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諸葛出使

二月二十,柴桑。

關羽、陳到等將領對豫章南部諸縣的肅清還在持續中,不過南昌縣周邊的秩序此時已經恢復了。

消息傳回柴桑後,諸葛家人倒也沒有猶豫,只是短暫地商議了一下,諸葛玄便決定南下,去正式的郡治上任。

今天,便是諸葛兄弟給叔父送行的日子。

爲了安全,諸葛瑾讓甘寧選本部八百人的錦帆營隨行護送——因爲成規模的戰事已經結束,所以此行可以走水路,由彭蠡澤經贛江直達南昌城下。

而水面上的潰兵遊勇是很少的,就算有,在甘寧的八百錦帆營面前也是絕對送菜,絕對夠安全了。

抵達南昌後,稍稍駐防一陣,等諸葛玄把南昌局面徹底穩住,甘寧就可以回來。

“叔父一路順風,到南昌後,但有短缺,隨時差人來柴桑知會即可,我自會安排。一路有興霸護送,叔父儘管放心。”

諸葛瑾在城東碼頭上,恭恭敬敬行禮送別,還不忘說些客套的場面話。

本以爲這種話不會得到叔父的迴應,沒想到諸葛玄倒是真不跟自家侄兒見外,臨時想了想,居然想到了一點短缺,隨口說道:

“我已看過南昌等地的繳獲賬目,笮融搜刮劫掠甚重,餘財倒是不少,錢糧方面應該不會短缺。

只是聽說笮融過境時,對世家讀書人殺戮洗劫過重,對朝廷官吏也是毫不留情,接收各縣時,連朝廷任命的縣令、縣丞都沒剩幾個了。

此賊居然還有讓僧徒治理地方,這肯定是不行的。到了之後,我起碼需要五六個縣令,十幾個縣尉、縣丞,重新掌握局面,還需想方設法求賢才好。

不知阿亮在荊州時,可有認識什麼賢達的流亡北士、未曾出仕的?也不用什麼大賢,能做縣令即可。”

諸葛瑾原本聽叔父開口,還有些擔心又要被壓任務。

萬萬沒想到臨了最後一句話,居然是求人來做官,不由把諸葛瑾都聽樂了。

這年頭,按說什麼都缺,就是不該缺想做官的流亡士人。

如今朝廷的任命體系已經半崩潰,聖旨冊封的郡太守能順利上任,就已經要謝天謝地。

至於縣級官員,除非是曹操直轄的領地,其他外地的縣令任免,都是太守說了算。

只不過大多數的郡,因爲當地豪強、世家的存在,太守也要向這些家族讓渡利益。

但豫章的情況卻非常特殊,笮融此前都是拿刀架在別人脖子上逼人改信的,所以堅持儒家信仰的世家損失特別嚴重。

諸葛瑾立刻意識到,這絕對是個好事啊!

就憑一堆縣令和郡各曹屬掾的空缺,還怕拉不到年少有潛力的人才?

比如:如今已經跟他二弟認識、略有些學問交集的龐統,歷史上人家十幾年後纔出道,所以看不起縣令起步。

但現在龐統也才十九歲,如果讓阿亮寫封信,讓他先從縣令做起練練手,尚未成名的龐統不一定有這個定力拒絕!

推而廣之,可以拉攏的年輕人才非常多。

想到這,諸葛瑾忍不住想好好感激叔父,連忙大包大攬承諾:“此事叔父儘管放心!豫章各縣、各曹缺乏官吏之事,我和阿亮一定好生用心延攬人才。”

諸葛玄點點頭,這才上船:“那我就放心了,這些事兒你們多留心。唉,我這幾日都在查訪被笮融殘害的名士望族近況,

實在是觸目驚心吶。

子瑜,你聽說了麼,就在我被笮融打敗那一年多裡,豫章有多少名士被他殺害、或是掠奪家財後貧病困頓而死?遠的不說,就說一個最讓我感慨的:

連當年辦‘月旦評’、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許劭許子將,都是去年被笮融逼迫、困頓而死的!我當時被圍困在西安小縣,都不知道這些,如今消息靈通了,纔剛剛知道。”

諸葛瑾原本對這些世家大族、名士頂流的生死,倒也不在意。但聽了“許劭”這個名字後,諸葛瑾頓時意識到這人絕對有分量,或許深挖一下可以利用。

他便連忙問道:“哦?竟有此事?倒是小侄疏於關心了,可是這許劭不是……北方人麼?如何來的豫章?”

諸葛玄本就是務虛名士,侄兒要是問他細節政務,他未必說得上來,但說起這些名士掌故,那簡直是頭頭是道。

於是諸葛玄立刻滔滔不絕:“許子將乃汝南人士,跟袁紹同鄉,早年名動汝潁,所以曹操當初才重禮求評價。至於許子將之南歸,乃是前些年兗豫大亂,他先去徐州投陶謙。

隨後曹操攻陶謙,他又隨廣陵亂軍南下投劉繇。後來劉繇派朱皓、笮融來咱豫章,許子將也是那次跟來的。但朱皓被殺後,他也陷入了絕境,貧病幽囚而死。”

“原來如此麼?多謝叔父指教。”諸葛瑾並無表情波動地聽完叔父教誨,就恭敬天揖送諸葛玄的船離岸。

望着船隊南去,諸葛瑾內心卻始終咀嚼着剛纔那番話:這許子將也是一個跟朱皓類似的人設,被劉繇派來,結果因爲同僚誤信笮融,陷入絕境……

諸葛瑾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這許劭雖然不算什麼實權人物,但名聲大啊。

當年能讓曹操提着重禮去求他評價,可見他說的話絕對流傳度高、是輿論頂流。

現在許劭雖然死了,但要是他還有族人活着,上門送點禮物,好好養起來,然後找個記錄員,挖掘一點“許劭遺言”,豈不是大有賣點?

要是許劭的遺言說“我這輩子最瞎眼的事情就是投靠了劉繇,劉繇怎麼會這麼不辨愚賢、信任笮融這樣的瘋狗,害得我也被連累致死”云云。

這樣的遺言傳出去,對於劉繇的名聲會有多大打擊?就算劉繇臉皮厚,要是這樣的話傳到曹操耳朵裡,朝廷又會怎麼看劉繇?

諸葛瑾越想越覺得這事兒有戲,回頭就好好安排一下。

“好像劉繇歷史上也沒多久壽命了吧?貌似就是這一兩年憂氣而亡?還是得了什麼重病?不過,他要是真能再活一年,也挺麻煩的,那就能活到袁術稱帝之後了。

這個時間節點太微妙,最好讓他死在袁術稱帝之前。如此一來,揚州牧的職位先出現空缺,而後袁術才稱帝……就算不死,只要這個‘許劭遺言’曝出來,劉繇也沒臉做揚州牧了,識人不明,引賊入室,宣揚得天下皆知……

不過在此之前,玄德公也得在揚州再立點功,最好是在劉繇剛要死之前立點功,給朝廷一個順勢升他頂替劉繇的近因由頭,所以這個時機必須拿捏得很好……”

回城的路上,諸葛瑾一直在想着這事兒,漸漸形成了一條毒計。

一到府中,他就讓人去把他的專職信使唐光找來(就是之前去荊州給諸葛亮送信那人),要吩咐他一些事兒。同時,也把二弟諸葛亮找來,一併有其他事情吩咐。

……

不一會兒,諸葛亮和唐光就先後到了。

諸葛瑾讓他們坐下說話,因爲唐光這邊的事情比較簡單,所以先交代。

“阿光,又有個事兒交給你,回頭去找找許劭許子將的親戚,如果有兒子活在世上就最好,送到我這兒,我給他好吃好喝,良田美宅,以後就養他一輩子。

如果還有其他親戚,稍微盯着點,別讓他們亂說話就好,肯投奔我們的,都可以給口安樂飯吃。”

唐光立刻遵命,表示即刻去辦,但諸葛瑾卻又喊住了他。

“別急,沒說完呢——辦完這事兒之後,過幾天可能又要你去一趟荊州,幫阿亮送信。至於信裡寫什麼,我一會兒會交代阿亮的。

對了,多日事忙,不曾召見你,你在外假借行商打探,可有什麼新的消息要聞?”

諸葛瑾用這唐光聯絡撈人用得順手,所以從去年年底開始,趁着他閒來無事,就給了他一些本錢和船隻,讓他假借行商之名掩護,出門打探。

唐光本就是糜竺手下要來的船長,所以經商也稍微懂一點,演得挺像,只是做生意偶爾會虧點錢,但諸葛瑾也不在乎,就當是給點情報費用了。

此刻唐光聽問,連忙稟道:“月初之時,我派去荊州的幾艘商船回來後,便說正月裡,曹操對劉表、張繡的聯軍發起了進攻,本以爲要惡戰一場,誰知不過旬日,張繡竟再次背叛劉表,直接投了曹操!”

諸葛瑾原本也就隨口一問,聽了這話後,心中忽然一動,隨口繼續追問:“就這?張繡出身西涼,反覆無常,後面肯一直安分?”

唐光聽了少主此言,頓時心中一驚,愈發對少主的神算驚爲天人:“少主神算,無所不知!還真被料中了!那張繡投降,不過是虛與委蛇,後來聽說他以叔父張濟遺孀被曹操霸佔爲由,又反叛偷襲曹操,

曹操大敗而回,侍衛猛將典韋、長子曹昂均戰死!張繡惹怒曹操,只好再投劉表,雙方大戰一場,各自損失慘重。”

唐光說完時,看向諸葛瑾的眼神,已是敬若神明。

諸葛瑾又稍稍問了幾句別的事情,唐光也都說了,不過建安二年的最初兩個月,天下也沒多少新聞,再遠的地方暫時也打探不到,所以並沒多少別的事可說。

最多又補充了一條“呂布這個月終於又反覆無常,跟袁術結盟,但這個結盟只針對曹操,不針對玄德公,使者是陳登”。

諸葛瑾聽完全部消息後,點點頭示意對方可以退下了。

隨着唐光離去,一旁的諸葛亮,都忍不住在內心驚歎大哥的了得:

“大哥識人之明也如此了得?竟能揣摩天下英雄脾性稟賦?他竟然連西涼軍將領有哪些人反覆無常,都能摸清?”

諸葛亮的表情變化,也被諸葛瑾看在眼中,他難得得意了一下,溫言問道:“二弟,你以爲,這兩條消息,對天下大勢有什麼影響?”

諸葛亮倒不是很想賣弄,便先提醒道:“大哥,你找我應該還有別的要事吧?”

諸葛瑾:“沒關係,一起說說好了。我找伱那個要事,也是跟外事有關,無非是或籠絡、或離間天下諸侯。

剛好天下大勢風起雲涌,或許幾件事情串聯在一起看,能催生出更加驚天動地的大事呢。”

諸葛亮摸了摸下巴,斟酌着說:“若是大哥希望我以諸侯強弱態勢轉化爲切入、來聊這個問題。

那麼在我看來,這兩件事件,肯定會導致曹操-袁紹這一陣營的諸侯,紛紛暫時偃旗息鼓,聲勢下降。而對面袁術-孫策一系的諸侯,則會水漲船高,志滿意得。

張繡破曹操,損失最大的就是曹操。呂布聯手袁術對付曹操,最難受的也是曹操。曹操挾天子半年有餘,終於到了各方反噬的第一個高峰了麼。

如是形勢再發展下去,或許其他更多在遷都許縣一事中利益受損的原護駕武裝,也會想辦法跟袁術勾連,以反曹操了,而袁術……大哥,我記得你幾次跟我說過,你覺得袁術會稱帝。

而如今要是再發展下去,對袁術利好的消息越來越多,怕是真會促使袁術最終下定決心。”

“不愧是我的弟弟!”諸葛瑾對二弟的回答非常滿意,這一些他自己當然早就知道,但他是抄答案的,諸葛亮卻是在他稍稍引導之後,就自己想出來的。

諸葛瑾毫不吝嗇地大讚一句後,繼續說道:“有這兩個籌碼,估計袁術已經徹底驕縱、去年兵敗於玄德公的陰霾,也已徹底一掃而空。

不過他現在還是沒邁出稱帝這一步,但沒關係,我們手上還有好幾個籌碼,什麼時候放出,全看我們自己的喜好:阿亮,不如你猜猜,我們一共有幾個籌碼?”

諸葛亮剛纔也給叔父送行了, 所以諸葛玄談起許子將那些話,他也是有耳聞的。

又結合剛纔大哥讓唐光去找許子將的家人好好養着,他前後推測,倒也有了眉目。

諸葛亮斟酌着措辭:“許子將之死,臨死時必然多有抱怨,感慨名士落難。而要爲他的落難負責的‘不辨忠奸’之人,無非就是朱皓和劉繇。

但朱皓已死,其兄朱符也是同年在交州被殺,故驃騎將軍朱公滿門已絕,所以肯定是不會對朱家潑髒水的。大哥莫非想用許子將遺言,讓劉繇無地自容?

聽說劉繇本就因連番兵敗,幾乎身無立錐,身邊兵將凋零,僅餘一太史慈、領兩三千殘兵苟延殘喘。劉繇也因此氣急重病不起。若是真的再被辱沒名聲,怕是真要不測。

到時候,與袁術相爭的揚州牧之位出缺,袁術必然會覺得這是他的又一個大勝、去掉了一個勁敵,到時候,只怕真會傲慢到大逆不道。”

諸葛瑾非常滿意,但他覺得還不夠,又繼續問:“還有呢?”

諸葛亮順着往下想:“還有?那就只有我們諸葛家,稍稍給袁術送點禮,表達平定豫章之後,希望與對岸的廬江劉勳保持和睦?

叔父曾爲袁術故吏,雖然我們實際上已立志自守清白,但以袁術之狂妄,還是不免會誤以爲叔父這是想示好、重歸門牆。”

諸葛瑾長出了一口氣:“不錯,全被你猜中了。我們現在手上還有這兩顆籌碼,而且我說什麼時候打出去,就什麼時候打出去。”

第105章 我記得這裡原來有水寨的啊第136章 趙雲:憑什麼又是我誘敵(135章…第128章 袁譚:別人仇富我仇帥第146章 推鋒而進,一戰破皖第3章 帝王如姦夫,天下似婦孺第59章 臨走撿了個步練師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72章 會師關羽,叔侄重逢第68章 破柴桑第11章 慘勝:士仁範疆張達殉職第46章 舌戰狂儒第173章 說黃祖,黃祖完第64章 直接把城攻下來,不就不用紮營了(這章還是…第131章 呂布再再再再次倒戈(比115章再…第90章 開戰理由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第157章 攻克僞都,大功告成第39章 得到諸葛密卷的諸葛亮第81章 諸葛出使第188章 破江夏三板斧第159章 荊豫揚三州都亂成了一鍋粥第60章 出師豫章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50章 徵南將軍領揚州刺史劉備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90章 開戰理由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第43章 諸葛亮的“強化套裝”第6章 初戰試手第146章 推鋒而進,一戰破皖第11章 慘勝:士仁範疆張達殉職第120章 大家都有官升,大家都有仗打第8章 不出意外果然出了意外第1章 來都來了,那就幹一票大的吧第186章 發兵江夏第16章 被豬隊友帶崩的紀靈第111章 隆中對對榻上對第142章 諸葛車的諸葛瑾改良版第25章 《帝國時代》科技:流刺網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130章 給劉備討個官職:左將軍領揚州牧第156章 不管禰衡怎麼諷刺,我自啊對對對第187章 劉備:我澄清一下,這不是流言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爲報第88章 諸葛治水第7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笮融笮融會來打你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第166章 劉備接旨第190章 歷史上對孫策都無效的招數,現在還想用來…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26章 八月一十八廣陵潮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175章 沒有陸遜,只有陸議第189章 君子遠庖廚,不忍其觳觫第50章 徵南將軍領揚州刺史劉備第173章 說黃祖,黃祖完第132章 順水人情,諸葛迴歸(六千字大章)第85章 先把擁護揚州牧的大旗扯起來第17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61章 禰衡之死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107章 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43章 諸葛亮的“強化套裝”第19章 血戰廣陵第70章 笮家跌到,諸葛吃飽第171章 年僅弱冠的蒲元第117章 騎虎難下,需要勸架第17章 主公!先生已讓張將軍取廣陵了!第112章 三顧廣陵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14章 痛殲劉勳第164章 劉景升年老志短,不足慮矣!第151章 合肥之戰-中第112章 三顧廣陵第119章 演一場州郡爭功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18章 裡奔襲第58章 搞不定的事情就交給阿亮好了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70章 笮家跌到,諸葛吃飽第9章 雷薄:張飛匹夫休走!第125章 未見鄭玄,先聲奪人第105章 我記得這裡原來有水寨的啊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17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74章 吳起李廣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第178章 發兵東冶第167章 天子要白送咱一個美名,咱也不好拒絕第146章 推鋒而進,一戰破皖第66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5章 唱籌量沙第104章 火攻濡須口第168章 曹操得其地利,劉備得其人和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