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造橋衙門

道路中間的黃線,自然就是分割線,是爲了避免相向而行的車輛,生迎面相撞而設計的,據說後世自從有了道路中間的黃線之後,交通事故率降低了很多,並很快被大規模普及。

雖說大唐的車輛都是馬車,行駛的度比較低,生迎面相撞的概率是比較低的,但進行道路規範的工作仍然要提前做好,畢竟,蒸汽貨運車已經開始投入使用,日後,蒸汽客運車輛也會出現,如此,度肯定比馬車要快,一旦生碰撞就是比較大的事故。

另外,在沒有中間線規則的時候,權貴出行往往會將整個路面佔滿,迎面而來的車輛和行人,則必須退到路邊,甚至退入路旁的田地之中,對田地裡的莊稼造成了很大的損害,這種情況必須制止。

“陛下,這道路中間的黃線,是行人分割線,出城的行人和車輛走黃線右邊,進城的行人和車馬走左邊,雙方人車都不能越過黃線,如此,可以避免很多事故,也可避免權貴與百姓爭道,體現朝廷的愛民之心。”

李安開口解釋道。

“恩,李侍郎這個黃線設的好,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爭道事情的生了,傳朕旨意,日後,官員與貴族不得與百姓爭道,所有人出行都要靠右行,只要道路足夠寬,就不得過中線。”

李隆基開口下了聖旨,衆大臣連忙開口應和。

這種中間線和靠右行的規則,也只有大都市附近才能很好的執行,畢竟,在很多偏遠的地區,道路只能勉強容納一輛馬車,若是靠右行,馬車就很難行走了,當然,這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而隨着水泥和混凝土的逐漸普及,日後,大唐的很多主要道路都會鋪設混凝土路面,而且,只要是縣級以上的道路,都必須有三輛馬車以上的寬度,以滿足兩輛馬車相向而行。

混凝土路面鋪的非常結實,以大唐目前的馬車和行人馬匹,就算日夜不停的在上面行走,也不會對混凝土路面造成絲毫的傷害,這樣的硬質路面可以維持幾百年不損壞,小的裂紋和下沉隆起則可以很快進行修復。

而隨着後續蒸汽貨運車輛駛上路面,路面受到的損害可能就比較大一些了,但大唐的製造能力非常有限,少量的貨運車輛,不會對混凝土路面造成太大的傷害,況且,只要時機成熟,李安是會明輪胎的,而輪胎的研製需要橡膠材料,也就是原產於南美洲的植物,前往南美洲並帶回橡膠樹苗,這需要很多年時間,也就是說,若要明橡膠,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暫時也就只能用鐵輪子了。

在走了幾百步之後,李隆基與衆大臣登上了寬闊的混凝土大橋。

這個大橋加入了很多鋼鐵材料充當骨架,堅固程度遠一般的石橋,而且設計的也比較大氣和豪華,橋面除了必要的預防熱脹冷縮的條紋之外,還雕刻了大量的龍鳳圖案,看上去頗爲壯觀,其中,大部分在中間的位置,可以用來隔開行人。

大橋兩側是混凝土護欄,護欄的側面同樣雕刻了數量可觀的各種圖案,在護欄頂部的各個柱頭上,還雕刻了獅子和各種神獸,看上去非常的霸氣。

當然,最讓李隆基和衆大臣感到驚訝的,是如此規模宏大的混凝土大橋,僅僅用了半個月就建造完畢了,而且,不論是質量還是規模都沒的說。

“這個混凝土大橋,比建造石橋快太多了,才半個月就完工了。”

“這麼快就建造完成,質量會不會有問題啊!”

幾名大臣互相談論了起來,李隆基則看向李安,示意李安介紹一下大橋的具體情況。

“陛下,混凝土大橋不但建設度快,節約成本和人力,而且比石橋還要堅固的多,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而不至於垮塌,非常適合替換石橋,另外,有了這項技術之後,可以實現在黃河和長江上架設橋樑,從而讓天塹變成坦途,日後,鐵軌就可以直接鋪向大唐的所有州縣。”

李安開口介紹道。

“李侍郎居然要在黃河和長江上建設大橋,這怎麼可能。”

“黃河與長江寬達數裡,甚至十幾裡。”

“黃河奔騰洶涌,大橋豈能立足。”

衆大臣聞言大驚,他們都覺得李安是瘋了,就算混凝土橋樑比石頭橋樑要堅固,但也不能狂妄的以爲,可以在黃河和長江這樣的天塹上架設橋樑,這難度也太大了。

李隆基同樣是面色凝重,看向李安:“李侍郎,你當真覺得,可以在江河之上建設橋樑,你有多少把握?”

“陛下,只要有足夠的人力、材料,以及技術積累,在長江黃河上架橋是完全可能的,不過,積累技術和材料準備都需要很多時間,想要在黃河長江上架橋,至少也要三五年之後吧!微臣覺得,可以先在洛水、大運河、濟水等並不太寬的河流上修建混凝土大橋,以積累技術,同時方便接下來將鐵軌鋪向泰山以東的萊州和密州一帶,如此,陛下若要去泰山,幾日便可抵達。”

李安開口介紹,並說出了下一步的鐵軌鋪設計劃,也就是從洛陽城出,一直向東鋪設,在越過大量水系之後,抵達密州和萊州的交界之處。

那裡有一個很大的海灣,非常適合做海港,也就是後世的膠州灣,而李安選擇將鐵軌鋪向膠州灣,是打算在那裡興建一座大型海港,以用來製造大型蒸汽海船,爲下一步的海洋戰略服務。

“原來李侍郎下一步要將鐵軌鋪向密州和萊州,若真能修通就太好了。”

“鐵軌能否順利鋪向密州和萊州,就要看沿途的橋樑能不能修建成功了。”

“是啊!若不能修建這些橫跨河渠的橋樑,鐵軌便很難鋪向東方。”

“只怕不太容易啊!洛河與大運河雖然不如江河寬闊,但也不窄啊!想要在上面修築大橋,只怕並不容易。”

“我覺得可行,既然李侍郎有決心,這些橋樑應該是可以修成的。”

“就算橋樑可以修成,如何保證船隻的通行,尤其是大運河,是漕運的重中之重,若橋樑阻擋了船隻同行,則漕運就廢了,有些得不償失啊!”

“誒,既然李侍郎已經提出要修建這些大橋,想必早就考慮到這一點了,肯定不會對漕運構成影響。”

“對對對,李侍郎哪一次不是讓我等大吃一驚,這一次,必定能將這些橋樑全部鋪設成功。”

一衆大臣聽說李安要修建大量沿途橋樑,以爲日後鋪設鐵軌服務,全都低聲議論了起來。

“李侍郎,這些沿途河流都不算窄,你究竟有幾成把握?”

李隆基面色凝重的問道。

除了江河兩大水系,洛水、大運河、濟水就不算窄,尤其是濟水,下游寬度近二里,想要在上面修建一座橋樑,必然不容易,至少,李隆基想都不敢想,對李安的計劃感到震驚和疑惑。

“陛下,微臣有十成把握,一定可以修好這些橋樑,先修最窄的橋樑積累經驗,最後一步修濟水大橋,還有江南的淮河,日後也要修建大橋。”

李安自信滿滿的回答。

當然,李安能如此自信的說出這番話,是有實力作爲底氣的,混凝土,鋼鐵都出來了,還有各種基礎的機械,只要花時間研究,培養一支造橋隊伍,還是不成問題的。

“既然李侍郎,如此自信,朕也希望這些河流上能夠修上大橋,不過,一定不能干擾水運,這一點必須要保證。”

李隆基對這些大工程還是比較支持的,畢竟,這些工程是可以造福千秋萬代的,而大唐目前也有這樣的國力,當然要建造了。

“是,陛下,微臣會組建一支專門用來建造橋樑的隊伍,日後大唐的所有大的橋樑就全靠這支隊伍了。”

李安高興的接受任務,並準備在回去之後就立即組建這樣的造橋隊伍。

過了混凝土大橋之後,道路的左側是一個規模頗大的涼亭,這個涼亭比別的涼亭都要大,裡面有幾十個混凝土石凳,可以容納更多的人一起休息,用來避雨就更合適了。

而道路的右側,則是兩層混凝土小樓,用來居住都是毫無問題的。

李隆基與衆大臣先在涼亭裡轉了一圈,問了問造價,然後便前往二層小樓,並登上二樓的小平臺,俯視四周的風景。

“陛下,這個混凝土的涼亭和房屋,比木頭做的結實的多,刀劍都只能傷其毫毛,無法動其根本,最終要的是混凝土不能燃燒,完全不用擔心被大火燒燬。”

李安介紹起了混凝土建築的優點。

“不怕火燒的房子,不錯,非常不錯。”

李隆基對混凝土結構的房子非常的滿意,頓了頓,問道:“這樣的混凝土防止,最能蓋多少層?”

“回陛下,只要財力足夠,人工和材料足夠,建個一百層都毫無壓力,而且堅固異常,絕對不會倒塌。”

李安只好的回答。

“一百層,居然能建造一百層,這怎麼可能。”

“寺中寶塔不過十幾層,這一百層該如何建造?”

“李侍郎說了,能建一百層,那就一定能建造這麼高,我信李侍郎。”

“真想看看一百層的房子,長什麼樣啊!”

衆大臣小聲議論了起來,對於一百層的建築物,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畢竟,這也太高了,出了他們對建築的認知。

“李侍郎,果真能造出一百層的房子?”

李隆基的表情極爲驚詫,驚詫中帶着一絲興奮,若真的能造這麼高的房子,那豈不是站在高層,就能看到整個京城的景色了,那種感覺該有多爽啊!而且,現在一百倍的望遠鏡也研製出來了,只要有一個制高點,完全可以將全城的景色盡收眼底,甚至每個城中的百姓在幹什麼,都看的清清楚楚。

“陛下,微臣豈敢戲言,只要一切材料充足,絕對可以建造一百層的房子,不過,建造一百層的房子,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對材料和人力的耗費都太大了。”

李安給出肯定的回答,同時,指出建造太高的房屋沒有實際的意義,讓李隆基不要頭腦熱。

“一百層倒是沒有必要,不過,建造二十層的房子,倒是可以一試,太史局觀測星雲,需要更高的位置,待日後需要,朕會讓李侍郎建造的。”

李隆基還沒想好在何處建造二十層樓,畢竟,這麼高的樓房太過顯眼,而他是一國皇帝,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情況,比如,造這麼高的樓房,放在何處才能體現大唐帝國的威儀,如何避免被人用來觀測皇宮,如何方便自己登上樓頂,觀測京城的景色,這些都必須要進行考慮,誰讓他是皇帝呢?

在肯定水泥和混凝土的巨大作用之後,李隆基與衆大臣皆認爲,應該在大唐全境建造生產水泥的作坊,並讓各縣在農閒的時候組織人力,對境內的重要道路進行修築,讓大唐州縣級別的道路都能實現混凝土化,從而方便老百姓出行,促進經濟的展。

推廣水泥作坊,需要先培訓水泥製造方面的人才,然後,讓他們前往各州縣建造水泥作坊,並逐步動員人力,對境內的主幹道進行修築。

而由於大唐的州縣實在是太多了,正式的州有三百多個,縣級單位更是過一千,如此規模的人才培養,實在太消耗精力,爲此,李安決定先培訓少量人才,讓他們學會之後,前往各道建設水泥作坊,並招手大量的人員進行培訓,然後,抽出部分人才,分到各州組織水泥作坊,各州水泥作坊建造完成之後,再延伸到各縣,從而讓大唐的大部分州縣全都普及水泥製造作坊。

當然,這只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肯定不能讓所有州縣全部建設水泥作坊,畢竟,有些州縣是沒有原材料的,如此,當然也就不適合建造水泥作坊了。

第二百八十章 李禕面君第八百六十四章 縫的還可以第一千四百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君悅樓投壺比賽第八百九十三章 花石綱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二十章 收屍第三百零九章 奪人所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第八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九百七十五章 做樣子第一千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相的善意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增加版塊第七百三十四章 離港第六百五十一章 羽毛球第七百五十二章 曼蘇爾發難第七百一十二章 胖子出馬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氣會早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篝火宴會第一千零八十章 夫君我要第四百一十二章 輕鬆獲勝第八百二十五章 尋歡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偵察第七十三章 活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第九百五十章 清理花瓣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爬碉樓第三十五章 蕃軍攻城失敗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妖精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第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第八百零六章 先建橋後挖河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第九百三十章 乾電池第七百二十八章 叫爸爸第九百零二章 一盆花第三百六十一章 後膛炮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第七十四章 救出月兒第一千三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五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第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二十六章 作樂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視察黑藥工坊第六百五十二章 打球第八百八十二章 班加西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誤導世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小島置縣第一百四十六章 皮邏閣的野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人搞破壞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孫石匠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進港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第九十一章 元日大朝會第四百九十九章 廣州商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混凝土第六百四十章 胸牌第一百一十八章 女兒樓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第六百八十四章 建築材料第七十八章 適度放權第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自動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別惹老實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進村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第八百零三章 灌水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橋很雄偉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字塔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養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好大喜功第六百三十五章 編寫教材第四百零九章 吐蕃挑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