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聲東擊西兵家計(2)

麴義銳利的目光,像刀子一樣掃過帳中的每一個人。

“還記得界橋之戰的時候,我跟你們說過什麼嗎?”

“男兒亂世廝殺,若想要潑天的富貴,就得有潑天的膽!”

麴英精神一震,一下子帶着麴光等人霍然起身,大聲迴應說道。

嘩嘩譁!帳中一時間都是衆人身上響動的鐵甲聲。

憑着這句話,麴義就敢帶着八百先登列陣而戰,迎擊公孫瓚的近萬騎兵。

也憑着這句話,麴義就敢孤軍深入、迂迴敵後,大敗公孫瓚,將幽州徹底掀翻過來。

今夜,再聽到這句話,那就是動手的信號了。

麴義看着紛紛站起來的諸人,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始調兵遣將。

此刻他就像是往日安坐在大帳中調度數萬人馬一樣,胸有成竹,熟悉無比地叫喚出每一個人的名字,然後將起事的某一項任務分配給他,得到軍令的人連忙出列應諾,然後才恭敬地退回自己的位置。

待到麴義最後揮手,下令衆人分頭行動的時候,帳中頓時又是一陣嘩嘩作響,諸位麴家老少再無贅言,紛紛魚貫而出,大步離去。

這就是麴義這些年來烙在他們心上的印記,他們對於戰無不勝的麴義,有着極度乃至盲目的信心,只要是麴義決定下來的軍令,所有麴家子弟都會不顧一切地遵行。

麴演是走在最後的,他其實內心是有疑慮和恐懼的,但他更知道,這個時候不是他該插嘴的當口。

結果,正襟危坐的麴義叫住了他。

“演弟,你留下!”

聽到麴義的話,麴演停住腳步,重新轉身。

迎着麴義銳利的目光,麴演聽見了自家族兄斬釘截鐵的話語。

“今晚之事你無需參與,現下就潛行離開軍營!”

驟聞此言的麴演頓時驚得瞪大了眼睛,他沒想到,麴義會在這個關係麴家所有從軍子弟生死存亡的時刻,讓一直以來從未臨陣退縮過的他離開軍營。

麴義看着麴演驚愕的神情,面無波瀾,彷彿已經下定了最後的決心,他語音沉重地說道:

“我這裡有一樁關係麴家所有人生死的使命,要交給你去完成!”

···

火把照耀下的麴義軍營,一道道軍令都在有條不紊地被執行下去。

被甲持兵的士卒紛紛出動,衆多戰馬也被牽出了馬廄,有的人在睡夢中被喚醒,也有的人在黑夜裡徑直丟了腦袋。

麴英帶着一隊精銳的軍士,直奔監軍所在的軍帳而去。

監軍和他手下的人,都是袁紹安插在麴義軍中的耳目,麴家想要起事,首先就得先解決了他們。

而此刻,監軍似乎也提前察覺到了軍中大事不妙的跡象。

他正要派遣密使,趕緊潛行逃出營地,趕往袁尚軍中稟報麴義軍中不穩的種種徵兆,要是袁尚能夠以武力鎮壓這場動亂,那當真是宜早不宜遲,再慢一點只怕他和手下的人都有性命之憂了。

可惜,這一趟的使命都被幾聲短促的叫聲給打斷了。

鮮血染紅了營帳,監軍手下的人被麴英帶人屠戮一空,麴英衝進了帳中,嚇得魂飛魄散、四肢無力的監軍跌坐在地上,用屁股拼命地往後方挪動,同時戰戰兢兢地顫聲說道:

“麴英,你,你,你行兇殺人,以下犯上,可是要反了?這,這,這可是滅族的大罪啊!你,你,你······”

看着提着滴血的環首刀,一步步逼近的麴英,監軍頭腦一片空白,只能夠胡亂地說些話語,但話到嘴邊,又緊張地說不出來,恐懼的情緒已經完全佔據了他的頭腦。

“去死吧!”

麴英懶得理會在他眼裡面目可憎的監軍,直接一刀就砍下了他的腦袋,鮮血瞬間飛濺,不少噴撒到了他的衣甲和臉上,但麴英卻不管不顧,只是草草抹了一把臉,就俯身將死不瞑目的頭顱拾了起來。

他高舉着血淋淋的人頭,露出了殘忍的笑容。

“你說的沒錯,我們麴家反了!”

···

袁尚帳中。

作爲最後一條套上麴義脖子的繩索,袁紹選擇了讓自己最疼愛的兒子袁尚來動手。

在袁紹眼裡,袁尚無疑要更加像年輕的自己,也比他那兩位年長的兄長更加具備德行和才能,更適合成爲自己基業的繼承人,可惜他麾下的許多文武並不這麼認爲。

所以,袁紹選擇讓袁尚親自證明自己,道路袁紹已經提前鋪好,剩下的就是要袁尚自己象徵性地走一走了。

不過,爲了能夠震住淳于瓊這一類的軍中宿將,袁紹還是派出了身邊的沮授作爲監軍,來協助袁尚完成使命。

在他看來,沮授雖然不同意自己的廢長立幼,也不支持袁尚,但只要通過這一次的協助,相信他一定也能夠明白自己的苦心,也發現袁尚身上所具備的品性和能力,從而今後轉爲立場,改爲支持袁尚。

“三位將軍,家父在我來時,還封存了一道軍令在匣中,現下也該是時候打開了。”

袁尚在之前來時,袁紹不僅將沮授派來襄助於他,還給了他一道絕密軍令,提前告訴他內容,讓他選擇在適當的時候打開,並向淳于瓊、顏良諸將公佈。

前面袁尚三番兩次想要通過鴻門宴來降服麴義,但麴義卻鐵了心地一味推諉,使得袁尚的計劃一次次落空。

袁尚立功心切,可不想再和麴義乾耗下去,也不指望沮授能夠誠心爲他謀劃,他直接選擇祭出自家父親的這道絕密軍令,想要一次性用武力解決麴義這個棘手的難題。

袁尚口中說着話,手中開封的動作也不慢,很快就讓沮授、淳于瓊等人將袁紹的軍令傳視了一遍。

袁紹的軍令言簡意賅:若是麴義執意不願屈服,那袁尚可以統帥諸將徑直剿滅,帶着麴義的人頭回來鄴城覆命。

“家父的軍令,諸位都明白了吧?”

袁尚的劍眉微微上揚,嘴邊帶着不言而喻的笑容,環視着沮授、淳于瓊等文武說道。

聽見袁尚的問話,確認軍令無誤的淳于瓊、顏良等人互相交換了眼色之後,紛紛出聲表明態度。

“吾等皆唯公子馬首是瞻!”

“好,那接下來就要仰仗諸位將軍了。”

袁尚看到諸將效命的表態,哈哈一笑,立馬起身來到掛在帳壁的輿圖前,準備開始安排明日剿滅麴義的部署了。

“麴家幾番通敵、違法,麴義此人更是居功自傲,拒不接受鄴城的軍令,眼下又三番兩次推脫見面,反相已顯。尚奉家父軍令,撲滅此獠,諸將聽令!”

“唯!”

見到袁尚這個不曾沙場立功的尊貴公子擺出了一副主將的姿態,淳于瓊等人雖然心中略有不屑,但當着袁紹的軍令,卻不敢表現出絲毫不滿,當即起身聽令。

袁尚擺足了姿態,看到自家父親麾下一班將校在自己面前唯唯聽命,內心總算得到了最大的滿足,這纔不慌不忙出聲,安排起明日的用兵部署來。

“淳于將軍、顏將軍,你們二人明日聽我號令,率麾下兵馬進逼麴義營地,若麴義仍不出營請罪,遂可揮軍三面攻打營地,迫使麴義兵馬棄營出逃。”

“諾!”

“文將軍,你就率領騎兵埋伏在這空出一面的野林中,待到麴義兵馬出逃,你再衝殺而出,將麴義的兵馬截斷成兩截,讓他們首位不能相顧,到時候我會率領各部兵馬迎頭趕上,與你會師,共同在此處伏擊地殲滅麴義。”

“諾!”

袁尚自信滿滿地說完了自己的部署後,才瞥了瞥沮授一眼,對自己一直不贊同自己上位的謀臣冷笑說道:

“沮將軍,既然此番你擔任軍中監軍一職,就不必單獨統兵作戰了,留在尚的身邊,隨我一同統軍指揮吧!”

“諾!”

沮授雖然一直不贊同袁尚取代長兄袁譚上位,但他恪盡職守,自然不會在這些事情上掣肘袁尚,只是見到袁尚這番信心滿滿、徑直動武的部署,他還是有些擔心,在末尾盡職地進諫說道:

“公子,麴義營中兵馬就有萬餘之衆,加上麴義和其麾下精銳驍勇善戰,貿然動武,只怕就算獲勝,雙方將士也要死傷不少。不如先安撫麴義、佯裝無事,再密令其營中監軍與外姓部將動手,屆時再行進剿,裡應外合,可取全勝!”

聽到沮授的勸諫,袁尚當即皺起了眉頭。本來一路上沮授沒有過多幹預袁尚,袁尚還以爲這沮授總算是個明形勢、知進退的聰明人,可剛剛他這番話,立即就使得他在袁尚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了。

自己就是要上陣指揮、統帥諸將,打一個真刀真槍、斬俘衆多的大勝仗。

唯有如此,身上有了顯赫軍功的自己,才能夠全方面碾壓統軍攻佔青州的兄長。

若按沮授的計劃來,自己如何統帥諸將上陣作戰?就算能夠成功,功勞也要被獻策的沮授和動手的監軍分去大半,又如何能夠展現出自己帶兵打仗的卓越才識?

冷峻的目光在沮授的身上停留了一會之後,袁尚這才緩緩開口:

“沮將軍不必多慮了,麴義反相已現,此時再行安撫,只會弄巧爲拙。麴義的兵馬雖多,可那些都是家父麾下的將士,一見到鄴城的旗號,立即就會倒戈相向,反擊麴義。至於驍勇善戰嘛。呵呵——”

“淳于將軍,你也是軍中的百戰宿將了。而顏將軍、文將軍,尚在家父身邊就常常聽到家父讚許你們二人有萬夫不當之勇,此番你們三位可有信心爲我擒殺麴義?”

袁尚否決了沮授的提議後,又轉移話鋒,看向淳于瓊、顏良、文丑三名河北將校問道。

平日裡,戰功顯著、屢破強敵的麴義威名赫赫,自詡河北第一大將,在河北的將校裡頭,穩穩壓着諸將一頭。連一早跟隨袁紹、資歷最老的淳于瓊都不曾入得了他的眼,就更不要提顏良、文丑這些軍中的新秀將領了。

諸將對於居功自傲的麴義也多有不滿,此時聽到袁尚的話,雖知這是有意激他們的,但又豈能示弱、甘於人後,紛紛出言,拍胸膛向袁尚保證,此番必定大破叛軍,擒殺麴義,連帶着也就是在表態贊同袁尚的部署了。

眼見着自己輕易瓦解了沮授的插手,袁尚滿意地笑了笑,正待再說幾句話,激勵人心。不料此時帳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親兵着急的聲音驟然在帳門口炸響。

“公子,麴家反了!”

75、危險24、收服84、行73、幷州44、無題50、鳥返故鄉狐首丘15、戰前分遣文武事10、至於無形虛實間13、天子一見三嘆息(下)69、內亂68、兵前先有禮使至(3)8、太守行春恩威重(2)52、攻心爲上攻城下70、軍爭陽謀48、圖南37、少府52、奇貨可居68.虛實58、跨連荊益37、獵獵旌旗大軍臨 364.捷足者78、營盤44、鐵騎聲聲催號角(3)86、鑿臺之圍(中)83、陷落97、形勢逆轉13、常林之名君始聞14、天子一見三嘆息(完)67、學圃18、河西41、陳倉大戰664、軻比能14、軟肋69、密使50、賈逵61、捷報46、虎嘯返山雍涼驚(完)37、陳倉大戰267、 夜話229、孤城73、胡不歸8、木猶如此人何堪82、列63、範先71.虎穴47、上林秋狩捷報傳3、燒當羌85、父與子157、奪門5、西京豺虎亂無象37、虎嘯返山雍涼驚(10)10、吾妻妾之私我者12、天子一見三嘆息(中)35、敵來如潮人不寧38、獵獵旌旗大軍臨(完)37、鐵馬蒙氈20、邂逅11、太守行春恩威重(5)42、虎嘯返山雍涼驚(14)46、臨危紛議戰和策3、點兵(求訂閱)35、翻臉33、虎嘯返山雍涼驚(6)11、聲東擊西兵家計(2)5、西京豺虎亂無象10、聲東擊西兵家計(1)54、笑到最後14、選鋒69、招攬93、雒城69.定軍山91、 一人荷戟(爲盟主致虛極守靜篤加更)5、西京豺虎亂無象36、牛輔424、軍騎跋涉一水間(中)78、似有故人來71.虎穴6、欲將輕騎逐8、漢室亦可復興乎6、破虜57、尺蠖之屈以求伸23、解圍18、夢境30、伏兵 伏兵279、甘苦92、雒陽見聞1150、少女14、天子一見三嘆息(完)12、 太守行春恩威重(6)24、亂世22、籌劃克勝益涼敵76、曹家白鵠5、機事不密則害成16、長安5、爲政伊始業之基(5)86、鑿臺之圍(中)5、破敵之計36、翻手爲雲覆手雨梳理一下建安十年的各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