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

劉邦,妥妥一個小人,甚至有地方都不如劉備看得順眼,這個就是事實。但是卻不可否認,他確實是個有本事的,那沒錯。至少比項羽更會用人、更會收買人心,所以說其人最後得了天下,而項羽就只是個失敗者。哪怕他武藝冠絕天下,但是最後不依舊是被人家給是十面埋伏了,四面楚歌,最後只能是拔劍自刎,“無顏見江東父老”,這個倒真是,都那樣兒了,他

要是還有臉就怪事兒了。項羽終究還是個挺好面子的人,不過比不上劉邦會用人、會收買人心,這個真心比不上比不了。所以哪怕你就天下第一的武藝,哪怕在歷史上都是有那麼一號的,可最後不還是失敗了。你項羽再厲害,能對付幾十萬人?劉邦確實,他是沒有你那武

藝,但是其人有人啊,這個一點兒沒錯。你楚國還是不能和大漢比,最後對比一下,確實是差距。人才人才不如、士卒也沒人家多了,所以說成王敗寇,最後成功的是人家妥妥的小人劉邦、失敗的是你霸王項羽。這個也看得出來,如果說以前機會把握住了,沒準是咔嚓了

劉邦。當然了,就看項羽那樣兒,天下哪怕就沒有了劉邦,可未必就不一定出來個什麼張邦、王邦、李邦……那確實不一定啊,沒劉邦這個人,就一定出不來像他那樣兒的、甚至就超過其人的嗎?真是,也許真有。畢竟看項羽的話,其實就不難知道了,沒錯。畢竟就他那樣兒的,如果說沒人反對、反抗他什麼,那都不可能。在其人那兒,對手下,可以說就算是

開始都可以,但是手下一立功,這個賞賜什麼的,那都不夠。和人家劉邦怎麼比?前者在這上,那可真是沒吝嗇過。而且絕對會收買人心,那是。和他一比,項羽就完了,不光說不會用人、更不會收買人心,吝嗇多了。所以說就他那樣兒的,最後能成什麼大事兒?至少人

家劉邦那兒,真就是賞罰分明,一點兒沒錯。可到了項羽那兒,真心是不明瞭。手下有功勞的時候,沒那麼多的賞賜。你說就這樣兒,還指望有多少給你效力的?並且也真是不會用人,就像是韓信,這個都不用多說了,之前都在他帳下來的,可其人事做什麼的?不用多說

了,都知道。說起來韓信這個人,別管評價如何、人品怎麼樣兒,確實是否認不了,他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那漢初三傑,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歷史認可的。而且其人怎麼說呢,也挺有意思,這個大家也知道不少。像以前懶得一天什麼都不幹,那個漂母天天給他帶飯吃。結果韓信怎麼說的,說我以後發達了,肯定得報答你。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他還天天吃。

最後確實,發達了之後,給漂母不少好處,算是報答人家。漂母沒要那些好處,也說了,我這給你帶飯吃,不是爲了讓你報答我,實在是看你可憐。你現在有本事了,我就挺高興。

而且歷史上都說韓信是受胯下之辱,但是顯然,在他那兒來說,好像不是那麼看到的。至少

當時的情況,你說其人不情願吧,可韓信確實是那麼做了,鑽過去了。結果確實,是沒什麼麻煩事兒了。而之後他發達了,非但沒說找當初那人算賬什麼的,還給對方好處。從這兒是不是也看得出來,韓信這個人,好像和一般般的人,確實不一樣兒。要說一般人受到這麼個侮辱,別說發達不發達,肯定都想着報仇吧。但是他估計不是那麼個想法,最後還讓那人

當個什麼官。不過這個事兒,對方哪怕當官了,看着韓信沒報復他,也是一天都提心吊膽的,沒錯。所以看看韓信這個人,真是挺有意思。可惜啊,項羽就不會用人,這個哪怕當初項梁告誡他了,也沒什麼用。畢竟其人是什麼性格作風?就韓信那樣兒的“豐功偉績”,項羽要是能看得起看得上他,那就怪事兒了。所以肯定不會重用其人,讓他當個執戟郎,那都

已經算是自己恩惠了。可對韓信來說,別看他是天天吃漂母給他的飯、受辱胯下,但是其人對自己的本事,那可沒說看輕了。在項羽那兒,一天兩天那都沒事兒,可時間長了,你說韓信就沒想法?沒怨言嗎?所以看之後“蕭何月下追韓信”,最後算是把他徹底給綁在劉邦

的戰車上了。反正其人是真心把蕭何當成知己,後者確實,他是看到了前者的本事,那是人才啊、大才。不過可惜,在蕭何那兒來說,真心是大漢最重要,所以爲了大漢,他是能“追韓信”,也能最後滅了他。都爲了大漢,沒辦法。所以最後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真

無奈、沒辦法。漢初三傑,本事都有,不過對劉邦對上位者的認知,這個還得說是張良,那是。畢竟他可以說是最後真就算是徹底慢慢淡出朝廷了,那一點兒沒錯。韓信被呂雉給咔嚓了、蕭何也得來個自污爲了自保。就只有張良,其人算是真正明哲保身,最後慢慢淡出朝廷,還雲遊天下去了。所以說漢初三傑,張良那是絕對的智者,不光有本事、而且有眼光

擺正自己的位置,那麼大功勞,最後也能善終。可以說在歷史上,那也是有那麼一號的。韓信呢,其他的不多說,就說本事肯定有,這個一點兒沒錯。但是眼光什麼的,確實就不行。至少最後沒得個善終,真心說明很多問題。蕭何,本事那絕對有,這個不用懷疑。只是也確

實,和韓信比,他是更有眼光,但是要和張良那樣兒的智者比,還是差啊,沒辦法。但是其人真真切切,爲了大漢,那絕對的忠臣。劉邦就什麼都不知道?顯然不是,可蕭何真是功高蓋主,這個讓他也是,你說上位者就一點兒想法都沒有,那不可能。但是蕭何和張良還不

一樣兒,後者是頂級的謀士,那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幹這個的。一統天下之後,他真心慢慢淡出了朝廷,劉邦都沒有更多想法。不是說特別需要張良了,而且不得不說,劉邦手下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謀士,只是比張子房來說,確實還差。可歸根結底,天下一統了,沒張良更多事兒了,所以他可以慢慢淡出。可蕭何那樣兒的,他就不行了。想像

張良那樣兒,確實不好使。畢竟其人那可是搞內政的,第一。所以說爲了大漢、爲了自己,蕭何也不可能像張良那樣兒啊,劉邦也不能讓。之後實在沒辦法了,不過其人好歹沒說像韓信那樣兒。後者就純屬是認不清現實了,沒錯。哪怕就沒有呂雉、蕭何,估計就他那樣兒的

也得不到一個什麼善終。實在是論威脅來說,好像就這個韓信,他比張良、比蕭何,其實威脅都大。那麼在上位者來着,呂雉要不把他給咔嚓了,就不太對了。要說劉邦就一點兒不想咔嚓了韓信?這個說起來,他要是一點兒都不想,那絕對假話。爲什麼,其實很簡單,如果說其人真心是不想,那麼怎麼劉邦都有辦法保住韓信一命。可他沒那麼做,就說了,韓信

又不能那麼死又不能那麼死的,其實可以看出來一些東西,是啊。所以說韓信這個人,他絕對有地方超過了張良、蕭何,那不假。但是就這個眼光,那真是不如兩人。張良知道慢慢淡出朝廷,讓誰都沒話說,最後得個善終。蕭何妥妥爲了大漢、妥妥一個忠臣,都能咔嚓了韓信,確實,這個厲害。而且你可以說他也是爲了自己,那沒錯。不過最後也得來個自污自

保,那也沒辦法。可就是都比韓信強,最後這個,本事有啊、可惜就沒啥眼光。最後還相信了蕭何。要說你認識對方那麼多年,還不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人?其人爲了大漢、爲了他自己,賣了你韓信不可能嗎?後者要真是看不出來,那絕對是悲哀啊,沒錯。可顯然他還是

相信了蕭何。要說張良不想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蕭何也是,那麼韓信的話,他會想嗎?所以肯定都想自己好好活着,但是其人就相信了蕭何,沒辦法、多無奈啊,結果最後的結局。也是,你相信了對方,那麼這個結果就註定了,是啊。那呂雉什麼人?蕭何什麼人?瞭解

的其實都知道。繼續說彈汗山的情況,每日都是,晚上時間涼州軍細作出馬,把病死的豬、牛、羊,都扔到河裡。然後天快亮的時候,再打撈上來。可以說真心是挺費勁、費事的,那不錯。但是每年都如此作爲,他們確實也早都習慣了,是啊。只不過是今年比往年這個病死的豬、牛、羊都多,所以說活兒就比往年多了,沒錯。並且不光說是在鮮卑的彈汗山,就北

方異族地盤兒的其他地方,一樣兒也有涼州軍細作那麼做,沒錯。只是這個和大漢相鄰的地方,有他們拿到的病死豬,而和大漢不接壤的、很遠的地方,確實就沒有病死的豬了,就只有病死的牛、羊。很正常,畢竟北方異族這兒哪有豬?就只有牛和羊,這個一直都是。而

且北方異族基本上是不吃豬肉的,實在是嫌棄那東西、覺得太髒了。吃的都是牛、羊,還有雞鴨鵝之類的肉。豬肉的話,他們基本不吃。爲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爲有其他的肉,這個北方異族自然不吃豬肉。可要說他們都要餓死了,擺在面前的就只有豬肉,那麼他們也不會

說不吃,傻子纔不吃?所以說還得看具體情況,就有其他的肉,北方異族是真心不吃豬肉的,這個和漢人還不一樣兒。反正前者第一是嫌棄豬肉太髒、其實是覺得太不好吃。沒錯,這個年代的豬就是那樣兒、而豬肉確實不好吃。都是賤肉,老百姓吃的。有錢人甚至都不吃。馬超吃,因爲他吃的都是閹割過的豬肉,沒有騷味的,自然味道不錯。而其人卻也沒說把這

個傳播下去,但是小範圍內,閹割豬還是流行了。不過馬超也想了,如果說在自己一統大漢之前,閹割豬已經在大漢流行了,那麼自己自然就不會下令那樣兒。如果說在自己一統天下之後,這個還沒流行的話,自己確實,是需要頒佈那麼一個命令了,沒錯。而現在呢,可

以說養豬的其實並非很多。畢竟自己吃飯都未必能飽,還去養豬?只能說是餓不死,那麼去養殖點兒雞鴨鵝,難道不比養豬強?就老百姓都知道,那豬肉不好吃,養豬那是下策。這個時代馬超也沒去推廣養豬,所以老百姓覺得還是養牛羊更好,雞鴨鵝也是都比豬強。畢竟

牛的話,能種田,可以說是需要的勞動力。在北方異族那兒倒是吃牛肉,可在大漢這兒,牛基本上他們是不會吃的。吃的都是老死的或者因傷死的,有的病死的,實在說是沒吃的了,老百姓也會吃,那不假。但是和北方異族不同,他們了不需要牛種田,養牛就只是爲了吃肉,沒錯。他們的牛羊,其實就和大漢百姓的糧是一樣兒的。只是大漢百姓的糧是素的,北方

異族牛羊肉,那卻是葷的,是啊。而從這上,那確實也看得出來不少,大漢這邊兒,你吃素的身體,吃肉基本上太少了。和人家吃奶吃肉長大的身體,還真是比不上比不了啊。可以說北方異族人的身體,就真是比大漢百姓強,那沒錯。就真是事實、不承認行嗎?人家可是

吃肉的、你卻只是吃素的,吃肉幾次啊?人家天天都是肉啊,這個就像你也天天吃素一樣兒……所以說這個其實也算是一個差距了。

第九六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六)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三十四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第二一七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續)第三六一章 馬超巡視工匠營第二一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一)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四二八章 張德容求見主公第七一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三)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六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第七二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第五七一章 老師書房說弟子第六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三)第六一五章 劉備欲往荊州地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第四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四)第六六二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續)第三六六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續)第五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七)第九二七章 房陵城頭作動員第一八八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完)第五六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九)第一七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七)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七九三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續)第二十三章 馬孟起決意興兵第三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九)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一五六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完)第五四二章 司馬懿遊說曹操(續)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五八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一)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第二三六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完)第九七四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四八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二)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七)第八〇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八)第一七二章 張遼帶兵到襄平第八三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二)第一四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七)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一)第二章 南華笑論星象第二六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十)第五七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五)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八八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七)第六九三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第二十五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續)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三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四)第三一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四)第八六四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一)第五〇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五)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八〇五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第二三九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一)第五一八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續)第九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九)第四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八)第三一三章 長安出兵到宛城第六九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八)第五五八章 召伯瞻馬超叮囑第七三四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續)第五七六章 兗州軍探馬入營第一四六章 馬孟起再宴衆人第二〇一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六四七章 張繡桂陽做太守第二五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四)第五七一章 涼州軍戰江東軍第九七〇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續)第一二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五)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一一二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四)第三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二)第二二八章 到達三江城待兵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四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一)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三五六章 王子師逼勸李肅(續)第十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第四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四)第七四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七)第二五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三)第八七五章 劉巴文丑入郴縣第三八七章 賈馬演戲賺鬼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