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君子好逑(七)舊事

李嬤嬤死於大約子夜時分, 發現她屍體的靈秀園是從皇帝辦公的太極殿到寢殿朝陽宮的必經之路,並不大,與其他的園林也並無特殊之處,最大的特點可能便是花草較少樹木居多, 其中的石徑小道也錯綜交錯,而且沿着東牆的牆根有一條小路,一直向北便到了膳堂的後院, 而李嬤嬤的居所便在那裡。

所以若是有一個孔武有力且有武功在身的男子在膳堂將李嬤嬤殺害後又將她的屍體背到靈秀園也極有可能不會被人發現, 更何況還是在夜黑風高時。

明鏡局的這種猜測很快便被證實了,因爲李大衡帶着武門的宮婢在沿着膳堂向靈秀園的那條小路一旁的一棵樹上發現了一方帕子, 後來證實正是李嬤嬤的,應該是她在被人搬到靈秀園的途中從她的袖籠中掉落出來的, 只可惜從膳堂到靈秀園殺人兇手都沒有留下絲毫的蛛絲馬跡, 連個腳印都找不到。

雖然李嬤嬤的死因簡單明確, 被害現場也顯而易見, 但因爲什麼線索都查不到, 而李嬤嬤平時雖然吝嗇又貪財, 但並無什麼人與她有深仇大恨非要置她於死地, 所以明鏡局也找不到任何可疑的嫌疑人, 以至於案子在如火如荼的調查一天後便陷入了僵局, 而且還影響了各位主子的飲食。

琉璃別宮原本有兩處膳堂, 一大一小,雖然相鄰,但因爲中間隔着兩道牆, 只有膳堂的宮人才能通過後院的一道門從大小膳堂間來回走動,於其他宮人而言往來其間也不算近。在皇帝親臨前,別宮的宮人並不算多,所以用的只是小膳堂,也便是李嬤嬤遇害的那個地方,大膳堂則一直空置。自從皇帝親臨避暑,大膳堂便供包括別宮和京城宮城的所有宮人用膳,小膳堂則專門用以爲皇帝皇后和皇親貴胄安排膳食。

如今,李嬤嬤死在小膳堂中,那裡也算沾染了血腥之氣,自是不吉利,所以定然不能再用,而諸位主子的膳食安排便成了一件大事。經過泉姨與琉璃其他掌事的幾番緊急調度,再加上皇后提議,終於擬定了一個暫時可用的方案。

因爲琉璃別宮各宮殿的配置與京城宮城的並不盡相同,大多都與竹苑一樣配有獨竈,只是鮮少使用,所以皇后便提議泉姨啓用各宮膳房,讓她將膳堂的宮人抽調出來分派到各個宮裡,盡力保證各宮飲食與往時無異。

雖然這個辦法註定會勞師動衆,但泉姨也認爲可行,所以不過暮晚時分,各宮的獨竈便重新開始投入啓用,需用的宮婢也都派了進去,也算暫時解了燃眉之急,只是皇帝的朝陽宮用人一向謹慎,須得被大內侍吳隱之認可後方可編入,是以頗耗了一些功夫。

這似乎是李嬤嬤之死給琉璃帶來的最大影響之一,除此之外,便是宮裡對年妃沸沸揚揚的議論了。

她雖然被封妃不過幾日,但卻已是宮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人人都知道皇帝寵她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甚至爲了她每每屢破宮規,連皇后的諫言也都被擋在了九霄雲外,而李嬤嬤又偏生被吊在了助她一躍升天的那棵大樹上,任誰都不會覺得只是一場巧合。

也許是因爲兇手刻意要將她的死與年妃扯上關係,或者是打算將她的死嫁禍給年妃,畢竟她並非李嬤嬤真的外甥女,倘若她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那事情敗露後,那她的妃嬪之位也岌岌可危,所以殺人滅口先下手爲強也不失爲一個選擇,但若李嬤嬤之死當真是她派人所爲,那將她的屍體掛在那棵樹上又似乎不打自招一般,更何況她早已向皇上坦白了她的真實身份,並且安然無事,所以並沒有殺害李嬤嬤的必要,她的死甚至對她而言是一個麻煩。

雖然明鏡局對李嬤嬤在琉璃的人際關係調查了一番,但最有嫌疑的人仍然是利用她入宮的年妃,可她偏生有皇帝擔保,就連見一面都不可能,至於與李嬤嬤有過矛盾的其他人也都被一一排除了嫌疑,以至皇后問責時,胡典鏡因爲交不出有用的線索而自然而然地受了一番斥責。

一向處事消極的胡西巖之所以願意隨駕出宮,一來是想借此機會出宮散心,二來是因爲她以爲到了琉璃就不會有公務纏身,但卻沒想到剛來到這裡便碰到了一樁命案,只好暗歎倒黴,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負責此案的樑辰紫身上。

樑辰紫認爲爲了查到真兇,她還是有必要見一見年妃,既然正大光明地過去會有皇帝攔着,那她便想到了其他門路,比如她的姨母尚宮趙謙。

皇帝寢宮用人十分嚴格,不僅來歷清白爲人本分並盡忠職守,而且還必須通過大內侍吳隱之的親自篩選,所以據說無人能夠染指乾坤宮,更沒有人能成功地在那裡安插眼線,包括輕衣司在內,是以乾坤宮上下一心,向來只聽皇帝一人派遣,即便是皇后懿旨,也可在吳隱之向皇帝請示前暫時不遵不從。

樑辰紫想要見年妃,自然也只能求她的姨母,因爲衆所周知,她與吳隱之的關係匪淺,若她能相助,也許她還有機會如願以償。

但趙謙似乎並未答應她的要求,原因是年妃既爲皇帝所寵信,那樑辰紫若是還要堅持將她列爲嫌疑人無疑是在以卵擊石,她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女冒險得罪寵妃,所以斷然拒絕了她,只是承諾她說即便這件案子成了懸案,她也能在皇后面前擔保她平安無事,畢竟李嬤嬤也不過只是一個普通宮人而已。

可李嬤嬤雖然只不過是琉璃別宮的一個膳堂掌事,生前無人問津,但死後的三四日後卻徹底掀起了軒然大波。

一來,琉璃別宮有傳言說她被人勒死在小膳堂後因爲死不瞑目,所以靈魂於出竅後將自己的屍首運送到了那棵樹上,好向世人昭示殘害她的殺人兇手究竟是何人,二來,是皇后因爲這些流言蜚語不得不去向皇上諫言,希望年妃能夠出面以證清白,好讓那些使宮裡上上下下人心惶惶的傳言不攻自破。

之前皇后對年妃已有諸多容忍,爲了不惹怒龍顏也對皇帝對她的偏袒維護一再忍讓,可她沒想到她雖然親自相求並動之以情理,但一向並不明顯偏私且以公正無私爲己任的皇帝竟還是一口拒絕了她的請求。

皇后自然大怒,雖然表面對皇帝依舊恭順,但私下卻不僅放任流言傳播不管不顧,甚至還命人趁機煽風點火,好藉機逼年妃出面。

從此,李嬤嬤之死的真相更是撲朔迷離,被宮人傳得烏七八糟。

明鏡局爲了查明真相,也是勞心費力,但蘇薔沒有想到,不僅皇后,就連向之瑜也要來湊個熱鬧。

那日午後,她奉命去福景園見睿王妃,向之瑜屏退左右後直截了當地對她道:“我也不與你說些廢話了,之前你我的約定你應該還記得,上次你躲了過去,但這次你該做點什麼了。”

說着,她站起身來走到蘇薔面前,從袖籠中掏出一卷早已準備好的紙張遞給了她:“聽說李嬤嬤的案子頗爲棘手,這是碧水閣的人爲你找到的破案線索,你須得好好利用。”

雖然早就料到她此次傳召自己是與皇后和東宮有關,但在看到那張紙上的內容時她還是驚了一驚。

“你應該也聽說過,十幾年前,先皇后便是在這裡薨逝的。當時先皇后已經病了多年,人人皆知她是因爲藥石無靈而故去的,可事實並非如此。”待她看完後,向之瑜伸手將那張紙又拿了回去,然後放進了桌案上已經準備好的一個瓷盆中,並用火摺子親手將其點燃,看着那張紙在自己眼前燒成了灰燼,才徐徐道,“其實,先皇后實則是被斷九魂奪去性命的,那是一種可以從九種草藥中提煉出來的致命□□,一滴便可要人命。”

密函上面說,先皇后是因爲不堪受病痛所擾,故而於暗中命人採集了那九種草藥並將斷九魂提煉出來後喝了下去,所以雖然宮中對外宣稱她乃病逝,但其實她是飲毒自盡。

如果這樣,也難怪皇帝多年來一直不願再踏足琉璃別宮,畢竟他的結髮妻子在這裡亡故,而且原因還是他對她的常年久病無能爲力所致,這裡自然算是他的一席傷心地。

但那又如何,十幾年後,皇帝故地重遊,還不是一樣另結新歡,並將曾經與自己患難與共的髮妻忘得一乾二淨。

蘇薔心中感嘆,不知先皇后的病痛究竟將她折磨成了什麼模樣,以至她雖然身爲一國之母卻寧願死也不想再繼續留戀這個人世,可她雖然知道先皇后死後最大的受益者定然是如今的皇后,但卻仍然不明白這件事又與李嬤嬤的案子有什麼關係。

向之瑜明白她的疑慮,卻並不急於向她解釋,反而問了她另外一個更爲蹊蹺的問題:“你是否聽說過皇上與趙尚宮曾經有過一段露水情緣?”

蘇薔不僅從未聽說過,而且還甚爲驚訝。

“當年,她曾是先皇后宮中的一個普通宮婢,那時先皇后已經病了多年,皇上念着他們的夫妻之情,每隔幾日便會去探望她一次,但一來二去的,也不知怎地,皇上竟看上了趙謙,並且還在先皇后的寢宮趁着她用藥昏睡時臨幸了她。後來,皇上一度對趙謙頗爲迷戀,甚至還因她而冷落了在當時只是皇上寵妃的皇后,但先皇后善妒,即便臥在病榻也是如此,皇上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擔心先皇后在得知此事後會承受不住,便命人一直隱瞞此事,也並未給趙謙一個名分的打算。”向之瑜神色悠然,似乎從她口中說出的一切只是與她毫無相干的戲文一般,“只是,這世間哪有能包得住火的紙,況且皇上每次都情不自已,在先皇后面前趁她不備時與趙謙眉來眼去,先皇后縱然再是糊塗,也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所以,當時還有傳言說,先皇后其實並非是因不堪病痛折磨而選擇自盡身亡的,她寧願死也不想留在這個世間的原因,其實是因爲皇上當着她的面與趙謙暗送秋波情意綿綿,她傷心欲絕心灰意冷,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蘇薔似乎明白了什麼,試探着問道:“所以,因爲對先皇后有愧,皇上纔在先皇后死後並未封趙尚宮爲妃?”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向之瑜徐徐答道,“更重要的是,去採集那九種草藥並提煉斷九魂的不是旁人,正是趙謙。”

先皇后在做太子妃時便十分善妒,雖然後來做了皇后後不得已接受皇帝后宮佳麗無數並且必須雨露均沾的現實,而且身子每況愈下不得不少費心神,但畢竟本性難移,她又豈會容忍自己宮中的宮婢奪走自己夫君的寵愛,所以就算是死,也要讓趙謙不能如願與皇上雙宿雙棲。

畢竟她既爲皇后,若當真不願繼續苟活於世,那得到鶴頂紅之類稍爲常見的劇毒也並非難事,根本不必讓趙謙先是四下采集草藥並調配斷九魂這麼麻煩。

雖然明白了此中關節,但蘇薔仍是不解:“可是,這件事又與李嬤嬤有什麼關係?”

“你先莫急,我只問你一句,”向之瑜輕輕擡手製止了她的問題,反問她道,“你覺得,善妒如先皇后,會爲了一個小小的宮婢而飲毒自盡嗎?”

雖然不明白她此問的目的,但蘇薔經她一問,卻也突然如夢初醒般想通了什麼,蹙眉喃喃道:“沒錯,既然先皇后都不願一個宮婢成爲皇上的妃子,又怎會甘心飲毒自盡,將皇后之位拱手讓人呢?”

“確實如此,她既是皇后,想讓一個無名無分的宮婢死得悄無聲息再也容易不過,就算皇上明知她是有意爲之,但既然他一早便瞞着她,又對她念着夫妻之情,也不會在趙謙被害之後爲了一個死人而與她反目成仇。再說,她因久病難醫,身子已是一具病軀,與皇上多年已無夫妻之實,就算皇上冷落她,她也不會太過介懷,”向之瑜的神色微微肅了肅,“相反,她會想盡辦法留住自己的皇后之位,而且介意的應該是是什麼人有可能會奪走她手中的鳳印。”

蘇薔只覺心頭一跳,默然半晌後才問道:“你的意思是,先皇后的死與如今的皇后有關?”

“雖然碧水閣並未找到證據,而且明鏡局對先皇后死因的記錄也沒有什麼有用的線索,但我猜她一定脫不了干係,而且趙謙也必定參與其中,不然她們兩個如今又怎會如此同氣連枝。”向之瑜微微眯了眼睛,眸底掠過一絲冷然的笑意,“不過,這種事情也無需證據,只要順着風說幾句話,當年的陳年舊賬就會重見天日,皇后也會不得安生。”

正在利用殺人不見血的流言蜚語對付年妃的皇后大概想不到,睿王妃正打算用同樣的手段去對付她吧。

蘇薔暗暗吸了一口氣,問她道:“不知睿王妃打算如何?”

“當年,因爲先皇后病重,所以她的膳食都是在她寢宮裡的後廚特別烹製的,而李嬤嬤便是當時負責先皇后膳食的宮女,”輕輕挑了挑脣角,向之瑜徐緩道,“先皇后死得不明不白,李嬤嬤說不定便是知情人之一,如今突然被害,很可能是因她一時利慾薰心想利用皇后親臨琉璃別宮的機會飛黃騰達,但卻不料反被殺人滅口了,你說呢?”

第189章 竹馬何在(十七)替身第132章 萍水相逢(十六)謊言第174章 竹馬何在(二)談心第188章 竹馬何在(十六)調包第38章 明鏡高懸(十)膳堂第91章 花開彼岸(十六)失去第38章 明鏡高懸(十)膳堂第217章 君子好逑(十二)銀釵第126章 萍水相逢(十)流言第119章 萍水相逢 (三)傷者第40章 明鏡高懸(十二)差事第64章 鵲橋歸路(十九)相救第142章 美人傾城(八)指甲第164章 煙花遲暮(五)煙火第4章 絕處逢生(四)斷藥第142章 美人傾城(八)指甲第14章 浣衣鬼事(五)相遇第28章 浣衣鬼事(十九)終結第37章 明鏡高懸(九)相談第33章 明鏡高懸(五)意外第219章 君子好逑(十四)眼線第91章 花開彼岸(十六)失去第211章 君子好逑(六)問責第134章 萍水相逢(十八)大雨第83章 花開彼岸(八)池魚第114章 破鏡重圓(十八)暗語第111章 破鏡重圓(十五)線報第167章 煙花遲暮(八)線索第175章 竹馬何在(三)真心第5章 絕處逢生(五)出宮第233章 君子好逑(二十八)生分第46章 鵲橋歸路(一)命案第203章 竹馬何在(三十)探望第206章 君子好逑(一)琉璃第195章 竹馬何在(二十三)勸服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136章 美人傾城(二)回宮第133章 萍水相逢(十七)幫兇第124章 萍水相逢(八)真相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227章 君子好逑(二十二)內亂第138章 美人傾城(四)牽扯第219章 君子好逑(十四)眼線第24章 浣衣鬼事(十五)查證第207章 君子好逑(二)尋人第127章 萍水相逢(十一)兇案第157章 美人傾城(二十三)流言第225章 君子好逑(二十)走水第216章 君子好逑(十一)疑兇第206章 君子好逑(一)琉璃第196章 竹馬何在(二十三)梳子第6章 絕處逢生(六)尋醫第51章 鵲橋歸路(六)鵲橋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113章 破鏡重圓(十七)設計第179章 竹馬何在(七)毀容第95章 花開彼岸(二十)失去第116章 破鏡重圓(十八)告白第70章 暗潮涌動(五)宿仇第233章 君子好逑(二十八)生分第51章 鵲橋歸路(六)鵲橋第144章 美人傾城(十)香料第158章 美人傾城(二十四)結局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5章 絕處逢生(五)出宮第100章 破鏡重圓(四)閒話第118章 萍水相逢(二)下山第74章 暗潮涌動(九)歸途第25章 浣衣鬼事(十六)真相第52章 鵲橋歸路(七)鍾情第96章 花開彼岸(二十一)贈禮第24章 浣衣鬼事(十五)查證第52章 鵲橋歸路(七)鍾情第130章 萍水相逢(十四)懷疑第7章 絕處逢生(七)甦醒第160章 煙花遲暮(一)梅嶺第110章 破鏡重圓(十四)訪客第44章 明鏡高懸(十六)偶遇第238章 天道輪迴(五)戰火第135章 美人傾城(一)重逢第112章 破鏡重圓(十六)出府第34章 明鏡高懸(六)分歧第43章 明鏡高懸(十五)竹林第209章 君子好逑(四)年妃第149章 美人傾城(十五)刑部第163章 煙花遲暮(四)賞梅第124章 萍水相逢(八)真相第239章 天道輪迴(六)軟肋第134章 萍水相逢(十八)大雨第171章 煙花遲暮(十二)母親第240章 天道輪迴(七)福星第73章 暗潮涌動(八)返工第201章 竹馬何在(二十八)安魂第213章 君子好逑(八)受罰第122章 萍水相逢(六)爭吵第166章 煙花遲暮(七)煞星第99章 破鏡重圓(三)活着第237章 天道輪迴(四)兄弟第80章 花開彼岸(五)逃匿第31章 明鏡高懸(三)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