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直覺:這宴會絕不能去。
陳蘅道:“阿娥,明日我要入宮拜見太后,你先莫離府,待我回來,我有要事與你商議。”
馮娥雙眸一閃:她見過太后歸來,難道是與她商議永樂縣的事……
陳蘅恐她去,又道:“你可不許離開,否則,我可饒不得你。”
她說成這般,如若馮娥還去,只能說是天意如此?
她會盡力阻止自己的朋友,如崔珊、謝雯、王煙等,她們是世家大族的女子,一旦出事,下場黯淡悽然。
袁東珠心頭微酸,“你出宮有事要找她商議。阿蘅,我呢?”
她們是朋友,就將她撇一邊了。
陳蘅笑嘻嘻地道:“明兒一早,你幫我把謝雯借我的詩集交給箏姐姐,請她幫我抄錄一套謝氏詩集。”
袁東珠扁了扁嘴,“改日成不?”
陳蘅去不了寧王府宴會,也不讓陳箏去?
馮娥問:“怎了?”
“寧王府也給箏女郎、籮女郎姐妹下了帖子,聽說西府也接到了帖子。”
這次寧王府遍城發帖子,據說有的是三天前收到的,唯有身份貴重的女郎是今兒才收到,如四大世家的貴女,就今兒收到。
陳蘅道:“你對箏女郎說這是我的意思。我剛知道謝女郎明兒要入府取詩集,勞她們姐妹辛苦一日,幫我抄錄,回頭我再設宴賠禮。”
她微挑眉頭,“阿東姐姐,你明兒無論如何也要把人給我留在府裡抄詩集,否則,若被謝女郎討回去,我沒得詩集,就找你要。”
袁東珠沒見過此等不講理的,謝雯什麼時候說明兒要來取詩集,“你越發不講道理了。”
“與外人講道理,我與阿東姐姐是外人麼,我們是知己好友更是姐妹,與你講道理,豈不外道。”
袁東珠跟吃了蜜糖一樣,用手鑿了陳蘅一下,“得!得,我是說不過你,明兒我幫你留住人。”
馮娥覺得這可不像陳蘅的爲人性子。
陳蘅沉吟道:“也不知道崔、謝、王三家的女郎有沒有收到帖子、”
袁東珠打趣道:“你不會讓我去攔了她們,也不許她們出門吧?”
陳蘅點頭。
袁東珠與馮娥交換了眼神,兩人一臉茫然之色。
陳蘅轉身取出一個荷包,從裡頭掏出一把古錢,心頭暗念口訣,一把執下。
袁東珠覺得有趣,站在案前,看着桌上的古錢,她的蘅妹妹什麼時候還會占卜,一撒完面容就變了。
陳蘅道:“明日寧王府宴會有險,去不得。”
“蘅妹妹,真的假的?你丟一把就知道了?”
她的蘅妹妹這是要當道婆的節奏?
備了古錢,還會占卜,剛纔那凝重的樣子,委實能嚇人一跳。
她想到陳蘅每日五更習的舞蹈,越瞧越像跳大神的,不得了,不得了,莫非蘅妹妹真要做道婆。
陳蘅指着自己的胸口,“直覺,去不得!”她又道:“擲一把,更加肯定有險,萬萬去不得,明日勞阿東姐姐將箏姐姐幾個留在府裡。”
她將一枚枚古錢收回荷包,揣回懷裡時,“杜鵑,備筆墨!”
馮娥憶起史上所寫關於陳蘅的諸事,沒聽說她會占卜,但野史上確實記載有她身邊似乎有精通玄門之術的異人。
陳蘅將謝氏詩集交給袁東珠,叮囑她明兒一早交給陳箏姐妹,將她們姐妹留在府裡抄詩集。
陳蘅與馮娥連寫了好幾封信,裝好之後,趁着天色還未暗,讓府中下人送往各府,這些都是與榮國府交好的世交、姻親,她不能不幫。
馮娥輕聲問道:“郡主,到底卜出了什麼?”
“淫\劫、死\劫!”
馮娥微張雙脣,眼珠轉了又轉,歷史上對寧王府的記載不多,畢竟南晉離亡國越來越近,南晉的皇族是生是死,後來的史書再無記載。
她所記住的是陳蘅,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奇女子。因她保護了家人、舅族,越上退守永樂縣的南國世家,越早得已保全,在新朝建立之時,未能進入永樂縣避禍的世家泯然於衆,消失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而進入永樂縣的世家大族,卻在新朝站穩了腳根,再得以繁衍,永樂邑的存在,對後世大姓大族是個莫大的轉折點。
後來,也有北武南文之說,南人出文臣賢臣,北方南名將武臣。
陳蘅這個弱女子,在亂世中護住了無數飄泊無依受到戰亂的百姓與文人墨客。曾有歷史評價陳蘅,說陳蘅之功是護着了魏晉的文化傳承。魏晉是漫長曆史上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書法丹青的盛世,亦給後世詩文的發展起到了莫大的橋樑作用。
而陳蘅,在馮娥所曉的歷史中,她自己就是一位書畫大家,出生於南晉四大世家之一的陳氏,受到了家族極好的文化薰陶。
如果不是她,無數的魏晉書冊將會損於戰火。
如果沒有她,十餘年羣雄爭霸後的天下經濟不會得到最快的恢復。
她保住了文化,亦保住了一批當時的商賈。
商賈們對恢復天下的經濟起到了推動作用。
馮娥道:“郡主,我明日不出榮國府,亦會勸阻七女郎、箏女郎留在府裡。”
難道史書中記載陳蘅身邊有玄門異人之人,不是她身邊人,根本就是陳蘅本身。
馮娥看着陳蘅的眸光帶着幾分崇敬、膜拜。
這眼神,就似袁東珠看着慕容慬。
陳蘅早前想不明白,當卜出淫\劫時,豁然開朗,想到寧王府宴請的郎君,不是真正的君子,而是僞君子,如夏候滔、大司徒的族侄楊嘉等,這些人雖有才名,可這品德真不敢恭維。
她已經猜出了真相!
陳蘅喚來杜鵑,叮囑道:“你使珠蕊閣機靈的侍女、僕婦去崔、王、謝三府,多帶些一兩重的元寶,給遞信的僕婦打賞。叮囑她,請她們務必告訴女郎:‘寧王府宴會有異,請府上女郎莫去’。”
僅憑一句話,人家怎麼會信。
寧王府這此的動靜鬧得很大,或是身份貴重,或是在都城有些才名、美名者,全都在他們的應邀之列。
杜鵑道:“郡主,怕是她們不會信。”
“若不信,你就把信給她們。”
馮娥接過話道:“杜鵑姑娘,剛纔郡主讓捎的話,還是告訴她們吧,沒的惹出事來。”
郡主從哪兒得來的消息,莫不是馮娥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