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

此時,政事堂中的衆多官員,也是不由得感嘆,何士元不愧是雛鳳,竟然能夠用這種方法,告知永昌的諸多人士,夏正平沒有爭奪太子之位的心思。

事實上,夏正平雖然對太子之位有些可渴求,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對大夏形勢的判斷,他反倒是認爲,那個太子之位是個雞肋,不如稱王實在。至少,登上了太子之位,將來繼承皇位,做了皇帝,想要恢復往日的大夏的榮光,面對的困難時重新締造一個大夏,來的困難得多。

對於夏正平來說,重新締造一個大夏,反而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某些固有的制度。甚至是,掌管一州之地,對於他來說,改革舊制,也是極爲容易,反而是接掌一個國家,更爲困難了。要知道,大夏神朝的天下,何其大,七十二州的土地,縱橫萬里,又有無數諸侯國並立於其中,雖然共尊大夏皇帝,然而大夏皇帝不過是一個空架子罷了。如此看來,即便做了大夏皇帝,又能夠怎樣?

那樣子,似乎完全實現不了中興之舉,與其這樣,爲何還要去爭取那個太子之位呢?經過何士元的那一番說話,夏正平已然想通了這些,因此他並沒有提出反對,反而是讓何士元繼續說下去。

“二者,立刻整兵備戰,就像國舅陳慶之說的那樣,以防萬一!”何士元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很陰沉,“若是不出我所料,主公上表請求封王,雖然不會被同意,但因爲您拘禁了宗人府的事情,必然會惹來謀反之罪的罪名,導致大軍壓境。所以,這是一個機會,主公能夠征伐巴州的機會!”

這話一說,夏正平臉色就變得不自然起來,沉聲道:“先生這不是教我救命之策,反而是在教我如何謀叛之策!”

衆人也是搖了搖頭,整兵備戰,不是真的留給人把柄了嗎?那到時候,真的大軍壓境了,豈不是倒大黴了?

“軍師,這樣的計謀,萬萬使不得啊!”趙靈吉走出班列勸告道,“此舉,怕是真的惹火了那些反對主公的人物,萬一真的糾結起來,藉助諸侯的力量,發動攻勢,怕是不僅僅永昌,恐怕整個巴州都沒有主公的容身之所了!”

“誠如是,那麼永昌的諸多士族,會是怎麼想?”左善言附和道,“永昌的士族,恐怕也不願意見到打仗吧?”

“若是不整軍備戰,到時候又能夠如何臨危不懼?”當然也有人支持何士元的說法,衆人望過去,卻是永昌主簿陳旭,“主公,可以發佈一道命令,就說南蠻部族,發生內亂,爲了以防萬一,可以緊急徵兵,整軍備戰下來,自然不會有人說什麼!”

那一邊的何士元,聽着陳旭這麼說,不住地點了點頭道:“陳主簿所言,卻是符合事實的。前兩天我在永昌的時候,就聽到了大街小巷之中,流傳着某些言論,說南蠻境內的某些部族,不滿大酋長的通知,準備發生叛亂,可能這也與之前永昌抵抗南蠻有關!”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藉助這樣的流言,來進行整軍備戰,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夏正平聞言,不由得心中大喜,這樣子就是有個由頭了,也不會惹得別人說閒話,甚至是在將來的大軍來臨之際,能夠出其不意!

“既然如此,那這一件事就交給國舅去辦理吧!”

夏正平點了點頭,臉色也是恢復了平靜,轉移話題,道:“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永昌的民衆數量如何?”

這一件事,自然是由戶曹的曹正來回答,就見得一個年輕模樣的官員走出班列,拱手道:“永昌郡城共有民十三萬戶,計男二十七萬人,女二十五萬人,共計五十二萬人;其中少五萬人,老三萬人,除去這些,正值壯年的男丁約有二十二萬人!”

“且慢!”夏正平一愣,聽到這個數字,有些不可思議,“我記得永昌郡城不過十萬人,怎麼會平白無故多出這麼多人?”

夏正平有些疑惑,他的的確確是這樣記得的,怎麼會有如此多的人?

“主公卻是有所不知,十萬人指的僅僅是永昌郡城內城的人!”戶曹的曹正說道,“永昌郡城有着內外城之分,內城的人口,較爲固定,因此便於統計,約有十萬人;至於外城,限於各種因素,不曾做過確切統計。因瑞和二十三年,您還是太子之時,開府治政,曾經頒佈政令,要求各個州郡,統計確切人數,方纔將內城外城一起算進去的!”

“但是,實際上對外一直呈稱的還是永昌內城的人數,即十萬人,並沒有包括外城之人。”

這一下,夏正平便是理解了,這就相當於前世之中,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的區別嘛。城鎮人口數十萬的城市,往往伴隨着等量或數倍於此的農村人口,分佈於城市的近郊。而現在戶曹曹正言語之中的內城和外城,就相當於前世之中的城市和郊區的意思。

只是夏正平擡眼卻看見了衆多官員,除了何士元以外,基本上都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似乎是不明白夏正平爲什麼要這麼問。夏正平見此,便是笑道:“非常之際,當用非常手段,我身爲皇子,又是實際永昌兵、政二者大權的擁有者,自然有着極高的權力。”

“根據大夏祖制,一旦邊疆州郡,發生了戰爭,所在州郡的郡守或者郡尉,可以動用特權,募集兵力,以對抗外敵。”夏正平頓了一頓,緩緩說道,“剛剛你們提到了南蠻內亂的情況,雖然只是個留言,但是想要好好利用的話,還是能夠發揮出威力的!”

衆人聞言,便是明白了,爲什麼夏正平會突然轉移話題,原來是爲了摸清楚永昌究竟有多少兵源,纔會這麼問的。

“主公若是用那個權力的話,怕是更加名正言順了!”何士元點了點頭,“只是,不知道主公打算如何做?”

“三丁抽一!”

夏正平的神色很淡然,表情之中,也沒有太多的臉部動作。然而,這樣的一句話,着實像是一顆重磅炸彈那樣,引起了衆人的議論。

“主公啊,這樣子做萬萬不可啊!三丁抽一,哪怕是前朝行將亡國之時,也沒有如此做!”左善言是第一個反對的,他的言辭比較激烈,“常言道,四六徵稅,三丁抽一,乃是最殘暴的統治手段啊!”

“這樣子做,只會讓永昌郡的民力枯竭,絲毫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趙靈吉也同樣反對道,“永昌之民並不是十分富裕,如今再將三分之一的青壯年男子抽去當兵打仗,恐怕民怨沸騰起來,我們就沒有辦法了!甚至是因爲這一件事,永昌怕是要財力枯竭,難以支出這麼高的軍餉了!”

“正如趙大人所說的那樣,萬一民怨沸騰起來,這就不是像是當初薛家士族和霍家士族那樣,容易對付了!”程湯也是搖頭,“主公,此舉是玩玩不快爲的呀!”

夏正平聽着一羣人的言論,看了看何士元,卻發現何士元似乎沒有什麼表示,便是說道:“三丁抽一,事在人爲罷了!”

衆人聞言,又是一愣。在他們心中,三丁抽一,簡直就是殘暴之人的統治方法啊,說的更難聽一點,眼前的這個少年郡守,真的要這麼做的話,那就是窮兵黷武了。

夏正平當然不可能是窮兵黷武了,他有着他的想法,自然不是這些官員能夠理解的。不過,他又不得不將自己的想法公佈出來,否則真的要實行下去,自己必然會被人咒罵,便是說道:“三丁抽一,並不是真的讓那些人去當兵。”

這一下,衆人便是被夏正平的言語吸引了過去,道:“主公,那您的意思是什麼?”

“三丁抽一,青壯年男子,可以得到七萬人左右。這些人,抽出其中的五萬人,前往永昌西部的平原地區種植稻米!”夏正平攤開一份帛書,緩緩寫着自己想要表達意思,相當於是發佈政令了,“告知他們,這樣子做,是爲了抵抗南蠻。種植稻米的舉動,可以叫做屯糧。秋後大收,但凡參與屯糧的士兵,所在的家庭,可以獲取大收之後一半的糧食。如此平分下去,你們算算,我能夠得到些什麼?更何況,從巴州到濟州,再從濟州到巴州,往來不下於一個季節的時間,如此一來,正好是個空閒,既能夠屯墾,又能夠召集兵力!”

政事堂裡寂靜了,他們沒有想到夏正平會是這樣的想法。田曹的曹正公羊忠,此時心中大喜,緩步走出班列道:“主公此舉,無異於是有功於永昌百姓啊。西部地區,多是荒地,水道縱橫,極爲適合種植稻米。現在派軍士去屯墾的話,將來也能夠免除一部分民衆的田稅,如此一來,秋後大收,必然能夠引來呼應之聲!”

“這是立足之本,我的目的,就是要藉此機會,壯大永昌之兵,對付來自於濟州的威脅!”當下,夏正平便是將寫好的帛書,交給諸多官員,一一傳閱,“百里老先生,您說說,我這樣的舉動,是否是窮兵黷武呢?”

老朽剛剛計算過了,主公此舉,可以多收穫稻米三十萬擔,足以夠得上永昌數萬守軍吃上幾年的了!“百里子明點了點頭,蒼老的聲音中,飽含激動,”如此之舉,怕是周圍郡城的百姓,也會依附過來!“

夏正平點了點頭,他這樣的方式,有個名字,叫做屯田制,是極爲適合眼下的狀況的。前世之中,歷史之上,衆多朝代,都有這樣的做法,一來可以補充軍糧,二來可以使駐軍士兵在接受訓練的同時,能夠農墾田地,繼而發展農業。

這是一項極好的措施,夏正平自然要用到這個世界上,也不多解釋什麼,他便是道:“既然如此,諸曹官員,便是依照這個命令執行下去吧!至於對於濟州方面的交代,我會依照何先生的辦法,進行破解的。我更想雙管齊下,讓濟州的那些人,再也不敢正視我!“

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七章 駁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七章 政事堂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九章 尉遲破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七章 駁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九章 尉遲破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