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三月初六比試開始

兩人商量好了這些後,糜太公就向陶謙告辭離開了。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他們商量的是在下月初六,也就是三月初六進行比試。先文後武,最後由無名老人出題,兩人談得算是皆大歡喜,都自以爲得計,於是此事就暫告一段落了,雙方都準備到三月初六在刺史府中一決勝負。

糜太公又匆匆返回了糜府,回府後,他又見了馬超一面,把刺史府的事都和他說了。因爲之前也商量過,所以馬超對比試的內容倒是沒什麼,只是陶謙他有什麼自信自己的兒子能勝過自己呢,這點馬超確實很好奇。

其實陶謙對他兒子陶商能勝過馬家後人確實沒信心,但他也覺得馬家後人同樣是贏不了自己的兒子。

爲什麼這麼想,陶謙明白,自己兒子文不成武不就的,文是人家糜家女出題,這局自然是輸了。

但第二局可以請人代爲參加,這局他陶謙確實有信心贏。

而最關鍵的第三局由無名老人出題,這局他是沒底,但他認爲馬家後人也不會勝就是了。

因爲以陶謙對無名老人的瞭解,這老爺子就愛想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他要真給出一道那樣的題,別說是自己兒子和那馬家後人了,估計全天下也沒幾人能回答上的。

所以在他看來,最後自己兒子和馬家後人也就是半斤八兩,雙方打個平手,最後自己再以一州刺史的身份逼糜家把女兒嫁給自己兒子。是,馬家後人有承諾有信物,但在比試中誰也沒贏過誰,就算是糜家死活不同意,那也必須補償自己的兒子,誰讓之前曾答應過自己呢。

本來以陶謙的想法,不到逼不得已是不會走到最後一步的。但想到之後可能的後果,他覺得既然是糜家先不仁,那自己也只有不義了。

這樣的事也說不上誰對誰錯,或者是說誰先做錯的,無非都是爲了自身的利益而已。陶謙是,糜太公是,當然馬超也一樣是。至於陶商,糜貞他們自然全都是。

如今距離着三月初六還有不到二十日的時間,以馬超的想法倒是希望時間馬上就到三月初六。他也不用準備什麼,那是時刻準備着,隨時都可以上。

不到二十日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三月初六這天,糜太公領着馬超和崔安準時地到了刺史府。雖是沒來晚,但進了府才知道,人家該到的全都到了,只差他們三位。

算上糜太公,馬超和崔安三人,此次比試一共是九位共同見證。除了糜太公三人之外,還有陶謙、陶商父子,徐州曹家家主曹豹,下邳陳家家主陳珪,還有就是無名老人,他今日也到場了,最後一位則是陶謙請來的外援,不過那位在校場等着武比,他對文比可是半點兒興趣都沒有。

人都到齊了後,陶謙先發話了,畢竟是一州刺史,還是東道主,當然是由他講,“諸位被我請來都知道原因,那就是犬子今日要與扶風馬家的後人馬超來一場公平比試。三局兩勝制,勝者將與糜家小姐定下婚約,日後迎娶糜家小姐。所以請諸位前來做個見證,今日比試,無論誰輸誰贏,都不可反悔,否則後果自負!”

陶謙話剛說完,曹豹第一個表態,“刺史所說不錯,我第一個支持!”

曹豹雖是曹家家主,但也是在陶謙手下做事的。不過他這人確實人如其名,今年三十五歲,那本事比草包也強不了多少。

“刺史所言,在下亦贊同!”說話的正是下邳陳家的家主陳珪,陳漢瑜。陳珪今年三十八歲,此人學識淵博,頗有智計,是個不可小看的人物。

無名老人倒是什麼都沒說,看他的那樣,好像是睡着了一樣。陶謙倒是比較瞭解這老爺子的性情,人家能過來已經是給自己這刺史天大的面子了,所以陶謙在沒必要的時候也不會打擾這老爺子的。

“既然如此,那便開始第一局的比試!”陶謙宣佈道。

他的話音剛落,糜太公便站了起來,對在場的衆人說道:“感謝各位能來見證此番比試,此次比試,正如剛纔刺史大人所說一樣,無論誰勝誰負,皆不可反悔!第一局文比,題目由小女所出,乃是默寫出《孟子·魚我所yù也》全篇,請二位賢侄作答吧!”

陶謙讓人準備好筆墨紙硯,送到了馬超和陶商身前的案上。於是馬超和陶商開始默寫,馬超當年的和崔先生所學的就是《孟子》,可以說他對此是倒背如流,自然是手到擒來。當然這局比試是作了弊的,那是糜太公從馬超那早打聽好了的,所以出的當然是馬超所擅長的了,馬超心裡也明白這個,但也不會點破,只是看了眼糜太公,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了。

而陶商呢,這小子從來都不學無術,別說是默寫,就算是看,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啊。所以到最後他也只能交了白卷,而馬超當然是都寫出了。

見證人曹豹極不情願地宣佈道:“此局文比,馬家馬超勝。”

第一局的勝負早在陶謙的意料之中,所以他也沒覺得意外。不過就是有點兒不好意思,自己這堂堂一州刺史的兒子居然連半個字都沒寫出來,丟的可不只是陶商他自己的臉,還有自己這當刺史父親的臉啊。

其實陶謙也不多想想,就他那兒子給他丟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都已經丟到鄰州去了,可能有些地方他兒子比他這做刺史的老子都出名兒。

第一局完了,結果都在雙方的意料之中。接下來的第二局該開始了,只聽陶謙說道:“諸位請移步校場,第二局武比就在那比試。比試的內容爲馬上功夫,由馬家派人與我請來的一位來切磋下馬上的武藝,諸位請吧!”

說完,就領着衆人前往校場。這局馬超是讓崔安代自己出場的,爲什麼他自己沒上呢。馬超雖然是喜歡武藝,但卻不好鬥,不好戰,更別說是爲了所謂聯姻的事上場了。所以他並不想上,而崔安好鬥,好戰,又有好些時日沒與人好好打上一番了。

對崔安來說馬超是主公,還是特別熟的人,打不痛快。而糜家倒是有個糜芳,但兩人差距實在太大了,應該說都是崔安在指點他,根本就打不上什麼。

而今日終於有了這麼個機會,當然是要給崔安,而他當時聽說是讓自己上的時候可高興壞了,總算能有人好好打上一場,當時就把胸脯拍得啪啪直響,對馬超說道:“主公你就放心交給俺吧,好些日子沒和人玩真的了,俺這手都癢癢了!看俺一定把對方打得滿地找牙不可!”

馬超聽後把臉一沉,“福達,不可輕易傷人!要不你知道後果!”聽了馬超這句,崔安馬上就閉上了嘴。

衆人來到校場後,遠遠就看到已有一人在那等候。因爲相隔還很遠,所以馬超只是覺得那人有點兒眼熟。而等衆人到了近前,馬超直接就愣了。

只聽陶謙向衆人介紹道:“馬上人乃我好友幷州刺史丁原丁建陽之義子,五原呂布呂奉先!奉先之shè術堪比養由基,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

就算是陶謙不介紹,衆人也能感覺得出來,馬上的這位確實是久經沙場的宿將。渾身都是殺氣啊,也不知道這得是殺了多少人才有如此殺氣的。

呂布本是不想來,但他義父丁原說和陶謙的關係特別不錯,曾經都在軍**事。而兩人相識這麼多年來,他還是頭一次開口求自己,所以不可能不幫忙,而且幫這忙還非呂布不可。

因爲不知道對方的武藝究竟如何,陶謙只是在信中說了要和人比試,但對方有多大的本事卻是一點兒都沒提,那是因爲他自己也不清楚。

而丁原此人,平生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也可以說是優點吧。

第一是對大漢忠心耿耿,要說如果現在搞個對大漢忠心程度排行榜的話,丁原丁建陽在天底下所有的人中絕對能排進前五。

而他的第二大優點那就是對朋友特講義氣,沒錯,丁原脾氣太臭,還不怎麼會說話,朋友真就沒幾個。但他對朋友那真是沒說的,絕對是夠意思,所以陶謙纔想起請他幫忙,因爲他知道丁原只要看到信了就一定會盡力幫自己。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丁原覺得只有讓義子呂布去趟徐州才能算是對得起朋友求自己這麼一回。呂布實在是沒辦法,只好答應了過來,在三月初五的晚上他到了東海郯縣,還帶了丁原的親筆信。信中丁原給陶謙提到了呂布,說我這義子箭法堪比養由基,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乃我幷州第一武將。恭祖兄你就放寬心吧,一切都沒問題。

要是別人這麼說,陶謙可能還不會怎麼相信,但以他對丁原的瞭解來說,陶謙知道丁原絕不是對朋友說假話的人,更不會吹牛。而且他還親眼看到了呂布,可以說對丁原的話是深信不疑。他知道,第二局有呂布的助陣,那絕對是萬無一失了。

呂布在刺史府住了一晚後,初六的一早他就去了校場。所以衆人才見到他,而當他看到馬超的時候也是愣了一下,呂布也沒想到在這能看到馬超。

他想起了當初和馬超一起並肩作戰,而馬超也是幫了自己。而且知道馬超和張揚關係莫逆,基於上述的原因,呂布在陶謙介紹自己的時候,他先向馬超點了點頭,然後才抱拳向衆人施禮問好。

馬超看到呂布後的第一反應是愣住了,因爲他怎麼也沒想到陶謙居然能把呂布請來。他知道第二局自己這方是敗了,只能把希望都寄託在最後一局上吧。

之後馬超見呂布對自己點頭,他也向呂布笑了笑。只不過馬超這是苦笑,他確實是無奈,人算不如天算啊,人終究是料不到天意的。

他拍了拍崔安的肩膀說道:“福達,此局盡力便可,勝負無所謂,不可戀戰!”

崔安還是頭一次見馬超這麼說話,“主公,俺知道俺可能打不過這廝,但俺就是不服這廝。這次一定要好好打一場!”

崔安在幷州學藝那麼多年,呂布呂奉先的大名他不可能沒聽說過。正因爲他聽說過,而且還聽他老師提到過。

曾經他老師說過,自己所見過的年輕人中,功夫最好的當屬五原呂布呂奉先。而且呂布也是使戟的,以後如果崔安遇到了,就一定要格外小心,因爲打不過人家。

崔安當初聽到自己老師這麼說的時候,那是一千一萬個不服,呂布呂奉先的確是比自己名聲大,但也不代表自己就一定不如他吧,結果老師還是給了自己一個打擊。

所以從那時起,崔安就一直有個願望,那就是哪天有機會和呂布好好打上一場。他也知道自己九成會敗,但他是一點兒都不服呂布。

不過崔安一直也沒見過呂布,也沒特意去找過。但沒曾想今日在徐州有了這麼個機會,終於能和呂布好好打上一場了,這讓他心裡非常高興。

武藝到了他這樣的水平的人都明白,那真是對手難求。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這麼個對手,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值得俺崔全力以赴。

第六二四章 再進兵欲取長城第七四〇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續)第六四三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三)第四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一)第二一一章 馬孟起下令進兵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一)第一八四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一)第四十章 兩陣前四雄相會第二三九章 漢軍大破叛賊(上)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七)第二二三章 張伯慎聚衆商議第八四九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續)第二六一章 崔福達生擒木鹿第四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二)第五五九章 涼州軍進攻辰陽第三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五)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六五四章 郭嘉出言勸敵將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八)第一五七章 南蠻軍深夜暫退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十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九)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五六九章 知敵情大帳議事第一三六章 黃巾副將中計第三三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九)第九二〇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第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六)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五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二)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一七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九)第五七四章 兗州軍信使入城第三九一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續)第六五三章 夜襲敵營中埋伏第四章 學有成先生離去第七九〇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第九九九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完)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三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八九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七)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九八七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第六七二章 戰江陵馬岱登城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第四五六章 鬥將勝最後一局第八四〇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七)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七十六章 南陽宛城孟起開方第二三三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二)第七十五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一)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五八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三二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八)第四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三)第八六四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一)第五二六章 吳班再攻安邑城第六八四章 衆人議圍困黎陽第五〇二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第一九八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四)第九七八章 荀攸諫言曹孟德第九〇八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第八六三章 王子均抵達房陵第二〇〇章 南蠻軍半路阻截第六四七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二九八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下)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受阻江陵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五一四章 楊奉差人請白波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七六二章 馬岱領兵攻襄陽第二三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四)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八九九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一二〇章 皇甫嵩火燒黃巾第一七二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續)第二五四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完)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一六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一)第三六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一)第一八五章 名士入夥叛賊第四三四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完)第一七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四)第五十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續)第一五五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續)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五七五章 溫侯脫身下邳城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