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

和陳普高是惹出了亂子,這才被召回述職不一樣,馮德敏卻是因爲之前擔任貴州布政使的時候,政績傑出,這才被提拔晉升爲雲南巡撫的。

大唐王朝裡的巡撫以及布政使,和明王朝裡的巡撫、布政使不太一樣,大唐的巡撫並不是差遣了,而是實際官職,沒有一大串的差遣頭銜,也不是中央派遣的官員,而是屬於地方官員。

大唐裡的巡撫,乃是掌管一省政務的主官,除了軍務管不了外,其他的都能管,當然了,稅務、督察院、大法院、巡警部這些中央部門下設機構的話,乃是和地方共管的關係,實際權力要比明王朝的巡撫小一些,但是依舊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實權在握,這從其品級就是看的出來,乃是從二品

而布政使的話,則是作爲巡撫的副手,品級正三品。

而在大唐王朝裡,雖然說京官比地方官要高貴一些,但是一省巡撫的地位,是不會比各部侍郎差的,各部侍郎雖然也是從二品,但是在大唐王朝裡,內閣直屬各部十幾個,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這就使得了各部的權勢是在不斷的分散的,各部尚書裡除非是實權部門,不然的話,一部尚書連御書房值班都進不了呢。

尚書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侍郎了,各部左右兩個侍郎,而大唐的侍郎現在都已經是快要突破三十人了,除了實權部門的侍郎外,普通部門的侍郎其實權勢有限。

而要判定中央直屬各部等機構的官員有沒有權勢,目前已經是不能從其本官來判斷了,而要從他有沒有進入御書房來判斷,御書房的值班大臣,那纔是真正的位高權重,而御書房行走大臣,則是第二梯隊。

沒有進入御書房的官員,也不過是普通京官而已!

馮德敏高升爲雲南巡撫,雖然這個雲南乃是目前大唐治下根基最薄弱,甚至都還沒有完全控制的一個省份,但是架不住實打實的巡撫頭銜啊,這稍微過渡幾年,未來就能夠調任其他大省擔任巡撫了,而更進一步,那就是有可能進京擔任實權部門的左侍郎,而後續則是要爭取擔任一部尚書乃至進入御書房了。

當然了,這些事對於馮德敏來說還是太過遙遠。

作爲一個從龍甚早的官員,馮德敏的資歷夠深,不過他的起步低了點,當年他是在興泉府時期就投靠了大唐王朝,一開始不過是擔任一縣的科長而已。

後來隨着大唐王朝的快速擴張,他作爲從龍老人,這官升的也是跟坐火箭一樣,從科長再到縣丞,他只花了三個月。

從縣丞再到縣令,他也只花了半年!

然後因爲政績突出,更是一步登天,連升數級,擔任了貴州都勻府知府,再過又是跳過了從三品,直接升任貴州布政使,正三品。

如今,則是接任雲南巡撫!

這一路走過來,他自身的能力出色固然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不過更多的還是因爲他從龍早,而且趕上了大唐王朝快速擴張。

這打下新的地盤了,要抽調官員去接管,自然是從龍老人優先。

所以馮德敏的晉升之路,,實際上也是目前衆多大唐王朝高級官員的晉升之路,稍微有點能力,然後從龍時間也比較早的話,那麼升遷就會跟做火箭一樣。

而後續投靠的士子或者官員,那麼升遷之路就慢的多了,而且是越晚投靠的越慢。

吏部乃至李軒自己挑選官員的時候,往往是優先晉升在正泰縣、興泉府時代的老人,然後是廣西時期的老人,再過來纔是三省時期的官員。

而到了佔據江西、湖南、福建之後,這些時期投靠的官員雖然升遷也不算慢,但是已經是算不上做火箭了。

至於到了現在的江南時期,現在新投誠過來的官員,只能是慢慢熬資歷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當初以及現在,誰還會早早投靠大唐王朝啊,爲的不就是趁早加入,然後博取一個從龍之功嗎。

而從龍之功,越早功勞越大,但是越早也是越危險。

所以越早加入的人家承擔了這個風險,自然是需要給予他們高回報。

現在大唐王朝都已經是和明王朝平分天下了,你加入進來就想要獲得高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等到大唐王朝徹底擊敗明王朝,統一華夏的時候,你想要加入進來,那就更加不可能有什麼優待了,老老實實慢慢熬着吧!

馮德敏作爲一個早期從龍之臣,能夠做到今天一省巡撫的高位,也算是心滿意足了,進入李軒的辦公室後,李軒對他自然是不可能和對待陳普高一樣敲打一番,相反還是和馮德敏仔細的探討了該如何治理雲南政務。

同時李軒也是給馮德敏提出了幾個要求,一個是摸清楚現在雲南那邊的土司情況,爲後續的改土歸流奠定基礎,不過他也是同時說,雲南的改土歸流是要做的,但是不能着急,至少最近幾年是要不要着急,免的出現什麼亂子。

對於西南各省的土司們,大唐王朝的態度是明確的,那就是保持現狀爲主。

只要這些土司們不給大唐搗亂,承認大唐王朝的中央統治權,繳納稅收,那麼大唐王朝就效仿明王朝時期,承認他們在當地的世襲地位。

當然了,幾乎是每一個大唐王朝的高層官員都知道,改土歸流總歸是要做的,明王朝時期就已經是開始進行改土歸流了,而且已經是在廣西和貴州那邊開始施行,沒有道理等到了大唐王朝這邊還會開歷史倒車啊。

不過改土歸流是要做,但不是現在,至少在大唐王朝統一華夏之前,李軒是不願意因爲改土歸流而導致西南地區出現大規模動亂的。

雲南那邊,除了土司問題比較嚴重外,還有幾個問題,一方面是明軍依舊佔據了雲南的一部分地區,現在大理都還在明王朝黔國公爲主導的明軍掌控之下呢,同時張嶽也是派遣了部隊從四川進入雲南助戰。

這個黔國公府,也就是世人俗稱的沐王府了,當然了,沐王只是後人給他們強加的俗稱而已,實際上沐氏一族,從未有人在生前被封王,即便是死後追授,也那只有沐英、沐晟兩人,其死後分別追封爲黔寧王、定遠王。

這年頭,你要是讓稱呼黔國公爲沐王,能把他給嚇死,這可是自上尊號,和造反沒什麼差別了。

除了追封外,有明一朝,非皇室不得封王!

嗯,大唐王朝也是如此!

如今黔國公和張嶽一起,也算是掌控了半個雲南,在和第四步兵師來回拉鋸,而這種來回拉鋸戰裡,當地的土司們就倒了大黴。

wωω✿TTkan✿¢ Ο

雙方都缺兵少糧,而且補給困難啊,爲了軍事需要自然是會就地徵糧徵人,而且往往是會逼當地的土司們站隊,而站隊這種事稍有不慎就會家破人亡的下場。

另外雲南那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地的人口太少!

或者更準確的說是當地漢人太少。

廣西和貴州那邊爲什麼能夠改土歸流,而且之前能夠被明王朝,如今被大唐實際控制啊,就是當地的漢人人口數量非常大,同時當地的土人也是大量漢化。

實際上這年頭貴州、廣西那邊的土人,和當地的漢人已經是沒有什麼差別了。

不夠這種情況在雲南那邊則是要差了不少。

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移民,通婚,漢化,嗯,大體上就是來一個種族大融合!

廢除他們的所謂的傳統服飾,語言,乃至生活習慣,不用多久就能夠把他們徹底漢化,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來都是這麼幹的,而且效果絕佳!

這一項項說起來,一不小心就是說多了十多分鐘,這還是外頭的秘書提醒,李軒纔是反應過來,當即就是結束了這一次的會談,並讓馮德敏稍候留下,一起吃個午飯。

皇帝賜膳,自然是天大的殊榮,馮德敏當即就是謝恩然後帶着一臉的喜色退了出來。

隨即,御書房的幾個大臣們纔是陸續走了進來,開始今天已經被推遲了好幾個小時的早會。

不過例行的早會上往往是沒有什麼重大事項的,他們只是簡單的彙報了近期的工作後,李軒也就是結束了這一次的早會,然後帶着一羣臣子們吃午飯。

賜膳,這種事李軒經常幹,成本小,效果大。

不過是一起吃個午飯而已,對於李軒來說就是多加一雙筷子的事,甚至都不用額外浪費他的時間,但是這種事一般都是作爲榮譽上的賞賜。

哪怕是臣子們在賜膳的時候實際上吃的不怎麼飽,嗯,畢竟沒人敢在李軒面前狼吞虎嚥的,大多都是象徵性的吃一點東西,不過他們在乎的並不是這些,而是李軒賜膳的態度。

畢竟能夠讓李軒賜膳的人,全都是文武重臣,沒有足夠的分量是無法得到這個榮譽的。

吃飯的時候,衆人講究的是食不言寢不語,所以場面看起來似乎有些沉默,不過吃晚飯後,番後喝茶吃水果的時候,也是簡單的聊了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不管是李軒還是其他人,往往都是不會再聊什麼軍國大事,往往都是說一些生活上的小事爲主。

錢夢久說他的兒子前幾天剛成親,感嘆着時間過的很快,一晃眼都幾年過去了,兒子都長大成婚了。

聽到成婚這個詞,李軒突然是想起來,好像自己的妹妹慧塵公主今年也有十五歲了,按照這年頭人們的早婚觀念,也應該是開始找婆家了。

但是白太后似乎一直都沒有說過慧塵的婚事,也不知道有沒有開始找人!

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