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

這個差距,反正真心不小。最簡單來說,兗州軍和江東軍不如己方,而己方又不如北方異族,那麼這個實力的對比,兗州軍與江東軍,他們的實力和北方異族對比……己方加上兗州軍再加上江東軍,那實力都不如北方異族,就更別說只是兗州軍和江東軍了,就是。是啊,一直都是如此,那可一點兒沒錯,確實。所以就這麼個情況,幾方的實力對比,就得說是北

方異族,那一點兒錯不了,別的也比不上人家啊。常山,兗州軍開始了第一次進攻,樂進是終於和趙雲還有典韋對上了。他也感覺到了,可以說自己真心是比不上兩人,那武藝上的差距,確實有,不小。要不看人家是有數的大將,一流武將啊,自己怎麼也不過是個二流的

武將而已。和馬岱比都超過其人不了多少,更別說是和趙雲還有典韋他們了。樂進確實清楚,他除了說在攻城上面,那是自己超過了他們倆,哪怕趙雲和典韋他們是大將不假,可卻也得說,在攻城上面,那是沒什麼經驗,還得是樂進啊,如果說馬岱在這兒,那是可以,但

他不在這兒,涼州軍手下還不能和樂進比。是啊,馬岱經驗多,那足夠豐富,可不代表別人也是。反正一和樂進比,那確實是不如他了,沒錯。是啊,崔安都不好使,那就更別說是趙雲和典韋了,那是。所以說趙雲和典韋他們肯定總體實力超過樂進,但是這個守城經驗和攻城經驗就和沒有也差不多,不能和樂進比。所以說這個也是後者最自信的地方,自己比大

將都強,這一點上。所以說哪怕是面對如此強敵,樂進也是沒一點兒懼怕的地方。反而其人還真是,比較希望啊,那是。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兒了,現在更如此。哪怕他也知道,己方遇到了有兩個大將帶領的涼州軍,還是己方進攻,人家防守,那麼己方想不損失多,其實都

不太可能,真的。在樂進看來,己方破城沒問題,就是多少時日罷了。而己方傷亡呢,確實不會少,但是多少,這個自己也不知道。反正肯定是己方早日破了城池,那樣兒能損失少點兒。不過要真是很久才奪取下來常山,那麼己方損失就多了,沒錯,所以這個也確實……

而對趙雲和典韋,對他們來說,自然是希望讓兗州軍晚點兒破城,讓他們多傷亡點兒,那是,怎麼都最好。不過這今日纔開始,還得是看具體情況。到底說什麼樣兒,多了他們也許不知道,可最基本的,那肯定是清楚,沒錯。畢竟兩人是沒什麼攻城守城的經驗,那都不假,但是終究是大將。如今天底下才有多少個大將?不過就那麼十幾個而已,所以說該知道的,

確實都瞭解了。這就得說,大將的話,少,說鳳毛麟角,其實也不爲過,那是。因此,大將在任何一方,那都絕對是寶貝了,沒錯。在涼州軍是;在兗州軍也是;在江東軍那兒更是了,一點兒沒錯。所以說這個也確實,有大將,哪一方都那麼重視,沒有大區別,所以說也

確實。樂進帶兵攻城,哪怕兗州軍有十萬人,那不假,可卻依舊沒上到城上,畢竟他的對手可是趙雲和典韋,兩員大將,要是兗州軍一個試探就上去了,那麼他們也是太丟人了,顯然這個還是不可能,確實還得說讓樂進上不來的,那正常。上來了,至少這個試探的話,他上去了,那麼趙雲和典韋他們就丟人了,真的。大將可不是隨隨便便說說的,那是真有本事。

別看兗州軍人馬是多不假,樂進一樣兒有攻城經驗,但是在趙雲和典韋他們嚴防死守下,其人確實沒上去,正常。其實他也知道,估計就算是自己上去了,可能很快就被城頭兒的兩人給打退了,不用他們倆都上,就隨便來一個,自己都不好使。確實,樂進太知道自己了,也知道對方,所以說雙方武力的差距,那確實,人家比自己都強一大塊兒呢,那是。所以在

樂進看來,自己上不去,未必都是不好,那沒錯。自己上去了,可以說很快就得被逼退,那一點兒都沒錯。所以說這個不上去的話,至少在這個上面,那是沒有了。而自己被逼退,只有說上去再說。不過樂進很清楚,自己到了城頭兒,那是要很快就得被趙雲或者典韋他們

隨便一個就馬上打退了,那沒辦法。因此,這自己沒上去,也不能說就都是不好。可樂進更清楚,自己是早晚要上去,而也是會馬上就被人家給打退,那沒辦法。其人今日三次都沒上去,曹操是讓兗州軍士卒鳴金收兵了,他也知道,今日就可以了,這個試探什麼的,那都

可以。這個也確實,今日的試探目的,他是自認爲達到了。曹操年紀是大了不假,體力什麼的,精力肯定都不如之前了。但是哪怕如此,其人卻依舊是能看出來不少,肯定沒老糊塗之類的,那絕對沒有。所以說其人身體機能的話,那肯定不如年輕時候,可哪怕如此,其人也絕對沒說老糊塗,那真沒有。可以說甚至曹操比年輕時候,他是更老奸巨猾了,那一點兒

沒錯,絕對的滑頭啊,那是。因此,其人能看出來的,看到的,他覺得也就那樣兒了。這麼一日的話,能看出來的,就那麼多。畢竟城頭兒的趙雲和典韋,他們可都是大將,那確實是有不一般啊,那沒錯。而兩人大致情況,曹操也算是看出來點兒,哪怕樂進沒上到真定城

上,不過這個不重要,那沒錯。而他更多也是看了涼州軍士卒,這個確實更重要,那沒錯。畢竟主力更多的其實還是士卒,這個曹操不是說趙雲和典韋他們就不重要,但是相比之下,這個還得是說士卒主力。說起來很簡單,如果說真定這兒不是趙雲和典韋他們守着,就一個

其他的將領,那麼己方也許最多不到十日,就能破了城池,那是。可要是真定這兒沒四萬的涼州軍士卒,哪怕依舊是趙雲和典韋他們守禦,可己方破城池只會說是更早,那一點兒沒錯。其實對曹操來說,他更希望的不是敵軍將領換人,而是沒那麼多士卒,那樣兒的話,其實更好。而趙雲和典韋的話,讓他們依舊在這兒吧,人馬少了,他們不好使,但是人馬多了,

別說是大將,哪怕就是三流的武將,其實也能守住多時日啊,那沒錯。所以人馬纔是根本,就算是大將,呂布來了,可城裡就幾千人馬,那麼他也不好使,真的。所以說作爲軍旅那麼多年的曹操來說,三十年啊,那絕對什麼是根本,他更看重,那還是很清楚的。所以說更多

曹操是注意了涼州軍士卒。當然了,他自然是看得出來,那絕對是強,至少在單兵戰力上,卻依舊是超過了己方。曹操嘴上不承認,可心裡都是那麼個想法,那沒錯。對他來說,這樣兒的情況,確實都在自己所料之中,自己又不是看到一次兩次了,真的。具體多少次了,自己也是記不住啊,記不清楚啊,那沒錯。涼州軍戰力上有優勢,而己方是人數上的,那沒錯。

這個就是了,曹操覺得己方要沒人數上的優勢,估計還破不了常山真定,那沒錯。並非是什麼不可能的,反而還很有可能,那真是。就如今來看,確實就是啊,可不是。自己對常山,那絕對是勢在必得,所以說帶着人馬少了,那都不對。不過趙雲和典韋他們一下就收攏了四萬人馬在真定這兒,其實多少也是有那麼點兒出乎自己預料的,確實。當然了,如果說涼州

軍戰力不強的話,那麼什麼都好說,不是個大問題。這如今己方別說是十萬人了,就算是一半的人馬,五萬人的話,都未必拿不下城池,不過就只是說能拿下幾個縣城?也許就只是拿下了真定,然後其他的縣己方就沒人馬了,兵力不夠不足了。不過怎麼想涼州軍他們也不

可能是那樣兒的戰力,所以說最後還得是己方靠着人馬數量上的優勢,對上涼州軍,奪取常山,如此。己方的損失,那是不一定,畢竟人家人馬也不少,關鍵還有趙雲和典韋他們兩員大將守着,這個直接就不會讓己方少損失就對了,那可沒錯。就看今日這麼一次試探進攻,

己方損失了多少?就不難看出來一二,那是。而在曹操看來,這個其實也是不可避免的,除非說讓趙雲和典韋他們發揮不好,一直都失常,那樣兒的話,己方自然就損失少了,一點兒沒錯。可顯然,沒什麼可能,他們別說是發揮失常,就不超常發揮,自己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真的。當然要是己方能每日都發揮超常,一樣兒也是能損失少,可顯然那更不可能。

這個曹操覺得就和讓涼州軍發揮失常一樣兒,己方發揮超常,能有那麼一日,那麼一次,自己都覺得好不錯了,還得看具體情況,到底說己方有沒有。那確實是不一定,好的話,確實是可以有。而不好的話,那麼肯定就是真沒有了,必然啊。對曹操來說,他怎麼都希望己

方是可以有,而不是說真沒有。如今來看,自己軍旅三十年,其實也不知道,畢竟戰場上都是瞬息萬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究竟會發生什麼,其實一切幾乎都可能發生,所以……曹操對此確實是沒那麼樂觀,可其人確實,一點兒都不會表露出來什麼,不管是在己方將領

還是在士卒面前,其實都是。曹操就那麼個人兒,他都不會多說,那麼表露出來,更加不可能了,確實。兗州軍的話,這今日只不過是第一日而已,曹操覺得總體上己方表現尚可,樂進也是可以。畢竟他這對手是兩員大將,這個也不是一般般的待遇,可以說對其人那是相當重視了,沒錯。曹操最不願意的,就是面對像霍峻那樣兒的守城大將,所以對於中山,他

確實是沒什麼想法了,早那樣兒。畢竟有郝昭在那兒,那地方都不是現在常山能比的。對於常山這地方,曹操是勢在必得,他覺得自己帶着十萬大軍,必拿下常山,沒什麼說的。而要是自己去進兵中山了,也同樣兒是十萬人馬,這個最後到底說能不能拿下,其實是兩說。

當然了,自己相信是可以的,但是最後損失多少,那卻也不一定。說起來己方就算不是全軍覆沒了,估計也差不多吧。當然這個前提還是說能打退了涼州軍,有了這個,可以說纔有很多後面的事兒。如果說連這個都沒有的話,那麼真是,後面的就什麼都沒有了,就是,沒

錯。所以說去中山進攻,他寧可是帶兵來常山,對這個地方,那確實是勢在必得。而事實也確實像他所想那樣兒,有郝昭在的中山,確實並非就是曹操帶着十萬人馬一定能拿下的,那真是不一定啊。別看十萬人馬不少了,但是中山有多少人馬?而郝昭又是什麼水平?所以說十萬人的話,可未必好使,那沒錯。並且真就讓曹操帶着兗州軍拿下了中山,可最後兗州

軍到底傷亡如何,這個誰也不知道。可不代表他們就不會想,因爲那樣兒的話,估計也剩下不了多少兗州軍了,必然啊。所以說從很多方面來說,曹操都不會帶兵去中山,那地方就已經放棄了。可常山不是,至少可以說這地方,他用十萬人馬是能拿下來的,哪怕真定有趙

雲和典韋在,有他們的嚴防死守,可卻依舊是擋不住兗州軍的十萬大軍,那可一點兒沒錯,所以說曹操是帶兵來了,就爲了佔據常山國。

第五九五章 逃徐州袁術末路第二十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九)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續)第三七一章 孟子敬帶兵回營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六一四章 文丑苦求劉玄德第二四七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九)第二六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第二六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第六三七章 趙雲初戰長子城第四六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六)第六五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一)第八一〇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第四八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八)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五)第四十三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第四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二)第八七九章 江東軍戰事不利第一五八章 南蠻軍深夜暫退(續)第八〇一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第一八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九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六)第七十五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一)第一六七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六)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八三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八八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二)第二十四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第三七七章 長安城司徒身殞第二〇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六)第二〇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二五一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三)第五三五章 涼州軍三攻酉陽第一〇五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一)第五十六章 四人投奔兗州軍第二七三章 謀士計破燒當(六)第九九三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續)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一八三章 出戰否夫人提醒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二九九章 回隴縣安排劉辯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四十八章 曹孫劉帳中談妥(續)第十七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五十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續)第九七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二)第二二五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八)第九二六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續)第一九〇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三)第二七三章 銀坑洞孟獲設宴(續)第四七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九二九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完)第二七一章 謀士計破燒當(四)第四八三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第八六一章 馬孟起意取襄陽第七六八章 孟德興兵進荊州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第九九四章 江夏郡馬超議事第二六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一)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六一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五)第二三三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續)第七一六章 甄家衆人商議畢第四三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第一一三章 親兄弟聯手對敵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六一七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第三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二)第五十四章 星象占卜孟起釋義第八三一章 馬岱城頭戰黃蓋第三四五章 孟獲搬兵返銀坑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一三二章 換主將董卓出發第四四九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續)第二五一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七)第六九八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第六七六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第四七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六)第一六九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八)第二五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第九四六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一)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五七六章 丹徒縣令迫呂布第一六二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五)第三二二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第四四六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續)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二五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五)第五六五章 夜襲敵營兗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