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阿亮,你要好好跟着關將軍學練兵

諸葛瑾在來豫章之前,就想好了要跟家人一起過年,當時還覺得時間很充裕。

沒想到最後那麼緊迫,直到除夕前夜,纔跟叔父會合。

不得不感慨,計劃實在是趕不上戰局變化。很多戰機都是臨時發掘,稍縱即逝。

好在戰果的取得,也確實比一開始預期的更快。

抵達豫章短短十餘日,彭蠡澤湖口各縣都已佔領穩固,柴桑的秩序也已恢復,反擊之敵更是被重創擊潰,累計取得了三戰三捷的開門紅。

回到府衙,諸葛瑾親自請叔父上座,關羽在旁邊作陪,然後就吩咐開宴。

今晚這頓雖不是除夕的年夜飯,但諸葛瑾也安排得很鄭重,與年夜飯無異。他和諸葛亮原本是可以和關羽平起平坐的,但有叔父在場就沒辦法了。

常規酒菜早已準備好,侍女們飛快地把東西端來,按每席規格擺上。

諸葛玄和關羽、甘寧連日坐船趕路,船上沒法生火,吃的都是乾糧。他們知道今晚可以趕到柴桑,所以中午都懶得吃了,就留着胃晚上吃熱食。

預熱的酒菜端上來,他們便直接開吃了,也不管什麼“酒過三巡”的敬酒禮數,反正都是自己人。

關羽看到席間一道涼菜、蔬菜,似是醃蘿蔔條一樣的東西,長方條狀,但比蘿蔔條光滑些,嚼起來也有些彈牙爽口,不由隨口問道:“子瑜,此乃何物?爲何我在別處從未嘗過?”

一旁諸葛玄其實也好奇,只是他端着長輩的架子,不好問侄兒。關羽幫他問了,他也樂得豎起耳朵一起聽。

他和關羽相處不過二十餘日,但關羽是來救援他的,保了他的性命安全,還對他尊敬有加。諸葛玄內心對關羽頗爲感激,已將其引爲兄弟摯友一般。

論年紀,諸葛玄也才三十五六,只比諸葛瑾年長十五歲,古代叔侄這個年齡差是很正常的。反而他和大哥諸葛珪之間,也差了十幾歲。(諸葛珪和諸葛玄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的生母生育年齡跨度比較大)

而劉備今年三十六,馬上過完年三十七,關羽只比劉備年少一兩歲,所以他們和諸葛玄纔算是同齡人。

諸葛玄也留了一副長髯,只是沒有關羽那麼濃密、寬幅。關羽的長髯是有往兩側面頰蔓延的,諸葛玄的長髯只在下巴這兒,看起來仙風道骨一點。因爲都有漂亮鬍子的關係,就更容易相處。

而諸葛瑾聽了雲長的問題,也是應聲而答:

“此物其實只是把芥菜的菜頭單獨切下醃漬,且醃漬時以大石壓榨去除多餘水分,避免水分過多不易久存、酸化糜爛。數月之前,我不是就勸過玄德公在廣陵補種冬芥,勉強補貼春荒時軍糧不足的問題麼。

不過芥菜不好久存,順便就想了這個法子,豫章氣候和暖,冬芥成熟較早,如今已可採收了。我就試着稍微做了一點,如果成功,來年二月,可把此法帶回廣陵。

豫章雖產菜衆多,但卻不產鹽,此物只能是嘗試,不能推廣。廣陵乃淮鹽重鎮,鹽賤如土,正好施爲。具體做法,到時候也要調整——

我這次要的急,所以沒有封壇醃漬,是敞開了加鹽壓石,見了風便無法久存,很快會腐壞。將來要久存,還是要以甕密封,且至少醃漬半月以上才能開缸食用,否則怕是有毒。”

諸葛瑾這點化學常識還是有的,深知任何鹽醃漬食品,如果密封醃,最初會大量產生亞硝酸鹽,

此後半個月慢慢反應,轉化爲別的物質。

後世電視上、網上,自制醃菜酸菜泡菜,結果吃到亞硝酸鹽中毒進醫院的新聞,簡直不要太多。

這些東西,要麼任由空氣流通避免無氧呼吸,快速醃完立刻吃,要麼就密封放半個月以上。剛醃兩三天時吃是最要命的。

此刻宴席上端上來的榨菜,就是諸葛瑾只醃了半天就拿出來的、重新洗淨表面鹽分。

還一大早就讓幾個被俘還寧死不降的僧兵軍官,當下粥菜吃了很多,確保安全——如果亞硝酸鹽中毒,最多半天就表現出來。

關羽纔不懂這些化學原理,但他也跟劉備一樣形成了慣性,只要是諸葛瑾教的訣竅,他不管理解不理解,都嚴格遵照執行便是。

當下他一點不敢疏忽,把諸葛瑾隨口說的幾點注意事項全都記下來,然後還問:“不知此菜可有名字?就叫醃冬芥菜頭?”

諸葛瑾想了想,還是別讓榨菜之名湮沒,便提議:“此物要用重石壓榨脫水,便叫榨菜吧。”

漢末原本就有醃菜,但都是整顆醃的,因爲這個時代的芥菜還沒育種分化,沒有形成葉子特別發達、球莖特別發達、或菜籽特別發達的品種,各器官都很平均,最後也就不好拆分。

相比於芥菜,菘菜(白菜)就更沒有育種分化了,都是整顆往裡丟。

因爲脫水不夠徹底,加上菜籽裡的油酸也一起醃進去了,最後的產物保質期很短,一兩個月必須吃完,而且無一例外都會酸化。所以這個時代並沒有純粹的鹹菜,最多隻能算酸菜。

關羽聽到這名字,又聽說這樣醃能保存更久,連忙表示回去就告訴大哥。

衆人聊着這榨菜之法的好處,很快又有僕役上了主菜,只見一個個長炭爐被端上來,底下薄薄鋪着一層點燃的木炭,隨後又端來一塊塊潔淨的薄鐵板,鋪在炭爐上。

每一案都放上一個小油罐,有侍女幫着往鐵板上不時刷油。每人面前還各有一條剛剛焯過水的鱖魚,被扒開後腹腔內側貼在鐵板上。還有些許羊肉,也都薄薄切片,同樣放鐵板上炙烤。

關羽和諸葛玄待遇最高,他倆之間的那塊鐵板上,還放了一條已經基本煮熟、中段被切成薄薄魚排的鱘鰉魚。

一看那架勢,不由讓關羽懊悔:剛纔小菜吃多了!早知道再爽口也該少吃幾口!

好在他很快就感受到,似乎那些小菜並沒能讓自己有飽腹感,反而更開胃了。

“真是沒想到,子瑜不僅奇謀妙計迭出,連這些享樂的花樣都能想出那麼多。”

關羽一邊說,一邊瘋狂大快朵頤。鱖魚無小刺,鱘鰉魚更是巨大,肋骨跟小雞骨頭差不多,很容易挑出來,吃起來也就跟吃肉一樣爽快。

何況還有薄薄的羊肉卷可以一起炙烤,關羽只覺他一輩子沒吃過這麼好的東西,他跟大哥廝混了也十幾年了,也是見識過州牧級別的人如何享受生活的,竟不如子瑜這邊的創意。

而諸葛瑾卻完全沒有流露出享受之色,而是正色說道:“我今日請大家嘗這個鮮,可不光是爲了享樂。也是爲了讓雲長有個體會,知道芥菜的菜籽也是可以榨油的,還能炙烤食物——

我做榨菜時,既要去掉菜葉,也要去掉菜籽,只因含油多之物,酸味都過重,不能與其他醃漬之物放在一起,否則會連累所有東西一起酸敗腐化。

但這些菜籽,其實加以蒸煮後,再舂搗壓榨,一樣可以出油。我這幾日只是吩咐人嘗試一下,所以用的石臼,只產出了這麼幾罐,以後若是大量製作榨菜,切下來的菜籽或許可以另行琢磨良法壓榨,提高效率。”

關羽聞言,這纔再次肅然起敬。

是自己膚淺了呀!子瑜這哪裡是會享受,他這是從頭到尾全包的服務,勸了大哥種冬芥,就連帶着把冬芥成熟後的用法都徹底發掘了一下。

而且,誰敢想象,實驗榨菜籽、榨菜這兩件事情,就是他進了柴桑城、支開陳到之後,短短三四天內做完的?

陳到和甘寧被派去接人的時候,這兩件事兒還沒影呢!連甘寧都沒聽說。

這心智是何等的迅捷?

關羽忍不住喟然長嘆:“我曾經以爲,古人所言神農氏、燧人氏、有巢氏,不過是把上古佚散名姓的先賢之智,匯聚累積而成。

今日方知天下真有這樣的人,能如神農嘗百草,發掘萬物以養人。子瑜,我和大哥,原先還是小看了你!”

諸葛瑾連忙謙虛:“哪裡,這兩樣東西,我一開始也不過是起了念頭,並不知如何着手。誰知興霸走後那天,我跟阿亮聊起,啓發了他,他就立刻着手,實驗數次,纔有了這些。我不過是發了幾句牢騷感慨。”

實際上,諸葛瑾當然不可能只提供幾句牢騷感慨。

應該說,他在勾引諸葛亮注意到這兩個課題後,等諸葛亮下手開始幹了,遇到大方向上沒琢磨明白的,諸葛瑾還是會想辦法暗示,只是具體執行細節,那確實是諸葛亮鼓搗出來的。

但今天是諸葛亮和劉備陣營高層之間的初次見面,諸葛瑾不希望他和宋氏原先塑造的諸葛亮形象,與真實情況差異太大。

關羽在今晚夜宴上的所見所聞,肯定是很快會通過信使送回廣陵,跟劉備說的。

諸葛瑾這纔在此前三天內、每日料理柴桑民政之餘,還抽出時間佈局,在這頓接風宴兼年夜飯上,玩了這麼兩個小驚喜。

爲的就是關羽在還沒來得及跟諸葛亮深入聊過之前,就先聲奪人。

聽了諸葛瑾的話語後,關羽果然肅然起敬。

看着子瑜旁邊那個剛纔只跟他打過招呼、但還沒來得及聊天的年輕人,他也收起了此前那種“十倍於子瑜,恐怕是互相標榜之語”的輕視。

這年輕人真有點東西啊,而且長得還比子瑜俊朗,一看就有仙人之姿。

“諸葛……賢弟,真乃大才,不知可有表字?”關羽一時竟有些侷促,想喊對方阿亮,又覺得不莊重,可話到嘴邊,纔想起對方無字。

諸葛瑾等的就是這一刻,連忙起身對諸葛玄拱拱手,建議道:

“叔父,阿亮雖未及冠,但如今已爲咱家立了不少功勳,也做出了些東西,有恩德於民。

後天便是元日了,新的一年,不如就爲阿亮取個字吧?我這幾日偶有所思,覺得‘孔明’不錯,不知叔父以爲如何?”

諸葛玄嘴裡塞得鼓鼓囊囊,正在吃鐵板烤羊肉片呢,當下連忙喝了幾口酒順下去,抹抹嘴,又捋着鬍子點頭:“不錯,便字孔明好了。阿亮,望你日後,也要洞明高遠,通達清白。”

諸葛亮起身遜謝:“謝叔父賜字,侄兒定然不忘教誨。謝雲長公誇讚。”

旁邊的諸葛瑾也默默點了點頭,頗感安慰。幸好自己的蝴蝶效應,沒在這事兒上整出幺蛾子,阿亮的發展軌跡,至今還沒有出現不好的偏差。

從明年起,大家終於可以喊阿亮孔明瞭,十七歲取字,早是早了點。但諸葛瑾自己,當初也是虛歲十九歲取字,比正常提前了一年的。

而關羽見諸葛亮終於有字,也連忙繼續剛纔的話題,跟他互相吹捧起來。

諸葛瑾趁着這個機會,尋了一個兩人對答的空擋,插話提議道:“雲長,既你與舍弟投契,有一個不情之請,以後還需雲長照拂。”

關羽想都沒想就打包票答應了:“這有何難,儘管說來。”

諸葛瑾拱手道:“其實,別看我軍在十日之內,先後拿下彭澤、柴桑,實則都是趁虛而入的僥倖。我兄弟只擅奇謀,卻不擅治軍,也不懂日常操練。

柴桑之戰後,我軍可用士卒已達七八千人,廬山之戰又俘獲三千餘衆。今得雲長你帶回全部丹陽兵,我算了一下,直到後續與笮融決戰之前,我軍可用的野戰總兵力,約在一萬兩千人。

可其中心腹舊兵,不過四千餘人,其餘都是新附,最久的才十餘日,最晚的才三日。這些俘虜的戰法、武藝我倒是不擔心,也不求速成。但軍紀、忠誠卻急需提高。

若能在一兩個月內,把這些士卒都變成果敢有紀的堅定之師,則後續對笮融決戰,必能大勝!

我已經算過了,笮融雖還號稱有四五萬之衆,可郡兵老兵,應該被連番作戰極大削弱,或許只剩兩三千之數,其餘僧兵,應該也只剩數千,哪怕臨時再抽調狂熱信徒補足,最多一萬。

可見,屆時我們要面對的,只是笮融三千老兵、一萬僧兵和狂熱信徒,剩下三萬多,都是被裹挾的新兵民夫而已。只要我軍戰兵能跟敵軍的郡兵、僧兵總數相當,再以雲長統兵之能,豈有不勝之理?那三萬純烏合之衆,與普通黃巾無異,不必擔心。

不如,後續兩個月我軍全軍的練兵任務,就交給雲長全權統一負責,令行禁止。另外,還請雲長准許阿亮從旁觀摩習學,這方面,我實在是不擅長,也教不了他。”

諸葛瑾知道弟弟現在最缺的就是練兵治軍的實踐機會,而這方面自己又不行,他前世也沒看過《武經總要》、《紀效新書》。

關羽已經是當今世上,治軍籠絡士卒第一梯隊的強將了,這個機會怎能不抓住?

關羽聞言,不由得意,但還是捋髯假裝謙虛了一下:“誒,諸葛家家學淵源,我這點自行行陣摸索的心得,又算什麼?”

可惜架不住諸葛瑾又給他一頂高帽,關羽眼見諸葛兄弟這樣的天下智者都吹捧他的治軍之能,得意得全都答應了。

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20章 全取廣陵第101章 對於欺軟怕硬的敵人,就得先打疼了第156章 不管禰衡怎麼諷刺,我自啊對對對第116章 三方混戰第68章 破柴桑第12章 絕地求生第33章 人人皆有難言之隱第95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拳來第94章 祖郎:我怎麼就成反賊了第188章 破江夏三板斧第184章 武戲之前,當然還需要做表面功夫第133章 諸葛瑾:二弟別的事情輪不到你管,你先…第67章 轉進柴桑第2章 這才叫地獄開局第84章 縮水版船中對第8章 不出意外果然出了意外第156章 不管禰衡怎麼諷刺,我自啊對對對第4章 從十死無生到九死一生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爲報第6章 初戰試手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51章 做義帝還是做獻帝,這是一個問題第88章 諸葛治水第48章 公忠體國劉玄德,孝義無雙諸葛瑾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爲報第47章 名動許都的神秘大賢第169章 曹操以爲是體驗碼,劉備激活完就拔網線第185章 諸葛怎麼說,曹操就怎麼做第17章 主公!先生已讓張將軍取廣陵了!第84章 縮水版船中對第114章 袁曹開戰的導火索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第106章 劉勳:雖然我們敗了一陣,但還剩二萬人打…第40章 被羣狼環伺的諸葛家第27章 玄德公,你不能逮着一個謀士薅啊第19章 血戰廣陵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186章 發兵江夏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53章 我加了三個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104章 火攻濡須口第87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處,哪怕是一條旁次一張…第81章 諸葛出使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150章 合肥之戰-上第152章 合肥之戰-下第58章 搞不定的事情就交給阿亮好了第133章 諸葛瑾:二弟別的事情輪不到你管,你先…第138章 來騙,來偷襲第114章 袁曹開戰的導火索第26章 八月一十八廣陵潮第188章 破江夏三板斧第73章 阿亮,你要好好跟着關將軍學練兵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第113章 非子敬,我何以看透曹賊?第181章 騎虎難下孫伯符第137章 諸葛亮來沒來淮陵?如來第100章 被迫二線作戰的劉備第182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七千字大章…第96章 山越還沒全殲,袁術先稱帝了第51章 做義帝還是做獻帝,這是一個問題第71章 說陳到,陳到到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20章 全取廣陵第37章 子仲兄,對不住了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6章 初戰試手第165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169章 曹操以爲是體驗碼,劉備激活完就拔網線第60章 出師豫章第123章 劉玄德真信義之士也第165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17章 主公!先生已讓張將軍取廣陵了!第86章 諸葛舌勸初顯芒第73章 阿亮,你要好好跟着關將軍學練兵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99章 孫策的五層應對博弈第137章 諸葛亮來沒來淮陵?如來第144章 這也算曆史線收束……吧?第66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52章 合肥之戰-下第107章 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第147章 此城中有女否第111章 隆中對對榻上對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8章 不出意外果然出了意外第171章 年僅弱冠的蒲元第32章 出使呂布第95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拳來第181章 騎虎難下孫伯符第111章 隆中對對榻上對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