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

李白是否有經天緯地之治國大才,杜士儀縱使熟讀《全唐詩》,也難以斷言,但要說詩詞歌賦,李白敢稱第二,那便顯而易見無人敢稱第一。據代州州學傳來的消息,李白到州學講課的第一天,便是酩酊大醉去的,然而他卻在學生們一片譁然質疑之際,當即令衆人隨意命題,自己口占詩賦,兩個時辰,一口氣作詩十二首,長賦三篇,儘管不能說是每一篇都字字珠璣,但別人眼中的佳作卻至少超過一半。

轉瞬間,各式各樣的請柬就如同雪片一般飛入了代州都督府。李白狂狷豪氣,好酒愛美人,卻和代人的習性很是相合,既然成爲衆人競相邀請的賓客,他有感於本地人豪爽的武風,席間舞劍,席後贈詩,幾乎成了家常便飯,一時李十二郎的名聲在代州可謂是家喻戶曉。

杜士儀在私底下和王容提及此事的時候,也不禁暗歎吳天啓的誤打誤撞。而因爲有這麼一個“客座教授”,代州州學開革了前頭那些曠課如便飯一般的老師和學生,繼而重新招生的時候,自然應者如雲,好一番欣欣向榮的姿態。

倘若不是因爲生怕揠苗助長,杜士儀倒是很想把賀知章賀老先生送給李白的謫仙人名號提前送出去,可想了一想還是偃旗息鼓了。不過,他一次和李白攀談時,倒是問過其緣何到了長安沒去拜訪賀知章,須知其當初送名帖給李白的時候,還曾經特意提過賀知章的名號。對此,李白只是坦言說,他到長安時,賀知章正好因病到東都洛陽和親家張旭作伴休養去了,對此,杜士儀只能表示這位詩仙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

賀知章比張說年紀還大,官路四平八穩不緊不慢,但對於做官真說不上有多熱衷,反倒是和張旭這親家在喝酒上頭半斤對八兩,這次去東都,不知道是因爲所謂的休養,還是捱不住酒蟲,去和張旭結伴買醉去了

李白既然在代州如魚得水,杜士儀畢竟是一州之主,更以河西節度副使兼判代州都督事,督其餘五州,日理萬機,自然不可能一直逍遙地與其同遊,也就是派了兩個人跟着李白,其他時間都一門心思撲在了公務上。由於代州和蔚州雲州接壤,此前宇文融被貶,逃戶之風大起,擁有過十萬人口的代州也自然無可倖免,他在仔細考慮之後,召集了溫正義裴明亞等本州耆老,提出了自己對於逃戶之風的初步解決方案。

代州忻州嵐州三州,全都是人口密集,地少人多,而朔州雲州蔚州則恰恰相反,地多人少,因而,仿照宇文融的定戶口疏,他決定在六州之間實行人口的有限流動。也就是,在開元八年到十二年間重新登籍的那一批人,可以從官府請過所,從代州忻州嵐州徙往前往朔州雲州蔚州,官府安置以空閒土地。而作爲代價,每個丁口每年都必須在官府的公田上勞作一定的天數,減免租調。至於應募參軍的,則按照募兵法,通過覈驗後,免除相應的賦稅和勞役。

然而,這對於本身就隱藏逃戶爲自家做佃戶耕種,如今逃戶風潮一起,又各自設法招攬浮民作爲部曲的世家大族來說,這樣的政令無疑是無利而有害的。只不過,因爲杜士儀上任之後雷厲風行,倉曹參軍範若誠被奏罷免,兵曹參軍錢通則是因盜賣軍械而被流嶺外,甚至連在代州代表中眷裴氏河東宗堂處理事務的裴遠山都因爲莫名其妙的侵佔罪名而自盡,此刻溫正義和裴明亞這兩人都沒有說話,其他人自不敢吭聲,一時堂上竟是彷彿有些發僵。

杜士儀自然能夠看得出大多數人臉上的心裡的抗拒之意,當即和顏悅色地說道:“我知道,各位在代州擁有衆多田土,自然也需要相應的人手耕作。然而,耕作之事,不但在人力,也在效率。漢時耕田犁地用兩牛,而到了我唐初,犁已經換成了長曲轅犁,犁地只用一牛,而我此前從成都出蜀經荊楚到江東,卻又見到江東之地,更多的是另一種犁。所以,我自從到雲州,便一直在想,倘若犁地能夠更快更有效率,自然就能夠解放出更多的人力。”

說到這裡,杜士儀向身側的吳天啓微微頷首,讓其將數張圖紙拿上前去給衆人。果然,溫正義端詳片刻便和身側的裴明亞低聲交談了起來,而其他的人有的皺眉沉吟,有的若有所思,還有的滿臉茫然——顯然,衆人之中,懂得農事的人終究是少數。最終,還是溫正義輕輕咳嗽了一聲。

“使君這新犁之圖,我只能說是約摸看懂了一丁點,究竟有何便利,還請使君明示。”

聽到這話,杜士儀頓時笑着站起身來:“耳聽爲虛,眼見爲實,與其各位聽我說卻一頭霧水,不如一塊去看看究竟如何”

杜士儀既然這麼說,衆人竊竊私語了一陣,自然無人反對。等到這一行人到了都督府後院,看到那一大片菜田,衆人一時面面相覷。

也不理會衆人那疑惑,杜士儀招手叫來了田間一個專心耕作的崑崙奴,對其言語了幾句,對方立時笑着點了點頭,不多時拉過來一頭牛,隨即將一架犁掛了上去。眼見得對方熟練地趕牛推犁根地,一起一落之間彷彿分外省力,有些對於禾稼之事稍稍有些見識的不禁便輕嘆了一聲,而溫正義則是眼睛一亮,上前去不顧醃膜地踩上了那粒粒鬆土,彎下腰親自伸手查看了片刻後,待見地裡那崑崙奴熟練地轉了個方向,他不禁驚喜地叫了一聲。

“轉向竟然如此輕易?而且看這寬度深度,較之從前的犁,竟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江東犁。”杜士儀笑看着擦了一把額頭上汗珠的田陌,這才解說道,“這是我一個最爲精通禾稼農事的僕從,此前一直在江南指導各家關於種木棉以及茶葉等等事宜,這纔剛剛從江南來到代州,順帶也就帶來了如今江南之地最爲風行的這種新犁。相較從前的舊犁,翻土碎土盡皆更勝一籌,而且轉向靈活,深耕容易,所謂行必端,履必深,便是這種農具最大的優點。江東那些用江東犁的地方,每畝地的畝產較平日高一籌不止。”

見衆人一時議論紛紛,杜士儀又神情自若地說道:“除卻這犁地所用的江東犁,這是收割時用的推鐮……”

在杜士儀的授意下,田陌依次展示了不少農具,這其中,一多半都是他從南方帶來,隨即又根據北方的土質,到了代州後自行研製改進的。面對這一樣樣自己根本鬧不清楚的東西,各家之主最後都決定捎帶回去看看是否真那麼好用,但裴明亞卻突然問了一句。

“使君之前說,令僕曾經在江南指導各家栽種木棉以及茶葉,未知代州之地,可適合種茶和木棉麼?”他說着環視衆人一眼,目光一時炯炯,“之前我聽說雲州之地,相比皮毛禦寒,尋常農人貧戶在冬日大多數時候是用木棉絮襖來穿,所用木棉全都是江南運來。倘若我代州便能產棉,而北方之地本就相較江南更加苦寒,木棉需求更大,再加上運力可省,豈不是一舉兩得?”

杜士儀剛剛在介紹田陌的時候隨口提了一句木棉和茶葉,沒想到就被裴明亞給記住了。見衆人全都露出了聚精會神的表情,他便若有所思地說道:“代州論水源不如江南及河東道南面諸州豐沛,於旱的時日居多,是否能種木棉還未必可知。但與其盲目先種,不如先看過土質水質等等再作計較。田陌。”

見田陌立刻大步上了前來,杜士儀便笑着吩咐道:“明年你試種幾畝木棉,先看看收成如何。記得每月都做好相應的記錄,看看代州是否適合種木棉。

“是,使君”

等到杜士儀帶着其他人重新回到了大堂,這時候,溫正義方纔笑眯眯地問道:“使君那崑崙奴彷彿只不過二十好幾,竟然如此精通禾稼麼?”

“我當初還是在登封嵩山腳下得了他的,恰是司馬宗主從者所贈,道是精擅農活,不善伺候人,我那時候家貧不能自給,有他在,菜蔬從來不缺,一晃他也跟着我十四年了。他曾經遠赴西域學過如何栽種木棉,再加上勤懇好學,禾稼之事絕不遜於老農,否則,我當初從江南迴來歸朝,又先後到雲州和代州,他也不會一直被人留在江南不放回來。倘若他說可行,那便定然是可行,不可行卻也沒法子了。”

杜士儀既然如此信得過自己的僕從,其他人心情自是激奮。等到他們“借”了這些農具樣品回去,杜士儀不禁輕輕舒了一口氣,暗自琢磨自己要不要費個幾天努力回憶一下,看看能不能把更有效率用來磨面的水輪三事,抑或是其他方便的東西給設計出來。有田陌這個實踐高手,縱使他的記憶有誤,應該也能逐漸改進出不錯的東西來。

民以食爲天,木棉固然能夠讓人們在冬天不至於瑟瑟發抖,可要同時解決飢寒,其他的就得一塊跟上去所幸,現在奚族度稽部依附於雲州,牛價已經比從前大大下跌了由都督府出資置辦一批耕牛,所費無幾,卻惠民極多。

想着這些,當杜士儀回到自己的書齋時,吳天啓恰是快步迎了上來:“使君,長安阿爺來信了,說是……”

他頓了一頓,這才咧開嘴道:“王大將軍倒臺了”

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359章 善後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45章 針鋒相對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118章 行卷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249章 鳳求凰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177章 京兆風暴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173章 誰人得利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1066章 殺王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346章 抗爭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842章 毒餌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996章 兄弟離心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470章 葉鬼主第385章 事發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656章 丟包袱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22章 舌戰第1212章 英靈在上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