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

沿着新南河、新南運河一路前進,乘坐內河渡輪的馮新原不用多久就是抵達了五大湖中部的小西湖。

然後他的坐船就是停靠在了五大湖地區的第一大城,同時也是新設立的五湖省的省治西湖城。

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帶有濃郁的江南風格。

不僅僅此地,實際上帝國在海外的很多地方的名字,都是帶有濃郁的本土特色。

比如新南港,這地方一開始就是作爲新江南而存在的,因爲此地實在太富饒,讓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這是第二個江南。

同時五大湖的名稱,其中第二大湖就是稱之爲小西湖,這名字自然是和本土江南的西湖對標的。

西湖城,這個城市乃是帝國在五大湖地區最早建立的城市,當年第一批帝國移民抵達此地後,就是在這個地理環境極好的地方建立了第一個五大湖地區的港口城市。

隨着移民越來越多,尤其是五大湖地區也是逐步發展起來後,西湖城也就成爲了五大湖地區的第一大城市。

目前整個城市的居民有三萬多人。

這三萬多人乍一看,似乎很少,在帝國本土的話,很多普通州府的城市的人口都有這麼多,一些中型城市,人口都是超過十萬人的。

至於大型城市,那都是數十萬人口的,而上百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也是不在少數,上海、天津、廣州這三大沿海城市,那可都是人口過百萬的。

但是三萬多人的城市在海外地區,卻是比較少見了,饒是人口總數已經超過千萬的北美洲地區,也就新南港的人口達到了十萬人,其他的所謂大城市都是隻有幾萬人。

而更多的,實際上都是隻有幾千人乃至只有幾百人的小鎮。

畢竟一千多萬人聽上去不少,但是分攤到廣闊的北美洲地區,那可就沒有多少了。

更何況北美洲地區的可供開發的地區實在太多,因此人口的分部是比較平均的。

這一點,哪怕是在西湖城這樣的城市裡也能夠得到體現。

這剛到西湖城呢,馮新原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地方其實也不咋地,都沒啥高樓,但是當乘坐着馬車離開了碼頭,一路往市中心去的時候,他就是感覺到了這地方和帝國本土城市的巨大差異。

第一感覺就是大!

第二感覺就是人少!

他一開始還奇怪,好歹也是三萬多人的城市呢,怎麼那麼少人,但是這個想法沒多久就被他拋棄了。

因爲整個西湖城的城區,足足有數十平方公里,這麼大的城區,才三萬多人而已。

再看道路兩旁的建築,沒有高樓大廈,建築也不密集,大多也都不是什麼商業建築,都是普通的居民建築。

但是這些居民建築卻是讓馮新原看了驚訝。

媽呀,這一路走過來,所看到的居民建築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兩層或三層小樓,前後還帶龐大花園的那種。

這種建築放在帝國本土,那可是妥妥的高收入中產階層的標配。

松江府市中心的周邊郊區裡,基本上都是這種小樓組成社區!

但是,在松江府郊區的這種獨棟洋樓至少五千唐元起,哪怕是聯排的洋樓,那也得好幾千唐元,哪怕是雙職工的高收入中產家庭,想要買這麼一棟小樓,也得積攢多年,並向銀行貸款。

但是在這邊,卻是清一色的都是這種小樓,而且全都是獨棟,前後還帶花園。

更讓他驚訝的是,他的車隊路過的時候,剛好看見有一棟兩層半的小樓,帶着至少上千平米花園,院前插了個待售的牌子,上書售價僅需兩百八十元!

“這裡的房子這麼便宜?”帶着疑惑,他轉身問了問自己的顧問:“林鶴,這裡的地產價格這麼便宜?”

這林鶴是一位二十多歲的男子,身穿職業裝,別看此君年輕,那可是美洲移民二代,移民之前也是揚州人士,和馮家有舊,前幾年考入國子監大學,畢業後參加科舉入仕,之前在禮部任職。

因爲他是美洲移民二代,對美洲風土人情熟悉,加上和自己有舊,馮新原是特地把他要了過來擔任自己的秘書。

對於一個剛步入仕途的年輕人而言,能夠擔任一省巡撫的秘書,這自然是好事。

這秘書職務聽上去似乎和前明時代的師爺有點類似,但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前明的師爺職務,那是私人性質的。

而這位林秘書的秘書職務,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官職,正七品呢!

林鶴當即道:“大人,這價格在美洲這邊算是正常價格了,而且這兩百八十元也不算便宜了!”

“我們家在幾年曾經在新南港那邊購入了一處宅院,也是這種獨棟小樓,佔地差不多兩千多平方米,也不過花了三百多元!”

“這邊的地價便宜,主要成本就是建築成本了,而且這邊的建築用的大多是木料,此地木料豐富,價格也便宜,大頭成本還是僱傭人工的費用!”

“而且這種木製小樓需要時常維護,不僅僅是木材不耐用,這周邊的各種野生動物太多,經常破壞建築,不經常維護的話住不了多久就沒法住人了!”

“倘若是鋼筋水泥小樓的話,這價格就不會這麼便宜!”

好把,這麼說馮新原就無語了,而且他也知道,這美洲的地價的確是便宜。

要知道當年帝國爲了招攬移民,土地那都是大片大片白送的,只要移民過來就直接送幾十畝甚至幾百畝的土地。

當地價不要錢後,建築的主要成本也就只剩下建築本身的成本了,而剛剛的小樓看似精緻,但仔細看了也知道,大多都是用木料,而關鍵的是,美洲這地方,森林多的是,木料非常的便宜。

看來這美洲,和本土的確是有着巨大的差別啊!

地廣人稀,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這是馮新原來到美洲後的直觀感受。

這一路朝着市中心去,漸漸地,這道路兩旁的建築纔是密集了起來,開始能看見密集的商業建築,人也是多了起來。

行人、馬車擁擠在街道上,甚至還能聞見熟悉的煤焦味,這讓馮新原有了熟悉的感覺。

這纔是帝國嘛!

剛纔路上所看見的景象,一點也不帝國!

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