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九)

有效果總是好的,對馬超來說,對涼州軍來講,肯定都是聊勝於無,那沒錯。而效果的大小,說起來馬超他也清楚,這個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那是。自己是希望大了,可事實呢,顯然不會像自己所想那樣兒就對了。所以說最後如何,自己還是都能接受,那確實。所以說這個也沒錯,聊勝於無,有了總比沒有好,比沒有強。現在來說,希望是有,就是小,而且還

很難成功,但是機率有啊。對馬超對涼州軍,可不就是那樣兒,這個如今的形勢啊,如此。在交趾的龍編,全琮和城頭兒的江東軍士卒,他們的壓力可不小,哪怕涼州軍就只是試探進攻,但是人家那麼多人馬呢,這個真是。所以他們自然還是感到了壓力,那沒錯。再說全琮

可真是,他本事不如馬岱,那沒錯。如果說他是一流武將,是大將的話,那麼其人不會覺得馬岱有什麼,畢竟其人都不如自己,那是。可如今現實就是馬岱比他強,其人可是二流武將的巔峰,所以說不是全琮這麼一個二流武將能比的。他距離巔峰的話,確實還有一塊呢。

所以說這個差距啊,怎麼都有,沒錯。所以說全琮是比不了馬岱啊,就是。其實別說是他了,就淩統的話,其人武藝是能超過馬岱那麼點兒,但是真說起來其他地方……就說經驗,其人是無論如何都不如馬岱的,那沒錯。不過其人也是,比較倒黴的是馬岱在南海碰到了凌操父子倆守城,這個他就怎麼有比不上了,那是。而如今的全琮就他老哥兒一個,他都不如

凌操,所以說如何能和馬岱比呢,真的。其人是有本事不假,可馬岱就是比他強啊,那也是。這個確實,全琮本事可以,但是分和誰比啊,他和宋謙、呂岱比,其人是強點兒,但是和馬岱一比,就變成人家強了,那是。都是叫岱的不假,但是呂岱本事可不如人家馬岱啊,

那是。如果說前者還有超過後者點兒的,那麼也就只有這個經驗了,還不是說超過太多,那是有限的啊。不過不管如何,呂岱肯定是不如馬岱的,要不然的話,其人就不是一郡的太守了,和孫策一起出徵了,哪怕不是攻城的主將,可卻也一定是主力的將領,孫策帶着他走

啊。確實,這個他帶誰出征,那麼孫策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說呂岱本事都超過馬岱了,那麼真是,這還是沒問題的。可現實是他沒超過,就只有做這麼個太守,沒別的了。當然鬱林一丟,基本上太守什麼的,就和他沒緣分了,這個也是。畢竟江東軍最後就剩下揚州那幾個郡了,那可幾個郡都有合適的人做太守,孫策自然是不會輕易就換人的,那是。可以說這

個基本上沒什麼大意外的情況下,他確實是不會換人,那沒錯,所以說從交州退回去的那些太守,他們暫時是肯定當不了太守就對了。也正常,他們確實也都想了,不過大多還是不想當這個太守的,那沒錯。所以說在不當太守了,對他們來說,大多還是覺得不錯。至於說

官職什麼的,之前自己是太守,那麼之後,自己主公不讓自己當太守了,就得說是和這個太守差不多的官職給自己才行,那都沒錯。要不然的話,官職還不知太守,那麼可真就是,這個絕對是降職了,不是什麼好事兒。孫策爲了安定團結,他也不可能那麼做啊。是不可能給他們升官什麼的,但是沒有大的錯誤的情況下,他是絕對不會讓他們降職的,那都沒錯。

畢竟孫策和馬超和曹操都一樣兒,那絕對是賞罰分明,這個可以說也算是最基本的,那沒錯。沒有個賞罰分明,這個治軍什麼的,不嚴謹就要出問題,那是。處罰什麼的另說,但是賞賜這個,所謂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這個道理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可都知道,那沒錯。說起來要做不到賞罰分明的話,那麼早晚就要出問題,而且基本上還不會太小,那也是。

因此,在三方那兒,尤其是軍中,那絕對是賞罰分明,而且絕對不會說讓將士,也包括謀士,讓他們覺得自己主公是不公平什麼的,那都沒有。所以說這個肯定也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他們可都知道該怎麼做,那是。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那可以說都是很精明的一個,

那真是沒錯。尤其曹操,那不光說他是奸雄一個,更是天下頂級謀士,在謀略這上,其實馬超和孫策還是比不上其人的,那是。當然了,雖說那樣兒,可涼州軍不是都只靠着馬超他老哥兒一個,手下人不也是。孫策江東軍他們那邊兒一樣兒啊,不是靠着他一個,是所有人

好吧,那是。一個好漢三個幫,不就是如此嘛,那沒錯。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肯定不能說一個人好使,畢竟他們要帶着一幫人呢,那是。而且更多的事兒,他們肯定也都是交給了手下,那是一點兒沒錯。對他們來說,確實也是樂得一身輕鬆,那可是不假,沒錯。所以說肯定不是靠着自己一個人,如今他們有了如此發展,並且三分了天下,有如此的實力和勢

力。一個人本事,那能量什麼的終究有限,關鍵是你馬超、曹操還有孫策,那可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不是誰的屬下誰的手下,那不是啊。因此,這個差距大了去了,區別大了,真的。哪怕他們就真是當屬下做手下的,其實也不是說永遠都靠着自己老哥兒一個吧,那絕

對不是,所以說……該麻煩朋友的時候,也得是讓人幫一下忙,這個很正常,那是。不過就說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幾個的性格,哪怕說不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他們除非說是有了不得不求人的時候,他們纔會開口去求人幫忙,而其他時候,他們確實都不會那麼做啊,那

是。畢竟幾人性格作風在那兒擺着呢,讓他們開口求人,這個並非就沒有,但確實,沒那麼容易,肯定是。對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三人來說,要總去求別人,那麼肯定這個求人就不值錢了。所以說他們寧可是等價交換,讓人去給他們做事兒,而他們給別人報酬什麼的,也不會說是去求人,這個是。可以說他們儘量都不會那麼做就是了,除非說是真就不行了,

必須要求人的時候,那麼確實,這個沒辦法,他們只能是那麼做了。畢竟你和好友說起來也談不上什麼報酬不報酬的,真要是給了,絕對是疏遠了,真的。畢竟真正的這個朋友,那還是用金錢衡量不了的,那是。所以說這個確實,絕對不合適,那麼你求人的時候,就不是

什麼等價交換了,是徹徹底底求別人,那是。雖說他們是不想那樣兒,可事情要真是到了那一步,那就得那麼做,這個也正常。不過三人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物,確實也就沒有遇到過那樣兒的事兒了,沒錯。如果說他們不是當主公做老大的,就只是當屬下做手下的,那麼確實,這個就不同了,可不就是,所以說……當主公做老大的,肯定好處多了,那是沒錯。

所以說這個也是,當主公做老大的,雖說事兒肯定更多,那都不假,一點兒沒錯,但是那好處一樣兒不少,這個也是啊,那對。所以說到底有多少是真一點兒都不想當主公做老大呢?也許有人沒那想法,可絕對有不少人都那麼想的,正常。有的人的野心還不小,那是。比如說司馬懿啊,整個一司馬家族,這個都不用多說了。而代表人物司馬懿,那絕對是有野心還

有本事的一個,那真沒錯。有的人有野心不假,可本事不夠,這個也只能是不行,那沒錯。而有野心關鍵還有本事的那一個,那確實,不一般了,真的。就說司馬懿,其人什麼樣兒,不用多說了。還是那話,三國爭來爭去,誰不想一統天下?但是歷史上最後什麼樣兒了,就

是三分歸晉,是司馬炎一統了天下,而司馬家族的基礎,那就得說是司馬懿給打下來的,那可一點兒沒錯。當然了,司馬家族是屬於世家大族的一個,因此這個底蘊怎麼都是有。不說有底蘊的世家大族多了,而且比他們司馬家族強的又不是沒有,但是最後依舊是司馬家族

奪取了天下,可不得不說,是司馬懿給打下來的基礎,那沒錯。沒有司馬懿,那麼司馬家族想要奪取天下,真就不一定是那樣兒,肯定是要難多了,那沒錯。曹家並非就沒有人,可和司馬家族比,前者就不行了。曹操在的時候,那麼司馬懿確實,他估計沒有大好機會的情況下,他一輩子可能都不會怎麼樣兒。但是曹操病逝了之後,可以說曹魏那邊兒,應該說再

也沒有說能制衡司馬懿的了,真心沒了。曹操活着的時候,他不怕太多,哪怕知道司馬懿其人有也行,但是他該用其人的時候,也一樣兒用了。不過曹操在世的時候,真心是沒太過重用其人,這個沒錯。但是到了曹丕那兒,就徹底變了,其人絕對是重用了司馬懿,結果……

司馬懿是有本事,那可不假,沒本事的話,也不至於說讓曹魏那樣兒。但是其人和本事一樣兒的,那就是野心,野心就和他本事那麼大,結果這個最後真就是……想其人沒有野心,那倒是好了,可顯然那不現實。司馬懿那人的長相,就看得出來,那絕對是很難就屈居人下

的一個,那是。曹操就看得出來,也知道其人野心不小,所以說明知道司馬懿本事大,那絕對是天下頂級謀士的水平,可他卻還是不重用其人,足以說明問題。但是他也不能所咔嚓了對方,顯然那絕對不行。除非說司馬懿犯事兒了,真就犯到了曹操手裡,那麼其人肯定是咔嚓了對方,這個沒說的。但是司馬懿其人小心謹慎,沒犯錯什麼的,而其人的身份地位決

定了曹操確實是不能輕易動他。司馬懿是司馬防之子,更是司馬家族那一代的翹楚人物,可以說咔嚓了其人,那麼就等於說是與司馬家族爲敵,雖說曹操不那麼怕,但是這個卻絕對是等於讓司馬家族投敵了,那不假。所以說司馬懿不犯大錯,曹操也絕對是不能動他。並且

真咔嚓了其人,可以說他這邊兒失去的絕對不止一個司馬家族,那沒錯。但是他想法挺好,不重用司馬懿就挺好,但是到了曹丕那兒,確實就變了。畢竟曹操是曹操,而曹丕是曹丕,並且後者能繼承曹操大位,可以說司馬懿是出了大力的,那可一點兒沒錯,說他是全力支持

曹丕,那也沒錯。所以說其人最後成功了,還可能就不重用司馬懿?不過顯然,曹丕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不如自己父親,但是和司馬懿的關係,自己父親也不如自己。曹丕說起來,其人和司馬懿算得上是知己了,那沒錯。其人和司馬懿的關係,就差是搞基了,真的。因此,其人要活着的話,司馬懿也許能爲了他們家族打基礎,其他的,估計也不會做,

那是。畢竟對司馬懿來說,真心也是知己難求啊,那沒錯。說起來曹丕和曹操不同,後者不重用他,但是前者那是真心重用他。而曹丕不傻,他不知道司馬懿有野心?可他更多是相信對方,那沒錯。曹丕不是說自己就比其人強了,那不是,但他卻相信司馬懿,這個一點兒

沒錯。因此,他和他父親是不同,曹操沒和司馬懿關係走得近,但曹丕和其人關係近,關鍵是他相信司馬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六五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三)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六八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完)第五八三章 呂奉先身死丹徒第二六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第七五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九)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三四七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第二五七章 涼州二將追帶來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九五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五)第七一四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一)第六六二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續)第六三一章 胡車兒戰韓莒子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九〇四章 蘄春城聯軍停戰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七二一章 關雲長對戰趙子龍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五)第一七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二)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一〇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四)第七六五章 曹孟德班師回許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一一九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一七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一)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六)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三五一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完)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四八一章 劉玄德問詢魏延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第一一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一)第三四六章 孟獲搬兵返銀坑(續)第三五六章 王子師逼勸李肅(續)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五六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九)第二二三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第一一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第五九一章 張任半路截劉曄第七八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八)第三七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六)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二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二)第四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第五二八章 曹孟德提議遷都第八七〇章 司隸兗州軍退兵第二〇八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第七〇七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續)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六)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停更一天 對不住大家第七一六章 親筆信送出搬兵(續)第六九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九)第八二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九)第二七〇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五)第八八一章 周瑜諫言論聯合第九一六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續)第二一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九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八)第八七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三)第八三三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續)第四二六章 江州城縣丞搬兵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九八五章 黃馬帶兵至臨湘第二五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九)第九八八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第一五七章 南蠻軍深夜暫退第九二七章 房陵城頭作動員第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五)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三)第九二九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第二四三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五)第一五八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一)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二三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第五十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續)第一九一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第九一四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第六七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三)第八一一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六)第二六三章 漢軍大戰羌兵(上)第七七〇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續)第三十九章 馬超欲出兵迎敵第三二四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完)第一六二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五)第九六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四)第六九九章 殺雞儆猴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