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一)

老百姓也是,想着對自己更好的事兒,那都沒錯,人之常情啊,是。但其實不會有那麼好,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啊,哪怕就是老百姓,他們也不是沒人不知道。確實,知道的,那都知道了,不錯。所以說這個也是,想法還是好的,想着對自己好。但是實際情況呢,肯定不會說和自己所想一樣兒。能少利用、少剝削你點兒,其實就不錯了,真的。涼州軍、兗州軍還有

江東軍,他們在這上,其實都沒什麼不同。哪怕就是馬超都知道收買民心,可要說不利用、不剝削點兒百姓,那真心沒有,只是說實際比兗州軍還有江東軍,比他們少罷了,那樣兒。而比起三路諸侯來說,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他們可以說利用、剝削百姓更多、

更嚴重,那是。對此,就算是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其實也都沒太好的辦法。畢竟那些勢力可都控制着不少的百姓,都屬於他們自己的財產。之前讓他們拿出來不到三分之一,這個都是費勁了。三十年來,他們可就做了那麼一次。而下一次什麼時候,那真是不知道啊

不錯。可不就是,三十年啊,就那麼一次,那確實。馬超涼州軍、曹操兗州軍還有孫策江東軍,他們確實都有三十年了,甚至都超過了,沒錯。就孫策江東軍,他是沒帶領江東軍三十年,這個卻還得說加上他父親那些年,那都超過三十年了,是啊。所以說這個都沒錯,三方三十年啊,才做了這麼一次,顯然,他們也是不想說就把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

把他們給得罪完了,不錯。畢竟之前看那逼他們那出來近三分之一的藏匿人口,不到三分之一。這個就是馬超、曹操還有孫策、涼州軍、兗州軍、江東軍,他們所認爲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他們的一個底線了,是。而結果也證明了,他們所想沒錯,確實,那不

到三分之一的藏匿人口,確實是這個時候他們的底線。至少那些勢力中有有意見的,那少不了啊,確實。可一樣兒,更多的其實是中立的,哪怕說拿出來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藏匿人口,就是老百姓,但是這個所謂也是花錢買平安,這個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他們

可以說都是認可。有意見少不了,正常,但是卻沒有說直接反抗的,那真沒有。最多就是背後說幾句反對的話,那就是了。其他的,絕對沒有說因爲這個而反抗三方的,那真沒有。還是那話那樣兒,可沒有哪一方勢力活得不耐煩了,想讓馬超涼州軍、曹操兗州軍還有孫策江東軍,他們的一方滅了己方,那可真沒有。那樣兒不就斷了傳承,家族的延續沒有了,那

不就是罪人?可以說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他們看重好處、利益不假,這個和馬超、曹操還有孫策,和涼州軍、兗州軍、江東軍,和他們確實也沒區別。可看重好處、利益歸看重,他們更說是在乎在意家族的延續。真是,只有說家族延續下去了,才能說是怎麼發

展啊,不錯。那樣兒才能說是得到大好處、更多利益。家族都沒了,你還能說什麼?是啊,那都沒什麼用了。所以肯定還是保住家族最重要,然後再說其他的。當然了,那些頂級的世家大族,可以說他們不會就真被滅,不說還有不少的旁支,就是關鍵時候爲了家族延續,最後肯定是要跑點兒人,至於說多少,那真是不一定了。而只要說跑了,那就算是能把家族延

續下去,只是估計不一定能再次成爲什麼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了,估計成爲家族都費勁。而且馬超還有孫策,他們倒都不是那種斬盡殺絕的人,就曹操那樣兒的奸雄,確實是。不過顯然,他們都不太可能說和那些頂級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和那些頂級勢力有什麼大矛盾,最後還彼此不滅可對方都不休……那不會有,就看如今需要他們

到時候統一戰線,一起對付北方異族,可以說馬超、曹操那兒,他們就不想說還滅了那些頂級勢力。可以說爲了對付北方異族,馬超都不想着滅兗州軍了,知道滅對方都得說是在對付北方異族之前啊,那是。倒是滅江東軍,那卻是必須的了。所以說這個其實都是,馬超和

曹操,他們如今對頂級勢力的態度,那反而是希望他們多點兒實力,真的。至少那樣兒的話,到時候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這個己方大漢這邊兒,確實實力也都高了,是啊。他們頂級勢力要都沒什麼實力的話,這個不直接就說明大漢這邊兒沒什麼實力嗎?統一戰線後,就

沒實力啊。所以說在馬超和曹操/他們那兒,反而倒是覺得頂級勢力有更多實力,這個倒是好事兒了,真的。至少他們有實力,這個可以說不是對己方有威脅,而是有好處。那麼如此的話,馬超和曹操,他們自然就是這麼個想法了,有實力好啊,那是。並且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他們確實也是,都想着自己有實力,那絕對是好事兒。可以說那些勢力

確實沒那麼都想法,可確實也想了,這個最近的、最簡單的。那可以說只要己方有實力,這個馬超涼州軍、曹操兗州軍還有孫策江東軍,他們不會和己方多合作嗎?說白了,只要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哪怕說三方不那麼情願和己方多合作,但是他們卻也都會那麼做,是啊。

這個屬於是必須那麼做的,確實。你有實力,可以說哪怕就是天下三路諸侯,那都會給你一方面子,那是必須的。並且絕對少不了你的好處,那是,這個也是啊。確實,他們想法沒錯,真就是那樣兒。至於說爲什麼,其實原因好幾個,主要就是有實力肯定就能說上幾句話

這個比較基本了。看天下三路諸侯,馬超涼州軍有實力,所以看着他哪怕是沒有朝廷的敕令,但是馬超自己給自己封個涼王,天下卻依舊是承認的。爲什麼,還不就是因爲實力,涼州軍有實力啊,他馬超一個涼王,天下就認可。而反觀江東軍,確實沒有實力,所以孫策來個吳王,基本上出了揚州就不太好使了,真的。可哪怕如此,這個稱王缺依舊是讓曹操和兗

州軍大爲不滿,雙方聯盟的裂痕,真心又大了,沒辦法。反正還是那話,一個稱王對孫策來說,只要曹操有、馬超也有、那麼自己確實,不會沒有。並且他們速度那麼快,就稱王了,這個自己速度也不會慢,沒錯。畢竟只是稱王,自己給了揚州地界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

有富商巨賈,給他們足夠的好處,那些勢力那是怎麼都支持自己稱王的。而最後也證明了,那確實是,並且真是認可了自己這個吳王,那麼這些真心是夠了。至少孫策是那麼認爲的、而江東軍他們也是如此覺得的。其實正是,那麼做,對孫策對江東軍他們來說,還真就是好處大、利益多,真心利大於弊了。所以說還有什麼理由就不去做呢,因此,曹操稱魏王、馬

超也來個涼王、最後孫策馬上就跟上個吳王,一切也都在意料之中,是啊。反正在馬超看來,曹操稱個魏王,朝廷承認的,天下認可。可以說這個也算是妥協的結果,是劉協與曹操的妥協、也可以是曹操與兗州軍衆人的妥協。可以說其人不是不想稱王,馬超自然不會認爲就他那樣兒的,真心不想當魏王。不要小看奸雄,稱王什麼的,其人絕對有那想法。是,不

一定是這個時候。畢竟曹操沒說就來個大勝什麼的、兗州軍更不是天下最強實力,那都沒有。但是兗州軍手下,除了荀氏叔侄之外,其他的可都支持自己主公當魏王。因爲只有說曹操當了魏王,那才能給他們更大的好處、更多的利益啊,沒錯。不當魏王,自己主公也還只

是個魏公,能給他們的官職,那都有限啊。於是曹操稱王了,朝廷承認的,因爲這麼個事兒,荀彧是病逝了,也沒辦法。之前其實前者稱公的時候,他就有點兒意見,不過沒多說,那並非是其人接受不了。但是稱王這個事兒,荀彧是真心接受不來,他是清清楚楚記得劉邦

的話,大漢多久沒異性王了?曹孟德這麼做,大漢可以說就真剩下最後一口氣兒了。可不是嗎,這個時候的大漢,對三路諸侯,都是王的諸侯,可以說真心就沒有什麼好處了。以前還能給點兒,等都是王了,真心就沒了。實在是這個是東漢末年,大漢朝廷只是傀儡而已。如果說是太平盛世,那麼朝廷能給的好處多了去了,哪怕你是王爺,朝廷一樣兒能給你好處

啊,是。但是這個末年、一個亂世,朝廷給不了你什麼好處了,你已經是王了。大漢最後一口氣,這個誰稱帝,就徹底滅了大漢朝廷。而劉協也清楚,所以他真心期望着馬超涼州軍被滅最好,但是顯然,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都沒那本事。就得說是儘量吧,涼州軍能晚點

兒滅了兗州軍,馬超晚點兒稱帝,那就是好了,真的。那樣兒的話,大漢是能晚點兒被滅啊,是。劉協說期望的,也就是這樣兒了,是啊。可以說其他的,好像也真是沒有。他倒是想,馬超和曹操、涼州軍與兗州軍一直就那麼相持下去,不過好像不太可能。自己期望那個

那還真是不如想曹孟德其人長壽呢,真的。這個也算是劉協的一個希望了,真的。還是那話那樣兒,太TM諷刺了。很久以前,那時候他是剛被曹操當成傀儡,可以說劉協是巴不得曹操別活着、早沒了早好。結果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是真心想着曹操長壽,真的。因爲只有那樣兒,大漢才能說不被滅。早都寄託在其人身上了,一個曹賊、漢賊。可以說就是

曹操,很多原因決定了,他不會滅了大漢。可馬超孫策,很多原因也決定了,有機會的話,他們是一定會滅了大漢。由此也確實說明了不少問題,天下三路諸侯,劉協肯定都認定是亂臣賊子,一直都是。可是一直以來,把他把朝廷當成傀儡的曹操曹孟德,其人卻不會滅了大

漢,這個真是。但是馬超和孫策,別給他們機會,反正時機成熟了,他們可不是曹操,確實是會滅了大漢,如此。孫策不多說,就馬超的話,只要滅了曹操兗州軍一統天下,最後肯定都是要滅大漢的。不那麼做,手下都不會同意啊,所以說他到時候,還能不會滅了大漢?

因此,這個事兒其實也是,真正說不會滅了大漢的,反而是那個曹賊,而其他兩路諸侯,在劉協那兒來說,雖然沒控制着自己和朝廷,但卻也都是亂扯賊子,而有比曹操還不好的地方。不光說他們不像前者那樣兒,就劉協更知道馬超對他的態度、對大漢的態度,實在是清楚。而其人也知道孫策對大漢的態度,沒錯。因此,這麼來看,曹操曹孟德,雖說他真是

把自己和朝廷,都給整成了傀儡,那確實都是。但是天下三路諸侯,卻也是唯獨他不會滅了大漢,而馬超涼州軍、孫策兗州軍,他們卻都會,只有有那個機會。所以說這個還不諷刺嗎,太諷刺了。曹操這個人,不管怎麼說,就這個時代,馬超都認可,他是對大漢有貢獻的

反正自己是不如,真是。自己不是爲了大漢,就只是爲了自己爲了己方而已。是,曹操也爲自己,可他對大漢有貢獻啊,這個抹殺不了。

第七八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六)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四四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二)第三六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四)第三七〇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六)第三九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第七三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六)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六四〇章 兗州江東至臨湘第七一八章 胡軫帶兵返江陵(續)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五六一章 涼州軍兵退西陽第二三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四八七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第四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一)第三八〇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八三八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五)第四十四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續)第六四三章 兗州軍進攻雒陽第四二四章 涼州軍破葭萌關第九十四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六)第十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七)第五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一)第五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六)第四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〇)第八九三章 曹操襄陽會兄弟第六五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五)第一一三章 親兄弟聯手對敵第五六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一)第三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第七六五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第二三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第五三一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三)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一〇七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完)第一三六章 黃巾副將中計第五七六章 兗州軍探馬入營第六四三章 涼州軍受阻箕城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一四七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五)第七十八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二)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七二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第五十五章 涼州動馬超搬兵第八〇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二)第一七五章 習武藝孟起教皇子第三六一章 除董卓四人密議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六八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五)第七三一章 霍仲邈再問徐庶第一六一章 南蠻軍再遣使者第五〇〇章 郭汜深夜訪楊定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四十二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續)第一八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五)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五六三章 劉備夤夜會伏完第三〇〇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續)第六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續)第三五八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第一五三章 樸克大帳宴石全第三六九章 李傕遣使求赦免第一百零四章 南陽郡宛城失守第五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三)第七五八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續)第六十四章 孫劉聯軍返西陵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六二八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續)第一七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二)第九五四章 郭嘉出言驚四座第七八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九)第二四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二)第二十九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三)第八三八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五)第三六四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完)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五九二章 馬超長安說人才第三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六)第九十六章 馬超來見馬日磾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二一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三)第一五七章 南蠻軍深夜暫退第八八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四)第五十九章 崔安馬超戰呂解題第八二七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四)第四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五)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五〇四章 涼州軍四戰零陽第五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四)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