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知府勞軍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51節 知府勞軍

程小炮咋咋呼呼一通嚷,把大家都驚了一跳,停了話題,瞪了小炮看。

程大炮:“哎呀哎呀,說你多少回了,穩重,懂啵,穩重。”

袁安興:“小炮,別急,慢慢說。”

張順擠進帳篷來:“那些個衙役團丁,都涌街上去了。”

程大炮:“嗨,我說啥事兒哩,不就上個街逛個場嘛?”

袁安興:“上街逛場?這時候,上甚的街逛甚的場?”

程大炮搔搔腦袋:“哎呀,就是嘛,黑吧拉睃的,哪得街場來逛嘛。呃,到底咋個了?”

張順:“整街場的門板都拍得啪啪響,要人家讓了牀鋪來睡。”

程小炮:“哦喲,你們沒見喲,家家的睡鋪都被霸了,個個的被攆出了門來,又驚又冷,瑟瑟的抖……遭孽,哦喲,好遭孽。”

馮永剛:“哎呀呀,這事兒嗦。沒事的,沒事的。”

於平江:“呃,怎是沒事兒呢?”

馮永剛:“都這樣,都這樣,搞慣了的。不過我可是有言在先了的,兩戶人家擾不得,一是漆老哥,一是馬秀才……”

於平江直搖頭:“不妥,不妥。知道的哩,許是沒得話說,不知底細的,還道是我家商號……”

袁安興拍拍頭:“這事兒,怪不着他們的,是我粗心了。馬上吩咐下去,車上若還剩有帳篷,支起來便是,若是沒得空的,夥計們擠擠,騰個二三十頂,總是容易的。”

“得令!”

馮永剛漆生勇忙忙地上街,一家一戶的收攏手下,餘衆都隨在於平江身後,去安排夥計們騰挪帳篷。

這宵夜是沒法兒繼續了,龍門陣也沒法兒吹了,

第二日,早早地用過飯,車隊繼續前行,有得衙役團丁們相助,半下午時分,便到了合州城外。

這城專爲抵抗元蒙大軍而修,依了山形水勢,主城在釣魚山上,三面臨江,只北邊通着陸地,建有內外兩道城牆,都是巨石壘砌,牆下寬寬的護城河,引入江水灌得深深的,雖說是開着八門,護城河上一道吊橋,絞盤一收,內外交通便絕了。

遠遠地望去,一頂白傘,下站一人,白衫飄飄,手搖純白鵝毛扇,白衣秀士,嗯嗯,倒也很得形似。

有了前日的遭遇,衆人遠遠地便下車下馬,步行前去。

於平江拱拱手:“楊師爺呀,怎勞您出城相迎喲?”

楊師爺繼續地搖着扇子:“哈哈,古人有云,山不轉水自轉,誠不我欺也。”

身後閃出“戶部大人”吳啓金:“奉哈大人之命,咱家師爺率了合州官民,前來犒勞大軍!且請大軍入城。”

於平江:“哎呀哎呀,勿需的,勿需的。再說,咱車隊只是運送物資,哪裡算得大軍嘛?”

吳啓金:“怎說話呢?我家哈大人說是大軍,便是大軍。”

於平江苦笑着搖搖頭:“好好好,哈大人說是大軍,便是大軍。”

吳啓金:“那就入城吧。”

於平江:“入城,倒沒必要。我看這城外又寬敞又平坦,正好駐紮。再說,明兒還得趕路,入城出城的,甚是繁瑣。”

楊師爺搖搖鵝扇:“非也,非也。吾乃誠心地相待,爾竟不賞臉,豈合交往之道乎?”

於平江:“不是,不是。只咱官差在身,尚請師爺見諒。”

吳啓金:“噯,老於呀,你這可就不夠意思了噻。且不說咱家哈大人早早的謀劃,便是咱家師爺,打昨兒晚回得城來,家也顧不得回,一心地籌辦這犒賞的場面,爾倒好,竟不賞臉,可是瞧不起咱家師爺,還是瞧不起咱家哈大人?”

袁安興低聲咕嚕:“嘿嘿,還不知唱的哪齣戲哩。”

馮永剛:“還有哪齣戲?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心?”

程小炮:“嘿,管他哪齣戲,進去瞧瞧,不就知得了?”

羅五爺:“就是,就是。咱這多人,他還敢把咱都吞了不成?”

程大炮:“是噻。若是信兒,怕是早給他敲燃火囉。”

於平江挺挺腰桿,衝楊師爺拱拱手:“既是哈大人早有安排的,咱自當從命。還請師爺頭前帶路。”

楊師爺:“然也,然也!”

吳啓金:“這麼,還差不多。軍營,軍營,跟着我走便是。”

離着城門還有一兩里路,兩邊卻都站滿了百姓,或者舉着個籮籮筐筐,或者一手端碗,一手提個水壺,卻一個一個地傻傻呆呆,像根木樁樁地立在道路兩邊看。

吳啓金衝着百姓又是瞪眼又是吹鬍子:“獻禮噻!獻禮噻!”

百姓們恍然過來,齊齊地跪了,把手裡的東西高高地舉在頭頂。

車隊夥計自然不去取食,只小炮站在車上,伸長了脖子盯:“唉,盡整些玉米粑粑,要不就是紅薯,就沒個砣子肉麼?”

程大炮:“呸,想些啥呢?你看這百姓,個個的面黃肌瘦,可是出得砣子肉的?”

程小炮:“呃,怎就除了籮籮筐筐,就是瓶瓶瓶瓶的呢?”

袁安興:“簞食壺漿,懂啵?”

程小炮:“簞食壺漿?不懂,不懂。”

袁安興:“簞者,竹編之器也……”

程小炮翻翻白眼:“想起來了,想起來了,我聽蔣先生說過的,就是用竹子筐筐裝吃的,用茶壺夜壺裝喝的……”

程大炮:“呸,你才夜壺哩!”

程小炮搔搔腦袋:“哦喲喲,搞拐囉。夜壺用來撒尿的嘛,咋個裝喝的嘛。”

周邊的人都笑。

名之軍營,其實就是南宋時的水軍軍寨,就在碼頭邊,用木樁圍起來的一大塊灘地,建有一座軍門,兩邊立着四根大木樁,上搭平臺,頗似“三國”故事裡的轅門。

現在沒得了水軍,就做了團練所的駐地,用鵝卵石壘得十數棟的營房,外面空空曠曠,自然就做了團丁操練的場地。

程大炮劃分了場地,車馬陸續地入場,一衆的夥計忙碌起來,壘竈的壘竈,生火的生火,搭篷的搭篷,馬伕則卸了鞍韉,牽去河邊喂水洗涮。

“咣!咣!”忽聽得轅門處數聲的鑼響,跟着衙役拖着長聲唱道:“府臺大人勞軍,閒雜人等迴避!”

於平江正在四下裡巡視,忙忙地領了衆人,迎到轅門口。

當先兩排衙役,扛着許多的牌牌,不外乎“肅靜”“威武”之類的,再後八擡的大轎,下得一人,一襲白衫飄飄,手搖純白鵝毛羽扇,不是白衣秀士還是誰?

於平江抻長了脖子往從堆裡看。

“戶部大人”吳啓金擠上前來:“呔,好爾個於氏商民,還不快快上前叩見大人?”

於平江一臉的慒:“呃,不是說府臺大人勞軍麼?怎的不見哈大人呢?”

楊師爺手搖鵝扇:“區區耳,區區耳,豈敢勞動哈大人的尊駕乎?”

吳啓金:“我家哈大人的金體,豈是隨便能動的?哈大人說了,就咱家師爺代替,嗯嗯,代表哈大人前來。”

於平江仍是一臉的慒。

吳啓金瞪了眼:“呔,忒地大膽!還不快快地拜謁哈大人?”

於平江恍過神來,躬腰打拱:“哦,楊師爺……哦,錯了,哈大人,哦,也錯了,楊師爺……”

“謬矣!謬矣!鄉吧佬!”吳啓金扁扁嘴,“爾說爾,連個謁見之禮也不會。看着,我做。”

吳啓金單腿跪地,一手拄地,低下頭去:“嗻,奴才見過主子。”

吳啓金站起來,衝於平江擺擺手:“做來,做來。”

於平江眨眨眼,把手伸在腰間,一通的揉:“唉喲,我這腰桿,唉喲喲……”

程大炮跨步上前,扶了於平江,再低了頭,一雙大手在於平江的腰間揉來揉去:“哎呀,咋個了?咋個了?”

於平江一邊揉腰,一邊道:“唉喲,閃了……唉喲,剛剛下車,閃了……哎喲喲……”

羅五爺恍過神來,也跨步上前,學了程大炮的模樣,一邊替於平江揉腰,一邊道:“哎呀呀,怎的忒不小心嘛。小五子,拿膏藥,馮舵爺送我的狗皮膏藥!”

馮永剛漆生黃生榮顧武也都跨步上前,低頭一邊察看,一邊咕嚕:

“唉呀,剛剛下車,踏虛囉,我忙伸手去拉,莫拉得,一跤跌下去……”

“唉呀,你是沒見哩,那地正好有塊石頭,尖尖朝上,怕是恰恰硌在腰桿上了……”

“哦喲喲,這情形,忒嚴重,怕是須躲牀上……”

“郎中,哎呀,快着人去尋郎中噻……”

於平江趁勢單腳着地,身子倚在程大炮身上,“唉喲,痛,唉喲喲,好痛……”

吳啓金瞪了大眼,氣鼓鼓地嘟囔道:“閃了?咋就閃了呢?”

楊師爺搖搖鵝扇:“罷了,罷了,進去。”

一衆的衙役擁着楊師爺進得營去,程大刀羅五爺扶了於平江,一瘸一拐地跟在後面。

找了塊平地,一衙役忙忙地端上一隻繡花錦墩,扶了楊師爺坐了,其餘的都侍立在側。

於平江仍是在腰間不住地揉,嘴牙咧嘴地哼哼:“哎喲……哎喲喲……”

程大炮:“五爺,你扶着,我去撿塊小石頭。”

河灘地遍地的卵石,程大炮抱了塊石頭,回得原地,雙手把石頭舉過頭頂,往地上一摜,“呯!”那石頭半截兒沒在沙土裡。

程大炮臉不紅氣不喘,拍拍雙手,然後扶了於平江:“東主,坐這……我家莫得繡墩兒,只得尋了這塊小石頭,將就,哈,您且將就……”

衆人均皆咂舌:少說兩三百斤,還是小石頭?

於平江抓着程大炮的胳膊,慢慢地,慢慢地,探身坐了石上:“唉喲,我這腰桿,唉喲喲……”

楊師爺皺了眉頭,把手一擺:“勞軍……”

“哦,勞軍,勞軍。”吳啓金一邊應着,一邊從袖裡抽出一沓兒紙來,展開,用了抑揚頓挫的聲調,唱道:“贊曰:上賴聖皇英明神武,勵精圖治,更有西宮太后儕……儕……”

楊師爺:“儕儔。”

吳啓金:“儕儔輔導,澤被蒼生,天下太平,政通人和,無賴爾等西陲蠻夷,不思皇恩浩蕩,不從聖賢教化,不畏天兵雷霆,更有聶爾英酋……”

楊師爺:“嘬爾。”

吳啓金:“哦,嘬爾,更有嘬爾,嗯嗯,英酋,挑撥離間,尋吾僻地,滋生事端……

好一篇長文,洋洋灑灑,滋滋溢溢,“戶部大人”唱得搖頭晃腦,衆人聽得也搖頭晃腦,有幾個禁不住的,竟扯起呵欠來了。

不過,結尾那幾句,大家還是聽得仔細的:“……肥豬十頭,肥羊十隻,美酒十壇,時蔬若干。”

於平江扶了程大炮,顫顫威威地站起來,一邊揉着腰桿,一邊道:“唉喲……謝過哈大人……呃,不對,謝過楊師爺……呃,也不對……哎喲喲……厚禮……那就……一起吃……”

“勿了,勿了。”楊師爺搖着鵝扇,“奉哈大人之令,通告爾等,明日上午,府衙議事,勿得缺席。”

於平江皺了眉頭:“議事?”

楊師爺:“哦,爾等勿慮,從軍……哦,助軍,助軍耳。”

待得楊師爺率了一衆衙役出得轅門,衆人圍上前來。

黃生榮:“哦喲,於兄的腰桿,不閃了?”

於平江:“不閃了,不閃了。”

顧武:“也不疼了?”

於平江:“不疼了,不疼了。”

袁安興盯了馮永剛:“呃,馮兄呀,我看你雙眉緊皺的,想啥呢?”

馮永剛:“嗨,我就想哩,原先議定的豬羊各二十四,酒水四十八,怎就都變成十了呢?”

程大炮:“管它忒多喲。既是送上門來的,整起,整起!”

整個營地沸騰起來。

“安逸,打牙祭嘍!”

“哎呀,按穩點喲,這豬兒雖小,掙扎起來,勁頭兒可大嘞。”

“瓜娃子,灑了這多血在盆盆外面,可惜了嘛。”

“羅二娃,你幾個去洗腸子,聽倒,裡面的粑粑勒乾淨些哈。”

程小炮斜挎着圓棒棒,滿地兒轉:“砣子肉,張三風,我要一碗砣子肉哈!”

張三風:“哎呀呀,你也不看看,就這豬兒,又小又瘦,除了皮子就剩骨頭,咋個整砣子肉嘛?”

“噫,這酒,咋個像爛紅薯顆顆烤的咹?”

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76節 又見三絕第117節 析說鹽政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72節 黑白通吃第123 藏南事發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54節 知縣拜年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10節 劉老太醫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15節 萍兒探女第11節 虹兒之死第09節 丁萍兒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05節 尋着大姐第107節 驚魂始定第31節 運動運動第55節 師孃高見第18節 尊經書院第06節 香香討計第107節 驚魂始定第86節 蔣家開店第09節 丁萍兒第54節 知縣拜年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14節 袍哥人家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76節 又見三絕第97節 自貢兩井第102節 鹽溪風光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72節 主教親臨第79節 先生懼內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123 藏南事發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51節 縣衙對質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66節 此去備戰第11節 虹兒之死第05節 於慈恩大婚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81節 城郊有地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52節 惡人惡行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62節 強人剪徑第91節 京報舊聞第123 藏南事發第148節 鄉民應差第06節 香香討計第123 藏南事發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25 呆子鹽監第93節 藏南(二)第52節 惡人惡行第02節 三河於氏第14節 袍哥人家第146節 重慶碼頭第66節 談判(二)第53節 劉忠說勢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9節 大足教案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44節 吳疆哥哥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88節 與爾辯辯第172節 黑白通吃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56節 王家老三第67節 談判(三)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62節 強人剪徑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72節 黑白通吃第55節 師孃高見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88節 與爾辯辯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38節 打你屁股第75節 百順酒樓第29節 信兒主事第96節 結拜義兄第02節 三河於氏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09節 丁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