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

在陳立夫的親自主持下,吳淞江北岸開發區的開發進度非常的快。

畢竟北岸開發區,雖然說一開始的目標是打造什麼商業、工業、居住於一體的新城區,但是前期開發肯定是工業爲主。

沒辦法,這是以上海的整體環境而決定的。

上海的各區域,因爲地理環境以及前期規劃的緣故,所以商業中心一直都是商貿區,哪怕是縣城這一片屬於整個上海城區的真正中心都是無法動搖商貿區的商業地位。

而第一工業區則是屬於典型的工業聚集地,而且以重工業爲主,入住了大量的國企部所屬企業,這是因爲上海早期開發的時候,投資建廠的主要還是以國家資本爲主,至於民營企業則是比較少了。

而國企部所屬的企業,大部分都是涉足的重型工業,輕工業是比較少的。

只有第二工業區,纔是入住了大量的民營企業,這些民營企業大多也是彙集在的輕工業爲主,在這裡,有好幾家在全國範圍內都是相當出名的企業,大名鼎鼎的江南紡織公司,就是在這裡設立了大型的生產基地。

不過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開發,同時因爲地方也不算大,所以這兩個工業區的可供後續開發利用的面積已經是沒有了,基本上所有的地皮或者是工業區自建的廠房都已經是租了出去。

因此,大部分的民營中小企業,實際上並不是在得知兩大工業區裡的,而是分散在周邊區域。

如今,吳淞江北岸開發區成立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企業想要入住呢。

但是想要入住也不是那麼容易得到事,沒點實力的企業想要入住,人家開發區還不要呢。

畢竟這是上海,在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資本,從全國範圍內涌進來的資本可那可是相當的多,有了資本後,也就慢慢的形成了上海這個全華夏最大的工業製造以及金融中心。

順帶着,這裡的各種類型的服務產業那都是相當出色的,秦淮河的風頭都是被搶走了不少。

人多錢多需求旺盛,娛樂產業自然也就能夠順勢蹦躂起來,不過大唐帝國對娛樂產業採取的是嚴格控制的態度,從業機構需要申請特殊的營業製造,並且在特定的場所進行經營,從業人士全憑自願,來去自如,而且還要經過體檢,持有衛生許可證才能夠上崗。

怎麼說呢,這種事既然都延續了幾千年了,想要徹底禁制的難度,和不讓官員們貪污的難度是一樣的,根本無法杜絕,只能是嚴格管理,讓這些社會的陰暗面處於法律的掌管之下,免的搞出來什麼被黑勢力團伙控制,進而延伸出來各種違法亂紀的事情。

在大唐帝國,可沒有什麼黑社會啪啦啪啦的,畢竟大唐帝國可是君主專制封建帝國,帝國本身就是最大的暴力機構,嚴厲禁止除官方以外的所有一切非法武裝。

早年的時候,大唐帝國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對城市進行整頓,雖然說當初是爲了市容市貌,但是順帶的也是把各種乞丐團伙啊,打手團伙之類的清理乾淨了。

因爲當年,大唐帝國的巡警們,看見閒散人等就直接抓了,沒有勞動力的要麼送進孤兒養老院,於勞動力的直接送去各種工廠、工地工作。

到如今,就更不用說了,大唐帝國連那些地主士紳們的自衛武裝都無法容忍,軍方一天到晚都盯着國內各地,生怕那裡冒出來一羣武裝組織造反啊什麼的。

所以搞得那些士紳地主們連護院都是不敢私自聘請,只能是僱傭什麼保鏢公司的護衛,而這些保鏢公司清一色都是官方所屬的公司,裡面的人也都是退役軍人。

所以只要帝國想要打壓,那些什麼小癟三就別指望能夠蹦躂起來。

怎麼說呢,在大唐帝國就沒有這種黑社會生存的土壤。

沒有涉黑,那麼娛樂產業也就只是一種普通的娛樂產業而已,只不過經營方式不太一樣,基本上是經營場所和從業人員進行合作的方式,而不是說僱傭之類的。

而從業人員的管理,則是屬於官方。

大唐帝國裡其實和明王朝一樣,也是有教坊司的,只不過不是掛在禮部名下,而是掛在了商部名下,名字也不是教坊司,而是叫做文化司,這個文化司主要就是管理各種文化娛樂產業的,而管理這種特殊娛樂行業的,則是文化司下屬的一個處,名爲教坊處。

基本上,全國所有特殊娛樂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是歸屬該處管理。

只不過即便是管理,但卻不是強制性管理,因爲在大唐帝國沒有什麼賤籍,不僅僅是娛樂產業人員的賤籍,其他什麼工匠啊,軍人啊什麼的,都是取消了專門的戶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不以戶籍進行區分。

所以,在大唐王朝裡從事娛樂產業的人員,只要你自己願意,隨時可以去教坊處註冊登記,進行體檢,獲得衛生許可證後就可以隨意到任何一個有經營許可證的場所上班,等想要從良的時候,直接走人,然後自行到教坊處註銷登記就行了,嗯,不去註銷也沒關係,頂多就是留下一個檔案紀律,沒啥實際影響。

在這個特殊行業上,大唐帝國的官方態度,是嚴重偏向於從業人員的,避免這些從業人員受到人身自由的迫害。

上海這邊彙集的資本衆多,有錢人自然也多,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的從業人員跑到這裡來淘金。

雖然說娛樂產業的發展情況,不一定能夠體現什麼,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也算是間接證明了上海的經濟活力。

說的直白一點,那就是不差錢!

企業多,想要入駐北岸開發區的企業那可是數不勝數,畢竟在工業區裡辦廠,和在外頭的普通地方辦廠那是不一樣的。

先不提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優惠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會有,只不過是力度不一樣而已。

這些企業,尤其是從外地大老遠跑過來想要在上海建廠的人,看重的也不僅僅是什麼政策上的優惠,他們更加看重的是開發區內便利的各種條件。

首當其衝的就是交通!

上海的交通是沒的說的,而上海的兩個工業區的交通設施那就更沒的說了,全國那麼多城市,只有上海有大規模的水泥硬化路面,再加上黃浦江和長江以及沿海,交通優勢太大了。

其次是聚焦效應!

上海各種各樣的企業都有,聚焦效應非常的明顯,在這裡開工廠,原料和市場都是不用愁的,如果生產的產品並不是面向消費者,而是面向企業的工業產品,那麼就更簡單了,在上海走一圈,你能夠找到一大堆的客戶。

當然了,能不能談下來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此外還有金融以及人才上的優勢。

上海錢多,很多窮的只剩下錢的人,都是揮舞着支票本到處尋找投資機會的,商貿區裡的銀行,證券公司一大堆,只要你有本事,從那些銀行家裡手裡頭弄個幾十幾百萬兩銀子都是有可能的。

上海人多,這個人不僅僅是指高端人才,同時還指低端的工人,大量的高端人才跑到上海來,因爲只有在這裡纔有衆多的企業讓他們找到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

而普通的工人,則是大部分來之於江南道本身以及其他省份地區的農民子弟,他們大老遠跑過來就是爲了尋找一份工作,賺一份工錢。

簡單說,這裡有交通優勢,有原料,有市場,有資金,有勞動力,算得上是當代大唐帝國裡最適合開辦企業的地方了!

所以吳淞江北岸開發區這段時間,是接到了無數的企業申請入駐開發區的申請。

對此,吳淞江北岸開發區還需要進行一番的挑選,纔會確定最後的名單。

而挑選的條件也很簡單,那就是對投資金額有要求。

投資金額這個是前提條件,那些只打算投資幾千兩,萬把兩銀子的小企業就別指望了,沒有幾萬兩銀子的投資,人家開發區都不讓你進來。

入住企業是不用愁的,哪怕是不算後面這些公開申請的企業,在開發區項目正式破土動工之前,就已經是敲定了十多家的大型企業入住了。

而其中的龍頭項目就是肇慶機械公司的生產基地,其他的也都是大企業。

北岸開發區情況發展良好,陳立夫也是鬆了口氣,這第一次主持這麼大規模的項目開發,說真的沒壓力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知道,這個項目雖然說都是上海自己搞出來的。

但是上海這麼重要,不知道大佬們都盯着呢,這要是出了什麼差錯,頭頂上的烏紗帽保不住不說,估計還有可能鋃鐺入獄呢。

陳立夫小心謹慎的搞開發區,一心要把北岸開發區搞出來,讓上海的工業規模再上一個臺階。

但是在金陵城的李軒,卻是沒有把目光放在上海,也是沒有放在什麼工商業上,如今上海那邊發展良好,全國範圍內的工商業發展也比較順利。

所以他也是懶得過多操心了,反正很多事操心了也沒用,相反的,他更加關注農業。

臨近五月,夏天到了,而這個夏天的雨水特別的多!

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換不到馬匹就去搶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