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四)

對馬超來說,女兒的話,那肯定是富養,這個他就那麼認爲的,也都那麼做了,沒錯。以致於馬卿雲雖說都那麼大年紀了,但是被全家人給慣的,那可真是……但馬超不覺得是什麼大事兒,畢竟自己女兒嗎,就慣着了,怎麼樣兒呢,沒什麼大不了的,真是。再說了,自己女兒是被慣着不假,但是卻沒有那些什麼刁蠻無禮的性格,只是確實有不小的叛逆,這個是

有。而對兒子的話,馬超從來都不覺得要讓他怎麼“窮”,他覺得那還是別那樣兒了,真的。馬超想法中,他父親是大漢實力第一的諸侯,結果讓自己兒子那麼窮,這個傳出去多少人就得笑話馬超,真的。所以他都覺得那不是丟臉的事兒了,因此,馬超無論如何都不會那

麼做,真是。窮和自己兒子倒是沒什麼大關係了,沒錯。富養女兒,他是覺得必須的。而對兒子的話,雖說不用富養,可怎麼也不能讓他窮啊,那是。因此,就是這樣兒,他對馬煥嚴格不假,但是卻從進來沒說把自己兒子整成窮得慘樣兒,那可真沒有啊,就是,所以說……

畢竟自己兒子已經是讓自己嚴格對待了,對他從來都是嚴厲的,沒說的。在馬煥眼裡,馬超確實從來都是嚴父,和慈父什麼的,那都不沾邊兒,所以這個都如此了,馬超自然不會再讓馬煥“窮”,這個也是。畢竟自己兒子因爲自己的嚴厲,確實已經挺苦的了,那都沒錯。要是再因爲這個“窮”什麼的,那自己這個父親,他就得認爲自己是一無是處,真的。並且

這事兒傳出去,絕對沒好的,那是。因此,怎麼說怎麼是,嚴厲就算了,那個正常,其他的,沒有了。確實,畢竟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兒子,還是唯一一個。對馬超來說,自己做個嚴父,這個是需要。應該說自己這個父親,如果不對自己兒子嚴厲的話,那還能指望誰?指

望他母親?顯然不現實,真的。糜貞的話,在教育孩子上,她是不如馬超的。而指望他祖母,那更是算了吧。對馬超來說,自己母親不慣着她孫子就不錯了,還談什麼教育?糜貞的話,都比她強,真的。糜貞雖說也有慣着孩子的時候,可更多時候,她卻很清楚,自己女兒

可以寵愛多點兒,可自己兒子不行,因爲他要繼承大業,就這麼簡單。而自己女兒不用繼承自己夫君的大業,她就只是嫁人就好,這個是。所以糜貞有如此想法,話說她也不能太慣着自己兒子,那必然。其人好歹也是從大商戶之家出來的子弟,哪怕是女子。但是怎麼說呢,和世家大族還有豪強地主都不一樣兒,富商巨賈的家族,哪怕就是女子,她們是不能繼承家

族,但是隨便一個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本事,那沒錯。糜貞就是經商還有點兒其他的,那都是。她更清楚,自己兒子被他父親那麼嚴厲管教,其實是對的,沒錯。如果說自己是他父親的話,也得那麼做,那都正常。糜貞的話,確實沒有什麼不理解馬超的,真是。應該說在這

個家裡,她都是最能理解馬超的一個,那沒說的。成親都二十多年了,她可以說是非常瞭解自己夫君了,也都沒錯。在馬超那兒,除了說內心深處的秘密不能和自己親自說之外,其他的地方,也真沒什麼不能說的。不過因爲馬超也清楚,少讓自己妻子擔心點兒,所以他也都是挑着說,那都沒錯。比如說北方異族的事兒,他就很少提及,當然糜貞也清楚,北方異

族都什麼實力,然後他們要有大動作……可以說自己夫君不怎麼提及這些,可糜貞卻都知道,至少該她知道的,她確實都瞭解,那沒錯。不是她非常關心關注,實在是其人也清楚,己方涼州軍怎麼都是要和北方異族一戰的。自己夫君不說,不是說他就真一點兒不想說,只是不想讓自己太過擔心,糜貞都清楚。至少從情報來看,北方異族是有佔據整個大漢的實力,

這個確實就不一般了,沒錯。真正來說,他們要大舉南下,奪取天下,那就得是大漢所有勢力一起對付他們才行……從這也看得出來,糜貞不是一般般的女子。她能看出來統一戰線,這個確實,不是這個時代,別說是女子了,就很多男的,照樣兒看不出來,看不到。因此,

也看得出來,富商巨賈家族對子女的教育程度,那從來都不小。哪怕就是家族的女孩子,一樣兒是受到良好的教育,這個一點兒沒錯。其實一想也正常,那些家族知道自己從先天上來說,就比不了世家大族還有豪強地主,那麼就得從其他方面,那是要下了苦功夫,和那些

大家族都不同的,沒錯。因此從哪些方面,從世家大族、豪強地主他們比較薄弱的地方,富商巨賈家族,是要超過他們,真的。至少前兩者那是一點兒都看不起看不上他們,那真是。如果說不是生意上需要來往,他們甚至不想和富商巨賈家族太多接觸,丟人。這個對世家大族來說,確實就那樣兒。在他們看來,能和他們接觸的,那只有同爲世家大族的,要不就是

天下三路諸侯,那是必須的了。其他的像什麼豪強地主了,富商巨賈了,都靠邊兒站,真的。可沒辦法,家族裡的生意,他們主要的子弟是不會去經商,那不假。可旁系的子弟,驅使是有經商的,做生意的,那沒錯,也是需要。所以說都少不了和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他

們打交道,這個是必須的。因此,也確實是避不開了,沒辦法。但是不管如何,至少有一點,那就是世家大族不會讓自己家族嫡系子弟去經商,旁系的去了,那沒什麼大不了的,確實。畢竟說起來家族也要發展,也需要錢糧物資,這些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那麼就需要這個

生意,沒錯。只是這個做生意的,絕對不會是家族裡嫡系子弟,嫡系子弟誰敢去經商,他就要從家族的族譜裡除名,這個家族丟不起那個人。至於說旁系子弟去做了,這個應該說是所有世家大族都去做的,誰也別笑話誰,都那麼幹了,也沒什麼了,真的。對他們來說,都那麼做的,而誰也不會說破,說你那麼做那麼做的,其實自己家族不也是那樣兒嗎,沒大區

別啊,那是。不過要真是來個嫡系子弟也經商去了,那麼絕對就是丟大人了,那沒錯。所以說世家大族也是爲了自己家族的臉面,嚴禁自己家族嫡系子弟去經商。這個事兒其實並非是大事兒,可家族就得跟着丟人,真心丟不起那個人,可不就是。對於一個普通的世家大族

子弟,可以說對方肯定沒有家族的臉面更值錢,這個就是世家大族的嘴臉,一點兒沒錯。而他們真正看重的子弟,確實也沒人去經商,那不開玩笑嗎。他們那些人,都讓手底下的人去經商,哪有自己去做的?真心沒有,最多就是自己手下,指派個人,還不能明目張膽,就得是偷偷來,不能光明正大,那樣兒也是不好,所以說……世家大族就那麼一副嘴臉,誰也

都沒有辦法,是啊。可以說世家大族看重自己的臉面,那絕對是超過了N多東西,沒錯。至少說能排在這個前面的,真心不多了,沒錯。當然了,他們最爲看重的,那肯定是傳承。不是怎麼發展好一個家族,是如何把一個家族傳承下去,不至於說斷了,這個最重要。因此,家族中每一位家主,可以說家族不指望你真就能怎麼怎麼把家族發展更好,可最基本的,都

能很好保住家族,這個就足夠了。所以說每一代的家族,肯定是家族中人覺得最基本也是能守成的一個,這個就夠了,沒錯。當然要是家主能帶領家族發展更好,那麼肯定更是好事兒了,沒錯。沒有一個家族不希望自己家族發展的,真是。不過在這個大前提,那就是家族

能很好傳承下去,沒錯。要不說沒有千年王朝,卻有千年的家族,這話真是有道理啊,沒錯。王朝還沒走那麼遠的,至少華夏上下五千年,國祚最多的王朝,那也還只是奴隸制社會的周朝,八百多年。期間還分裂那麼多年,春秋戰國嗎,這個瞭解的都知道,不用多說了。

當時什麼情況,大家都瞭解,周天子不過就只是名義上的老大,那確確實實是名義上的老大,除了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兒之外,其他地方都沒人聽他的。可哪怕如此,也沒人說去把周天子給滅了……至少在一統天下前,沒人那麼做吧,所以這個……他是名義上的老大不假,可確實,大家還需要這麼個名義上的老大,那是。也沒幾個人覬覦周天子那點兒地盤兒,對

他們那些人來說,其實都不算什麼,真的。最多就楚莊王來個問鼎,也就那樣兒了。再多的,你還能從周天子那兒得到多少?反正名義上的老大,這個是大家公認的,都心照不宣了,那是。所以說周朝能國祚八百多年,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諸侯混戰沒人顧及周天子,他只要

老實,確實沒人想着動他,這個是事實。但是之後秦始皇一統了天下,天下再也不是分封制的了,不是奴隸制的了,變成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制王朝,皇權增大了,基本上皇帝一人說了算,所以之後再也沒有周那樣兒的事兒了。不是說你老實,我就一定不動你,那不是。就

說東漢末年,劉辯老實不?可以說他老實得不行,但是到了董卓來的時候,還是依舊滅了他,換劉協當皇帝,這個就說明不少問題。是啊,周朝那時候,周天子不光老實,你就滅了他,反而是沒什麼好處,哪怕你就想着再擁立一個。而且你必須要考慮到,其他諸侯都什麼想法啊,還都能同意你去擁立?所以說沒什麼好處的事兒,你讓他們能那麼去做?但是到了

東漢末年確實就變了,至少在董卓那兒來說,廢立個皇帝,再擁立一個,怎麼對他都是好好處多,利大於弊啊,那是,所以……那麼做了,也正常。不過怎麼說呢,換成是其他人的話,未必就真那麼做,還得具體看對方如何想法。至少有一點沒錯,劉協想法絕對比劉辯多,

那一點兒沒錯,不管說是現在還是歷史、演義裡,都一樣兒。在很多地方上,劉協就比劉辯強,也可以說其實後者更好掌控,這個沒錯。前者想法太多,並且不甘心自己就當個傀儡,那沒錯。劉辯的話,他也不甘心,可他不會怎麼反抗,那是,可換成劉協就不同了,也沒錯

啊。不過顯然董卓所想的,絕對不是劉協和劉辯兩人誰更容易掌控,而只是怎麼做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更多,利益更大,那沒錯。對其人來說,他可以說是真不懼劉協沒劉辯老實,更不容易掌控。說起來自己有幾十萬的西涼軍,這個也是董卓有底氣的地方,那麼這樣兒的話,自己怕什麼?他不傻,至少也清楚,確實是劉辯更老實,他更容易掌控,那沒錯。但是自己

有那樣兒的實力,早就不懼什麼了,真的。如果是幾十萬大軍都震懾不住劉協的話,那麼其人要多厲害?這個不能想象,劉協可沒那麼大本事啊,確實。其人是比劉辯強,但是趕上這麼個亂世,他一個沒兵沒權的皇帝,還能翻起多大的風浪來?這個就沒有了,真的。所以

董卓義無反顧,就讓劉協當了皇帝,而後者雖說沒什麼皇權,這個不假,但是董卓對他沒吝嗇過,該給他的,那都給他了,確實沒錯。

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四七九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第七章 別閻忠馬超出師第八二四章 兗州軍強攻襄陽第九五二章 攻樊城涼州得利第二五四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續)第二七八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完)第一八八章 四人行回到隴西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九九五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第六四六章 涼州軍兵合一處第六八六章 戰江陵寄望地道第九四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九)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四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二)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火燒藤甲(續)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第六八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四)第六十五章 典韋約定今後事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四十七章 曹孫劉帳中談妥第四六四章 趙子龍欲渡洛水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第一八六章 劉宏擬旨拒敵第三四二章 別三老三人回返(續)第五三八章 入得酉陽見文魏(續)第七六六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續)第一六六章 南蠻王遣人搬兵第一三一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七七〇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續)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五二九章 涼州軍一攻酉陽第三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八)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三六一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八)第九五二章 攻樊城涼州得利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二七六章 張繡帶兵到雒陽第二六二章 漢軍初遇羌兵第五二一章 白波三賊算楊董第五五二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第一二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一)第八十三章 西陵城算計馬超第二〇五章 馬超說服何遂高第五〇一章 魏文長兵進十里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三八八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第七九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九)第六五〇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續)第三八三章 欲出行馬超打算第三四四章 聯軍兵入汜水關(續)第二四四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六)第五八五章 涼州軍佔領辰陽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九六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三)第九八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八)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八九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九)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二)第三四七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第七七八章 黃漢升無意玄德第一八四章 北宮反勸韓文約第四九〇 孫策質璽借人馬(續)第九五五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五章 拜師偶遇文士第四〇七章 聽諫言孟獲布兵第五一四章 涼州計文聘入彀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二五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五)第四章 學有成先生離去第六八三章 臨湘城黃忠教子第七四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第四六五章 趙雲用計過洛水第九一六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完)第三一四章 袁紹兵進汜水關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二)第一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完)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五四八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續)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四八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五)第七四七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二六二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第八五一章 江東援軍至蘄春第六六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三)第二三四章 馬超上書漢靈帝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續)第一〇三章 福達戰中鬥孟獲第三〇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二)第四七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九)第十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九)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一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