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木猶如此人何堪

聽見裴綰的崇敬讚許,閻行笑了笑,不以爲然,反問道:

“爲什麼要這麼說呢?”

“將軍當年本可逃離兵災,卻爲了救護婦孺,甘冒鋒刃,力抗羣兵,雖千萬人,吾往矣。這難道不是孟子說到的大勇的道理麼。”

閻行沉吟了一下,當時的情況是如果沒有人留下來斷後,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涌向地道,不做抵抗的話,那勢必都會被敵軍發現,被薰死、困死在地道里。

相反的,如果留下的人能夠成功施展疑兵之計,那衆人逃出生天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正是在這種考慮下,閻行做出了後續影響命運軌跡的決定。

“孤哪裡稱得上大勇之人,不過是形勢所迫而已。”

話說到這裡,閻行突然心中一動,意識到了裴綰的弦外之音,他眉頭一挑,看着裴綰說道:

“文崇,你還有未盡之言?”

“沒有了,只是覺得將軍說得在理,世間少有千萬人亦往矣的大勇之人,將軍尚且不敢自詡,就更別提他人了,餘者不過都是形勢所迫而已罷了。”

裴綰目光閃爍,又緊接着說道:

“如將軍在牛尾聚力抗羣兵是如此,家父與李傕廷爭也是如此,嚴長史在安邑堅守更是如此。”

閻行沉默了,裴綰聰慧,他的話看似隱晦,但一聯繫上下文,就能夠想明白他到底說的是什麼了。

嚴授在牛尾聚時沒有留下來力抗羣兵,在安邑城時卻苦苦堅守抵禦郭汜大軍的進攻,難道兩者不是同一個人嗎,不是,從來都不是,只不過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死守了而已。

閻行鍾情於牛尾聚,是因爲陸玥是自己微末落魄之時遇上的女子,閻行信重嚴授,屢屢委以留守重任,是因爲嚴授用直言進諫、堅守安邑等等功勞驗證了閻行的信重。

正是因爲這一點被閻行看作是“初心”的東西,嚴授、陸玥在某種程度上反而要比裴家父子、裴姝在閻行心中佔據了一個更重要的位置。

可同樣也是這一點,讓早慧的裴綰察覺到後如鯁在喉。爲此他不惜冒着觸怒閻行的危險,拐彎抹角地說出這一番戳破“初心”的話來。

閻行看着面前這個少年聰慧、心思縝密的妻弟,面色愈發凝重。

裴綰話說出口後,一度也有些後悔,但他卻無法挽回,況且在他心中,他也想知道這到底是不是自己姊夫身上一塊不可觸碰的逆鱗。

“咳咳,則不敢苟同裴書佐的看法!”

在這個當口上,閻行和裴綰兩人之間的氣氛十分微妙,亦師亦兄的閻行沒有說話,但也許下一瞬間他就會發怒,將觸碰自己身上逆鱗、無故挑起爭端的裴綰問罪責罰。

只是沒想到,蘇則卻提前出聲了。

閻行和裴綰的目光循聲投向了蘇則,蘇則正容說道:

“書佐以爲世間少有大勇之人,不過是爲形勢所迫,則不敢苟同。從前曾子居住在武城,越國軍隊前來侵犯,曾子就逃離了,等到越國軍隊退走後,他才重新回來。而子思居住在衛國,齊國的軍隊前來侵犯,別人勸他離開,他說‘如果我也離開,國君同誰來守城呢?’,堅決要留下抵抗齊國的軍隊。”

“可孟子卻說,曾子和曾子和子思遵行相同的道理,都是大勇之人。因爲曾子是先生、是長輩,所以他離開,使得跟隨的七十個弟子中沒有一個出事的,因爲子思是臣,所以他留下和國君一起抗敵。如果曾子、子思互換了位置,他們也都會這樣做的。”

裴綰倒是沒想到這個扶風的蘇則敢在這個時候摻和進來,他臉色一寒,也要出言反駁,但他還未開口,已經被動怒的閻行一口喝退。

“夠了,文崇,你退下!”

聽到閻行的喝令之後,裴綰愣了一愣,猶豫了一下,悻悻轉身退了出去。

有了這麼一個小插曲,同行的人中更加謹言慎行,而閻行也興致全無,已經萌生了去意。

鬚髮花白的嚴授卻似乎沒有注意到這樁事情,他找到了聚中當年自己親手種下的桃花,如今它已經成了一截歪歪斜斜的枯木,伸手摩挲着已經失去了所有生機的枯樹,嚴授目光中滿懷着感傷。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

離開了牛尾聚之後,衆人沿着山路離開,沐浴着殘陽的金光,趕回陳倉。

途中竟意外下起了一場夜雨,心緒煩亂的閻行不小心淋到了雨水,結果一貫身體強健的他,一回到陳倉城中,就發燒生病了。

這可嚇壞了同行的衆人,嚴授親自爲閻行診脈,還急忙召來醫官診斷用藥,從多名醫官口中確認了閻行只是溫病症狀,服用完湯藥,歇息一晚,退了溫熱之後就無大礙的情況後,衆人才慢慢地放下心來,相繼退回自己在郵驛的臨時居所。

半夜裡,身爲校事、戎裝在身的董黛卻突然匆匆趕來。

到了寢室門口,董黛就被守夜的親衛攔住了。

“止步!”

董黛在被甲持兵的親衛面前,停下了腳步,她出示了自己的腰牌,口中說道:

“校事有要事稟報將軍!”

親衛見到了校事的腰牌後,對視了一眼,轉身去向在另一間寢室守護的蘇則稟報。

蘇則身爲將軍府的掾史,今夜守護臥病在牀的驃騎將軍,雖然可以在另一側的廂房安睡,但他自知責任重大,不敢熟睡,只是和衣躺在榻上淺睡,此時聽到有校事趕來稟告急報,他皺了皺眉頭,當即起身,整理了衣袍,就邁步走出了門外。

“將軍正在臥病歇息,恐怕此時不便接見,校事還是等將軍醒來之後,再行稟告吧。若有急務,不妨向嚴長史稟告。”

蘇則被闢入驃騎將軍府之前,也聽說將軍府內有一支校事,行事隱秘但卻職權極大,有些類似前漢的繡衣直指。

他雖不認識董黛,但既然將軍臥病睡下,蘇則不想爲了校事打擾到閻行,當即迴應董黛說道。

董黛卻沒有挪動半步,她徑直說道:

“君乃新闢的掾史,可能有所不知,校事之事一向只能夠面稟將軍本人,府中其他各曹無權干涉。”

聽到董黛綿裡藏針的話語,蘇則大皺眉頭,心想這些校事行事果然跋扈,將軍總御萬機,明略遠謀,但在這樁事情上,卻怕是用錯了。

蘇則原本還想阻攔,但這個時候在閻行寢室看護伺候的醫官卻輕輕打開房門,走了出來,他走到蘇則身邊,小聲地說道:

“蘇君,將軍剛剛醒了,聽完室外的動靜,他知道蘇君忠直,特地讓小人帶話,若是有緊急要務,不要阻攔。”

蘇則聽到是閻行的話,只能點點頭,揮手讓親衛放校事董黛入內,他想了想,又讓醫官帶着,自己也走入寢室之中。

諸人先後走入寢室之內,見到了榻上的閻行臉色還是很虛弱,但目光已經恢復了幾分神采,他見到了董黛之後,出聲問道:

“校事有何要務?”

董黛見狀微微偏了偏頭,閻行明白她的意思,示意讓還跟在後頭的蘇則和侍候的兩名醫官都先退出室外。

“將軍,鄴城校事急報,河北又向共縣、汲縣等地增派兵馬,河間的河北兵卒亦有調動軍令。”

“哦。”

閻行虛弱地點了點頭,兵家用兵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關東,河東、河內兩郡與河北袁紹的地盤犬牙交錯,閻行向西用兵,雖然因爲前番朝廷遣使斥責一事,袁紹不得不上書自陳,對外也安分了下來。

但這位河北霸主,閻行終究不得不防,因此需要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迅速獲知河北兵馬的調度方向。

眼下袁紹重新增兵汲縣、共縣等地,除了可能又起了兵吞三河之心外,也有可能是在故作疑兵之計,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像釘子一樣死死釘在了冀、幽之間的公孫瓚。

“是否探知河北真正的用兵方向?”

“暫未明確,只是初步探知淳于瓊、顏良、文丑等河北將領率軍移往河間國,蔣奇、韓猛、趙叡等河北將校增兵汲縣、共縣等地。”

“小心行事,儘快探清敵軍虛實!”

“諾!”

董黛輕聲應諾之後,沒有再開口,閻行等了一會,才緩緩問道:

“還有事?”

“沒有。只是校事身爲將軍耳目,兼顧內外。眼下將軍臥病在牀,是否要調來校事守護將軍的安全?”

“不必了。孤在寢室之中,十丈之外就有親衛守護,哪裡有什麼危險。”

“但將軍總需要一個體己的人照料吧,這些醫官有些醫術,但畏將軍如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哪裡能夠體察到將軍的心意,真正照料好將軍。”

口中說着話,董黛已經走近前,將閻行額頭上的涼巾輕輕拿起,重新拿到旁邊的盆中擦洗、擰乾,然後仔細疊好,放到了閻行的前額上降溫。

閻行微微眯起了眼睛,淡淡問道:

“你說醫官畏孤如虎,難道你就不怕孤麼?”

“也怕,稍稍靠近一點,胸口就砰砰跳個不停。”

說到這裡,董黛自己都撲哧一笑,咯咯笑了起來,她俯身爲閻行貼好涼巾的時候,胸脯正好低下來,此刻更是隨着輕輕的笑聲上下跳動着。

閻行只看了一眼,就重新閉上了眼睛,像是要睡着一樣。

但董黛輕柔的聲音也慢慢響起,她吐氣如蘭,鼻息的涼風噴在了閻行的頸部之間。

“將軍困了麼,還是有心事?”

感受到脖子間的絲絲髮涼的氣息,假寐的閻行不禁動了動脖子,重新出聲。

“恩,想家了!”

“家。”

董黛停住了笑聲,喃喃重複了一句,這才重新站直了身軀。

她靜靜看着這個身上充滿秘密的男人,過了一會,才輕輕說道:

“將軍好好歇息,病好之後就能歸家了!”

60、大奴28、虎嘯返山雍涼驚(1)30、援軍90、雙鐵戟11、行軍11、匈奴人 (求訂閱)1、 仕宦顯達人常情(1)32、南北使者14、聲東擊西兵家計(5)56、民心此中尋(感謝書友湖湘天下的萬賞)89、翩然有客不期至(下)27、口銜天威討不臣(4)45、爲政焉得人人濟25、口銜天威討不臣(2)70、十月風雪夜歸人(上)39、抽絲剝繭意迷離8、木猶如此人何堪47、臨危紛議戰和策(下)13、梟桀56、袁本初上書自陳76、臨41、捕奸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8、父子15、舟師之利圖遠謀14、逆襲 (求訂閱,求推薦)54、花色一時明72、正復爲奇,善復爲妖85、 步步爲營91、木罌渡兵取河東(上)51、論將59、白波內訌(完)45、鐵騎聲聲催號角(完)27、兵陰陽家33、同心69、 兵前先有禮使至(完)69.定軍山63、挾持16、困獸猶有噬人意13、常林之名君始聞10、太守行春恩威重(4)73.落鳳18、民伕85、父與子146、臨危紛議戰和策86、真情假意49、衣帶詔現風波起(下)42、軍市女閭11、天子一見三嘆息(上)57、投矛89、翩然有客不期至(下)35、翻臉13、聲東擊西兵家計(4)74、伐交2、仕宦顯達人常情(2)83、雒陽見聞27、豺虎遘患刀兵起77、獨斷1、俘虜36、但聞中流擊楫聲51、英雄亦有愁眉事20、涼地又有豪傑生87、按兵不動另有因41、兵政無糧難爲繼30、伏兵 伏兵284、孤忠22、冒刃銜鋒狹路逢44、逃亡294、攻守異議15、聲東擊西兵家計(6)46、臨危紛議戰和策26、鬼神之爭60.以少治衆48、射江流血末路窮15、潛行21、渡河趨敵三司馬17、養寇87、按兵不動另有因85、專事於東解君愁(上)10、肉靶子64、老翁欲得鷸蚌利43、天下第三7、衝冠一怒爲紅顏59、圖謀19、西京紛議馬騰來30、紅蓮烈焰摧敵勢51、取亂侮亡5、車陣23、金柝連聲魍魎消12、李駢65、老翁欲得鷸蚌利(下)1、 仕宦顯達人常情(1)16、長安36、翻手爲雲覆手雨79、楊阿若33、背水一戰兵家勢75、約定34、好事19、聲東擊西傳檄至55、浮屠何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