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

“我早就說過,一千臺的備貨不夠,哪怕是前期,至少也得五千臺的備貨,要不然的話,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

“這可是北美七省,地廣人稀,家家戶戶都有上百畝甚至數百畝土地的,一些家裡人口多的家庭,甚至都有上千畝土地,他們對蒸汽拖拉機的需求是龐大無比的!”

“尤其是那些家裡有數百畝甚至上千畝土地的家庭,對於他們來說,蒸汽拖拉機是必須的!”

“就算是其他土地少一些的家庭,他們完全也可以合夥經營他們的農場,所以購買一臺蒸汽拖拉機也是很正常的!”

這年輕人的話卻是引起了他人的不滿!

說得好像誰不知道北美七省市場潛力巨大一樣,但是你說備貨五千臺就五千臺啊。

這裡頭得積壓多少資金!

哪怕不說錢,你以爲蒸汽機拖拉機是大白菜啊,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帝國本土的那些蒸汽拖拉機廠商,一年的產量就那麼點,而且這些產量基本都是預計供應本土市場的。

本土地區的東北、中亞等很多地方也是地廣人稀的,也是和北美洲這邊一樣,早年採用的是馬耕,現在則是逐步轉化爲機械化耕種。

僅僅是本土地區,就能夠把現有的蒸汽拖拉機產能全部消耗掉。

再者,帝國的經濟發展計劃,又不是隻針對北美一個地方,而是針對全球所有的海外領地,獲准銷售使用農業機械的地區可不少。

除了北美七省外,還有南美部分地區,同時之前就局部本土化的南非地區,印度戈河州、泊木州。

他們永來機械貿易公司,能夠從其他地區的機械貿易公司手裡搶過來這一千臺的份額就很不錯了。

想要再多,價錢都不行!

因爲經濟發展計劃那是帝國戰略,現有的蒸汽拖拉機產量有限的情況下,爲了讓每一個地方都能感受到來自金陵方面的善政,來自聖天子的皇恩浩蕩。

這產量可都是按地方分配的!

本土多少,北美七省多少,南非多少,印度地區多少,那都是高層討論後定下來的。

他們永來機械貿易公司有個屁的發言權,上頭給多少的配額,他們就只能賣多少。

“唉,現在也沒辦法了,現在的貨源就這麼點,回頭我們研究研究,看看這七個省怎麼分,唉這事不好做啊,一個搞不好就是得罪人!”

這蒸汽拖拉機等農業機械的份額不夠,永來機械貿易公司也是沒有辦法。

他們本來就是政策性的公司,任務也不是賺多少錢,而是爲了經濟一體化服務,既然讓農民們得到農業機械設備,也得防止這些農業機械流失。

尤其是避免流失到土著手中。

那些韃靼人可是滿腦子都是想要通過各種渠道得到帝國的各類機械產品,尤其是蒸汽機這東西。

所以,這銷售到海外省份的每一臺機械設備,尤其是有蒸汽機的機械設備,每一臺都是得單獨編號記錄跟蹤。

農戶購買後怎麼用他們管不着,直接轉讓給其他農戶他們也不管,但是這蒸汽拖拉機卻是不能消失,農戶之間的轉讓必須要備案記錄。

監管這些農業機械設備,尤其是上面的那一臺臺蒸汽機,這纔是永來公司的主要任務。

而這,也是爲什麼只能由國企部全資控股的貿易公司來做這事的緣故,民營資本可沒這個資格。

儘管限制多多,但是好說好歹,這北美七省的農場主們,總算是可以購買蒸汽拖拉機了,不少人下了訂單後,已經是盤算着今年具體該怎麼擴大種植面積,該種什麼了。

這種出來了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實在不行,直接賣給大唐糧食總公司啊!

大唐糧食總公司美洲公司,已經是通過大唐朝報美洲版發佈了本年度的糧食價格銷售以及收購指導價,價格基本上和去年持平。

儘管大唐糧食總公司的糧食收購價,一向來都是比市場價格略低,賣給他們似乎要吃點虧,但是你要知道大唐糧食總公司的收購,那可是有多少要多少。

前幾年新南州的小麥大豐收,當地很多農民都擔心小麥價格會暴跌,但是大唐糧食總公司美洲公司依舊敞開了收購,價格依舊和去年持平。

這種事,在大唐各地經常發生,甭管是豐收了還是歉收了,大唐糧食總公司總是會站在最前面。

豐收了就敞開了收購。

歉收了就敞開了出售。

當時的糧食價格絕對不會因爲豐收而暴跌,歉收而暴漲,永遠都是維持在一個正常的合理水平。

當然了,大唐糧食總公司這麼幹,其實也不會虧本,哪怕是部分虧本了,但是大部分也不會虧本,少數還有得賺。

比如美洲這邊的糧食,他們收購後一般都是直接通過萬噸貨輪運回本土去了。

這運回本土去後,因爲兩地的糧食價格差距有些大,哪怕是加上運費,大唐糧食總公司也不會虧損,往往還會小賺一筆。

好吧,其實對於動不動就得投入數十萬資金,折騰大半年只賺了幾千唐元的商業活動,如果是對於純粹的商業行爲而言是虧大了。

但是大唐糧食總公司它就不是商業公司啊,這公司可是正兒八經的行政機構……

能穩住糧價,同時不虧損,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成功了。

有大唐糧食總公司在,大唐的農民們,基本不用擔心種出來的糧食沒人要。

以前呢,是有心無力,種不了那麼多,同時交通比較困難,尤其是河運不通的地方,依靠馬車運輸成本高昂無比。

但是現在,美洲鐵路計劃也是開始施行了,除了美洲大鐵路這條大動脈外,還預計會在東部沿海的部分人口密集的地區建設部分支線鐵路。

反正這些地方都是平原,修鐵路方便的很。

鐵路有了,再加上原來的運河運輸體系,這就讓運輸成本降低下來了不少。

放開鐵路限制,放開農業機械設備的限制,僅僅是這兩項,就已經是足以拉攏美洲移民的心。

普通人是不會關注這麼多的,他們只關注自己的利益,而對於絕大部分美洲人口而言,他們的利益就是農業利益。

只要讓他們的農產品賣得出去,賣得出去高價,那麼他們就會支持金陵方面。

反之,他們就會跟在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後頭吶喊什麼美洲本土化之類的。

穩住海外移民裡的農民羣體,並大量進口海外農產品,這是經濟發展計劃裡的一大核心政策。

因爲這也是經濟一體化裡的核心目標,那就是把海外領地的絕大部分農民羣體,和帝國本土綁定起來。

海外領地那麼多的糧食產量,他們自己可消化不了,只能是供應本土市場的。

一旦失去了本土市場,海外領地的農場主經濟體系分分鐘就得崩潰。

而這,也就是經濟一體化的本質了。

讓他們從此以來離不開本土!

不會從感情上的,而是從利益上!

如果說農業是穩住了海外領地的基本盤,那麼後續的礦產開發、商貿以及其他諸多行業的放開限制,那就是用來穩住海外領地的士紳羣體了。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八百四十七章 威名遠播的陳立夫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