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負責修路的官員爲何要僱傭附近的老百姓,自然是因爲只有這附近的百姓,才足夠熟悉叢林之中的情況下,讓他們去砍伐安全性跟高一些,這些人長期生活在這個地方,不容易感染瘴氣,也不容易被其它的蟲蟻鼠蛇攻擊,若是派北方的修路工匠進去,搞不好再死一批,那他們的罪過就更大了。

而隨着朝廷一道道指令的下達,築路大軍之中的蜀中本地人數量已經變得越來越多,總數已經超過了從北方過來的技術工匠,成爲了修路的主力軍,當然,這些人都是臨時徵發的居多,技術水平自然不如這些從北方過來的工匠,而在遇到春耕和秋收的時候,他們是需要臨時離開主力大軍,去折騰自己土地的,要不然來年就沒有吃的了。

“李侍郎,這片森林不簡單啊!這些都是名貴的紅木,而且全都在三百年以上,還有千年以上的大樹呢?這麼一大片,若是拿到京城的市場上,能賣不少錢呢?”

陳龍開口說道。

京城的市場上,也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木材,也都是從原始森林之中砍伐運過去的,那價格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幾百年的名貴大樹,那更是貴的不得了,有時候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這種紅木也是很多貴族爭相爭奪的好東西。

對於這片森林之中,居然有如此多名貴的木材,李安早就已經預料到了,畢竟,這裡是一塊好大的原始森林,而原始森林由於不是被人經常打擾,裡面有大量名貴的樹木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擁有百年千年的樹木,更是沒啥稀奇的,存在如此多的名貴樹木完全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隨便燒掉一片原始森林,就挑出如此多的名貴木材,由此可見,全大唐有多少名貴的木材,而其餘的資源又有多少呢?只怕定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詢問完有關木材的事情之後,李安又問了一些關於修路和焚燒森林的事情,不過,這些都是幹活的小角色,知道的也並不多,並不能問出什麼太有價值的信息,如此,也就只有明日自己親自過去看一看了。

耽誤大約一刻的時間之後,李安的船隊繼續出發順流而下,而負責押運的士兵和僱傭的民夫則繼續逆流而上,他們會在天黑之後,靠岸休息,畢竟,逆流而上所需要耗費的體力較大,必須要及時的休息,這樣第二天才會有力氣繼續撐船,若不能及時休息,等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撐船大概就沒有力氣了。

越靠近焚燒的區域,空氣中的煙味就越大,而煙味自然不是一種好聞的味道,這讓李安頗爲難受,就連眼睛都很是不舒服,時不時的總要閉目養神一會兒,以恢復眼睛的疲勞。

天黑之後,遠處天空的煙氣幾乎都看不見了,但遠處的光線卻變得明亮起來,這種明亮非常的顯眼,一看就是大規模的焚燒引起的,可見焚燒還挺劇烈的,隔着幾十裡都能看到那非常明亮的光線。

夜間看得到光線,但卻完全感受不到焚燒產生的熱量,看不見飄散的煙霧,但卻聞得到越來越濃郁的煙味,這是因爲雖然看得見大火,但大火離船隊很遠,而雖然看不見也煙霧,但煙霧就在身邊。

欣賞一段時間的煙火之後,李安就返回船艙歇息了,外面的煙霧太煩人了,而船艙裡的煙味要好得多,進行一番處理之後,煙霧的味道馬上就消散了。

這個處理的方法並不困難,就是非常簡單的將船艙的窗戶關閉,然後用噴壺在室內噴上乾淨的清水,這些乾淨的水霧在遇到煙霧的時候,就會將煙霧給控制住,最終讓煙霧不能在空氣中亂飄,從而起到消除煙霧的作用,李安曾經試驗過很多次,效果非常的不錯,而噴壺自然也是李安發明的新物件,在京城已經收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是養花這之人的最愛,比起用水壺給花草澆水,用噴壺的效果更勝一籌,噴壺可以用更少的水將花兒的葉子清洗乾淨,讓盆花顯得更加的嬌豔。

其實,噴壺的原理非常的簡單,可爲什麼古代就沒有人能夠發明出來呢?不是古代人太笨,是因爲他們想不到這麼巧妙的東西,或者說沒有這方面的動力,用澆水壺就夠了,似乎沒有必要發明這種可以噴霧的噴壺。

有了噴壺,順利的去除了船艙內的煙味,這讓李安頗爲舒坦,鼻子和肺難受的感覺再也沒有了,終於能夠舒舒服服的睡一覺了。

其餘的將士們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他們只能聞着煙味休息了,這也是對他們的鍛鍊,誰讓這個時候的風向這麼不給力,居然正好把煙霧吹到了船隊所在的方向,若是往別的方向吹,就不會聞到煙味了,這就是運氣不好,居然被煙霧給盯上了。

朝廷給的修路工期是比較緊張的,就算因爲瘴氣的事情,將期限延長了三個月,可工期依舊非常的緊張,所以,負責修路的官員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即便是夜間也有官員值班,親自督促衆人監督焚燒的森林,同時,還有很多工匠在準備修路的半成品,以滿足隨時追趕進度的需要。

總之,焚燒森林的這一塊區域,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忙碌,所有人都在緊張的忙碌之中,沒有人敢耽誤朝廷非常重視的鐵路建設。

焚燒森林是有很大風險的,一個搞不好就有可能導致可怕的山火蔓延,而爲了修路的進度,又不能慢慢燒,必須多個地點一起放火,在放火的同時還要防備大火燒到不該燒的地方,這份壓力可想而知。

爲了確保安全,修路的官員把茂州和周邊的駐軍都調集過來了,更組織了大量的人力在火場周圍做了可靠的隔離帶,所有人都在嚴防死守,預防大火燒到不該燒的地方,這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必須要做好的。

大火是非常無情的,一旦控制不好,所能引起的後果將非常的嚴重,這不是普通的官員能夠承擔的,所以,他們必然是要非常的上心,隔離帶放火的水全都準備的很充足,在焚燒區域上,也劃分的很合理,在靠近河流不遠的區域,就直接以河流爲界了,一般大火焚燒遇到有一定寬度河流的時候,是會被阻斷的,大河可以很好的阻止大火的持續蔓延。

在樹木特別茂密的區域,則選擇提前砍伐樹木,將大樹名貴的樹木全都一掃而空,這些大樹被砍伐運到河邊,直接泡在水裡,這樣這些大樹的樹幹就不會成爲火源了,凡是幾百年以上的大樹,基本上全部都被砍伐掉了,如此,安全性就會增加不少。

這些官幹得不錯,大火焚燒已經有好幾日了,但不該燒的位置適中沒有被燒,大火也並沒有出現持續蔓延的情況,這個非常的好。

一大早天還沒亮的時候,李安的船隊就抵達了大火燃燒的位置,並停船靠岸。

這裡由於剛剛被燃燒過,所以,空氣中全都是灰燼和煙霧的味道,很是難聞,爲了對抗這種難聞的味道,李安自制了口罩,並放在水裡面浸泡,雖然戴着不是很舒服,有一種憋氣的感覺,但總比聞着煙味和焦糊味要強。

此處該燒的森林已經全部燒完了,而遠處還有不少需要焚燒的森林,此刻仍在努力的焚燒之中,有幾萬人忙着在附近監控,並持續加寬隔離帶,防止大火燒到遠處的農田。

李安這麼大的官兒來了,負責修路和焚燒森林的官員,自然要過來拜見一下的,大部分都來了,還有一些在一線忙碌,並不知道李安的到來,所以沒有過來,李安也不會怪罪。

“這兒人不少啊!一眼望去足有好幾萬人,別處肯定還有,十萬人肯定不止。”

在停船的時候,陳龍看着遠處密密麻麻的帳篷和人羣,開口說道。

李安也看到了,人確實不少,這一塊區域就有上萬人,有士兵,有官員,也有工匠,甚至還能看到不少婦人和半大的孩子,各種物資也是堆積如山。

要說大唐的鐵路爲啥能修的這麼快,在技術落後的當下,能修建的如此神速,這完全都是徵發大量老百姓纔有的結果,若是沒有這些龐大數量的老百姓,鐵路真的是要修到猴年馬月了。

十個人幹活自然比一個人要快得多,十萬人修路的進度肯定遠遠超過一萬人,雖然沒有整整十倍速度這麼誇張,但增加的速度絕對非常的可觀,所以,爲了儘快把道路修通,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的徵發勞動力,能徵發多少就徵發多少,只要條件允許就儘可能的多徵發。

反正李安覺得,附近州縣的老百姓,差不多都被徵發過來了,甚至方圓百里之外的人也被徵發了,只要這一塊要修路,附近的百姓都要服勞役,這是大唐的律法,所有人都要遵守,所有人都不能例外。

當然,鐵路沿途的百姓只會被徵發到最靠近鐵路的這一段,不會徵發到遠處的一段,就比如經過汶川的時候,李安就發現汶川的老百姓並沒有被徵發過來,這並不是因爲汶川距離此處有近百里的距離,而是因爲汶川哪裡也是鐵路要經過的區域,而且,前期的築路物資已經開始往那裡運輸了,拆遷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只要一切準備就緒,汶川那裡也會開始進行修路建設,所以,那裡的人力自然不能隨便往別處調動,不但如此,日後,周邊的霸州縣的人力,都會往汶川調動,從而增加那裡的築路人力。

就是因爲修路的技術有限,所以,必須要分段進行修築,十幾個地點同時進行建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窩工,保障修築鐵路能夠更快的進行下去,這是李安提出的思路,也是大家夥兒的共同意見,唯有如此才能更快的完成修路的任務。

如此龐大的人口聚集在一起,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個很大的麻煩,人口越集聚就越容易發生瘟疫,尤其是糞便處理不好的話,發生瘟疫的機率將會極大的增加,吃飯的衛生當然也同樣重要,碗筷若是刷洗不乾淨,也是很容易傳播病毒的,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

之前那麼多的工匠被瘴氣侵襲,除了森林裡瘧疾病毒較多之外,還有一個很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衛生工作做的不夠好,工匠吃飯的時候是否認真洗手了,碗筷真的清洗乾淨了嗎?若是工匠認真洗手,碗筷也都清洗乾淨,食物也沒啥問題,那就不應該發生這麼多人中瘴氣的情況,這一次焚燒森林,確實能夠起到減少瘴氣的目的,但同時衛生方面也要重視,否則,就算森林被燒掉也會發生瘟疫。

“這兒人不少哇!一共有多少人?”

李安開口問道。

一名官員馬上回答道:“回李侍郎,此處大約有兩萬一千人,偶爾略有增減,所以,具體的數字並不確定,會有一定的變動。”

這個也不能怪他,爲了早日把道路修通,方圓百里之內,還會有一些被徵發的勞力抵達,而正在幹活的人,也會出現中瘴氣而死亡和病重的,所以,時時刻刻都會有一定的增減,具體數字確實不太好確定,也沒法進行確定,但兩萬一千人的大概數量不會有錯的,這就足夠了。

“兩萬一千人,不少了,真的不少了,這兩萬多人負責的路段有多長,這一塊區域有幾支隊伍?”

李安開口繼續問道。

一名官員開口回答道:“回李侍郎,這一小段在二十里,前邊還有兩處也都在二十里左右,三處合計六十里,每一處的人數都差不多,都在兩萬人左右。”

李安聞言,點了點頭,兩萬人負責二十里,平均一千人負責一里路,按照一里路五百米計算,平均兩個人負責一米的路段,一個人才半米的任務。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第七百三十七章 荔枝第八百零七章 開打第三百六十四章 世界地圖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給御膳房發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入春閨樓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同地位有不同的考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稅收不能忍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夢醒了會失落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懷上了第九百五十章 清理花瓣第二百七十一章 石炭第五百九十五章 娛樂第三百一十九章 陽光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投籃比賽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太監的福音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第四十三章 涿鹿山谷第六百零二章 香蕉幹第八百三十一章 征服第七百四十章 讒言第九百九十七章 夸父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芽兒來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船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審訊第二百零二章 勸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思索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第八百九十八章 一座金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充氣輪胎第六十八章 心理失衡的劉駱谷第六百九十四章 煙燻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真人花燈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視察輜重團第四十五章 把他抓入大牢第八百一十四章 城內不能造第六百六十四章 進港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會二王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會說話的石頭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第九十八章 讓我親一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直布羅陀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第五百四十章 佔領馬六甲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棉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第八百五十七章 皇帝最貪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南霽雲第四百六十八章 話題突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龍顏大悅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別惹老實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釣魚執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學業才重要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第一千五百九十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護舒寶第九百零一章 不能賣第二百六十五章 搖椅銷量高第九百九十六章 空中走廊第二百三十四章 府邸大改造第九百六十六章 香水出世第六十二章 李林甫第四百三十六章 充氣輪胎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第六百零九章 挑撥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甕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防毒面具第八百零六章 先建橋後挖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性的扭曲第一百九十五章 南詔公主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板甲的用處第五百九十五章 娛樂第九十一章 元日大朝會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第二十章 算定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品茶品女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少陵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