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水族箱

李安將各船的船長和重要海員集中起來,將沿途所要經過的島嶼的具體情況,再次強調了一遍,並告訴這些海員,應該如何應對。

爲了方便這些人明確自己在海上的位置,李安在每一幅世界地圖的島嶼上都標註了相應阿拉伯數字,而每個阿拉伯數字對應一整套小地圖,也就是這個島嶼的地形地貌,還有上面的植物等等詳細的信息。

如此一來,這些海員在現島嶼之後,只需要調查調查島嶼的各種情況,並根據小地圖和資料,就可以確認是那一座島嶼,然後,按照編號前往世界地圖查看,就可以知道這座島嶼在地圖的什麼位置,從而明確自己在大洋上的具體位置。

雖說李安所提供的地圖是千年之後的地圖,與大唐這個時代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島嶼都存在上萬年了,所以,後世所存在的很多島嶼,在大唐這個時代也是實際存在的,而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完全可以作爲實際的參考。

在這些船長和頭頭們,在認真學習地圖和資料等各種知識的同時,下面的水手和各種雜役,則在朝廷官員的指揮下,將各種重要的物資搬上十艘蒸汽海船,以爲揚帆遠航做好最爲充足的準備。

因爲前往美洲路途極爲遙遠,所以,準備的各種物資還是非常龐大的,綠豆和黃豆是必須要準備充足的,因爲海上沒有蔬菜,人長時間吃不到蔬菜,很容易得敗血病,水源就更不用說了,海上都是水,但海水是不能喝的,只有乾淨的淡水才能供人飲用。

除了黃豆芽和綠豆芽這兩種蔬菜,船上還有大量的罐頭,其中就包括蔬菜和水果類的罐頭,如此,可以更好的預防敗血病的生,保障船員們能夠迅高效的抵達美洲,並帶回大唐所需要的各種物產,進一步促進大唐帝國的繁榮和昌盛。

天文學的器材,當然也是不能少的,大口徑廣角高倍望遠鏡的裝備,可以最大的限度的增加船隊現新大陸的概率,同時,也可以讓船隊最快現海面上的風暴,並作出及時的規避動作。

不過,太平洋總體上還是比較平靜的,要不然怎麼能叫太平洋呢?裝備蒸汽動力的船隊,應該可以順利抵達美洲,並帶回足夠多的物產。

而一旦探索美洲成功,接下來,大唐帝國會繼續派遣更多的船隻前往美洲,帶回更多的物產,畢竟,十艘蒸汽海船的運輸量是非常有限的,根本運不回足夠數量的物產,多運幾次,才能讓大唐更快的普及這些優秀的物產,更好的促進大唐的展。

爲了確保萬無一失,李安在港口整整呆了十天,並每日都花費至少五個時辰的時間,與這些水手們進行各種航海方面的交流。

不得不說,這些水手都是在海邊長大的,對海洋知識是比較瞭解的,所以,李安以海洋方面的知識與他們進行交流,還是頗爲順利的,至少,他們都能聽懂李安在說什麼,而李安也明白他們所表達的意思。

十天過後,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在李安的注視下,十艘蒸汽海船緩緩駛離海港,前往數萬裡之外的美洲,去探索新大陸去了。

蒸汽海船離開之後,李安的使命也就結束了,而時間上也快要過年了,也就是說,李安需要離開海港,返回長安城了。

在視察完正在建造中的蒸汽海船之後,李安前往萊州火車站,準備坐車返回京城。

“李侍郎,萊州刺史動附近的漁民,捉了很多海魚,都是鮮活的,準備進獻給陛下,海魚已經裝上火車了。”

一名護衛走了過來,開口說道。

李安這些天,幾乎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海魚,不過,長安城距離海邊太遠,在長安城的街道上,還真看不到鮮活的海魚,因爲,按照以前的運輸方式,海魚在運往長安城的途中,肯定會死掉,所以,長安城的百姓,所能吃到的海魚,全部都是曬乾的魚乾。

而如今,萊州與長安城之間,已經通上鐵路,單線路程僅有三天時間而已,在大箱子裡裝滿海水,放入海魚,三天之內是肯定不會死掉的,如此一來,京城的百姓也能吃上新鮮的海魚了。

不過,眼前這第一份運往京城的大量鮮活海魚,全都是進獻給皇帝李隆基的,所以,全部都是昂貴和稀有的品種。

“就是這些海魚,李侍郎,您請過目。”

李安登上一列貨運火車的其中一節車廂,現裡面有大量的新鮮海魚,而且,的確都是貴重和稀有的珍惜海魚,非常具有觀賞價值。

而盛放這些海魚的木箱子也非常巨大,看上去到像是一艘小型漁船,一滴海水都不漏。

以李安後世的經驗,這些海魚和海水被一起運往長安城,只要照顧的好一些,這些魚可以一直存活下去,甚至,可以在長安城生兒育女。

若是用藥玉材料做個觀賞性極佳的水族箱,將這些海魚放進去,則可以實現對這些海魚的絕佳觀賞條件。

李安一想到可以做個水族箱,將這些海魚放進去供人觀賞,心情立馬就興奮了起來,這次回京之後,他一定要認認真真的做個水族箱,先進獻給皇宮,讓李隆基和楊玉環好好欣賞一下,然後,在更多的海魚和海水被運到京城之後,李安可以建造更多的水族箱,並開一家水族館,以極低廉的價格收取門票。

以大唐長安城目前所擁有的人口,以及各國貴族和商人的雲集,李安相信開設水族館,肯定會有非常好的生意,尤其是來自西部的很多小國的貴族,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之中,是肯定沒有見過海中魚兒的,在長安城就可以欣賞到種類繁多的各種鮮活的海魚,又何必在乎那一點點錢財呢?

這些新鮮的海魚,都是萊州官員和百姓對皇帝的一點心意,李安當然要代爲收下,並負責將其進獻給皇帝。

不過,萊州的官員和百姓感謝皇帝倒是真的,若不是皇帝拍板修建從京城通往萊州的鐵路,萊州漁民手中的新鮮海產品,因爲運輸條件的限制,很難有特別好的銷路,而如今,鐵路大貫通之後,萊州的展度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必然會越來越美好。

不僅是萊州,在鐵路沿線上的所有城池,都會獲得快的經濟展,老百姓的謀生之路,會變得越來越寬闊。

除了海魚之外,還有很多貢品被一併裝車,運往長安城,若是在以前,運輸這些物資需要耗費極大的時間和精力,而如今,只要將這些物資裝上火車,就可以輕輕鬆鬆的運往京城了,方便快捷又非常的省錢。

李安躺在軟臥車廂,舒舒服服的往長安城趕去,一路上,經過了宏偉的濟水大橋,大運河大橋,還有很多很多氣派宏偉的大橋。

另外,沿途的風光真的是非常的不錯,有很多地方,李安都想讓火車停下,留下來好好的欣賞欣賞,不過,爲了早日返回長安城,與自己的夫人們團聚,李安還是忍住了這種想法,畢竟,快要過年了,是該早些回去與自己的親人們團聚了。

三天後,李安所乘坐的火車,終於抵達長安城,並立即下車回家,還帶了一些鮮活的海魚,讓自己的夫人們嚐嚐鮮。

大部分的海魚,則被人運往大明宮,這些東西都是進獻給皇帝的,李安不能拿太多,而稍微拿一些是不會有事的,皇帝也沒那麼小氣,不會跟自己計較。

李安前世雖然不是什麼廚師,但做菜的技術還是可以的,尤其還是製作海魚的技術,還是非常厲害的,唯一的遺憾,就是這個時代的大唐,還沒有辣椒,而缺少了這一樣原料,製作海魚的味道會打不少的折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有等派出去的十艘蒸汽海船從美洲返回,並帶回辣椒的種子,在大唐帝國的境內進行種植,然後,大唐的百姓才能吃上鮮美的辣椒。

儘管沒有辣椒這種非常實用和美味的調味料,但李安的高烹飪技術,可以彌補材料的不足,所以,做出來的海魚,還是非常美味的。

顏如玉幾人全都非常滿意,誇讚李安烹飪技術好,而這讓李安非常的得意,同時也提出讓她們好好的感謝自己。

而李安所要求的感謝方式,自然是幾位夫人一同陪着自己休息了,李安就喜歡這種左摟右抱,上面還躺着一個的感覺,雖然夜御三女比較辛苦,但也很享受啊!一家人躺在一起,一同談談人生,這感覺還用說。

第二日一早,李安舒舒服服的前往研中心,隨意轉了一圈之後,便前往自己的工坊,並立即讓工匠們,按照自己的意思,開始製造藥玉水族箱,爲了確保安全,李安要做的自然是鋼化藥玉材料的。

此時,李安家的藥玉工坊,展的已經非常成熟了,製作藥玉水族箱的技術條件已經完全滿足,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李安花太多的時間去搞研究,畫好圖紙之後,直接進行生產就可以了。

“李侍郎,做這麼大的藥玉箱子幹什麼,是要裝什麼的?”

工匠非常的好奇。

“裝魚的,好好幹活,要儘快將這些東西做好,本官有急用。”

李安下令道,並在交代一番之後,返回研中心,繼續指導那裡的衆工匠,研更先進的機械。

其實,返回京城之後,李安應該最先去見李隆基的,不過,李安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隨行的太監肯定早就進宮,將所有情況如實彙報了,如此,李隆基早已知道一切,自己又何必跑過去親自彙報呢?

況且,李隆基也非常的瞭解李安,知道沒有大的事情,李安是不會無緣無故進宮找他的,所以自然也不會怪罪,他若是想知道什麼事情,自然可以派遣太監過去傳喚,讓李安過來一趟。

一天之後,李安工坊已經將藥玉水族箱做好了,並進行了一番檢驗,確定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並立即向李安彙報。

李安得知藥玉水族箱做好了,心情大爲高興,並立即過去看了一眼,然後,讓這些工匠帶着這批剛剛製造好的藥玉水族箱,前往大明宮,他要給皇帝獻禮。

由於李隆基早就下過旨意,只要李安帶着好東西進宮,無需進行通傳,直接進宮就行了。

所以,李安非常順利的,就帶着一衆工匠與做好的藥玉水族箱進宮了。

“李侍郎,陛下正在午休,您看?”

小太監小步跑了過來,看樣子像是與李安商量似的。

“哦,那就先不要打擾陛下了,魚呢?在什麼地方?”

李安的目的是進獻水族箱,皇帝什麼時候看,不是很重要,他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

“魚?李侍郎說的,可是從萊州帶來的海魚?”

小太監愣了一下,還是想到了什麼。

“沒錯,就是那些海魚。”

“哦,在這邊的院落裡,李侍郎請隨我來。”

小太監帶着李安,走向存放新鮮海魚的地方。

“李侍郎,都在這裡了。”

小太監指着木桶裡的海魚。

李安看了一眼,見海魚都還活着,開口道:“把藥玉水族箱放好,把這裡的海魚全部移到藥玉水族箱裡,這些木頭傢伙,都可以扔了。”

“李侍郎,這……”

小太監一見李安要動這些海魚,嚇了一跳,畢竟,皇帝和貴妃都已經看過這些海魚了,並非常喜歡這些海魚,讓人好生照顧,若李安把這些海魚給弄死了,皇帝和貴妃肯定會非常的不高興,他的腦袋可能就保不住了。

“你不用擔心,本官知道陛下和貴妃都很喜歡這些海魚,所以,特意送來藥玉水族箱,比這些爛木桶好多了,陛下若是問起來,就說是本官的主意就行了。”

李安非常霸氣的說道。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俘虜全部押往瀘州城第六十九章 大唐的茶水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藏危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太子賞我玉扳指第三百八十章 鐵甲指揮車第七百七十三章 偵察第八百二十五章 尋歡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往交州第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七十三章 活埋第三百二十章 太陽竈第一千五百零二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世界地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郭老頭第八百五十章 僱傭勇士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唐運河第二百零一章 練兵並追剿流寇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商會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跳井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安獻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跳井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姐妹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第一千三百四十章第一千零七章 車禍第八百八十四章 防波堤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預言第九百九十九章 中興之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共同的利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漲海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按字收費第八百四十六章 小蟲子第三百零一章 工坊開工第九十二章 南疆妹子要李安保護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路出擊第九百六十一章 親疏有別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人搞破壞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兇手露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石國使臣第一千章 畫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同地位有不同的考慮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第一千六百二十章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第九百五十四章 盪漾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民工業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右相病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皮邏閣的野心第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甘心做傀儡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第九百三十六章 蓬萊池畔第三十五章 蕃軍攻城失敗第八百八十章 鳶尾花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四十六章 庫爾班的來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養生第二百三十七章 壁爐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品第六百八十三章 收木材第四百零九章 吐蕃挑事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第九百二十章 生活更好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蒸汽輪機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第九百二十六章 先看寶貝第五百七十六章 絕色王妃第一千四百零三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稅收不能忍第三百六十一章 後膛炮第二十八章 被激怒的橫野軍將士第五百七十章 再來一炮第三百九十八章 削弱邊鎮權利第七百二十四章 槍械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七分成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偷糕點第九百九十九章 中興之主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