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抗旨

夏正平帶領着衆多官員,回到永昌郡守府衙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此時的永昌郡城,四處燈火通明,宣告着今夜又將是一個祥和而安靜的夜晚。

殊不知,永昌的郡守府衙之中,卻是氣氛詭異。

“八皇子,別來無恙!”夏正平剛一走進政事堂,便是有人起身緩聲說道,“未曾通知,怕是有所不方便吧?”

夏正平擡眼看着眼前的情景,並沒有感到什麼意外。事實上,這些人一到永昌,就有人暗中通知了他,並不像是眼前的張廷敬說的那樣,自己不知曉這個事情。

沒錯,眼前的這些人,正是宗人府的,那個問候夏正平的人,正是宗人府的府主——張廷敬。

夏正平神色沒有任何的變化,而是直接走到了自己的桌案前,衆多官員,列於政事堂兩側後,他纔開口說道:“廷敬大人,此來何事啊?”

原本一衆略微顯現奇怪神色的官員,此時臉色就是變得更加古怪起來。張廷敬是宗人府的府主,他來到永昌郡做什麼?宗人府是幹什麼的?很多人都是無比清楚,自然不由得心裡活動開來了,難道說眼下的八皇子殿下,惹來了什麼事?

驀地,很多人便是明白過來了,似乎巴子平這個州牧,去了濟州吧?而宗人府,卻是從濟州而來,莫非這其中有着什麼關係?要知道,衆人都是明白,巴子平爲什麼要去濟州,很大程度上,是跟夏正平有關的!

“大夏皇子並永昌諸官接旨!”

張廷敬只說了這麼一句話,同時手中拿出一份明黃色聖旨帛書,這足以說明了許多情況。衆人見此,慌忙跪下,而夏正平也是起身,走到了政事堂中央,面朝着聖旨彎腰。他並沒有像那些官員那樣,跪拜在地,只是因爲他是皇子這個身份的原因。

夏正平的臉色,也絲毫沒有看出什麼變化,只是他的雙眼,緊盯着張廷敬,等待着張廷敬的下文。

張廷敬自然感受到了夏正平的目光,便是緩緩展開聖旨,高聲朗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巴州州牧巴子平,告發八皇子夏正平濫用臨機制宜之權。朕又接奏報,明白事出有因,勘查無誤,未杜絕悠悠衆口,特敕令宗人府前往永昌調查此事。然無論事情是否符合,着令夏正平返回永昌,其餘永昌諸官依舊!”

話音落下,衆人的心裡,便是放鬆了下來,看樣子聖旨的內容,並不是衝着自己去的。或者說,他們心中猜測的不錯,聖旨上所說的東西,的確是跟巴子平狀告八殿下的事情有關。

那麼也就意味着,眼下的宗人府前來永昌郡的目標,正是夏正平。

“殿下,接旨吧!”然而,張廷敬宣讀完聖旨後的片刻,整個政事堂便是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寂靜之中,不得已張廷敬合上聖旨,咳嗽了一聲,提醒着夏正平,“你若是接了聖旨,我也好照着上面的東西辦事!”

然而,夏正平只是拱手彎腰,似是沒有聽到張廷敬說的話一般。衆人見此,便是有些奇怪,殿下這是怎麼了?爲什麼不接下聖旨?難道說,這聖旨之中的事情,有什麼貓膩嗎?難道,殿下不想回去永昌嗎?

當然,這最後一個想法,自然是左善言所想的,他是認識張廷敬的,知道宗人府的人素來公事公辦,很少受到外力的影響。所以,在他的潛意識之中,已經斷定,宗人府此來,怕是就是爲了處理巴子平提交上去的事情。

張廷敬見此,也是好一陣尷尬,眉頭一皺了,便是道:“殿下,您若是如此,怕是要抗旨不尊了!若是抗旨,我便是有着足夠的理由,將您捕拿!更何況,抗旨的罪名,乃是要殺頭的!”

宗人府的其他人員,很多人也是皇族之人,他們自然知道夏正平的。聽着張廷敬這麼說話,又是見着夏正平不接聖旨,也都是眉頭一皺,紛紛出言附和。

“殿下,抗旨不尊的罪名,乃是悖逆之事,縱然死罪可饒恕,但是活罪卻難以逃脫。難道您想被貶爲庶民,逐出皇族嗎?”

“是啊,殿下!無論調查的結果怎樣,都不會傷害到您的。就算您被帶回了濟州,也不過是回去繼續過着皇子的生活!”

“皇帝陛下,可是十分想念您的!”

一陣附和之後,夏正平方纔直起身子。不過,夏正平依舊沒有接下聖旨。衆人雖然奇怪,但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因爲他們看不透夏正平。因此,這些人只是將目光盯向夏正平,想要看看他究竟有什麼動作,或者是聽他究竟有什麼說辭,而不接這道聖旨。

僵持了良久之後,政事堂裡的空氣有些詭異。

此時,夏正平方纔開口道:“廷敬大人,您既然身爲宗人府的府主,想必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吧?”

“不知殿下所發問的究竟是什麼事情?”張廷敬有些疑惑,不明白夏正平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很是奇怪,“殿下,還是快快接下聖旨吧,這對您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更何況,回到了濟州,說不定陛下考慮到之前的事情,會把你重新立爲太子呢?”

張廷敬雖然是這麼說,不過在他心裡可不是這麼認爲的。濟州的地盤上,金鑾殿的文武大臣之間,早已經是流傳着許多不實言論,其中就是包括夏正平被複立的一說。

但是,這些言論之中,大多數是關於皇長子夏默宇的。朝中畢竟守舊派的人居多,認爲在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制度下,不管皇子的品性能力如何,夏默宇身爲嫡長子,就應該繼承皇位,或者說是被立爲太子儲君,從而入主東宮!

更有甚者,朝中的大臣,還有言論宣稱,許多親近皇長子的人物,都在暗中聯合着,準備在某個時機,逼迫皇帝陛下,親自下旨,將皇長子夏默宇立爲東宮!

張廷敬沒有去查實這些言論,但在他看來,皇帝的這道旨意,確實有些奇怪的。或者說,在這道旨意到張廷敬的手中之前,他得到的消息,僅僅是要去永昌郡調查巴子平所說的事情罷了。並沒有說明,要將夏正平帶回濟州的事情。

難道,八殿下看出了這道聖旨上,有什麼貓膩嗎?可是,誰敢修改聖旨呢?張廷敬越往深處想,越覺得有些可怕,可能這個背後,暗藏着一個驚天的秘密,而自己尚且被矇在鼓裡。要不是夏正平拒絕接旨,恐怕自己還想不到這一層關係。

此時,張廷敬已經不敢繼續往下去想了,怕是會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煩!皇位爭奪,乃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事情,稍有不慎,甚至是城門之火殃及池魚,張廷敬可不願意承擔這樣的池魚之災!

夏正平見着張廷敬陷入了思考,咳嗽了一聲道:“我所說的事情,就是三句話而已!”

“殿下請講便是!”張廷敬將聖旨握在手中,等着夏正平的下文,“若是殿下說得對,我回頭稟告陛下便是了!”

夏正平聞言,便是點了點頭,緩步走到自己的桌案前,淡然說道:“我聽說過這些個言語,兒在外,父之命有所不從;臣在外,帝之命有所不遵;將在外,君之命有所不受!我現在是大夏皇子,又做了永昌郡城的郡守,同時提領着永昌郡城的守衛士兵數千人,可謂是兒、臣、將三者的身份一應俱全了!”

“既然三者身份都是,那麼是不是意味着,這一份聖旨,我沒有必要接下?”

夏正平很是自信的說着,旋即便是坐下了桌案,冷冷的盯着張廷敬。

“啊——”當夏正平的話音剛落,政事堂裡除了夏正平以外,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暗自吃驚了一下。

殿下這可是在公然抗旨啊!他這是想要做什麼?難道,他真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說,殿下本就是不想接受這樣的聖旨,尋思着某種託詞,從而拒絕了張廷敬。

張廷敬此時也有些愕然,他竟然提不起一絲的言語,來反駁夏正平的言論。然而,他終究是宗人府的府主,在聽着夏正平的這幾番言語之後,臉色旋即變得陰沉起來,道:“殿下這樣子說,那意思可是不準備接受這樣的聖旨嘍?也就是說,我能否這樣子理解,您要抗旨不尊?”

“誠然如此!”夏正平的聲音很冷,聽在衆人的耳中,感受不到任何的情緒色彩,“廷敬大人聽得沒錯,我不準備接受這樣的一道聖旨!”

“哼,你這是抗旨不尊!”張廷敬再一次冷哼,揮了揮手,“來啊,宗人府衛士何在,將這個抗旨不尊的皇子,給我抓回去!”

“放肆!”夏正平暴喝一聲,“羽林二十九將何在?”

事情變化得太快了,永昌諸官包括趙靈吉、左善言一衆人在內,竟是沒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見得一衆身着盔甲的士兵將軍,從政事堂之外衝了進來。那些人,自然是夏正平口中的羽林二十九將,其中包括南山客、關長雲等人。

張廷敬見此,面色一冷,旋即想到了某些東西,喝道:“悖逆皇子,你……想幹嘛?”

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二十章 漢王第一章 大旱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七章 駁第十章 勸進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七章 駁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八章 水師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四章 賀子先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一章 大變革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十章 勸進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一章 大旱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七章 官商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