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

夜幕降臨了,楊鵬靠在浴室的水池邊上,欣賞着一副美景。楊彤和趙金喜一左一右緩緩走來,秀髮在頭上綰了一個髮髻,嬌顏上流露出浪蕩迷人的微笑,腰肢輕輕地搖曳着,就好像美女蛇一般;她們的身上只穿着輕薄的紗衣,朦朦朧朧可見聖地美妙景象,當她們浸入水中時,紗衣完全打溼貼在浮凸有致的嬌軀之上,那景象只怕能令瞎子睜開眼睛。楊彤和趙金喜或許都算不上絕色,不過卻顯然非常懂得如何討好男人!

歡快的樂曲聲大響起來,月亮害羞地躲到了雲朵後面。

第二天早上,楊鵬坐在書房中翻看報告。這是秦月芳昨天下午派人送來的報告。根據報告的內容,各地產業多已經走上正軌,基本上已經開始有所盈利了,特別是杭州的百鳳閣,由於秦月芳召來了一隊波斯舞娘,因此百鳳閣的生意比之前更上了一層樓,如今一個月就能進賬五六萬兩白銀。不過不久之前,發生了一出小小的插曲,杭州知府當時不知道百鳳閣的背景,竟然想要勒索秦月芳,不過當秦月芳擡出楊鵬這塊牌子後,那位知府大人便灰溜溜地跑了,再也沒敢來找麻煩。

一名密衛進來了,抱拳道:“主人,秦月芳來了。”楊鵬擡起頭來,看見了秦月芳。秦月芳一身黑色的紗衣長裙,髮髻上插着珠花,裝扮得非常精緻,絕對是美麗少婦一名,而旁邊的孫紅雖然也是一身綾羅綢緞濃妝豔抹,卻怎麼看怎麼像個殺豬的,沒有半分女子的柔美模樣。

秦月芳朝楊鵬盈盈一拜:“見過楊大哥。”孫紅則大咧咧地抱拳道:“楊大哥。”楊鵬笑道:“你們來了。”秦月芳微微一笑,孫紅點了點頭。楊鵬道:“你們的報告我已經看過了。你們幹得非常出色,我實在是沒想到,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各地新開拓的生意居然都走上了正軌開始盈利了!”

秦月芳微笑道:“其實並非我們的功勞,因爲這些產業原本在當地本來就有相當的基礎,都只是有些小問題罷了。我們解決了這些小問題,這些產業自然能立刻盈利。”孫紅點了點頭,“秦小姐說得對。大哥,我們今天來是有一件事情要請示你。”

楊鵬笑問道:“什麼事啊?”孫紅笑道:“我和秦月芳見百花樓生意那麼好,想要在江州開個分店。”

楊鵬笑了笑,“你們若是覺得可行,就去做吧。”不知不覺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新兵招募工作已經完成,正在段志賢這個煞星的督促下進行艱苦的訓練。另一方面,楊瑛管理的軍械場則是日以繼夜加班加點地趕製甲冑和軍械。滄州擴軍練兵及打造軍械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傳到了京城,不過由於楊鵬事先做了準備,因此這件事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然而另一件事卻在朝廷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高虎大軍再一次北伐,這一次是五萬大軍,幾乎燕雲十六州周邊宋朝境內的禁軍全部出動了,然而這次規模浩大的出征卻並沒有取得大家希冀的勝利,反而再次全軍覆沒,僅高虎等幾百人逃了回來,五萬大軍不是被殺就是被俘,被遼軍洗盪一空!

更嚴重的是,這一次遼軍並不僅僅滿足於擊敗高虎。在全殲了高所部之後,遼軍主將蕭咄裡率領六萬大軍,以趙成峰爲前鋒悍然攻入滄州境內,一時之間滄州境內狼煙滾滾。

朝廷對於這樣的局面完全沒有準備措手不及,被皇帝頗爲倚重的龐太師此時變成了啞巴,滿朝文武無論忠奸,均束手無策。就連八王爺也失聲。

滄州,楊鵬接到了錦衣衛那邊的急報,不禁皺起眉頭,“媽的,比我預料的要早得多啊!這個高虎真是個廢物!”段志賢興沖沖地抱拳道:“大哥,我們出兵吧!”楊鵬點了點頭,站了起來,掃視着衆兄弟。衆兄弟昂首挺胸,都渴望跟隨楊鵬出戰。

楊鵬道:“這次出戰不同以往,我們的對手不是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而是彪悍的遼國大軍!不過我絕對相信,我們的軍隊一定能夠戰勝他們!”段志賢大聲道:“遼軍又如何?在灑家眼裡就是一羣綿羊!”衆人大笑起來。

楊鵬道:“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直屬部隊,密衛,隨我出戰,第四師留守滄州。都明白了嗎?”衆人一起抱拳道:“明白了!”預備役一個師留守天京新城和大溝,沒有命令不得出城野戰。爲者,殺無赦。

“都下去準備,明天一早開拔。”衆人應諾一聲,魚貫離開了大廳。楊鵬的麾下不是隻有三個師嗎,怎麼變成五個師了?原來楊鵬將軍隊總人數擴充到了五萬四千餘人後,就新編了兩個師,第四師和第五師。第四師統軍主將是項大年統治,副將楊瑛。,第五師統軍主將是陳杰。副將,楊雄

就在楊鵬準備出兵的時候,遼軍已經席捲了整個定州,定州軍民死傷無數,男人屍體遍地,年輕的女子則被當做戰利品一車一車地運往北方。遼軍兵鋒由東轉向西,企圖一舉斬斷整個河北東路。保州、順安軍、永寧軍的知府刺史聽聞敵勢兇兇,均棄城而逃,各地百姓也都驚慌失措拖家帶口逃往內地。各條官道都被難民阻塞得水泄不通,哭喊聲響徹雲霄,與父母失散的孩童坐在路旁嚎啕大哭;人們競相逃命,許多人被踐踏而死,官道兩旁隨處可見倒閉的難民屍體。

“遼軍!遼軍來了!”一聲淒厲的驚呼突然在人羣中響起。彷彿應和這聲呼喊,東邊傳來轟隆隆的大響,漫天煙塵席捲而來。轉眼之間,遼軍鐵騎突入百姓中間,彎刀砍殺,只見血肉橫飛,鐵蹄踐踏,只見屍橫遍野;百姓們叫喊着四處亂跑,相互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噩耗不斷傳回東京,整個京城都人心惶惶。“陛下,爲今之計,只能向南遷都了!”龐太師終於提出了一個建議。李特等人紛紛附和。皇帝不禁心動。

“不可!如若遷都,整個北方局勢將難以收拾!陛下若走,試問北方的軍民還有心抵抗胡虜嗎?那時,整個中原大地勢必淪陷,而我朝偏安南方一隅只怕也難以久安!陛下,絕不可棄京城!應當立刻調集大軍反擊遼國!遼國燕雲十六州共計不過八萬人馬,我朝有百萬禁軍,難道要因爲這區區八萬胡虜就遷都?這太可笑了!”這番言語義正詞嚴,出自寇準,也就是寇準之口。之前寇準並不在京城,而在京西巡視民情,今天才趕回東京,聽聞事態緊急,不及休息便帶着滿身的風塵來上朝見駕。

皇帝原本是想要遷都的,可是聽了寇準的話,又不禁猶豫起來了。

龐太師沒好氣地道:“高虎五萬大軍頃刻間便全軍覆沒,其他的軍隊又能頂什麼用?再者說,各地兵馬調動尚需時日,倘若遼軍長驅直入直搗東京,該如何是好?”

寇準奮然道:“如胡虜真敢如此,那再好也沒有了!我們可以憑藉東京堅城牽制遼軍,同時命令京東東路及河北西路等地禁軍切斷遼軍退路,如此一來,來犯胡虜變成甕中之鱉了!”

李特冷笑道:“說的倒是不錯,只是不知寇大人將陛下的安危置於何地?以陛下爲餌,你究竟安得什麼心?”

寇準大怒,指着李特的鼻子厲聲質問:“你如此着急地攛掇陛下丟棄祖宗基業,纔是居心叵測!你究竟是我大宋的太尉,還是遼國的太尉!”

李特上前一步,高聲喊道:“你分明是想害死陛下,以便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兩人吵得面紅耳赤,幾乎要打架的架勢了。朝臣們都看着,有的看戲,有的嘆氣,有的則幸災樂禍;皇帝被這兩人吵得一個頭兩個大,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過最終皇帝還是基本接受了寇準的建議,暫不遷都,同時命令定州留守丁胃爲招討使,統領麾下精兵即刻北進反擊遼軍,命令汴京留守曹強爲招討副使,率領麾下精兵即刻北上支援丁胃,京東東路、京東西路諸駐屯禁軍同時北上支援,再令河北東路、河北西路、河東路所有守備將士必須嚴防死守不得後退一步,違者軍法處置。

命令剛剛下達,又有壞消息來了,河北西路最關鍵的府城,真定府被遼軍攻陷,皇帝和滿朝文武都被這個消息驚得一愣一愣的。

不久之後,丁胃倉促進兵,在南宮縣城遭遇遼軍伏擊,六萬精銳損失大半,若不是曹強率領的軍隊及時趕到,丁胃這一部六萬精兵肯定會全軍覆沒。大軍與遼軍脫離,退到南宮縣南二十幾裡的經城鎮駐紮。然而就在當天夜裡,遼軍一支輕騎兵突然出現在經城鎮後方,一舉摧毀了宋軍的屯糧重地。宋軍接到消息,大爲震驚,與此同時,蕭咄裡親帥大軍正面猛攻。宋軍軍心渙散,雖有十萬之衆,卻根本抵擋不住。眼看大軍就有傾覆的危險了,關鍵時刻,曹強親帥一支勁旅抵擋遼軍,丁胃才得以乘機率領大軍退走。

大軍一路南側,一直退回到出發地,定州。此時宋軍兵馬只剩下六萬來人了。定州,真定兩處禁軍共計有十二萬之衆,然而才短短半個月時間,便折損了一半。

敗報傳到東京,君臣相顧失色。寇準這時也感到束手無策了。龐太師再次提出遷都,雖然寇準依舊極力反對,不過皇帝卻顯然已經心動了。

東京市井人心惶惶,許多有門路的百姓紛紛逃離京城,這使得原本就很不安的氣氛顯得更加的不安了。東京的上空瀰漫着風雨飄搖的氛圍。僅僅不過六萬遼軍,居然就把擁有百萬禁軍的宋庭逼到了如此地步,實在是讓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景城鎮,黃河北邊的一座小小鎮甸。鎮如其名,這座小鎮風景非常優美,東邊的竹山綿延成海,西面的糧田一望無盡,鎮中古木參天,民居掩映其間,顯得格外安逸舒適。然而如今的景城鎮卻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美麗景象。

城鎮口的官道兩旁插着無數的竹籤,竹籤上都挑着一個猙獰的血淋淋的頭顱;鎮子中狼煙滾滾,許多房舍還在燃燒着,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屍體,老人的、男人的、小孩的,鮮血把青石鋪就的街巷都染成了斑駁的暗紅色;年輕女子淒厲慘叫聲不時在鎮中響起,一羣遼兵正在追趕一個衣衫襤褸神情驚惶到極點的年輕女子,嬉笑聲響成一片,就像一羣豺狼在耍弄一隻羊羔一般。

隆隆……馬蹄聲突然從鎮外傳來。衆遼兵扭頭朝鎮外望去,只見一支大概兩千人的騎兵隊伍正迅疾奔馳而來。一名遼兵好奇地道:“這是誰的騎兵啊?”旁邊的一個遼兵道:“這麼快的速度,這樣的氣勢,應該是大將軍的衛隊。可是大將軍的衛隊不是隻有幾百人嗎?”

正說話時,那支騎兵已經如同旋風一般衝入鎮甸,對着遼軍揮刀就砍。槍聲不斷,這是天京新城的騎兵手銃,遼軍完全沒有料到居然會遭到攻擊,嚇得沒了三魂七魄,只知道拼命地逃跑。兩千戰騎一鼓作氣洗盪而過,鎮甸中的數百遼軍大半被殺,剩下的一半也都被俘虜了。

“大哥,遼軍都被消滅了!”楊雄來到楊鵬面前抱拳道。這時,鎮甸中到處都是淒厲的哭聲,那些被救下的女人們都跪在自己親人的屍體前悲聲哭泣着。陳梟雖然救了她們,可是這樣的結果卻遠遠算不上好啊!

楊鵬掃視了一眼周圍的悽慘景象,皺起眉頭。薛福策馬奔到陳梟面前,抱拳道:“主人,我們抓了大約兩百個俘虜,這麼處置他們?”楊鵬看了一眼被押來跪在地上的那近兩百個俘虜,冷冷地道:“全部斬首!”

這話一出,那兩百個俘虜大驚失色,紛紛求饒,其中一個軍官模樣的遼軍高聲喊道:“將軍,我是漢人,不是契丹人!饒命啊!”楊鵬冷冷地道:“那就更該死!殺!”兩百個俘虜被摁住肩膀,隨即大刀斬下,兩百顆頭顱咕嚕嚕地滾落下來,血水像油漆一般潑灑到地面上。楊鵬下令道:“給這裡的百姓留下一些乾糧,全軍繼續北進!”兩千餘戰騎留下了一些乾糧,繼續向北邊奔馳而去。

蕭咄裡在大敗丁胃和曹強的聯軍後兵臨真定府城下,每日搦戰。城中人心惶惶、軍心動盪,若不是曹強日夜不辭辛勞督促守城,只怕大名府早已經陷落。與此同時,周圍各州的援軍卻遲遲不至,原來各州的知府都害怕遼軍,雖然都接到了丁胃的求援信和朝廷的出兵命令,卻都按兵不動坐看成敗。

蕭咄裡站在大帳中,看着面前的地圖,雙眼中頗有些傲然的態度,他覺得如果皇帝陛下能夠給他增加十萬大軍的話,他便能一鼓作氣掃蕩整個中原!衆部將走進大帳,朝蕭咄裡的背影抱拳拜道:“大將軍!”

蕭咄裡轉過身來,對衆將道:“宋軍龜縮不出,我軍若是強攻,即便攻下也將損失慘重。因此我想了一個計策,我要擺出放棄攻打大名府而大舉進攻東京的樣子,以此將他們誘出來,然後在路上設伏殲滅他們,進而一鼓作氣奪取大名府。只要奪取了大名府,整個中原大地便唾手可得了!”衆將都興奮起來。

就在這時,一個傳令官心急火燎地奔進了大帳,急聲稟報道:“大將軍,不好了,瀛洲、莫州被宋軍攻陷!”蕭咄裡等人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蕭咄裡沒好氣地喝道:“你胡說什麼?瀛洲、莫州怎麼可能會失守?”傳令官連忙道:“來報訊的人就在外面。”

“快把人給我帶進來!”傳令官應了一聲,奔出了大帳,帶進來兩個身上有血跡風塵僕僕的軍官。兩人朝蕭咄裡行禮道:“見過大將軍!”蕭咄裡打量了他兩人一眼,皺眉問道:“你們兩個都是什麼身份?”左邊的那個軍官立刻抱拳道:“小人亞木茶,是瀛洲守備軍的校尉。”右邊那個大漢也抱拳道:“小人蘇坤,是莫州守備軍的校尉。”

“亞木茶,蘇坤,你們說瀛洲、莫州都失守了?”兩人點了點頭。蕭咄裡雙眼一瞪,“你二人分明就是宋軍的奸細,妄圖以虛假軍情騙我軍撤退!來啊,把他兩個拖出去砍了!”兩人嚇了一跳。四個親兵迅速進來,架住兩人便往外邊拖。兩人一邊掙扎一邊急聲喊道:“我們不是奸細!我們不是奸細啊!”

蕭咄裡揚聲道:“且慢。”親兵停止拖拽兩人,卻依舊架着他兩。蕭咄裡走到兩人面前,冷着臉道:“說出這麼荒唐的話,我怎麼可能相信你們不是奸細?”蘇坤急聲道:“小人不是奸細,小人所言句句屬實,小人敢以列祖列宗的名義起誓,小人若有半句虛言,願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蕭咄裡見他發下如此毒誓,不由的狐疑起來,說道:“宋軍接連大敗損失慘重,哪裡有軍隊來突襲我的瀛洲和莫州?”蘇坤急忙道:“對方打的旗號是京東東路都統制!”亞木茶也急忙道:“是京東東路都統制的旗號!那些宋軍將士與我們之前見過的宋軍將士完全不同,極爲驍勇,我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他們攻入城池,守備和副守備被對方一個英俊的年輕將軍接連倆槍射穿咽喉而亡!”

蕭咄裡大感震驚。先鋒趙成峰皺眉道:“京東東路都統制末將倒是聽說過。”蕭咄裡立刻看向他。趙成峰繼續道:“京東東路都統制名叫楊鵬,原本只是一名小城主,因爲剿蕭天佑有功,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升爲滄州知府兼任京東東路都統制。據說此人智勇雙全,有一班結拜兄弟,個個悍勇。沒想到所有宋人都噤若寒蟬之時,此人卻膽敢孤軍深入襲取瀛洲和莫州。”

蕭咄裡面有不屑之色,冷冷一笑。稍作思忖,下令道:“傳令三軍,即刻北返,一鼓作氣消滅這支宋軍!然後再來攻打大名府!”衆將抱拳應諾。正在城牆上巡視的曹強突然看見城外的遼軍竟然拔營北去了,不禁大感訝異。不久之後便接到楊鵬派人傳來的書信,得知楊鵬的滄州軍已經襲取了瀛洲、莫州,大爲驚喜,這時才明白遼軍爲何會突然撤退。

急匆匆奔回北京留守府衙,見到了丁胃,將楊鵬的書信給丁胃看了,然後急聲道:“大人,楊將軍襲取了瀛洲、莫州,遼虜被迫撤退,正是反擊的大好時機啊!”

丁胃本來就是文官,早已經被遼軍打得沒膽了,猶猶豫豫地道:“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怕只怕楊鵬抵擋不住遼軍反擊,迅速潰滅,那時遼軍轉過身來全力攻打我們,就危險了!”“大人,機不可失啊!再則,如果我們不出兵,楊將軍孤軍奮戰實在是太危險了!”“那就派人告訴他,不要逞能,快快撤回來與我們合兵一處,共同保守大名府纔是明智之舉!”

“大人!……”丁胃有些不耐煩地道:“此事我已經決定了,曹大人就不要再囉嗦了!”語落便起身甩袖而去。曹強連叫了急聲,他都沒有理睬。曹強追上去,卻被丁胃手下的兩個虞侯給攔住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百七十五章 恍然大悟第九百二十二章 自相殘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計劃取消第七百六十八章 海外錦衣衛第九十五章 羊入虎口第六百六十五章 北方局勢第六百八十九章 各方調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面圍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年往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女刺客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宮陰謀第七百二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八百三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五百八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三十七章 棋逢對手第七百零九章 神秘教宗第五百八十一章 政府狀況第三百零八章 幷州民政第九百四十九章 東西聯合第五百二十二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四十九章 皇親國戚第一百三十一章 美女殺手第八百二十四章 西遼提議第七百九十章 待更新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州教育第五百一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六十一章 吐蕃使者第四百一十九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恍然大悟第二百七十章 欺世盜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八百七十八章 花剌子模第一百七十四章 勝利果實第四十八章 黑虎掏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包藏禍心第九百九十八章 雙方對視第一百四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三百九章 觀音計謀第五十八章 艱難的抉擇第六百八十八章 莫昊天的盟友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三百一十八章 內心不棄第九百七十五章 軍營情義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場轉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廷冊封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殺風情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宋來使第六百七十九章 權貴齟齬第九百八十二章 敵軍撤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擴張海軍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襲騰衝第一百三十七章 凌遲處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首相視察第六十一章 人生方向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舉全殲第七百八十二章 情勢逆轉第二百二十六章 馬踏連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火中的親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理內亂第二十三章 槍匠制度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局爲重第八百七十六章 疑慮重重第九百八十八章 反擊惡戰第九百九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零一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遼使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情複雜第九百章 多國使者第六百一十二章 必須統一第八百一十三章 無可奈何第九十章 意氣風發第九百九十三章 改變策略第八百三十二章 公私兼顧第九百四十三章 前鋒之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西遼提議第五百六十一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九十三章 噩耗降臨第七百九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一十三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八十五章 猛將如虎第一百八十九章 朝堂反應第四十八章 黑虎掏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北方局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戰場柔情第六百四十七章 皇后之爭第二百三十章 鐵鏡公主第八百九十四章 城下血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二十五章 休戰兩年第八百五十四章 判官來降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騎無敵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剿匪第十三章 跨河突襲第五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二十八章 鳳凰涅槃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成兵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