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大唐時代的豬生長的都很緩慢,一頭豬至少也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出欄,這與後世三四個月就養肥一頭豬相比,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不是大唐肥豬出欄重量大,而是大唐的飼料太簡單了,豬生長的比較慢,就算餵養一年的時間,也只能長到一百多斤,不到二百斤的樣子,而後世的養豬技術比較好,三四個月就能養到二百多斤,這差距還是很大的。

豬也是需要營養的,要想讓豬仔長得快,必須要讓豬吃的足夠好才行,要讓豬吃的有營養,豬飼料越高級,豬長得就越快。

比如後世的豬飼料種類非常多,大致分爲六類飼料,這些飼料全部拿來餵豬,可以確保豬仔吸收更加全面的營養,想長得慢都不太可能。

第一種飼料就是糠麩類豬飼料,比如米糠,麥糠,紅薯藤糠,花生滕糠,蠶豆葉糠,黃豆秸稈糠等等,都是人類收穫糧食之後,所得到的不能吃的部分,用來餵豬是最合適不過了,而大唐也採用這種辦法,甚至,由於飼料短缺,大唐的養豬人會把小麥和水稻的秸稈也用來研磨成豬飼料的一部分,如此,營養成本就更低了,一般這種低營養的糠麩類食物佔比要在兩成以下才合適,而大唐的養豬人,怕是佔據了八成以上,幾乎全靠糠麩類食材,別的輔助營養食材很少。

第二種是營養性比較好的餅粕類食材,比如菜籽餅,花生餅,棉籽餅,大豆餅,芝麻餅等等,尤其是大豆餅是後世養豬的標準飼料種類,與第一種飼料類似,第二種餅粕類飼料同樣也是人類淘汰下來的副產品,在榨油行業發達的後世,很多植物被榨油之後,剩下的餅粕由於口味太差,幾乎沒人願意食用,於是就拿來餵豬了,也就是說,這些餅粕是糧食榨油之後的殘渣,糧食的營養成分很高,單單榨掉其中的油脂類物質,剩下的殘渣營養同樣不低,至少比糠麩類飼料的營養成分要高不少,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豬飼料。

在榨油的時候,也並非所有油脂都被榨出來了,還會有不少油脂殘存在餅粕飼料之中,而油脂是一種容易讓人長胖的物質,豬在吃了這種含有不少油脂的飼料,想不長肥都難,所以,爲了讓豬仔快些長大,餅粕類飼料在後世的運用非常廣泛,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豬飼料,性價比相對比較高,是很多養豬人的首選飼料。

不過,在選擇餅粕類飼料的時候,也要注意安全性,比如菜籽餅和棉籽餅是有些毒性,必須要先脫毒,然後才能放心的用來餵豬,若是不先行脫毒,那可就麻煩大了。

這種高效的餅粕類飼料,在大唐並沒有被使用,畢竟,大唐還沒有大規模的普及植物油,大家做飯都是用動物油的,既然沒有大量的植物油,自然也就沒有餅粕了,餅粕是植物油的副產品,只有植物油大規模的普及開來,社會上才能產生足夠數量的餅粕類飼料,也才能拿來餵養豬仔,沒有植物油的普及,就不可能有餅粕類飼料的出現。

當然,就算大唐普及了植物油,餅粕類也未必能成爲豬飼料,或者說,未必能夠進行大規模的普及,畢竟,餅粕也是可以人吃的,在後世也是有榨油殘渣製作出來的食物,只是由於餅粕類太多,而願意吃餅粕類廉價食物的人比較少,從而讓餅粕出現了大量的剩餘,爲了不糟糕浪費,就只能拿來餵豬了,這樣也算是雙贏的局面。

大唐目前的富裕水平還很有限,貧富差距較大,別看京城區域富得流油,但其餘區域的發展還比較緩慢,百姓雖然也吃得飽了,可日子並不是很富裕,有餅粕類這種廉價的食物,他們未必不會選擇,當有很多人都使用餅粕食物的時候,也就很難有足夠的數量拿來餵豬了,豬也是夠倒黴的,永遠都要吃人淘汰下來的食物,只有當人類不願意吃餅粕類食物的時候,豬纔能有大規模享用的機會,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看着大唐的豬仔,居然連餅粕類飼料都吃不上,李安很是感嘆,這些豬仔吃的是糠麩,而提供的鮮美的豬肉,吃的太爛而爲人類提供的食物太鮮美,實在是太偉大了。

第三種飼料是糟渣類飼料,包括酒糟,糠糟,醋糟,粉渣,豆渣,甘蔗渣等等,這些飼料的營養與餅粕類差不多,不過,更加的廉價,因爲餅粕類食物至少人還能吃,而糟渣類確實人吃不了的。

酒糟是釀酒之後的殘渣,人要是天天吃這玩意,還不得醉死,糠糟更不是人吃的,醋渣不怕被酸死的可以一試,豆渣是磨豆漿之後剩下的殘渣,都是人類不願意去吃的食物,用來餵養豬仔是最合適不過的。

當然,若是製作的足夠好的話,豆渣倒是可以製作成豆渣餅,也算是後世的一種非常美味的小吃了,不過,豆渣餅可不僅僅是豆渣一樣食材,那是加入了很多配料的,首先是加入了不少麪粉的,然後,還加入了各種色香味俱全的調料,製作出來的美食自然會非常的香甜,若是隻給你豆渣,再有本事也做不出很好吃的美味。

豆渣的味道雖然並不怎麼樣,但豆渣的營養卻絕對不低,不論是人吃還是餵豬都是很不錯的,用豆渣來餵豬,豬仔長得不快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糟渣類飼料在進行餵養之前,一定要煮熟了才行,另外,懷胎期間的母豬是不適合喂酒糟的,這與孕婦不合適飲酒,大概是一個意思吧!

同樣的,大唐沒有餅粕類飼料,也沒有足夠的糟渣類飼料,有也是很少的,比如甘蔗渣飼料還是有的,但這是所有糟渣類飼料之中最差的了。

第四類飼料是糧食類飼料,算是最高大上的飼料了,所有人類使用的主糧,都可以作爲豬飼料,比如玉米,大麥,小麥,高粱,蠶豆,豌豆等等,只要是人能吃的,豬都能吃,豬與人一樣,都屬於雜食性動物,沒有什麼糧食是豬不能吃的。

自古以來,人類生產出來的糧食,首先肯定要滿足自己所需,古人對糧食還是非常尊重的,糟蹋糧食的行爲被形容爲會遭天譴,很多農民都認爲,誰要是敢糟蹋糧食,那是要遭到老天懲罰的,是絕對不允許的,在種地的農民之中,沒有人敢隨便糟蹋糧食,每個人都遵守這一樸素的規定。

畢竟,自古以來,蝗災旱災不斷,糧食經常性的欠收,老百姓自然也經常性的餓肚子,而糧食是保證不餓肚子的前提,是讓人能夠活下去的保障,因爲經常性的遇到災荒之年,所以,只要是上了點年紀的人都捱過餓,而凡是在災年的時候捱過餓,那麼,在遇到豐收之年的時候,便也不會去糟蹋糧食,算得上是被餓怕了吧!一個被餓過肚子的人,是不會去糟蹋糧食的,在豐年的時候,也會想辦法多存儲一些糧食,從而爲即將到來的災難做好儲備。

尤其是華夏民族,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儲存,喜歡囤土地,囤糧食,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也是因爲經常遇到災荒的緣故,若是糧食充足,永遠都不會短缺,誰會閒着沒事去囤糧食和土地。

後世之所以會直接用糧食餵養豬仔,完全是因爲糧食非常的充足,基本上不存在災難之說,不論是災年還是豐年,糧食都吃不完,在如此情況之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爲糧食問題而擔心了,甚至將多餘的糧食拿來餵豬和釀酒都是可行的。

一般古代遇到災荒的時候,是不允許釀酒的,除非是給宮廷釀酒,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許的,因爲在災荒之年的時候,糧食本身就不夠吃了,若是再拿出一部分糧食去釀酒的話,那樣一來,糧食就更加的不夠吃了,所以,爲了養活更多的人口,必須禁止民間釀酒,禁止這種浪費糧食的做法,把上好的糧食拿來餵豬,自然就更加的不可取了。

不過,對於富裕人家來說,拿點糧食出來餵豬,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尤其是質量不佳的陳糧,更是餵豬的好材料,楊家田莊的糧食很多,部分陳糧就被拿來餵豬了,當然,這些陳糧是要混合糠麩類食物一起使用的,全部用陳糧餵豬,就算是有錢人家也捨不得。

第五類飼料是動物性飼料,比如蠶蛹,魚粉,骨粉,血粉,羽毛粉等等,別以爲豬飼料都是植物,就以爲豬是素食主義者,其實,這不過是沒人捨得用動物飼料餵養豬罷了,豬其實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不論是魚還是肉,它都是能吃的,就算扔一個舉着鉗子的龍蝦和螃蟹,豬也能輕鬆的將其吃到肚子裡。

直接餵魚喂肉,這成本就太高了,沒有人會如此餵豬,喂出來的豬成本太高了,但魚刺和家禽的羽毛,骨頭這些來自動物的無用材料,倒是可以用來餵豬的,只需要用機器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狀就行了,這樣非常便於豬仔的吸收。

人是需要營養全面的,同樣的,豬仔也是需要營養全面的,光吃素食怎麼能健康呢?要多吃一些葷食調節一下才好,尤其是魚刺粉,骨粉啥的,可以給豬補鈣,讓豬生長的更加健康,更加健壯,長得更快更肥。

這種廢棄物,自古以來都有很多的剩餘,殺雞的時候,雞的羽毛和內臟,吃完雞肉的骨頭,吃豬排之後留下的骨頭,這些都是很好的餵豬材料,不過,古代缺乏研磨的機器,直接將這些拿去餵豬,豬是沒法吃的,也不喜歡吃,只有研磨成粉末,然後,與別的飼料混合在一起,才能讓豬順利的吃下去,直接餵魚刺,把豬給卡死就完了。

第六種飼料是礦物質飼料,這是後世研究的成果,包括貝殼粉,蛋殼粉,還有食鹽啥的,總之,就是補充維生素用的,豬仔若是缺乏維生素,那也是很容易生病的,所以,是很有必要給豬仔補充維生素。

總之,養豬與養人一樣,一定要營養全面,豬才能長得好長得肥,若是隻給一些最簡單的飼料,豬也是能長大的,但長的肯定不夠好,也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長大。

養豬是需要科學的,只有科學養豬,才能實現三四個月出欄的目標,而大唐顯然還沒有這項技術,養豬都是一年以上出欄的,還有不少養兩年的,養殖的效率着實不怎麼樣。

想要提高養殖效率,就必須要進行更加科學的養殖,只是這個還需要時間,短時間內推廣的難度太大了。

就比如眼前的豬飼料,除了陳糧最有營養之外,就剩下麥糠,米糠,秸稈這些低質量的飼料了,這哪裡是餵豬啊!簡直就是虐待,古代養豬都是在虐待,都不給吃一口好的,怎麼能怪豬長得慢呢?

李安是來參觀的,不是來指導的,但李安總是會忍不住發表自己的觀點,賣弄自己的知識。

“這些豬吃的太差了,這起碼要喂一年才能出欄。”

李安開口說道。

家主說道:“李侍郎說的是,咱們家養的豬確實需要一年才能長好,還有一些長得慢的需要兩年,不知如何餵養能讓豬仔長得快些呢?”

對於如何讓豬仔長得快些,家主自然是非常有興趣的,因爲這牽扯到經濟利益,只有豬仔長得又快有肥,他才能掙更多的錢,他巴不得今天喂好,明天豬就能長到幾百斤,這樣就太好了。

李安見家主不恥下問,自然也不會隱瞞,便將自己知道的說了一些,不過,全都是當地的條件能夠達到的,條件達不到的飼料,李安也沒有說出來的必要。

“原來養豬還有這麼多學問啊!那京城的豬都是幾個月出欄啊!”

家主好奇的問道。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第九百三十三章 彩虹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有個俊俏的小弟弟?第六十六章 宣節校尉第二百九十三章 段秀實第八百七十六章 慢生活第二百六十九章 輪椅訂單第九百九十二章 採集當歸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氣會早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壁爐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使命第一千二百五十章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族身份第四十五章 把他抓入大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讓我抱一下第八百五十章 僱傭勇士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第一千二百三十章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內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土雞湯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第七百九十九章 泥土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奇的顏如玉第六百二十二章 戈迪港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牆壁幹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第九百二十九章 電報的設想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甲板蔬菜第一千零六十章 全身是美味第三百五十七章 混凝土大橋第六百六十九章 發難第九百九十三章 鴿子湯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炮橫空出世第七百四十一章 捕風捉影第六百一十三章 寫封信第九百九十五章 驪山養殖第一百五十三章 章仇兼瓊惹皇帝不高興了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第一千六百零四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北兩線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七十五章 痛打劉駱谷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禍第九百七十二章 供花不足第三百七十章 和親兩蕃第二百五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第九百一十五章 思鄉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第一千四百七十章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第四百章 解除夜禁第三百一十五章 索要人才和土地第三百四十章 蒸汽船第七百六十五章 大比分獲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造橋衙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好大喜功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隆基的本命第八百章 水缸第七百二十四章 槍械第六百五十五章 安獅郡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第九十章 李安獻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殲敵六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給衆使臣洗腦第五百六十五章 神箭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射第一千六百一十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增加版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 蒸汽船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自動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攻打營寨第五十五章 東女王是小娘第九百八十七章 少陵原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九十章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好大喜功第三十二章 羣衆路線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第一千零七十章 分期付款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