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九)

連世家大族他們都知道,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就得說靠着統一戰線啊,那樣兒才能說是有大機率贏了對方,沒錯。就算是不勝,至少也有很大機率打退、逼退他們,那是。不靠着統一戰線,他們也真是沒更好的辦法了。所以說到時候,世家大族也知道該如何去做。沒更好的辦法,可不就得是北上參戰,那沒錯。不管說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必須去的,這個是說

他們有實力的世家大族,沒錯。如果說真是沒什麼實力,要不就是距離太遠,這個也許就不會去了,是啊。還是那話,世家大族自然也是分三六九等,那可一點兒沒錯。距離近的,實力強的,他們不可能說不北上。但是沒什麼實力的,或者說距離實在是遠,比如說交州,

那麼可以說他們幾乎就不會去了,正常。如果說他們去了,實力不行的,去了也頂不了大用,真的。但是確實,對馬超對曹操,乃至於對其他的勢力,算是能交差了,確實。如果說不去的話,那麼除非是能說服了馬超和曹操,要不然的話,就是被他們兩路諸侯批評的典型。

而距離遠的,這個不得不說,等他們真到了戰場的時候,卻不知道到底說還能不能趕得上,這個是大問題。但是顯然,哪怕就是趕不上了,在馬超和曹操他們看來,需要的其實是你的一個態度,而不是其他的什麼東西。那距離遠的有的是,不過可能所有都不來嗎?有的也許是還能趕上,可有的,那絕對就是趕不上了,沒錯。所以說馬超和曹操,他們不會說就真想

不到,可確實得說,他們想到了不假,可更需要的,是一種態度,就是你支持統一戰線,帶着私兵過去了。這個結果如何,到底說是能不能趕得上,確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那是你的一個態度,沒錯。兩人看重的,那其實是這個。當然了,如果說多一分力量,哪怕

就只是一點兒呢,其實也是說需要的,沒錯。一點兒力量也許沒大用,可無數個一點兒力量呢,那麼就是有大用了,真的。而馬超和曹操,可以說他們需要的就是N多個一點兒力量,那可是啊。所以說你只要能來參戰,哪怕就貢獻出來一點兒力量,其實也是好的,是可

取的,那不錯。是大漢這邊兒的勢力需要的,確實。因此,能來參戰的,可以說趕上的,那都是好樣兒的。對馬超來說,對曹操來講,哪怕他們就有的勢力真心沒拿出多少人馬,可終究是比那些故意不來的好吧,沒錯。因此,哪怕就是那些趕不上的,他們也是都覺得比那些就故意不來的強,強多了,真的。所以說最後批評的勢力,那肯定是不來的,故意不來的,

這個馬超和曹操,他們還是能分清楚的,不錯。如果說連這個都分不清了,可以說他們也正是,白是當主公做老大,真的。不過顯然,他們確實,是沒白當啊,沒白做啊,確實。就當了主公做了老大,所以說自然是能分得清楚,那是。對兩人來說,那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兒

好吧,真心不是了。比這困難的,那有的是,確實啊。因此,這個就得說,不算什麼大事兒啊,可不就是。兩人分得清楚,其中故意不來的勢力,那絕對不會說就兩三個,那太少,不會那樣兒。如果說真那樣兒的話,倒是好了。可顯然,不會是那樣兒好吧,所以說不來的,故意不來的,絕對不會就只是三兩家,那絕對不會了,只能說是超過這個,那可沒錯啊,確

實。那麼這其中,就有馬超和曹操/他們說需要的典型,用來批評的典型,那是。但是究竟是哪一方,或者說是哪幾家,這個確實就不一定了,關鍵還得是看他們的動作。說白了,還是那話,還是那樣兒,就是看他們給涼州軍或者兗州軍,或者給他們雙方,多少的好處、利益了,沒錯。顯然,這個不去北上參戰,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利大於弊的,怎麼想怎麼是

啊。不那樣兒的話,那他們不就來了?是,所以這個沒錯。所有勢力都去做對他們利大於弊的,而不是去做對他們弊大於利的事兒了,那是。因此,這個他們不去後,最後馬超和曹操/他們要典型,肯定從其中來啊,那也不錯。所以說到時候他們如果不想成爲那樣兒的典

型,可就得說是給涼州軍或者兗州軍,或者給他們雙方,那得給點兒好處、利益啊,沒錯。當然了,說給多少,那肯定不會超過他們說得到的好處、利益了。而馬超和曹操,顯然他們得到了好處、利益後,就不會抓給他們好處、利益勢力的典型,那典型就是沒給他們好處的,

顯然就是,沒錯。這個他們也不懷疑,可以說絕對是,和之前一樣兒,有來參戰的勢力,那麼就有不來的,故意不來的,是。那麼同樣兒,故意不來的勢力中,有給自己一方好處的,那必然有;一樣兒有不給自己好處的勢力;那也是沒錯,所以說這個事兒就是如此啊,可不。所以說馬超和曹操的打算,那很簡單,抓不好的典型批評,當然就是不給好處、利益的那些

勢力了。也許不會是所有,但是抓幾個,那還是可以的,也沒什麼太大問題,那是啊。這個如果說剩下的還很多,而兩人又沒把所有剩下的勢力都批評一頓。那麼這個就只能說是批評誰,誰倒黴了,沒法說。雖然不能是馬超還有曹操/他們隨即選擇的,但是這個不確定性,

那可以說還是很大的,沒錯。因此,兩人也沒辦法,只能說抓到誰,誰倒黴,那是。除非說剩下的勢力很少,那麼有一個算一個,兩人都不會放過,都得批評啊。如果說剩下的勢力真心很多的話,超過了他們一個一個都不放過,那麼就只能是挑選了,選上誰,誰倒黴,那

也沒辦法。誰讓你故意不來的,而沒被選上的,只能說這一次過去了,也許以後不會再有這樣兒的事兒了,但是馬超和曹操,他們絕對會記住那些個勢力,沒被選上的,肯定是啊。怎麼說呢,這麼一看,好像沒被選擇被他們批評的,以後也許會更不好。當然了,這個是加個也許,那麼是可能也有不可能。不過有一點是沒錯,就是馬超和曹操,他們兩個當主公做

老大的,絕對是記住了那些沒被選擇上的勢力,這個肯定是。因此,也可以說這個未必就是好事兒,也許也有好處,好的地方;當然了,可能更多的地方,那是不好的。畢竟真說起來,馬超也好,是曹操也罷,他們可都不是什麼良善之輩,那沒錯。可以說兩人實際上,那

是一個比一個狠,那纔是兩人的真面目啊,沒錯。馬超自然是有他自己的狠心,不過一和人家曹操曹孟德比的話,他確實還差了點兒了,真的。馬超以前也好,是現在也罷,都做不出來做不到屠戮大漢百姓的事兒,真沒有。但是曹操呢,現在不會有,因爲兗州軍實在是不需要。以前是有,因爲他和兗州軍都需要、很需要,是利大於弊的事兒,所以他就那麼下令

讓己方那麼做了,沒錯。可曹操確實,他從來都沒有後悔過對於當初的事兒,從來都是無怨無悔,那真是。哪怕如今,當年的事兒說造成的麻煩,從來都沒斷過,而且可以說還不能說就是小。可哪怕那樣兒,他都沒後悔過,這個足以說明問題了,真是。應該說再給他一次機會的話,曹操絕對還會那麼做,這個沒說的,他覺得是必須的,沒錯。哪怕影響更不好,

到了如今依舊是不好,可自己都認了,只要是利大於弊,那個自己沒什麼不能做的,真是。因此,看看曹孟德其人,那絕對不是馬超馬孟起能比的。是,後者的話,也沒認爲自己是個心慈手軟之輩,可分和誰去比,那沒錯,和曹操那樣兒的一比,馬超知道自己在這上的差距,

真沒錯。而且曹操這人,反正作爲現代人靈魂的馬超,他還是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說老曹喜歡人/妻,這個他能理解,好像也沒什麼,很正常。不過以前馬超看過一個故事,真實的故事,題目叫唯一讓曹操流淚的女人,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呢,就是他的一個小妾給他戴了

綠帽子了,最後曹操還成全了兩人。然後那男的好像說沒錢養女人,他又給對方個什麼官。反正大致就是這麼個故事,結果馬超看完,他對曹操,更多的還是不理解,真的。對馬超來講,自己的女人,哪怕是小妾,給自己戴個綠帽子,難道不是說要咔嚓了他們?話說這又不是什麼和平年代,是亂世,而且你曹操是什麼級別的人物?咔嚓的人還少?可別人你都給他

們咔嚓了,倒是在自己小妾那兒,給你戴個綠帽子,你倒是放過了,這點馬超是怎麼都理解不了,真是。對他來講,如果說對方是劉備劉玄德劉大耳朵,那麼馬超會很理解,就看劉大耳朵那個人,他妻子給他戴綠帽子他都不會太在乎,反而更在乎如何收買人心啊,那肯定

是。了換成了曹操,他確實是不理解了。反正曹孟德那麼做,自然是有他的想法,有他的道理。馬超覺得不理解,他就認爲,其實自己對曹操,尤其是歷史上的曹孟德,自己確實,知道不少,但是真說很理解嗎?那確實是未必了,反正馬超覺得是還不夠啊,那真是不夠。

反正換成是自己的話,如果自己是他曹孟德,那麼碰到那樣兒的事兒,肯定不會說像他那麼做,那肯定不會。咔嚓兩人,那都是輕的,最簡單的,沒錯。對馬超來講,自己沒更多的時間精力的話,自然就咔嚓了兩人,也包括他們兩人的家,誅滅九族,這個肯定是。如果說還有很多時間和精力的話,那麼自然就不會讓兩人那麼輕鬆就被咔嚓,慢慢炮製吧,那是。

不過在這期間,是一定要誅滅他們九族的,那沒錯。所以說馬超肯定和曹操和劉備,那都不同啊。至於說什麼成全他們,那都是扯,他就覺得扯。送自己女人成全別人?哪怕是小妾,馬超確實也是理解不了。不過古代確實,瞭解點兒的都知道,贈送個小妾什麼的,那並非沒

有。話說就蘇軾那樣兒的,其人也有把懷孕的小妾送人的事兒,那真是,可以說馬超理解不了,可他也承認,古代的話,很多人可不就是那樣兒,還都是那麼做了。有名兒沒名兒的,那可都有啊,真的。不過其人還是不能理解,哪怕他在古代都過四十年了,可必須承認,有

不少東西,古代可沒一千八百多年之後好,那是。當然了,也必須承認,古代來說,絕對也是有超過一千八百多年後的地方,那也沒錯。至於說好的和不好的,這個就不用一一說明了,至少馬超覺得是不用了,沒錯。更多還得說是自己親眼看,看到了,那纔是讓你自己印象深刻,可不是?如果說看不着的話,你想印象深刻,那不是不可能,但是基本上不要多想

了,也是。並非就一點兒都沒可能那樣兒,但是還得說,你親眼看到的,一般都比你道聽途說來的印象深,是吧。除非是有特別的,那不一定。但是你親身去經歷的,那肯定比你道聽途說的印象更深啊,沒錯。這個你得承認,就是事實好吧,那是。所以說想印象深刻,那

麼是需要你看到,或者說就去親身經歷。要不然的話,光聽說、聽別人說、甚至就道聽途說,那印象肯定沒看到和經歷深刻啊。

第八四二章 生擒蔡瑁通劉備第六四三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三)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二十八章 途經路上人被救第三七〇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六)第一六九章 馬孟起率衆夜戰第七十八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二)第六〇三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續)第六二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七)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四一一章 劉焉亡兵入南鄭第三九六章 戰南鄭三面攻城第七八二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續)第八十章 授印信敦煌太守第七四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一)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八五九章 玄德試探劉子初第一六三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六)第六五二章 降將出謀賺馬超第四六五章 趙雲用計過洛水第三九一章 馬超商討出行事第五九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七)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三)第八一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三)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三十五章 涼州軍夜襲聯軍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六)第五六四章 袁術稱帝九江郡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九二二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完)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四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七)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二十三章 知消息馬曹反應第八七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五)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七二四章 劉備隆中訪諸葛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六八〇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第五四三章 殺入城池將對將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三十八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二)第八九五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續)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四八六章 樹林道旁攔孫策第九三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八)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五三四章 召範強說破城計第二三七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下)第五二三章 見馬超問詢範強(完)第四七二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第三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二)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抵達辰陽第四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第五十六章 四人投奔兗州軍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三七二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六十四章 孫劉聯軍返西陵第一七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二)第二七五章 滿伯寧迴歸許都第七八八章 死士趁夜奪城門第十六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二)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九四〇章 戰蘄春各人反應第五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三)第一二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九)第九六〇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完)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六四七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第七五七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第六八八章 江東周瑜諫主公第八二五章 兗州軍強攻襄陽(續)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六九四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續)第五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三)第五五四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完)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一四七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一五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九)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三三四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續)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二二二章 問詢張讓勸說劉宏第四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一)第三四五章 追董卓馬超援手第四六五章 費文偉投靠馬超第五三三章 董承受命往豫州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抵達辰陽第一五六章 馬超趁夜入廣宗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