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四)

因此,這個就別說是馬超了,就算是曹操和孫策,兩人也不希望北方異族大舉南下,那樣兒對他們真心沒什麼好處啊,就是。可他們確實,那樂於看到對方小股的戰事,和涼州軍拼,這個他們樂於看到,最好還是兩敗俱傷,那最好不過。所以說他們所希望的,那一直是這樣兒,而並非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他們是不怕損失,不懼這個,但是北方異族大舉南下,可不

單單是損失的問題。畢竟北方異族的意思,他們怎麼都不會讓漢人好,那是。漢人在他們的眼裡,其實就是所謂的“兩腳羊”,真沒錯。所以說滅他們,那是應該的。別人不知道太多,可馬超能知道少嗎?就是,所以說北方異族滅不了己方,可己方必須要想着滅他們,就

是。可以說在有時候,他所想滅北方異族甚至就比想滅江東軍和兗州軍這個慾望更大,那是。哪怕說一統天下,在馬超看來,如果說選擇一下,是滅北方異族而不能一統,他都會選擇滅北方異族,這個比一統天下來得還重要,那是。當然了,也不會有這樣兒的選擇,那也

是。畢竟其人很是能分清輕重緩急,那沒錯。對馬超來說,什麼最重要,確實不是一統天下,而就是北方異族的問題。如果說能解決北方異族的問題,那麼他寧可還是三分天下,那都認了。不過說起來三分天下也不過就只是一時而已,憑己方的實力,說起來都能解決北方異族的問題,那麼一統天下也真就只是時間問題,哪怕和北方異族兩敗俱傷,馬超也是有點

兒信心的,真是。畢竟己方的實力其實超過兗州軍不少,真說下狠心不計較後果的話,是真能滅了他們的,確實。馬超不敢說能滅了北方異族,可卻能滅江東軍和兗州軍,那是。所以這個那是,這麼說是沒錯。可他怎麼都不會那麼做,因爲那樣兒之後,北方異族南下,別

說是大舉南下,可能就沒那麼大動作,涼州軍都可能是擋不住了,正常。所以說馬超能那麼做嗎?真心是不能,對他來說,如今一切還是求穩,那一點兒沒錯。而己方比起北方異族來,實力是不如,可己方一樣兒有優勢啊,那沒錯。所以說這個己方要利用好優勢,對抗他

們的劣勢。那真就該那樣兒啊,確實。所以說馬超一直都那麼做的,讓北方異族地盤兒出現瘟疫,那多好。不過老天是一直都不站在己方這兒啊,一直都是站在北方異族那兒,這個也是。所以說馬超覺得己方優勢啊,一直也都有,不過還得看老天是要站在己方這兒才行,那是。這個還是成事要看着老天,自己讓己方細作是做到了做足了,而最後那一哆嗦,確實

就看老天的了,沒說的。可以說之前那些年,己方運氣也是一直不怎麼樣兒,這個也難怪。別說其他的事兒,在大漢的事兒另說,可外面,在北方異族那兒的事兒……可以說馬超帶着涼州軍,他們在大漢本土上來說,總體的運氣都可以,還都不錯。但是到北方異族那兒,在

那地方,那對不起,真心他們是沒什麼好運了。不過一想也是,在人家的地盤兒上,人家的主場,人家是東道主,很難說運氣都跑你那兒來,真的。如果說真是那樣兒的話,就出問題了,但是顯然,北方異族那邊兒確實還沒什麼大問題,是吧,所以……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也不會什麼轉運之術,能把對方運勢一下整沒降低,然後讓己方運氣好,那顯然他

們都不會啊。可不就是,這樣兒的事兒,馬超他們倒是想,可誰都不會這個啊。他們覺得也許有人會,不過那樣兒的高人,估計也是見不着的,確實。可不就是,會那種東西的高人,他們都覺得沒有什麼代價能請來,所以確實,他們也不多想了,正常。畢竟就維持現狀,那也算是挺高。這個我是沒有那麼做,可你們不是也沒有,所以說大家都一樣兒,這個沒什麼

大不了的。反正所謂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道理就算是放到三方上面,他們三路諸侯也那樣兒啊,就是。是,這個也不能不會免俗,馬超涼州軍、曹操兗州軍、孫策江東軍,他們三方在這個上面,其實也沒有太大不同,真的。至少你要整出來個你那麼做了,而我和

他都沒那麼做,那麼這個他們想法就多了,肯定是啊。但是你沒那麼做,我和他也都沒那麼做,咱們三方在這上都一樣兒,這個誰也別笑話誰,大家都一樣兒,彼此彼此啊,就是。所以說如今這樣兒,他們倒是都覺得不錯,那沒錯。不過顯然,他們心裡還是希望己方,這

個不用多說了吧。一想也正常,畢竟誰不希望己方好呢,那是。所以說這個也確實,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都有那樣兒的想法,是啊。這個都正常,那沒錯。他們那麼想,才能說是當主公做老大的,是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的性格作風。可不就是,這個事兒是如此啊。如今是不錯,總體來說大家都一樣兒在這個事兒上。那麼真有什麼變化了,你有我沒有的,那

就是問題,沒錯。不過是沒有那樣兒,估計以後也不會那樣兒就是了,現在沒有,以後也沒有。確實是如此,那都不錯。對三人來說,己方都如此了,那就最好,別人也那樣兒好吧。兗州軍人馬這一日終於是到了九真,對他們來說,這一路上真心不容易。其實他們是不怕太

多,可該有的擔心,那確實是沒少過,沒錯。真要說趕上海上來個暴風雨什麼的,他們知道,那絕對是要損失人馬的,沒錯。尤其是曹操兗州軍,那基本上都是北方士卒,真心沒幾個會水的,基本上掉到海里,就註定回不來了……所以說他們不擔心不顧慮都不可能,必須

是啊,那樣兒少不了啊。不過好在一路上都風平浪靜,確實是比什麼都好,那沒錯。而在九真,九真的太守李異是親自給兗州軍主將迎接到太守府。對他來說,所想的就是早點兒帶兵回揚州,回到建業,這破地方自己真是一日都不想多呆,真的。要說李異在這兒也很多年了,那是不假,應該說他是早已習慣,那沒錯。可其人確確實實,一樣兒是不愛在這個地方

呆了,那也是真的。畢竟九真這個地方很熱,這個第一他就不怎麼習慣。然後就是這個地方時時刻刻都受到南邊兒異族和異國的威脅,這個一直都存在,而他卻不得不防。哪怕如今這地方都有三萬人馬了,可說實話,南邊兒異族和異國要真是全力進攻這兒的話,自己也是

一樣兒守不住的,沒錯。因此,其人寧可是不當這個太守了,當個官職沒太守大將軍,他都想着回揚州去,而不是在這兒。他一直都覺得在建業比在九真這兒強百倍,真的。可惜以前自己一直都沒有機會啊,而好不容易等馬超帶着涼州軍大軍來了,可顯然,人家對九真沒什麼想法,就想這地方還在己方手裡。本來李異以爲自己還得在這兒好幾年,可一下就峰迴

路轉,自己主公和那些同僚,直接就把兩郡給了兗州軍,可以說李異絕對是對此最爲高興的幾個人之一,那沒錯。本來他都覺得自己回揚州回建業都沒什麼希望了,結果希望一下就來了,而且是確實的。自己終於是能回去了,這個他暗地裡還哭了一場,可見這個……要說這地方的太守都這樣兒,那麼真要是南邊兒的異族異國到了的話,江東軍估計真要守不住啊,

沒錯。哪怕李異是,他怎麼都不想當罪人,可必須承認,在這兒的江東軍沒什麼戰力,和來這兒當援軍的五千人沒法比。可南邊兒的異族異國呢,他們雖說戰力也不行,可卻還是超過了江東軍本地的土著士卒,那沒錯。所以說就李異都不可能說不擔心不顧慮,那肯定有啊,

不過他也知道,這樣兒的日子終於是到頭兒了,因爲自己該帶兵離開了,太好了,沒有什麼比這個還好的了。剩下的就交給兗州軍他們去操心,和自己和己方,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太好了,真的!所以他只是宴請了兗州軍九真主將,也就是接替他的太守,不過是兗州軍的,

就只是宴請了對方一日,第二日,李異就帶着三萬人乘船離開了,當然也包括在九真所有的江東軍將領,除了本地的所謂的那些“大漢官員”沒走,其他和江東軍有關的人,基本上都離開了。當然百姓是不會離開了,而且九真也真是沒多少百姓,這個沒錯。至於說交通工具,那絕對不是坐着兗州軍的戰船走的,而是坐着他們九真本郡的所有戰船離開的。要說九

真可能其他東西是沒那麼多,但是戰船卻絕對足夠,足夠裝下李異帶着撤退的人了,那沒錯。應該這麼說,本來九真是有戰船不假,畢竟江東軍其實是需要水路水戰的,這個是。尤其是九真還挨着大海,這個也很重要。可戰船卻絕對內沒有那麼多,那麼爲什麼出來那麼多

戰船呢?自然這裡面應該說基本上都是李異的家底兒了,那真沒錯。甚至不光說是他的,還有他借來的,那可都有,沒錯。但是在他看來,只要能回揚州,那麼一切就都是值得的,沒錯,所以說都是好事兒。而看自己主公沒對九真和日南派戰船什麼的,顯然他也知道這兩

郡的具體情況。九真和日南別的都少都缺,可唯獨戰船不缺,甚至富裕,這個就不得不說李異和譚雄的打算了,他們是有多想回揚州啊,可見一斑。不過孫策也不管這個,因爲對他來說,反正你準備的那些戰船,都是用你自己的錢糧物資買來的,和他孫策是一點兒關係都沒有。除開最開始,在九真和日南的戰船,那是孫策給準備的,可之後的所有,都是李異還

有譚雄,他們兩個太守自掏腰包給準備出來的。當然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說從他們來這兒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了。這個也可以說他們是比較有先見之明,那沒錯。要不然的話,就這個時候,他們絕對是準備不出來足夠的戰船,關鍵是還富裕點兒,這個真心不容易。

可以說李異和譚雄他們倆雖說是江東軍的太守不假,可是絕對是窮得叮噹響的兩個,或者更準確來說,他們是江東軍所有將領裡面最窮的,一點兒沒錯。因此他們所有的錢糧物資,除了給部曲之外,就都買戰船了,甚至還有向別人借的,說他們不窮都不可能。但是他們只

要他們回到揚州,賣掉一些戰船,這個資金什麼的是可以迴流了,沒錯。可以說如今戰船的價格,絕對是比之前還高,那可沒錯。所以說他們要全賣掉的話,還能賺點兒,那是沒錯。所以說這個倒是好事兒,也是。可以說他們之前也不是沒想到,雖說他們的錢糧都買了戰船,可戰船這種東西,是可以賣的。他們覺得賣給自己主公或者其他將領,只要便宜一點兒,可

有的是人要啊,沒錯。所以說兩人也不傻,窮歸窮,但是這個戰船數量,除了孫策之外,是沒人個比得上兩人。所以說這個其實也是優勢,畢竟真說起來,這個他們將領、謀士,比這個部曲誰多,也比較一下其他的硬件什麼的,那是。如果說部曲的話,兩人確實是不多,

但就只是比這個戰船的數量,那麼確實,兩人的戰船數量僅次於孫策。而其他人,有錢糧都徵兵練兵了,真沒誰買那麼多戰船啊。

第三三八章 呂奉先途中設伏第六〇二章 遣使欲往長安城第一二七章 馬超夜襲南蠻軍第三七八章 涼州軍追擊敵軍(續)第七六一章 孟起帶兵入南郡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二五八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三)第五七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七)第二〇三章 馬孟起回到雒陽第三四九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第四十六章 馬超聚衆設計謀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七五二章 劉備軍夜戰襄陽第一一四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完)第七五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九)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五)第六七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六)第七七三章 諸葛亮緩兵之計第九六三章 涼州軍兵進長沙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四十五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第一二一章 南蠻軍衆人商討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三)第五六七章 涼州軍再次攻城第二三〇章 董仲穎所想終成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蠻軍第六十九章 公孫度遼東稱王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一六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四五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〇)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一七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四)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六七〇章 袁本初問詢於衆第四五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〇)第四七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九)第七一九章 說張燕使者出招第六六八章 請援軍馬漢出手第四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一)第六二二章 玄德江陵勸劉表第六十七章 潁川書院郭嘉相約第一六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完)第二一二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一)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七三四章 劉玄德再遭截殺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二四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二四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二)第一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九四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八)第五〇九章 脅信使去賺文聘第二四四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上)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戰退聯軍第一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五)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三)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九)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三三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六)第五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五)第六十七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四六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一)第八〇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八)第九十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四)第八三八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續)第六一七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七)第四六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七)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九〇〇章 曹仁帳中說孫策第七八四章 兗州軍入駐新野第一五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九)第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五)第二三九章 孟獲祝融說孟優第四十九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四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一)第四六〇章 雲杜城見郭奉孝第四五一章 趙雲領兵赴郪縣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三十三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完)第二〇〇章 戰涼州漢軍再敗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七)第一百零三章 黃巾亂京師震動第四三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六)第八二三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續)第五一五章 假文丑詐開城門第八三二章 黃蓋退走蘄春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