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三)

也就是說,到時候你的嫡系,未必就死忠於你,確實最後不一定了。但是能給你盡忠的,死忠於你的,哪怕你不把其人當嫡系,沒那麼做,但事實就是,對方死忠你,就該是你的嫡系,如此。孫策知道,自己嫡系的人,那是不可能最後己方徹底敗亡,己方徹底被滅,他們都盡忠,這個不是絕對的。嫡系的人,不是說他們都給自己盡忠,那才能叫嫡系,那麼樣兒

的話,不到關鍵時候,上哪兒一定看得出來的?所以說確實不是那麼劃分的,沒錯。所以這個嫡系未必都能盡忠,但是盡忠的人,基本上肯定都是嫡系了,不是嫡系還能給他盡忠的,孫策覺得也沒幾個,甚至都沒有了。是啊,自己江東軍他們都什麼,自己還能不知道?真說

不是自己嫡系,最後還能說給自己盡忠的,那麼能有一個、還是兩個?真是兩個,他都覺得多說了,一個真都不少了,真是。甚至就一個都沒有,給他盡忠的,是嫡系的人,而不是其他人……孫策沒說指望這個,他也沒覺得有什麼大用,那是,所以說也確實是沒錯,那……

孫策沒想着說多少人給自己盡忠,他沒覺得那樣兒有什麼大用,真的。還不如說活着的時候都效死命,己方敗亡了,被滅之後,他們怎麼樣兒,自己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是吧。所以還是己方沒被滅之前,都拼命了,那比己方被滅後盡忠強,這個就是孫策的想法,也正常。是啊,他是當主公做老大的,更現實,沒錯。對孫策來講,說起來這個己方被滅,你再盡忠,

他是覺得沒大用。除了說是能顯出你自己來,對己方來說,真心是沒什麼意義了。但是在涼州軍來滅己方的時候,你和他們都拼了,這個他是覺得很好,那是。這個就好比說孝順父母,肯定還是活着的時候,盡孝就可以了。等父母沒了的時候,這又這個又那個,其實沒大

用,那更多可能就是做給別人看的而已,真的。所以說到底什麼纔有用,你自己心裡有數,沒錯。有個漫畫其實挺有意思,諷刺意味比較足。老孃活着的時候,就給她一碗飯,然後什麼菜都沒有,這個就是生前的寫照。等老孃去世了,這在老孃供桌上擺滿了吃喝,這不就是

表面文章,做給別人看的,諷刺不小啊。就是,所以真心沒大用,你自己在之前都什麼樣兒,你自己最清楚,別人也不傻,也都能知道,所以……這個東西你自己心裡有數,真要就認爲生前不用盡孝,然後沒了之後,再讓別人看,那可真是,不用多說了。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那是唾棄這樣兒的,沒錯。是,有和他們一樣兒的,那不假,畢竟這個事兒,那不是

一件兩件了,所以……孫策肯定不是那樣兒,他更希望己方衆將,當然也包括謀士,他們都能說在關鍵時候和涼州軍拼。確實不是說己方被滅,再盡忠什麼的,那也真不是孫策想要的,沒錯。對他來說,肯定也是所有人都在涼州軍過來進攻的時候,盡力去拼,那就是他覺

得最好的,沒錯。而不是最後在誰盡忠什麼的,確實孫策覺得那都沒什麼大用啊,可不就是。你說己方都已經被滅了,這個你再盡忠什麼的,能說明什麼?他覺得除了說明你自己之外,真心就沒什麼了。當然你要真那麼選擇,孫策肯定他是覺得看不到了。己方別滅,自己敗亡,怎麼自己都不想活,所以這個……他不懼死,不過確實,自己不是死在沙場上,終究

遺憾啊。這個是,畢竟說起來孫策其實是個武將,那沒錯。就因爲當主公做老大,所以說手下人也不讓他去單挑什麼的,那是。要不然的話,其實是想做一個純粹的武將,如果說不是當主公做老大的,那真沒錯。可他第一是當主公做老大的,然後再說別的,那沒錯。所以說這個也是,就他願意去和別的武將單挑,那不假,可手下人誰能讓啊,都攔着不讓,沒錯。

畢竟孫策和曹操和馬超都一樣兒,都一個級別的,當主公做老大的人。兗州軍和涼州軍,他們在這個事兒上,那沒區別,都不讓自己主公去單挑,去帶兵攻城什麼的,那都沒有。對他們來說,那真是太危險了,一點兒沒錯。因此,他們就怎麼都不會說讓自己主公那樣兒,

真的。以前的話,馬超還和別的將領單挑過,可那也只是以前罷了,以後的話,那就再也沒有了,手下人是不會讓的,沒錯。這個是根本,他們不會讓自己主公再那麼做了。以前的是歷史了,那改變不了,但是以後的,確實就再也沒有了,那是。改變不了歷史,但是卻可

以創造明天,那是。作爲改變不了的歷史,自然就是自己主公和武將單挑這些,那沒錯。可確實,可以去創造明天,那一點兒沒錯。這個不在於別的,就只是手下人一點兒都不讓自己主公那麼去做了。所謂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個道理他們還有什麼不懂的。怎麼都不會說讓自己主公再那麼做,真的。你想單挑,那有那麼多武將呢,是吧。你想帶兵攻城,

那也確實,還是有那麼多武將啊,是吧。所以說這個沒錯,你當主公做老大的,在戰場上,想做什麼,並不是說就一定要自己做,確實是有那麼多手下呢,可不是。單挑有武藝高的將領出陣,而帶兵攻城,每一方也有自己的主要將領,去帶着士卒攻城,那可不就是,所以……

有將領做了,怎麼都不需要主公上啊,那是。可以說除了說必要的事兒,是必須他們過目處理的之外,其他的,尤其是在戰場上,那手下人都不會說讓自己主公去做什麼,那是。是,他們也都知道,這個自己主公真正上了,那麼對己方的士氣,可以說直接就能提到很高的程

度。可說實話,那個和自己主公的安危一比,真心就不算什麼了,沒錯。畢竟那提高士氣是可以,但只要自己主公一受傷,那麼士氣肯定大跌,而且影響是真沒什麼好的,那是。所以說手下人誰敢讓自己主公去和武將單挑,甚至帶兵攻城,那真是開玩笑了,顯然是不能那麼做,沒錯。對他們來說,這個暫時最重要的,也就是自己主公的安危了,那沒錯,所以……

馬岱帶兵試探進攻,他是看到了,謝旌比蒼梧那兒的宋謙強點兒,可他不如凌操父子、全琮和呂岱,這個也是。不過雖說這樣兒,但是他可沒敢說小看謝旌半點兒,那真沒有。對馬岱來說,必須承認,這越是到最後一個要攻略的郡了,自己越是不能大意,那是。哪怕說起

來謝旌是不如凌操父子、全琮和呂岱,在馬岱遭遇到的幾個二流將領中,他是排倒數第二的,但是其人絕對不會因爲這個而小看小覷了謝旌,那不會。就最基本的一點,如果說他沒有超過更多人的地方,試問孫策他會把其人放到合浦這兒來嗎?確實,謝旌沒那幾個強,綜合實力來說,可他卻比很多人強,那也是。就比宋謙、比李異、比譚雄,那是都強了,沒錯。

馬岱是沒和李異還有譚雄他們對上過,要不然的話,對謝旌本事,其實會有個更好的認知。確實,其人在交州前五個郡來說,他就只是比宋謙強罷了,排在第四。但是再加上九真的李異和日南的譚雄,那麼其人依舊是排在第四,前面三人,後面也三人啊,所以是在中間的。這不是說謝旌就多厲害多厲害,主要是其人也沒錯,在交州就是這麼個位置,處在這麼個位

置上,那是。孫策給其人安排在了合浦,其實就能說明很多問題,那可不就是。要不本事還不夠的話,就不讓他在這兒,去別地方了。而其人本事肯定夠,也是最適合在這兒的,合適在這兒當太守啊,那沒錯。是啊,就他在合浦了,而李異和譚雄,他們去了九真和日南,

那是。就因爲謝旌比他們強,比他們更合適,沒錯。所以說其人來這兒了,是孫策安排的。而李異去九真,譚雄去日南,那也一樣兒是孫策安排的。雖說他這個主公,就是名義上的江東老大,底下人更多是爲自己做事兒。可卻不得不說,他這個名義上的老大,那是有很大的

權力,有實權的,至少下面人都能聽他的,沒錯。畢竟手下人還得說是跟着他混呢,能跟着孫策混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這個何樂而不爲,真是。因此,孫策哪怕說江東軍如此組合,但是其人卻依舊是有大權,那是。江東軍是,不能和涼州軍比,不能與兗州軍比,可他們也有自己的特點,這個也沒錯。就說涼州軍手下,兗州軍手下,他們都是爲了自己主公拼,但

江東軍真說起來,更多爲了他們自己,那可不。所以這個就是大區別,哪怕他們實力弱,最弱的那個不假,可江東軍有夠團結,那沒錯。大家是爲了一個利益走到一起的,那可不就是。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其實這個就足夠了,有着好處呢,那是。所以說這是沒錯,江東

軍有他們的特點,哪怕實力最弱。可他們也就是弱了,這個顯示不出太多來。如果說他們真是實力強的話,這如今天下大勢,肯定早就變化了,沒錯。就如今還在涼州軍那邊兒,那是因爲他們大漢最強啊,沒辦法。你要大漢最強,天下大勢也就在你們這兒了,真的,那……

馬岱不敢小看小覷了謝旌,他也不可能那樣兒,那都沒錯。對其人來說,這最後一個郡,也是早拿下城池,拿下這個縣城,最後再拿下其他合浦的縣城,就徹底是拿下了交州己方要攻略的最後一個郡,那是。然後休息了兩日吧,那樣兒之後,自己就可以跟自己主公回去了。出來幾個月,馬岱其實也有那麼點兒想家,這個也正常,沒說的。就馬超,他都是,別說

馬岱了。崔安的話,他年輕時候就闖蕩天下,確實對傢什麼的,沒那麼深的概念。郭嘉的話,其人說是浪子,那一點兒沒錯。對家的話,反正比崔安能強點兒,那是沒錯。可其人家鄉在豫州潁川陽翟,也不在涼州軍的地界啊,這個沒錯。所以說這麼多年了,其人回家鄉也

真是屈指可數,並且都是偷偷摸摸回去。畢竟你一個敵軍的主要謀士,到自己地盤兒上了,要真被兗州軍發現,那麼肯定不是什麼小事兒。他們要不抓郭嘉,那都不可能,真是。好在其人在潁川陽翟確實是沒有家了,沒府邸在,所以也沒有兗州軍士卒特意看着,那真沒有。

所以就憑郭嘉本事,其人偷偷摸摸回去回來,真是沒被兗州軍發現,那是。但是這麼多年來,他都沒回去幾次,沒錯。平均其人五年纔回去那麼一次,也能看出不少東西來了,真的。這個還沒崔安多呢,和馬岱更不能比了,沒錯。而馬煥的人,其人年輕,倒是沒那麼多思鄉的情緒,但他一直都想着早日回到長安,不爲了別的,就只是在長安比在交州要享受多了,

沒錯。你看馬超對自己兒子嚴格歸嚴格,這個一直都是,現在都那樣兒。但是該給他的,雖說不至於說讓馬煥如何奢侈,但是別人有的,他不會沒有。而他有的,可以說很多人都沒有,這個就是馬超作爲父親給他的。在他看來,自己好歹也是凉王了,在大漢更是實力第一

的諸侯。可以對自己兒子嚴格,那正常。但是卻不能小氣,不能摳門,那是一點兒都不可取的,沒錯,所以其人如此作爲。

第七七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完)第九二四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續)第五三五章 五人大戰徐公明第四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六)第二一七章 成公英勸說韓遂第一五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七)第六五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一)第二〇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二一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六)第二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一)第八四四章 劉巴開城迎玄德第三三四章 孫文臺再見袁紹第九三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三)第五一八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續)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一七八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五)第八〇〇章 臨湘消息至長安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九八二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續)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九八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三)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抵達辰陽第八二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二)第二〇三章 馬孟起回到雒陽第七三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四)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四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〇)第五四二章 司馬懿遊說曹操(續)第六九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九)第二一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第二三八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續)第五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三)第二四一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七二七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第三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八)第六六四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四)第五五七章 爲戰事玄德登城第四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三)第二八七章 制董卓曹操建議第三三四章 孫文臺再見袁紹第三八六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第八九二章 涼州軍二攻樊城第二一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五)第八十一章 告辭離去回隴西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二)第七九五章 龐亮馬朝訪龐統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八八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二)第一四〇章 臨陣前沙場鬥將第二一七章 成公英勸說韓遂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七四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一)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九四〇章 戰蘄春各人反應第五五六章 曹操遣人令退兵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二一九章 衆人商討欲退兵第二〇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四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四)第六四六章 聯軍再攻臨湘城第三一八章 馬孟起再見帶來第七十章 說感言孟起上臺前第八四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六)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三十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一)第一四二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完)第六四七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第二六六章 漢軍大戰羌兵(續)第五三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一)第四九五章 孟起奉孝言戰事第一五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二)第三二三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續)第三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第七十四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五)第七十八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二)第六七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六)第七五〇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續)第四五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七)第一四七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五)第三八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八)第六二三章 涼州軍出兵長沙第六三二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續)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三七一章 孟子敬帶兵回營第二九三章 李儒諫言說呂布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七四〇章 雙方合作攻敵城第九三二章 兗州援軍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