禁止,軍民上下無不熟知他功績,曾經前來自薦的人不計其數。可剛剛出言請從的那人斜眼乾瘦,乍一看就透出了幾分慧黠,實在是給他的第一眼觀感很不好。因而,他便避重就輕地說道:“此人既是和大帥友人熟悉,想來必是胸有才學之輩。我之侍從,不求識文斷字,但求勇猛無前。所求者,壯聲勢,爲諸軍表率!如今日自薦此人,事我必然屈才。”

杜士儀對於王忠嗣的如此說辭並不奇怪。若不是那青年似乎是王昌齡和高適的同行者,他也不至於出言將人引入都督府等候。於是,他就笑說道:“既如此,忠嗣先隨我一見少伯和達夫。少伯和達夫『性』子激昂豪爽,而詩賦更是雄渾大氣慷慨悲歌,多涉軍旅邊塞,較之太白浩然季凌三人,又別有不同!”

要說往來與杜士儀相交的文士多是詩壇翹楚,王忠嗣也是知道的。他雖不擅長詩文,可終究自小養在宮中讀書,對士人自然也有幾分敬意。前去鎮羌齋的路上,杜士儀盛讚王昌齡和高適的詩賦,他自是不知不覺對兩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來到鎮羌齋門口時,他就只聽裡間傳來了一個擊節歌唱的聲音。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四句唱罷,那聲音微微一頓,又繼續說道,“我和少伯你相交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然則你那許多詩詞歌賦之中,卻以此一首出塞爲冠!”

“不至西域,不知天下之大,此一番遠行安西,咱們也算是在生死之間轉了一圈,日後再作詩,那等矯『揉』造作的怕是再也看不上了!”

杜士儀聽到王昌齡的聲音中竟有幾分沙啞,心中一動,擺手制止了門前侍立的吳天啓,親自上前推門而入道:“一別三年,不想竟在鄯州重遇少伯和達夫!”

王昌齡和高適正對坐閒談,此刻聽到聲音,見是杜士儀和王昌齡一前一後進來,兩人連忙起身相迎。高適才一個杜大帥叫出口,就只見杜士儀沉下了臉。

“達夫既非我之部屬,何來大帥之稱?莫非不以我爲友乎?”

王昌齡頓時莞爾,拍了拍高適的肩膀就上前欣然拱手道:“一別三年,未想君禮兄雖不再執掌制誥,卻出鎮隴右,威儀更盛!我和達夫在西域就聽到你在隴右名聲了,從郭英乂,到郭家紈絝小兒,再到洮州刺史羅羣,又直言爲王將軍辯白,更調來王將軍相佐,隨後大破吐蕃越境兵馬,使吐蕃不得不服軟,雖不興大軍,卻揚我大唐軍威,實在是讓人心生敬服!今日在都督府門外見君禮兄威儀赫赫,王將軍雄姿勃發,我二人一時竟是如圍觀軍民士人一樣,目不轉睛!”

即便和王昌齡高適並不熟悉,可王昌齡對他的敬重溢於言表,王忠嗣自然頗爲高興,杜士儀笑語謙謙,他也少不得謙遜了兩句。

而高適這才苦笑道:“好一個少伯,把我要說的話全都搶過去說了,你讓我再給君禮兄和王將軍拍什麼馬屁是好?以後說話切記留半截,別把別人的話都說完了!”

杜士儀一時大笑,歸於主位之後請三人各自坐了,他這才饒有興致地問道:“今日出聲請爲忠嗣從者的那青年,我見你們聞聲側目,難不成是和你們同路的?”

“君禮兄說對了。”提到這個,高適頓時有些尷尬,他瞅了王忠嗣這個事主一眼,見其面『色』淡然若定,他這才無奈地解釋道,“由河西前往安西,商旅雖多,然則路上卻談不上有多太平。突騎施也好,葛邏祿也好,甚至於吐蕃,都時常會有兵馬掠襲之事,至於馬賊盜賊之屬,就更加難以避免了。雖有君禮兄襄助程儀,又有派從者護送,可我和少伯這一路上幾遭屢屢化險爲夷,可還是在抵達龜茲之前,遭遇一股馬賊所襲,行囊全部丟失。”

王昌齡見杜士儀登時面『露』關切之『色』,他就接口說道:“我和達夫雖然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從者也驍勇,勉強退敵之後抵達安西都護府所在的龜茲鎮,可既然身無分文,自然只能無可奈何去找人丐食了。”

所謂丐食,是士人遊歷期間一種很通俗的做法。那就是在遊歷遇到困難的時候,去當地高官富紳或者同鄉處請求資助,大多數時候,有能力的人都會慷慨解囊,當然遇到那等傲然跋扈的,受幾個白眼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所以,想到是自己請兩人去西域,由是方纔有這樣的磨折,杜士儀不禁有些愧疚。

高適看出杜士儀的情緒變化,趕緊解釋道:“好在龜茲鎮雖多胡人,可樂善好施慷慨大方的卻也不在少數。我和少伯憑着詩才,混跡在那些胡商胡人中間騙吃騙喝,倒也過得逍遙,甚至又從龜茲出發,前往疏勒、于闐、焉耆、碎葉。不過,因爲陛下即位之初的恩許,碎葉如今在突騎施人手中,我們碰上不講理的突騎施巡兵,險些又倒了大黴,還是少伯機靈把你的名頭祭了出來。隴右杜大帥在西域亦是名聲不小,突騎施王后交河公主甚至爲此邀我等飲宴,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達夫就別往我臉上貼金了。”杜士儀得知兩人因禍得福,也舒了一口氣,當即竟忘了那枯等在小廳中的斜眼青年,興致盎然地問起他們在西域一行的見聞。

不但是他,從未往西走過那麼遠的王忠嗣亦是對安西四鎮的情形頗感興趣,當聽聞王昌齡和高適最遠一直走到了安息州的時候,他亦是輕輕吸了一口氣:“怪不得大帥之前路上言說,兩位一去三年,原來竟是盡覽西域!”

“盡覽倒也未必,如小勃律在數座雪山之南,山高路遠,甚至連重利的商人都不敢輕易翻越前往,我倆當然也沒那膽略毅力,而且,聽說吐蕃圖謀此國日急,我們也怕在那遇到戰事。又譬如蔥嶺南面的細柳州等各州,因爲時間關係,據說大食國也圖謀此地,我們也沒能前往一觀。總而言之,不過是走馬觀花,到了幾座重鎮,遇到過不少熱情好客的部落,也遇到過不少同樣‘熱情好客’的馬賊,着實是見識了一番迥異於中原風光的景象,不虛此行!”

杜士儀聽王昌齡說到小勃律,不禁心中一動。而王昌齡說到最後,風趣地調侃了幾句,隨即纔想起了正事來,頓時一拍大腿。

“說來說去,卻是將那傢伙給忘了!君禮兄,今日出言之人,乃是我二人回程時,在安西都護府龜茲鎮遇見的。他本蒲州猗氏人,因外祖父犯罪流安西爲護城南門守卒,父母早亡的他也就跟着一塊前去,外祖父亡故之後,便只有他孤貧一人,平日在一胡商處打雜謀生。我二人那會兒在那胡商處鬧出了一點事情,是他幫了我二人逃將出來。他說想回故鄉看看,索『性』就一路同行了。”

王昌齡提到在那胡商處的一場風流官司,卻也有些不自在,趕緊岔開話題道:“此人姓封,名常清,人稱封二。”

安西……封二封常清!細瘦斜眼,他之前彷彿依稀發現,此人還有些跛足!

杜士儀一時心中翻騰,可轉念想到自己如今早已不是吳下阿蒙,麾下絕非沒有人才,即便那真是封常清,如今還只是寒微孤貧之士,他待之太過反而容易引人疑竇,因而便安之若素地繼續盤膝趺坐,因笑道:“此人倒是頗有眼力,今日在鄯州都督府門前觀忠嗣形狀便起意相從!”

“王將軍世之名將,智勇雙全,封二平日最是羨慕那些馬上大將,生出此心也是難免。我和達夫之前因是回程,在那胡商處只說是在中原呆不下去這才遠避安西,因而那一家人皆以爲我們也是父祖見罪地避難之人,他自也以爲如此。封二因從小跟着外祖父讀書,見識遠非安西本地胡人能夠比擬,詩賦雖是不成,可談古論今竟是頗有見地。惜乎罪人之後,又有自卑慕貴之心,未免無豪俠之氣,卻還一直怕人瞧不起他。”

高適同樣是父祖寒微不顯,自己也是自幼孤貧,然而卻最喜歡交朋友,爲朋友兩肋『插』刀的事更沒少幹,縱使當時第一次見已經是中書舍人的杜士儀,也沒有表現出羨慕嫉妒恨。所以,對於封常清今天那舉動,他在解釋的同時,不免覺得有些丟臉。而同樣少年家貧,躬耕自給,卻刻苦讀書,直到進士及第之後生活才稍有改善的王昌齡,對高適對封常清的評價自然差不多。如此一來,杜士儀就注意到,王忠嗣再次微微皺了皺眉。

於是,這一晚杜士儀設宴款待王昌齡和高適後,將他二人留宿客房,知道王忠嗣無意留這封常清,他在送了其回去後,繼而便召來張興,將封常清此人的事略略簡述了一番,這才囑咐道:“今日見忠嗣言行,恐怕對此人不感興趣。可少伯和達夫所言,此人雖形容鄙陋,出身寒微,興許是有才之輩。你爲我之掌書記,執掌隴右機要,不妨召此人見一見,如有真才實學,我再作計較。”

出身名門著姓,用人卻不拘一格不計出身的,杜士儀絕不是唯一的,可張興卻是由此從其手中脫穎而出的人,所以杜士儀既如此說,他立刻一口答應了。等到出了鎮羌齋,叫來從者問明那安置封常清的地方,他想了一想就開口說道:“且帶此人來我院內書房!”

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69章 纖纖決意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32章 暗鬥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43章 夜半魅影第524章 師徒第433章 萬歲池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1251章 立東宮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895章 惠妃薨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814章 河州老卒尾聲歲月已老心不老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25章 盧門弟子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249章 鳳求凰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497章 栽贓第10章 線裝書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77章 珠聯璧合第1158章 殺!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11章 印書第357章 狗急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