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高,實在是高!

藩鎮職官分作兩大系統,一個是州縣的職事官系統,一個是使府幕職系統。州縣官由朝廷任派,刺史及五品以上上佐(別駕、司馬、長史)選任權歸中書門下,五品以下判司、丞、薄、尉之類歸尚書省吏部管。使府的幕職則由府主(觀察使、節度使等)自行闢署,有資格進入幕府成爲幕職的人一般有三類,一是現任官員,二是獲得做官資格的“有出身人”和考滿待選的“前資”,三是吏員或布衣。

府主闢署的幕職需要呈請朝廷覈准,並不能隨性妄爲,而朝廷選官自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故而這三類人中以前兩類最爲常見,布衣或吏員入幕的難度相對較大。

府主闢署幕職既可由府主自己發起,也可由其他人根據需要建議或推薦,於化隆爲推薦李茂做走引使,專門呈文至鄆州節度使府,卻如泥牛入海,一連十餘日不見迴應。於化隆有些心急,遣桑容私下前往節度使府打探,桑容託了幾個熟人才打探到,原來是幕府的掌書記這幾天告假在家,非急、重公文都淤塞在案頭,沒有到李師古手裡。

桑容找到和自己相好的押衙李雅城,求其幫忙將公文及早呈遞李師古。李雅城滿口答應下來,送走桑容後,便去求助舅舅賈直言。賈直言三十出頭,美髯及胸,面色溫潤如玉,素以足智多謀聞名於鄆州幕府,聞聽了此事後,淡淡一笑道:“此事我已知道,節帥若召我議事,我會見機說起。”

打發李雅城出去不久,有節度隨身來傳賈直言往節度內堂議事。賈直言不敢怠慢,整了衣冠,隨節度隨身官穿過角門去了內堂。

節度使府有公事堂三座,最大的一座稱爲大堂,別稱“軍府”“帥堂”或“虎威堂”,用以處理軍務大事,非遇大典或公議大事一般不開。大堂之後爲中堂,是節度使的日常辦公地點,俗稱“判事廳”,節度使在此接見內外官員,處理日常公務,因爲節度使兼職甚多,軍政事務極其繁重,故中堂前的左右廂房裡設置了若干輔助機構,以協助節度使處理公務,幕僚們來來往往,顯得十分繁忙。

判事廳之後還有一座大堂,俗稱“內堂”,是節度使的私人書房,左廂房爲掌書記房(秘書室),右廂頭間是押衙隨身官房(警衛室),其次爲茶廳(侯客室)。內堂警衛森嚴,非心腹親信不得入內,有資格到內堂見節度使的官員和幕僚,整個淄青寥寥數人而已。

賈直言以密州諸城縣丞闢署爲節度幕府參謀,平日都在判事廳前走動,到內堂來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李師古身材挺拔,健碩如豹,久居上位,氣度威嚴,淄青將吏畏之如虎。他年紀雖不過三旬,做節度使卻已有十年之久。

貞元八年,淄青平盧節度使李納暴病身亡,年僅三十四歲,淄青將吏公推其子李師古爲留後,上表請授節鉞,不久詔爲右金吾衛大將軍,充本軍節度使。

賈直言大禮參拜,李師古虛作攙扶,笑道:“不羈無須多禮,坐,用茶。”

賈直言年輕時自號“不羈先生”,李師古不稱他的表字卻稱他年輕時的綽號,讓賈直言的心裡暖洋洋的。

賈直言呷了口茶,主動問道:“未知相公喚學生來有何吩咐?”

李師古道:“進奏院剛有消息傳來,聖上將某人貶黜出京,拆分淄青的企圖就此落空,淄青十二州得以保全無恙。”

賈直言起身說道:“聖主天縱英明,可喜可賀。”

李師古笑道:“某人不過是頭嗡嗡叫的蒼蠅,本也不懼他能翻起什麼大浪。我恨的是你把心窩子掏給某人看,他還是跟你離心離德。”

賈直言明瞭李師古的心思,更知道後一個“某人”指的正是衙前兵馬使於化隆,他早料到李師古會就此事徵詢他的看法,因此是有備而來,不過他仍舊思忖了一下,這才字斟句酌地說道:“孤山鎮是用我淄青的財賦所建,清海軍是大帥麾下軍馬,城鎮建成後,大帥理當派人鎮撫,此乃天經地義,料某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李師古點頭讚許道:“這話說的在理。這樣,元朗,你跑一趟成武縣,替我看一看。”

“請相公放心,學生一定好好地看一看。”

李師古對賈直言的回答很是滿意,此地雖系內堂,但有些話還是不便說的太明。他爽朗地笑了笑,撫弄着硬扎扎的鬍鬚,忽然問道:“孤山鎮那邊薦了誰做走引使?”賈直言道:“是一個叫李茂的吏員,剛隨新任縣令薛戎從河中過來,正任捉金使一職。”

李師古道:“能幹捉金使的,本事想必不賴。”賈直言道:“未必多能幹,但必是縣尊心腹。”說完就問李師古的隨身官高沐:“靜生告假回來了沒有?”李師古的掌書記陳靜生是齊州有名的才子,才高八斗,做得一手錦繡文章,爲人卻有些書生意氣,受不得委屈,前日因與李師古意見不合,憤而託病告假回鄉。

高沐答:“尚未回來。”賈直言沉吟道:“於將軍去曹州也有十來天了,以他的急躁脾氣薦書八成是到了。學生這就去書記房問問。”

外廳一個方面大耳的牙將聞言笑道:“先生但坐,某去問問。”不過片刻,那牙將即將於化隆的薦書拿來,李師古看過一遍,交給賈直言,說:“這小子救過縣太爺的命,還在懷州莫可渡協助官軍抓過鹽梟,了不起呀。這樣吧,元朗,你即刻下辟書,闢其爲節度隨身官,再擬個文去兵部,請授他一個……金吾司階。”

賈直言吃了一驚,提醒道:“金吾司戈是正八品下,他一個二十出頭的吏員,這……是不是太高了點?“

李師古微笑道:“非常時期嘛,就不要計較官品高低了。”

賈直言略一思忖,就明白了過來,李師古的這頂八品官帽實在是妙用無窮,既給了於化隆一個天大的面子,又不動聲色地在清海軍內部佈下了一顆釘子。

中唐以後府兵制名存實亡,十六衛大都成了擺設,衛軍官職多用於標識身份和作爲遷轉之資的帶官,司戈本是大將軍的隨扈,李師古的本官就是右金吾大將軍,奏請一個司戈在身邊也算是合情合理。正八品的官階對一個吏員來說已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受了人這麼大一個恩惠,他李茂豈能不感恩戴德?

賈直言瞄了眼身材高大的李師古,心裡讚歎道:高,實在是高。

第22章 捉金使第15章 誘敵第419章 皆非好人第186章 自投羅網(續)第464章 我來這就是爲了種田第397章 留不住的歲月匆匆第699章 誰家刺客第151章 忐忑第605章 我無福消受啊第436章 脫身有道第472章 趕着來當冤大頭第414章 進退之道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第4章 寶鼎薛家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462章 新的一天第408章 挖坑第85章 你叫我去當兵?第344章 心裡不平衡第448章 棘手的髒活第1章 悲情英雄第210章 海上遇故人第41章 誰敢!第296章 悽惶第674章 宮廷內鬥永不休第563章 聽我的沒錯第450章 都說了我不是第273章 褐金吾第497章 孤注一擲了第289章 突然發難(續)第575章 提刀回鄉第698章 到底是讓你們給算計了第500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3第736章 點畫江南第241章 陳數第144章 真能折騰第680章 此一去第664章 牛肉湯西施第698章 到底是讓你們給算計了第733章 我們還是兄弟第293章 信不信由你第389章 討價還價第517章 東征像場夢(下)第140章 屠斬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713章 坑中人第209章 跑路是門技術活第444章 夢醒時分第388章 有我的就有你的第199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75章 你不要走了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187章 牙軍方第57章 逆戰(上)第38章 我不娶妻第403章 談談條件第679章 操起傢伙跟我走第651章 “換頭術”第163章 表面真相(續)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279章 無題第575章 提刀回鄉第433章 活埋第353章 逛夜市第111章 是鴻門宴也是慶功宴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245章 薦人第524章 秦墨送子第506章 明朗的心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487章 木馬計第289章 突然發難(續)第114章 他死或我亡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111章 是鴻門宴也是慶功宴第530章 燕地風雲(下)第380章 諒你也不敢第190章 久別勝新婚第435章 小冤家第443章 亂戰第91章 恩將仇報第274章 天下太平第81章 不解真相第92章 脫身和逃亡第716章 大青川第634章 曲線救國的新羅帥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289章 突然發難(續)第38章 我不娶妻第382章 狙擊宦官監軍第269章 遺詔第240章 乾柴和火第65章 沒有真相第151章 忐忑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爲重第321章 規矩不能壞第40章 原來是你第383章 很多很多很多年後第346章 布子(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