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

對於輪距的標準,大唐帝國並沒有對民間進行強行的規定,理論上來說,你喜歡造多寬的馬車都可以。

但是如今的馬車,大部分也不是私人打造,很多都是馬車公司,再不濟也是馬車作坊打造的,他們打造的馬車都是有規格的,除非特殊需求,不然的話爲了市場,他們造的馬車也是和官方的馬車一樣,起輪距都是一米四。

畢竟馬車造出來是用來用的,而且大部分還是需要跑在國道上的,你要是搞的太大,那可跑不了。

因此在這種影響下,實際上民間的馬車,普遍也是使用的一米四的輪距。

如此也就造成了,大唐帝國裡的馬車輪距,雖然各種都有,但是一米四卻是屬於一個大衆標準。

不管是軍方的大量馬車,還是說民間裡的貨運雙輪、四輪馬車,又或者是有錢人使用的普通雙輪乃至四輪馬車,其輪距都是一米四。

因此大唐帝國的官道,也是根據一米四的馬車輪距來制定官道的寬度的,輪距再加上必要的行人空間,因此普通官道的寬度就是兩米,當然了,這其實只是理想標準,在一些施工困難的山區,其官道的寬度往往只有一米五六左右。

但是,絕對不能低於一米四,低於一米四的話,那就是不合格的官道,主政官員會挨批的。

而部分官道,則是有四米寬,因爲部分官道是需要滿足兩輛馬車並列行駛。

而超過四米的官道的道路也有,不過比較少,而且也不算是硬性規定,有一些是軍事需求,比如說天津到幽州城,再到宣府,大同府的官道,這一段路,就是典型的軍事需求,其最低標準就是六米,部分路段甚至能夠達到十米以上,而且道路的情況相當良好!

這一方面是因爲軍事需求,而另外一方面,這片區域乃是屬於北方平原地形,修路容易。

而內陸地區,如果沒有軍事需求的話,主要是一些地形平坦,建設難度低的地區,同時該地的財政也比較良好,同時也有這個運輸需求的話,那麼就會修建寬度比較寬的官道了,比如上海到杭州的官道,那就是六米大道,寬敞的同時,而且路面結實平坦。

浙北和江南都是不差錢的地區,而且此地屬於平原地區容易建設,更加重要的是有着龐大的物資運輸需求,纔會有這種足足六米寬的官道。

大唐帝國的官道,總體上來說,還處於大規模的建設階段,很多還是延續使用前明時代的官道,說是兩米以及四米的標準呢,但實際上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進行擴建,目前只有一些容易建設,或者是有着軍事需求,又或者是地方財政比較寬鬆的地方,完成了官道擴張和新建的工程。

但是,即便是有部分路段,還是前明修築的官道,但是也是能夠用的,只是沒那麼好用而已。

四支督導組,他們有的乘坐船隻沿着長江南下,然後通過京杭大運河北上,而有的,則是直接過長江,然後走陸路北上,都是坐船做馬車,甚至在部分路段直接乘騎馬匹的,所以督導組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這不快不行了,他們還要趕到各自的任務目的地督導當地的官員防洪抗洪呢,這要是遲了,那可就麻煩大了。

李軒對這一次的防洪抗洪是非常重視的,這四個督導組的組長,都是督察院的正三品僉都御史擔任,並且是賦予了一定的臨時權限,而僉都御史,在督察院裡,本來就是平時巡視各省的大員,可不是什麼普通官員。

他們去到了當地,能夠極大的震懾當地官員。

督察院就是負責‘督察’這一環節,而指導嘛,則是由內閣的其他部分派出的官員負責,包括農部、工部等部門的官員的,在技術細節上,指導當地的官員進行防洪抗洪。

督導組前往各省後,金陵城這邊也是沒閒着,衆多大臣們開始調動大量的各種物資北上,尤其是至關重要的糧食,那更是重中之重。

而負責提供以及部分承運任務的大唐糧食總公司,一紙令下,就是讓下屬的各省道分公司準備了大量的糧食以及運輸糧食所用的船隻以及馬車,然後大量的糧食開始朝着北方運輸而去,加強當地的糧食儲備,以便及時救災。

當然了,大唐糧食總公司雖然是國企部所屬企業,而且還是非常典型的政策性企業,但是好歹也是按照商業模式運營的企業,他們雖然提供了這麼多的糧食,但是官方還是要給錢的。

只不過是不用立即就給,可以欠賬,同時價格也只是最低的成本價而已。

糧食在北運,其他物資也是陸續北運。

儘管洪水還沒有來,但是大唐帝國卻是已經幾乎動員了大半個帝國的力量準備防洪抗洪了。

五月三日,淮安府府城,江北道道員季令達看着手中報告書,在看看外頭正在不斷下的大雨,直覺告訴他,這一次麻煩大了。

他手中的報告書,乃是京城通過加急送過來的,除了皇家理工學院的天氣預報外,還有一封聖旨,聖旨上要求他必須高度關注天氣,做好防洪抗洪措施,並且說,當地駐軍將會爲防洪抗洪工作提供幫助。

щшш ●ttκā n ●¢ Ο 如果只是當地下雨的話,那麼問題不大,淮安府雖然處於淮河流域,不過卻是處於下游,在中上游沒有大量洪水下來的話,僅僅是當地下大雨,淮安府各地的防洪堤壩還是可以扛得住的。

但是,奈何這一次下雨的不僅僅是淮安府當地的,而是一整個中原地區都下雨,尤其是河南那邊,預計也會下大規模的暴雨,這雨水會彙集到黃河,然後不斷沿江而下,衝擊着兩岸的堤壩,再加上當地也下雨的話,那麼發生洪澇就是必然的。

當即,季令達就是把屬下的官員找了過來,然後吩咐下去,下屬各州府立即組織防洪抗洪工作,爲了減少扯皮開會討論耽誤時間,他直接要去,命令直接傳達到各縣各鎮,下屬各州府縣不用高什麼開會討論了,直接照辦就行了。

而且他的指示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要各地立即組織防洪抗洪工作,動員徵召當地民衆緊急加固堤壩,疏通河流,同時轉移容易發生洪澇地區的民衆到安全地帶。

不管黃河中游會不會下雨,也不管其他地方會不會下雨,但是小心總是沒錯的,更何況,上頭已經是有了明確的指令,要防洪抗洪,到最後哪怕是屁事沒有,虛驚一場,但是也不會有人來說他浪費人力物力。

隨着季令達的一聲令下,淮安府下屬的各府縣都是迅速動了起來。

大唐帝國立國雖然十幾年了,但是統一華夏其實也就是最近七八年的事,帝國正處於立國初期,行政效率可是相當高的,不會說和那些立國百年以後的王朝一樣,進入王朝中期後,整個政權都是陷入了一種懶惰期,各種亂七八糟的毛病多的是。

如今大唐帝國的地方衙門,官員們爲了升官,爲了政績,大部分還是很拼命的,因爲大家都不傻,都知道在立國初期的這些年,是最容易出頭的時候,再過幾十年,等到階級固化之後,那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當然了,行政效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如今大唐帝國的大部分文官,都是自身培養的官員,這些官員學習的就是各種近代化知識,那麼是剛進入官場沒有什麼實際經驗,但是理論基礎基本都是有的,稍微鍛鍊一下,就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如今大唐帝國的讀書人乃至官員,可不是以前的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士子!

同樣是士子,前明士子和大唐士子,那是已經變成了截然不同的概念,當然了,人其實還是原來的那羣人,只是所學的東西不一樣了而已。

江北道率先開始防洪工作,而河南那邊則是要稍微晚了幾天,沒辦法,三百里乃至五百里加急再快,也需要時間!

等到郵遞司把聖旨傳到河南的時候,那已經是好幾天之後了。

不過詭異的是,當河南省巡撫蕭保關看到這份加急報告和聖旨之後,感覺有些怪異!

要防洪抗洪?

難不成是我眼花看錯了?

這外頭的陽光猛烈的很呢,縱是五月初,但卻已經是有了六七月盛夏的跡象了。

在如此陽光明媚的天氣下,你讓我們開始防洪抗洪,而且還是立即行動不得有任何的拖延,同時規模也是非常大,要動員全省。

這好端端的,怎麼可能發洪水嘛!

但是,儘管心中有些懷疑,但是這皇家理工學院的天氣預報內容卻是不得不讓他重視,畢竟這是皇家理工學院,他們所提交的每一份報告,那都是不能有任何輕視的。

更加不要說,隨同天氣預報送來的還有聖旨呢。

聖旨上,明確說了讓他立即動員全省進行防洪抗洪。

既然有了報告也有了聖旨,哪怕是他不太相信未來一個月會連下暴雨,但是也得老老實實的這麼辦,要不然,別說官帽子保不住,他連腦袋都百分百保不住……

抗旨不遵,這罪名可大了去,死刑都是最輕的,極有可能都會連累家人!

如今的大唐帝國,可是依舊保留了連坐制度,某些罪行可是‘一人犯罪,全家抄斬’。

所以,甭管他信不信,願不願意,都得老老實實的按照聖旨的指示去做,因此一接到聖旨,他也是沒敢有絲毫的耽誤,立即就是下令全省進行動員防洪抗洪。

而說來也巧,他這天剛下令動員全身進入防洪抗洪呢,第二天的傍晚時分就是開始下雨了,一開始還只是小雨點,但是到了半夜是越下越大!

這天夜裡,河南省巡撫蕭保關徹夜未眠,因爲這雨,太大了!

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飛機時代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五百五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師克柳州(求訂閱,月票)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兩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