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劉老太醫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10節 劉老太醫

於信達似乎看穿了小先生的心思,說:“不瞞小先生,我家大姐的病,是被陸家那個畜牲害的,病得挺怪,也挺重的,非是劉老太醫親診,怕是難愈哩。其他醫生麼,咱還真信不過。”

前幾日,來得幾個外地人大鬧陸家,動手打了陸家小妾,還開了槍的,最末把個陸家主婦搶了去,這事兒驚動了幾條街。

小劉先生聽得小娃娃提起個“陸家那個畜牲”,心裡暗忖,放低了聲音,問道:“這女子,難不成,便是陸家媳婦,叫做於雨梅的?”

於信達點點頭:“正是。我家大姐於雨梅。煩請小劉先生進裡通報,咱姐這病呀,有些兒怪,必得劉老太醫把把脈。治得我家大姐病好,便是咱的恩人,咱三河於家,永生永世都會銘記於心的。”

這梅子,自嫁入陸家,尋常是極少跨出陸家大門的,衆街鄰自然沒見過,也就識不得梅子面貌。但陸家公子夥着小妾,百般欺凌梅子的事兒,大家卻是知道的。

三河於家,於慈恩於老爺子?呃,這女子,名作於雨梅,可是於老爺子啥人?

葉南水是本地人,好多人認得他的,一打聽,果然,這病女子,於雨梅,真是三河於老太爺的長孫女,親親的寶貝孫女。

外間的藥房夥計,衆多的就診病人,都聚在這內間診屋裡。便有兩三個年長者,“撲通”“撲通”跪了在地,懇求小劉先生,快快請出老太醫,快快請出老太醫。

“不肖子孫……有眼無珠……的東西……丟盡了……咱老劉家……的臉……”

一個老者,一邊罵着,拄着柺杖,踉踉蹌蹌地,到得診屋,舉起手中柺杖,作勢便要打那小劉醫生。

原來,外間這頓吵吵嚷嚷,早有堂倌飛跑入內,告知了劉老太醫。

當初,劉老太醫並沒在意。後來,聽得是三河於家於慈恩的孫女,立馬從躺椅中彈起來,急吼吼地吩咐道:“快請,快去把於家人……請進來。”

又一搖頭,“不……不請,我出去……快快扶我……出去,出去……”

於信達趁前幾步,扶着劉老太醫,道歉道:“劉老爺爺,不是孫兒我不體諒老爺爺,實在是因爲我家大姐的病,只有老爺爺看得中呀。老爺爺息怒,小先生也是體諒您老人家,您老人家千萬息怒。”

老爺子畢竟八十的人了,又走得急,嗑嗑絆絆地出來,邊走邊罵,早已氣喘吁吁了。喘得一會兒,待平靜下來了,說:“姑娘在哪?讓我看看,快,讓我看看。”

雨梅坐不穩,便由胡媽抱着坐在板凳上,見到診堂中亂紛紛的景象,早已嚇得把臉埋在胡媽的懷裡,渾身抖個不停。

乖乖的小葉兒,不停地用了小手,摩挲着梅子的臉頰,一邊附了小嘴在梅子耳邊,輕聲嘀咕着,儘量減輕着梅子恐懼。

劉老太醫向衆人一揮手,示意大家靜下來,吩咐堂倌:“去,去,把我的軟搖椅,擡出來。”

兩個堂倌飛也似的跑進內院,擡出劉老太醫的軟搖椅。

小劉先生扶了爺爺,去往那軟搖椅上坐。

“呸!你個沒眼力的傢伙!”劉老太醫抖着嘴脣,作勢要拿柺杖敲孫兒,“這椅,姑娘坐……雨梅小姐……”

哦,原來老太醫觀這雨梅坐不端穩,拿了軟搖椅來,是要安頓雨梅的。

衆人齊齊幫忙,從胡媽懷中扶了雨梅,倚在劉老太醫的軟椅中。

劉老太醫架上老花鏡,努力睜了雙眼,湊近梅子,定定地盯着梅子的眼睛:“雨梅小姐呀,爺爺我看看你,啊,看看你,別怕,啊,別怕。”

劉老太醫再微閉了雙眼,輕輕拉過的手,輕輕地拍,輕輕地拍,確實梅子完全放鬆了,再用右手食指指尖扣在梅子的左腕。

好大一會兒,劉老太醫又換着梅子的右手,靜靜地把着脈。

把完脈,劉老太醫面無表情,捋起梅子的衣袖來。梅子手臂上大大小小的淤青傷痕,雖然多已消散,但那痕跡,卻還隱隱的。

衆人都被驚呆了——這陸家人,真下得去手呀。

劉老太醫輕輕地掰過梅子的臉,面對着自己,一邊用手在梅子的手臂上來來回回地捏着,掐着,一邊仔細觀察梅子的表情。

梅子時而猛地抽動手臂,時而呲牙裂嘴,時而又呆滯地看着劉老太醫。

捏完手臂,劉太醫又用同樣的方法,捋起梅子的兩條腿,邊捏邊觀察梅子的表情。

腿上各處,青一塊紫一塊,一股涼颼颼的冷意,在衆人心頭掠過,幾個老婦人,邊哭邊罵:

“這陸家畜牲,喪天良哩!禍害哩!千刀萬剮哩!不得好死哩!”

做完這一切,劉老太醫擡起頭來,看向衆人:“於慈恩,大恩人啦……陸家無情無義,咱兩井鎮人,可不能忘恩負義,豬狗不如啊……鄉鄰們,出去吧,梅子姑娘,需要靜養哩。”

診堂重又靜下來了,劉老太醫說:“信達小孫孫呀,今天的事兒,包涵,嗯,包涵。咱這孫兒,唉,年少哩,唉……”

於信達拉着劉老太醫的手直搖:“老爺爺這話,羞殺孫兒哩。別說了,別說了。”

老爺子:“梅子這病呀,皮膚淤青,是外傷,小事兒,沒傷內裡的。只是脈象不穩,時急時緩,時張時弛,病根兒哩,主要在內裡哩。”

信達:“老爺爺,恕孫兒年幼無知,直說,孫兒照辦便是。”

老爺子:“梅子小姐受了刺激,心驚膽戰,日夜不寧,心裡的病,纔是大病呢。俗話說麼,心病還得心藥治呀,非是藥物能愈的。”

於信達點點頭:“老爺爺,您說,咋治?您說,咋治?”

劉老太醫:“既難也易。這易呢,就是不要讓病人再受刺激了,平平穩穩地,過得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了。說難呢,是因爲這段時間是多久,卻沒定準,反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有效果的,得慢慢來,讓梅子習慣下來,心裡感覺有了依靠,沒了恐懼才行的。這個呢,外人使不上力的,得靠她自己。”

於信達說:“老爺爺的意思,是讓梅子姐姐心裡感覺有了依靠,不再擔驚受怕了,就行?”

劉老太醫:“是的。梅子小姐現在的意識還很混沌,但對外界刺激卻又極其敏感。千萬記住,別再讓她愛刺激,特別是與陸家有關的人和事。另外,她現在的體質很弱,營養得跟上,但又不能補得急了,得慢慢來,一點一點地補。過得十天半月,梅子臉色現紅潤,就來效果了。”

胡媽在旁問道:“劉老太醫,我呢負責服侍咱梅子小姐,這幾天,就只喂她稀粥,和着剁成細末的肉食熬的稀粥,可行?”

劉老太醫:“對頭,對頭。肉食哩,可換着,雞鴨魚肉的,時時變換着。另外哩,多加時鮮菜蔬,一日可五六餐,每餐半飽。胡媽可是有經驗的人呢,嗯,也挺有耐心的。”

胡媽又問:“那些個淤青血腫,又需要注意哪些呢?”

劉老太醫:“據我所察,你們是不是用了烈酒,在爲她擦抹?”

胡媽說:“是哩。我用藥酒蘸着,邊擦抹邊揉捏哩,不知對不對?”

劉老太醫:“太對了。我這裡哩,有藏紅花和雪蓮泡製的藥酒,效果蠻好的。另外,再服幾劑跌打丸,雖說沒有發現內傷,但我這跌打丸,對消淤活血,還是有用的。”

於信達:“謝謝老爺爺,想得太周到了。”

劉老太醫:“你小子,廢話。哦,還有,我觀察哩,梅子小姐對胡媽和葉兒小姐特別依賴,我看呀,要辛苦兩個了,就由胡媽和葉兒小姐多陪在梅子身邊。”

於信達不住地點頭:“老爺爺,您說得太對了。只要胡媽和葉兒陪在身邊,梅子好像就有了主心骨呢。”

劉老太醫:“噯,說來慚愧呀,這胡媽和葉兒小姐姐,纔是梅子姑娘最好的藥呢,專治梅子的心病。”

葉兒沒心思聽大人們的談話,專心地看護着梅子姐姐呢,像大人樣地向大家直襬手,小聲說:“噓,梅子姐要睡覺了,別說話哈,誰都不準說話哈。”

劉老太醫說:“我這軟搖椅,就送給梅子了。哦,你們現居何處?”

胡媽:“葉家,哦,外人稱作葉家別屋的。”

劉老太醫:“葉家別屋……老夫卻不知道路兒,還煩小孫孫安排人來,每日上午,接我去葉家,我要親眼見着雨梅小姐好轉。”

於信達激動起來:“老爺爺,這可使不得。我知道,你老人家是從不出診的,怎能因了我姐,倒要您老人家親自來呢。我們每天送梅子來就行了。”

劉老太醫:“信達孫兒,我老劉家欠着於慈恩一份天大的人情呢,你小子該不會讓我老傢伙抱着一份遺憾去見閻王吧?”

於信達:“老爺爺,您的心意,我於家領了,但這出診之事,卻是萬萬使不得的。”

劉老太醫:“都別說了,這事兒,容不得爭論。就這麼定下來了。”

劉老太醫招呼孫兒過來,說:“你們可知道,剛剛那些人下跪,是爲啥?他們,是感恩啦。於慈恩,咱兩井鎮的大恩人啦。那年饑荒,沒吃的,於慈恩運來糧食;後來,瘟疫,於慈恩運來藥材,救了多少人啦。陸家人忘恩負義,罪該萬死,咱劉家,不能呀,不能!”

老人斷斷續續,這說邊老淚縱橫,“咱兩井鎮,對不住老於家呀。罪孽!”

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62節 強人剪徑第48節 雨蘭回門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01節  金氏之祖第82節 不若那地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36節 仙女是誰第60節 全城掃除第90節 西洋技師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16節 張大管家第152節 洪雅沉船第07節 義女虹兒第93節 藏南(二)第45節 葉兒妹妹第05節 於慈恩大婚第72節 主教親臨第141節 那就開刀第147節 碼頭戒嚴第82節 不若那地第166節 此去備戰第166節 此去備戰第28節 大話《三國》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91節 京報舊聞第59節 討價還價第59節 討價還價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50節 祝大蟲子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10節 劉老太醫第166節 此去備戰第33節 重慶之行第36節 縣衙戲耍第29節 信兒主事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96節 結拜義兄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141節 那就開刀第59節 討價還價第75節 百順酒樓第30節 菊兒之心第21節 重慶教案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29節 信兒主事第37節 不見花姐第115節 萍兒探女第50節 祝大蟲子第124 上上之策第125 呆子鹽監第52節 惡人惡行第160節 嚇死萍兒第84節 謀生之計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72節 黑白通吃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124 上上之策第76節 又見三絕第05節 於慈恩大婚第65節 談判(一)第152節 洪雅沉船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53節 劉忠說勢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105節 尋着大姐第18節 尊經書院第50節 祝大蟲子第110節 劉老太醫第124 上上之策第51節 縣衙對質第54節 知縣拜年第95節 洋玩意兒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85節 意外之喜第41節 洋人來了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40節 衆議洋教第28節 大話《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