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李安對於醫師醫佐被瘴氣感染的事情非常的重視,這些人都是大老遠從京城前來治病救人的,他們是被瘴氣感染工匠的希望,若是連他們的安全都不能保障,工匠的安全就更加得不到保障了,由此也能看出瘴氣的可怕,稍微防護不到位就容易被感染。

此刻,最萬幸的是藥材的儲備足夠充足,附近方圓百里有足夠數量的藥材,當地州縣也調集了大量的郎中進入築路區域,配合太醫署的醫師醫佐,一同進行瘴氣的預防和救治工作,而焚燒大片森林也是他們提出的。

當阻止瘴氣感染蔓延的責任落到這些醫師醫佐肩上的時候,他們首先給出的建議是取消從此處修路,以讓築路工匠避免接觸森林裡的瘴氣,但築路是朝廷的百年大計,是不可能因爲瘴氣而停下的,這一條建議自然不可能通過,被無情的否決了,而後,這些醫師醫佐經過慎重的研究,給出了焚燒產生瘴氣森林的提議,這一次獲得了朝廷的支持,畢竟,朝廷的大官也想不出更完美的辦法了,修路不可能停止,瘴氣也很難防禦,唯有燒掉產生瘟疫的森林纔是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大難題。

現在,產生瘴氣的森林已經開始進行分段可控焚燒,瘴氣產生的影響已經開始明顯好轉,每天新增感染瘴氣的工匠開始持續下降,工匠們的士氣也一下子高漲了很多,只要這些礙事的森林全部燒光,他們就再也不用擔心瘴氣對他們的危害了。

防治瘴氣在繼續,焚燒產生瘴氣的森林也在繼續,同時,修路的工作也沒有停下,大量工匠都在忙着製作修路所需的各種材料,還有一批在忙着運輸原材料和半成品,焚燒森林自然也少不了這些工匠的幫助,沒有大量的人力,是做不到可控焚燒的,失控的後果是什麼,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李侍郎,裡面的人都能傳染,還是不要進去了吧!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一名醫師再次勸解道。

對於瘴氣導致病症的傳染性,這些醫師是再清楚不過了,好多深通此道的醫師醫佐都能被感染,由此可見,這種傳染病的可怕性,而李安是朝廷派來的大官,若是在此處感染瘴氣病症,他們這些太醫署的醫師們怕是要倒黴的,不論到底是不是他們的責任,他們都跑不掉。

“放心,看一眼是不會被感染的,瘴氣也沒有你們想的這麼可怕,本官知道如何防護。”

李安對瘴氣病症是非常熟悉的,面對如此讓人畏懼的傳染病,自然不會太放在心上了,只要切實做好防護就行了,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相關築路官員對瘴氣引起的病症都比較恐懼,之所以阻止李安進入,除了擔心李安染上病症,連累自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也擔心自己被感染,而李安進入其中,他們怎麼能不陪着呢?總不能待在外面等候吧!

李安知道這些傢伙都是怕死的,也不難爲他們,直接開口說道:“你們就不用進去了,在外面候着吧!”

說完獨自走了進去,但還是有幾名醫師跟了進去。

這些帳篷都是較大的帳篷,每一個帳篷裡都躺了十幾名染病的工匠,幾百人也就二三十個帳篷就夠用了,還有多餘的預備帳篷,另外,還有給醫師醫佐住的帳篷,儲存糧食和藥材的帳篷也有幾個,如此,倒是讓這裡的帳篷多達五十多個,看上去還挺有規模的。

李安進入的帳篷是輕度患者的帳篷,因爲得病並不是很嚴重,所以,這些患病的工匠看上去還算不錯,臉色還算正常,只是略微有些憔悴罷了。

帳篷內的氣溫倒是挺合適的,衛生條件也不錯,讓病患住在這裡,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看到醫師們能做到這麼好,李安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感覺怎麼樣,哪裡不舒服?”

李安開口問道。

“身子一會兒非常冷,一會兒又非常熱,不過,現在已經好多了,就是身上沒有力氣。”

患病的工匠開口說道。

李安拍了拍患病工匠的肩膀,鼓勵道:“不要有雜念,躺在這裡安心養病,早點痊癒才能繼續修路,纔能有工錢拿,哈哈!”

說完又問候了幾名工匠,這才走出帳篷。

因爲進去的時候,與病患有比較密切的接觸,所以,出帳篷之後,李安第一件時間就是去洗手,把手洗乾淨可以比較有效的避免自己被瘴氣感染,這外出一趟,李安可不想真的染上疾病。

“你們做的很不錯,這些病患也都受到了不錯的照顧,相信要不了半個月就能痊癒了,很好,很好啊!”

李安滿意的說道,然後上馬離開,準備去幹活的地方視察一番。

現在,有瘴氣的森林正在焚燒之中,修路的主體工程已經陷入了停頓,但並不代表工匠們不幹活,大夥兒正好抓住這個時間進行各種修路材料的準備,並製造各種需要的材料。

比如修路需要枕木,需要碎石子,這些都是需要準備的,先去山中開採大石塊,運輸到加工地點之後,只需要進行破碎就能得到碎石子,然後還需要運輸到指定的地點,枕木同樣如此,先要去山中砍伐大樹,然後加工成需要的方木塊,也需要運輸到指定地點,這些工作都相當耗費時間,前期多準備一些,待修路開始的時候,進度就能夠大大加快了。

李安策馬而行,一路上遇到了好多正在運輸材料的工匠,他們所使用的工具還比較原始,就是兩個輪子的大車而已,有的大車上有牲畜牽引,而有的則直接就是人力牽引,畢竟,就算是牲畜也不是足夠的,在牲畜分配不足的區域,就只能採取人力牽引車輛了,這樣要耗費更多的體力,還好人多能克服這個困難,一個人在前方拉車,後面再來幾個人用力的推動,這樣差不多就行了。

運輸的材料最主要就是那麼幾種,有加工好的方枕木,有破碎之後的碎石子,也有沒加工好的大石塊和樹幹,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鐵軌了,這些鐵軌都是從京城運過來的,每一個都是有數的,負責運輸的隊伍有專人負責押運,就算少了一個鐵軌,那都是大罪。

沒有加工好的材料都被運到集中加工區域,那裡有大量的工匠正在忙着幹活,在用原始的工具破碎大石塊,真的非常的辛苦。

而加工好的材料則被運輸到不同的區域,是沿着鐵路線佈置的,如此,在修路的時候就能夠及時取用了,這會非常的方便快捷,不用再費力的從遠處運輸過來了。

反正此刻主體築路工程還沒有開始,剩餘的勞動力較爲充足,不讓他們幹活就是浪費人力資源。

“這些青石不錯啊!都是從哪裡運輸過來的?”

李安走到加工碎石子的一片工地前,開口問道。

“回李侍郎,這些大青石都是從上游桃山運輸過來的,水路和陸路一起運,一共有三千人負責運輸這些大青石,在開採的地方也有兩千多人,這裡也有兩千多,合計超過七千人。”

一名官員說道。

碎石子是修鐵路非常重要的資源,爲了更好更多的獲得足量的碎石子,居然調集了這麼多人力,官員們也算是盡心盡力了,有七千多人負責製作和運輸碎石子,李安也能放心了,不用擔心這種材料不夠用了。

負責開採和碎石的都是男子,而負責運輸的工匠之中,卻不乏有女子和半大孩子,要不是人力不足,是不會輕易徵發女子的,而且,運輸這活兒也不算輕,有牲畜的還算好些,沒有牲畜的能把人累死。

而從這些運輸的隊伍,李安也能看出這些運輸的人都是以家庭組成單位的,一輛運輸車不論是三個人還是五個人,都很像是一家人,而牽引的牲畜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馬匹,也有毛驢,黃牛,水牛也有,還有不少是騾子,這些都是能夠拉車的牲畜,有的人家有牲畜,但也有一些人家沒有牲畜,如此,也就沒有辦法使用牲畜拉車了,他們只能使用自己的力氣。

正在走過來的一輛運輸車由一頭毛驢牽拉,後面跟着四個推車的人,在抵達目的地之後,車輛穩穩的停了下來,四個人開始忙着卸貨。

這個四個人,一名三十左右的男子,一名同齡的婦女,還有一名五六十歲的老頭子和一名十三四歲的少年,這一看就是標準的一家人,而毛驢就是這一家人養的牲畜。

李安就站在旁邊仔細的看着,中年男子幹活最多,幾乎卸了一半的大青石,其餘三個家人乾的都差不多,各卸了六分之一的數量,毛驢則難得的獲得了休息的機會,大口的喘着粗氣。

這毛驢一看就是一頭只有三歲的年輕毛驢,體力和身材都很是不錯,有這頭毛驢的幫助,他們一家幹活還算輕鬆,而那些沒有牲畜的家庭,幹活的壓力就非常大了。

“你們這是一家人吧!”

李安走過去,親切的問道。

“恩。”

少年首先點了點頭。

“我們這些運輸大青石的,都是一家一家的,每一家都要出一輛車。”

老頭子開口說道。

“不錯啊!每一家都有車,看來此處的百姓還算富庶,比營州一帶強多了。”

李安笑着說道。

“沒辦法,沒有車沒法幹農活,這車也不是甚值錢的東西,這都修修補補幾十年了,比我年紀還大呢?”

中年男子笑着說道,顯得很是憨厚。

這個運輸的兩輪車確實有年頭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補丁。

“幾十年了還能用,說明質量夠好,哈哈哈!”

一名官員笑着打趣。

老頭子回答道:“這是老頭子年輕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在山裡砍樹,扛回去之後與同村的夥伴一起做的,當時砍的就是百年的紅木,做出來的車子自然能多用一些年頭。”

靠山吃山,靠近森林的百姓,可以輕鬆的獲得所需要的木材,這個時代的森林並沒有屬於朝廷之說,開採森林也並不需要獲得朝廷的許可,只要自己需要木材,直接去山裡砍伐就是了,誰砍的就屬於誰,反正這個時代的森林相對比較豐富,木材都多的用不完,不砍白不砍。

李安仔細一看,這個大車還真是紅木的,這可是上等的好木材啊!由於使用時間太長,上面塗抹了很多的污跡,完全掩蓋了紅木的顏色,再加上補丁較多,所以,李安第一眼看過去的時候,竟然沒有發現這個兩輪車居然是名貴的紅木製造的,這不禁讓李安有一種感嘆自己眼拙的感覺。

用紅木這麼名貴的木材打造拉貨的大車,這也太浪費了,這種材料的木頭在後世貴的離譜,在這個時代,居然被老百姓拿來打造大車。

“你們一家幾口人呢?”

李安開口問道。

少年說道:“六口人,家裡還有妹妹和奶奶,還有一條狗,五隻雞,兩頭小豬仔。”

“哈哈!看看這孩子多有意思,我問他們家裡有幾口人,這怎麼把雞犬豬都算進去了,哈哈!”

李安笑着說道。

“哈哈哈!”

身後的衆人,也全都被逗笑了,這小孩子也是實誠,就是想說清楚自己家的現狀,卻不料讓自己吃了虧。

“李侍郎,這裡的山民雖然家家都不算富裕,但小日子過得都還算不錯,自從朝廷下令減租減息,這裡老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

一名官員說道。

李安認可的點了點頭,這個家庭的條件確實不錯,一家六口人,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還有一頭驢,兩頭豬仔,一條狗和五隻雞,從剛纔說幹農活的話,可以推測應該還有幾畝地,應該算是大唐時代的小康之家了,只要不遇到特別大的坎,比如疾病和天災,這個家庭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第七百零九章 鬥獸表演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野兔第七十七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三十章 顏如玉肚子大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趕海第三百八十章 鐵甲指揮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種團偵查隊第七百二十章 盾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鐵路通往國外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驚雷是我放的第二十二章 全身而退第二百二十六章 滅掉土匪第六百五十四章 學業才重要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報紙第四百二十五章 長江大橋第七十四章 救出月兒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第一千六百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極品女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咖啡第五百五十四章 四縣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懷上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第七百六十五章 大比分獲勝第一百六十三章 盛情挽留第九百三十章 乾電池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第七十三章 活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沒有財寶第九百八十九章 養殖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護舒寶第九百二十四章 好詩第七百四十章 讒言第九百七十八章 事業艱難第九百一十六章 熊孩子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頂級美食第六百九十七章 卸甲幹活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唐報第七百八十六章 偵察第九百二十一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八十章 賣報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秋巡洛陽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演員第六百四十一章 椰子樹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第六十六章 宣節校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第二十四章 營州別駕第七百九十三章 椰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本將不需要服侍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唐炮兵學堂第九百四十章 兩難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論陰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縫的還可以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第五十八章 侄兒最怕作詩了第九百零三章 隨便參觀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譴流言第八百三十一章 征服第一千零八章 哭訴第七百三十六章 慶祝第九百七十二章 供花不足七十五章 痛打劉駱谷第六百二十五章 逃難第四百零三章 教貴妃使用電燈第五百一十六章 前鋒營第八百四十八章 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