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君子好逑(四)年妃

在皇帝親臨琉璃別宮的第三日清晨, 有兩個消息順着夏日清晨的微風便傳遍了宮殿的角角落落。

其一是皇帝在昨夜將逸王打發到涼州去了,據說當地知府貪贓枉法,爲了給自己修建別院強行徵收土地,逼死了不少百姓, 事情鬧大後傳到了朝廷,皇帝便派逸王去解決此事並在新任知府到任前先行暫管涼州。

這件事聽起來不過是一件尋常公務,但明白其中內情的人應該都能將皇帝的用意猜到一二。

像這種事情根本無需一個親王親自主事, 派一個四五品的官員點成欽差過去也就夠了, 而且涼州臨近邊疆,是個苦寒之地, 從這裡過去大約要兩個月的時間,逸王若親自前往, 只怕一來一回至少需要半年, 這期間他不在京城, 朝堂本就風雲變幻, 莫說離開半年, 即便是在一夕之間都可能失去很多東西。

雖然皇帝不過只是一句話, 但已經向外表示了逸王如今在他心中的地位。

逸王失寵於皇帝於朝堂來說固然是件足以撼動江山的大事, 但對後宮來說, 另外一個消息卻更爲驚天動地。

那便是皇帝臨幸了一個琉璃別宮的宮女。

這件事其實說起來也不算什麼稀罕事, 畢竟在隨駕的幾位妃子中, 最爲得寵的許妃和柳貴妃都因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流言一事而被皇帝所冷落,而看起來漁翁得利的向妃雖然一時被皇帝想了起來,但她的年歲畢竟大了些, 在宮裡的時候也長,即便不至於韶華已逝,可因爲太熟悉,皇帝對她也沒有太多興趣了,所以有了新寵也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

可讓人驚訝的是,那個如許妃一樣從宮女一夕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女子並不是在皇帝寢殿侍奉的宮婢,而是他在從處理公務的太極殿回寢宮的路上看似偶然遇上的,當時那個宮女正在靈秀園的一棵樹的樹枝上低聲吟唱,她那悅耳動聽的歌聲吸引了皇帝,使他不由自主地駐足去聽。

那是在昨天子夜前後,月黑星稀,宮燈點點,皇帝站在半明半暗裡,那宮女坐在繁枝葉茂中,似乎在一曲之後,她輕輕巧巧地攀着樹下來後,才發現皇帝就站在不遠處。

那時皇帝剛剛處理過逸王的事情,心情應該極爲低落,可在聽了她的吟唱後龍顏舒展,所以臨幸她也實屬正常。而且宮人們都在傳說,那個宮女姿色無雙,比柳貴妃清麗幾分,又比許妃嬌媚少許,就像是天上的仙女一般,美得恰如其分不多亦不少,天生就該是尊貴的女子。

所以,皇帝和她的相遇就像是一段曲折傳奇的戲文一般,既是個巧合,又自然而然。

他們都說,那個宮女是在琉璃別宮爲這次皇帝親臨招募而來的衆多宮人之一,來別宮不過才四五日。她出身於附近的一個小戶人家,家世清白又無權無勢,與京城權貴又無半分瓜葛,能在一夜之間成爲皇帝的妃子確實令人豔羨。

有人說,她是在打聽到皇帝的行程之後刻意爬到那棵樹上唱歌以引起他的注意的,但宮裡人人皆知皇帝愛舞不好曲,即便是當初皇后打算將自己的親妹妹崔曉君留在皇帝身邊也是用的作舞這個辦法。倘若那個宮女刻意想接近皇帝,大概也會投其所好纔對。

無論如何,今年花比去年紅,從此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宮裡炙手可熱的人物應該要換一換了。

蘇薔之所以對這位新晉的妃子感興趣,是因爲兩件事,一是聽說她姓年,二是她是以膳堂李嬤嬤外甥女的身份入宮的。

早在琉璃別宮當差時,蘇薔便聽李嬤嬤稱讚過她那唯一一個的外甥女,以她的說法,那位姑娘乃是沉魚落雁之色,和仙女下凡沒什麼兩樣,不過蘇薔清清楚楚地記得她的外甥女也和李嬤嬤一樣姓李,而不是年,因爲當時李嬤嬤還特意得意洋洋地說外甥女和自己一個姓,所以她們素日裡才親得有如母女一般。

而在她的印象中,只有崔羽明的那個師妹才姓年。

她又思及這幾日發生的事,總覺得事情有些可疑。

倘若新封的年妃並不是李嬤嬤的外甥女,那她的來歷便有些可疑,甚至還有可能就是崔羽明的師妹、雪眉門的女弟子。

而那晚李嬤嬤和泉姨心事重重,像是瞞着什麼事,還提到過那位姑娘什麼的,也許與這位年妃也有關係。

因爲正式的冊封禮還未舉行,她也沒有時間去問以前的故人,所以還未能打聽到年妃的閨名,但蘇薔擔心其中另有內情,所以打算抽個時間再去見一見泉姨,向她問清楚那一夜的事情,好查清她們那天的事是否與年妃有關,也順便確認一下年妃是否便是崔羽明的同門師妹,但讓她驚訝的是,她還沒來得及去找泉姨,泉姨便親自來找她了。

那是在那一天的暮晚時分,泉姨神色疲倦一臉憂慮,拉着她尋了一個僻靜的角落,確認四下無人後才低聲問她道:“你可聽說今日剛被皇上冊封爲妃的那位年妃?”

泉姨做事向來不拖泥帶水,她既然提及年妃,那便是她的確與此事有關了。

蘇薔也不遲疑,微一點頭,問道:“泉姨也認得她?可知道她叫什麼名字?”

泉姨皺眉道:“年小黛。”

這個名字如此耳熟,蘇薔自然聽說過,心下也是不由一凜,因爲她記得崔羽明的師妹正是名喚年小黛。

因爲受到崔羽明所託,她這一路都在留意這個名字,但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線索,所以還以爲她可能並不知道崔羽明在隨着大軍前來琉璃了,卻不想她竟然會在他們的目的地琉璃別宮出現,更沒有想到會是以這種方式。

泉姨見她神色有異,有些懷疑地問道:“你認得她?”

蘇薔原本不想瞞着泉姨,但因爲她之前已經答應崔羽明要替他保守這個秘密,便只能道:“只是聽起來有些耳熟,不過一時之間也想不起來了。”

泉姨也未放在心上,又問她道:“你應該聽說她是李嬤嬤外甥女的事情了吧?”

她微一頷首:“不過,李嬤嬤的外甥女不是也姓李嗎?”

“沒錯。”泉姨輕嘆了一聲,道,“李嬤嬤原本是想讓她的那個外甥女來琉璃別宮做事的,但那位姑娘並不情願,所以李嬤嬤爲了說服她,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可她非但沒有勸服她的外甥女,反而遇到了那位年姑娘。當時,她說她被家人逼婚,所以逃了出來,但爲了防止被重新抓回去,所以在看到琉璃別宮招募後想進來當差,好躲一躲家人。”

不過,因爲要來琉璃別宮做宮婢需要正式的籍貫文書,而她並沒有,所以便求着李嬤嬤想辦法將她帶進去。李嬤嬤稍加猶豫後便答應了,一來是她已經向別宮的人誇下海口,說她一定會帶她的外甥女入宮,以後還要指着她登上枝頭變鳳凰,二來是那位年姑娘答應事成之後給她的謝禮是一百兩銀子,那是她一輩子都不可能掙到的數目。

所以,她又返回了她外甥女的家,然後趁她不備將她的籍貫文書偷了出來,並在收了年小黛的謝禮後大搖大擺地帶着她去了琉璃別宮。

不過,她對年小黛也曾有所要求,那便是她在入宮後要將姓名改爲她外甥女的,而且這個秘密只能她們兩個人知道,免得被人起疑。

年小黛答應了,一切都如李嬤嬤原本計劃的那般順利,直到沒過多久她便聽說年小黛並未如她們當初所商議好的那般以她外甥女的姓名同其他人來往,而是在他人問她姓誰名誰時,她都對旁人說她叫年小黛。後來李嬤嬤與她交涉了一番,卻並未能使她改變主意。李嬤嬤擔心自己收受賄賂的事情早晚會暴露,而且懷疑她入宮另有所圖,所以爲了保住性命,她只好向泉姨坦白了此事。

泉姨深知此事重大,畢竟李嬤嬤受到責罰事小,但倘若那個女子來琉璃的目的當真是圖謀不軌,那整個琉璃別宮都會受到牽連。於是,她們在商議之後,決定先將她關起來再說,因爲那時皇帝即將駕臨別宮,所以宮裡的戒備十分森嚴,若她不願意,她們根本無法將她趕出琉璃別宮,只能暫時不讓她有與外人見面的機會。

爲保事情萬無一失,泉姨先讓李嬤嬤在暗中給她的膳食加了不能立刻發作的迷藥,然後又讓李嬤嬤將她約到了竹苑。那裡已是禁地,素日並無人前去,只有一個宮女每日來稍加打掃,只要對外宣稱年小黛被派在這裡當值,並不會有人起疑。

剛開始時,事情也如她們所計劃的那般,年小黛來到竹苑後迷藥發作,被她們鎖在了竹苑的一間房間裡,她們會抽時間爲她送來膳食。

泉姨原想等守衛不再那般森嚴的時候選一個適當的時機將她送出宮去,但沒有想到不過短短一日的功夫,年小黛便自行逃脫了,而且就在皇帝到達琉璃別宮的第一天晚上。

那晚李嬤嬤去竹苑給她送飯,發現人已經逃了,所以才着急忙慌地去找泉姨,碰巧遇到了來找泉姨說話的她和唐嶺。

“那一晚,她說人已經不知去向了,我心中也十分着急,又不能與你們說出實情,只好與她先一同去了一趟竹苑。”泉姨的神色很不安,道,“她果然已經不在那裡,而且窗子是被從裡面徒手打開的,足見她的身手的確不簡單。我們原本是打算連夜去其他地方找一找她的,沒想到走到門口的時候竟被巡夜的禁軍發現了,只有在他們的護送下先回去了。昨天我與李嬤嬤又找了一日一夜,但仍然未能找到她的行蹤,直到今日清晨聽說她被皇帝臨幸並冊封爲妃。”

若那個年妃當真便是崔羽明的師妹年小黛,那她便也是個有武功在身的江湖女子,一把鎖一間屋子的確很有可能困不住她。

蘇薔終於明白了其中始末,沉吟了片刻後問道:“泉姨想讓我怎麼做?”

泉姨的眼中盡是擔憂:“這件事我本不想麻煩你,但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我別無他法,只能來找你了。如今她已經被冊封爲妃,雖然正式的冊封禮還未開始,但她的身世遲早會被發現有所紕漏,倘若她進宮只是爲了飛上枝頭變鳳凰,那李嬤嬤的罪責也不算太大,但若是她接近皇上真的是另有目的,那事情就真的無法收拾了。”

“我明白了。”蘇薔思酌着,心中已有了些主意,道“宮中每每有新的主子入殿時,都會給各司局打賞,到時我會藉着去謝賞的機會去見一見年妃,先試探一下她的虛實。不過泉姨也不必太過擔憂,倘若她真的想要對皇上不利,那昨夜便可動手了,不至於留在以後,所以我想她的目的可能只是爲了做人上人吧。”

雖然也能想到此處,但泉姨還是憂心忡忡,短嘆道:“但願如此。”

想起那夜蘇復送自己去泉姨的院子時,崔羽明躲在外面的事情,蘇薔又默了一默,試探地問她道:“這兩日可曾有人向泉姨打聽過年妃的下落?”

她當時便覺得崔羽明出現在那裡太過蹊蹺,如今想想,那時他要找的人很有可能並不是自己。

在那之前,她去輕衣衛駐紮的院子找雲宣,蘇復說他在不久前已經出門去了,而之後李嬤嬤跪在地上時瞥見了蘇復的靴子和衣襬便將他誤以爲是另外一個人,此時想來,在他們到達之前去找過李嬤嬤的輕衣衛很可能便是雲宣,所以李嬤嬤才一直叩頭解釋說她的確不知道那位姑娘的下落。

所以,應該是雲宣和崔羽明已經發現了他們要找的年小黛就在琉璃別宮,而且最後出現的地方就在竹苑,所以纔去那裡找她,而他們雖然在竹苑撲了空,可卻意外地碰到了同樣去那裡找年小黛的泉姨和李嬤嬤,故而他們打算向她們打聽她的下落。但泉姨和李嬤嬤在竹苑門口便被禁軍發現並護送回了各自的住所,所以他們只能兵分兩路,其中雲宣跟蹤李嬤嬤,而崔羽明則跟着泉姨回去。

故而,在她和蘇復去膳堂之前,李嬤嬤見過的輕衣衛應該便是雲宣,而等在泉姨院子外面的崔羽明真正要找的人也不是她,而是泉姨,只是當時唐嶺也在泉姨的房中,所以他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等在外面,卻不想竟然被蘇復發現,所以便隨意找了個什麼要送蘇復謝禮的藉口來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

不知她爲何會有此一問,泉姨困惑地搖了搖頭:“沒有啊,怎麼了?”

看來雲宣在李嬤嬤那裡確定了他們想要的答案,所以崔羽明也沒有必要再去找泉姨求證了。不過既然泉姨並不知道,那也沒有必要再向她提起了,以免讓她以爲事情可能遠比她知道的還要複雜。

她故作隨意地答道:“我只是擔心她會不會在琉璃別宮還有其他內應,不過既然她連進來都要找李嬤嬤幫忙,那大概在這裡是孤身一人吧。對了,那泉姨可聽李嬤嬤提起過是否有其他人在前兩日向她打探過年妃的行蹤?”

泉姨搖了搖頭:“也沒有。”

看來雲宣也曾威脅過李嬤嬤不可多說,所以她對泉姨都有所保留。

蘇薔微一點頭,安慰她道:“我知道了,泉姨回去等我的消息便是,不要太過擔心,這些日子你已經很辛苦了,一定要保重身子。”

“有你這句話,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泉姨勉力擠出一個微笑,但話雖如此,可眸中的擔憂卻並未減退分毫,囑咐她道,“不過,你也要小心爲上,若是發現有什麼不對,保命要緊。”

蘇薔亦是宛然一笑:“這是自然。”

送走泉姨後,她並未離開回寢居,而是在再三思量後決定先去找一趟雲宣,好將年小黛的事情打探清楚。雖然她也覺得正如蘇復所說,他與年小黛應該就是舊識,而且關係並不一般,她覺得他應該不至於什麼事都瞞着自己。

可當她好不容易尋了個公務的藉口去找雲宣時,卻被告知他並不在,連張慶和崔羽明也都不知去向,所以她只能暫時先返回寢院,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年妃的賞賜到來。

但那一日年妃並未打賞各司局,因爲年妃尚未搬到自己的寢殿去住,而是被皇帝繼續留在了他自己的寢殿。

這其實並不合規矩,因爲若是皇帝想要召幸妃嬪,要麼是命人擡着九鸞轎將其擡到他的寢殿,要麼是自己親自駕臨其寢宮,像年妃這樣並沒有自己的寢殿而是直接從早到晚留在皇帝寢殿的實在有些越矩了,而且史無前例。

也許是因爲身在別宮,所以皇帝纔有些忘乎所以,連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也顧不得了,但也足見皇帝對她的喜歡究竟有多深。

一時間,這個並無多少人見過真容並且高深莫測的年妃併成了琉璃別宮人人議論的話題,有關她的身世背景、何時來到琉璃別宮、甚至連她在這短短几日吃的用的什麼都被人給扒了個一乾二淨。

雖然衆說紛紜,但有一點是所有人都不得不認同的,那便是她極美,說是美若天仙也不爲過。

但年輕時的皇后、曾經的柳貴妃、甚至是剛得寵時的許諾,哪一個不被驚爲天人,可卻無一人讓皇帝如此神魂顛倒的,所以,她纔會在短短的一日之間如此備受爭議。

蘇薔想起了蘇復對她的評價,他那樣高冷的人也說過她的姿容上乘,想來她該是如傳聞中的那般絕美吧。

但她又思及崔羽明向自己提及她時的神情,從他當時的言談舉止中,她總覺得他對她不只是同門之誼,應該更多的是男女之情。若是如此,崔羽明在得知她被冊封爲妃並頗受皇帝寵幸之後該是痛苦萬分吧。

他是那般迫切地想找到她,也許從一開始他便知道她的目的了,只是他沒有辦法阻止她。

但讓她想不明白的是,年小黛爲了來到琉璃別宮應該頗費了一番工夫,可她卻似乎毫不介意被人發現她是靠着冒名頂替纔來到這裡的,所以對別人能夠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的真名實姓,可她就不擔心還不等她遇到皇帝便會被人察覺並問罪嗎?

更何況,她應該也知道崔羽明的身世和他也在琉璃別宮的事情,大概也知道他一直在找她,爲何還明目張膽地用着自己的名字呢,難道她就不怕崔羽明在查到她的行蹤後攔下她嗎?

好奇怪的一個女子。

不知爲何,蘇薔對她的興趣越來越濃,甚至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見她一面了。

但她想,既然她暫時找不到雲宣和崔羽明,也無正當的理由求見年妃,那不如明日去見一見李嬤嬤。

若是向她打探清楚,也許可以發現一些泉姨不曾留意或者提起過的蛛絲馬跡。

可讓她始料未及的是,她還不曾來得及去找李嬤嬤,李嬤嬤被害的消息便在半夜傳來了。

她被人吊死在一棵樹上,而且正是年妃坐在上面吟唱的那棵樹。

第180章 竹馬何在(八)闖入第228章 君子好逑(二十三)嫁禍第167章 煙花遲暮(八)線索第68章 暗潮涌動(三)爭執第119章 萍水相逢 (三)傷者第98章 破鏡重圓(二)變故第41章 明鏡高懸(十三)月夜第128章 萍水相逢(十二)祭天第200章 竹馬何在(二十七)故事第57章 鵲橋歸路(十二)密室第97章 破鏡重圓(一)印章第228章 君子好逑(二十三)嫁禍第222章 君子好逑(十七)交情第46章 鵲橋歸路(一)命案第86章 花開彼岸(十一)嫌疑第50章 鵲橋歸路(五)東街第96章 花開彼岸(二十一)贈禮第89章 花開彼岸(十四)威脅第9章 絕處逢生(九)夜談第42章 明鏡高懸(十四)情路第173章 竹馬何在(一)舊事第31章 明鏡高懸(三)盆栽第16章 浣衣鬼事(七)瘋癲第12章 浣衣鬼事(三)栽贓第22章 浣衣鬼事(十三)千金第65章 鵲橋歸路(二十)鵲橋第38章 明鏡高懸(十)膳堂第125章 萍水相逢(九)父子第205章 竹馬何在(三十二)行宮第73章 暗潮涌動(八)返工第161章 煙花遲暮(二)梅枝第196章 竹馬何在(二十三)梳子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80章 花開彼岸(五)逃匿第141章 美人傾城(七)疑點第228章 君子好逑(二十三)嫁禍第181章 竹馬何在(九)內情第202章 竹馬何在(二十九)離宮第179章 竹馬何在(七)毀容第70章 暗潮涌動(五)宿仇第62章 鵲橋歸路(十七)真相第187章 竹馬何在(十五)應對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95章 花開彼岸(二十)失去第134章 萍水相逢(十八)大雨第51章 鵲橋歸路(六)鵲橋第117章 萍水相逢(一)再見第20章 浣衣鬼事(十一)解惑第180章 竹馬何在(八)闖入第43章 明鏡高懸(十五)竹林第145章 美人傾城(十一)再見第97章 破鏡重圓(一)印章第77章 花開彼岸(二)賞賜第205章 竹馬何在(三十二)行宮第195章 竹馬何在(二十三)勸服第180章 竹馬何在(八)闖入第144章 美人傾城(十)香料第157章 美人傾城(二十三)流言第16章 浣衣鬼事(七)瘋癲第233章 君子好逑(二十八)生分第96章 花開彼岸(二十一)贈禮第102章 破鏡重圓(六)夜會第178章 竹馬何在(六)留下第41章 明鏡高懸(十三)月夜第168章 煙花遲暮(九)供詞第121章 萍水相逢(五)救治第101章 破鏡重圓(五)失火第201章 竹馬何在(二十八)安魂第136章 美人傾城(二)回宮第211章 君子好逑(六)問責第178章 竹馬何在(六)留下第176章 竹馬何在(四)第20章 浣衣鬼事(十一)解惑第23章 浣衣鬼事(十四)針鋒第203章 竹馬何在(三十)探望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5章 絕處逢生(五)出宮第124章 萍水相逢(八)真相第43章 明鏡高懸(十五)竹林第100章 破鏡重圓(四)閒話第18章 浣衣鬼事(九)疑團第142章 美人傾城(八)指甲第46章 鵲橋歸路(一)命案第206章 君子好逑(一)琉璃第58章 鵲橋歸路(十三)終審第64章 鵲橋歸路(十九)相救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129章 萍水相逢(十三)報答第101章 破鏡重圓(五)失火第22章 浣衣鬼事(十三)千金第63章 鵲橋歸路(十八)迷局第220章 君子好逑(十五)緝兇第79章 花開彼岸(四)兇殺第75章 暗潮涌動(十)往事第96章 花開彼岸(二十一)贈禮第32章 明鏡高懸(四)調配第17章 浣衣鬼事(八)雨夜第205章 竹馬何在(三十二)行宮第69章 暗潮涌動(四)傾訴第48章 鵲橋歸路(三)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