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完)

畢竟這個不光是代表了自己主公認爲你合適,適合,同樣兒是代表了看重而重視,肯定沒錯。是啊,能被自己主公看重的,那才留下了,要不然的話,還得繼續征戰,那沒錯。對他們來說,肯定都是想着留守更好,那沒錯,之前都說過了。而跟着自己主公繼續征戰,那麼說不定哪次就真是回不來了,正常。就現在的話,並非沒可能,當然了,這個己方還算是好,

不像兗州軍、江東軍,他們二流主將基本沒事兒,但是三流的武將,那死傷可比己方多啊,那沒錯。這也看得出來,己方的戰力。士卒戰力不高,怎麼能讓武將都留在沙場上了?所以說是己方士卒戰力強,超過了兗州軍和江東軍。不過比他們高是高了,但是卻不如北方異族,

那一點兒沒錯。就不少涼州軍中的三流武將,他們還想呢,這要真說己方和北方異族大戰上了,這個都不知道要傷亡多少。不是己方一方傷亡,是雙方的。他們戰力強歸強,可不代表就能在己方這兒佔大便宜,馬超都承認己方實力不如北方異族,但是哪怕如此,他們就一

定能勝,己方一定敗了?是啊,還不是那麼絕對,己方是不如對方,那沒錯,可卻不代表說,己方不如對方,就一定贏不了,那不是。當然了,就馬超他自己看,其實他也不樂觀,很正常。畢竟你可以說是,北方異族沒有頂級謀士,那不假,但是人家實力在那兒擺着呢,還是絕對的實力。應該說那話很有道理,就是一切計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基本上是玩不轉

的,沒錯。要說賈詡是毒士不假,可他還不至於說一個計策就能滅掉北方異族幾十萬人馬,甚至說十幾萬都不可能。馬超覺得不會,最好的結果,他一個計策滅了對方几萬人,那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真是。再多了,馬超覺得都是奢求,人家實力那麼強,不是你想怎麼樣

就能怎麼樣兒的,那是。畢竟人家那實力,那冠絕天下,至少你是比不了。在那麼樣兒的實力面前,確實基本上也沒什麼好辦法,正常。所以說他也知道,光靠着頂級謀士,確實不一定好使,並非說就沒用,但是能有都大用?那確實都不好說啊,那是。所以說馬超也是擔

心、顧慮。這肯定是不會少就對了,那沒錯。一想也正常,畢竟如今涼州軍都沒一統天下呢,北方異族一來,他們就得北上,那都不會去做別的。而就算是之前做別的了,到時候都得北上,那沒說的。畢竟事情也是,都分輕重緩急,而對付北方異族,只要他們南下了,動作大了,那麼必然就是重中之重,對馬超對涼州軍來說,對付他們那是頭等要事,一點兒都

沒錯。不過馬超也清楚,那時候就算是己方再和兗州軍和江東軍戰,他們也會說停戰,很正常,畢竟都知道什麼才更重要,那可沒錯。甚至說北方異族大舉南下的話,曹操兗州軍,還有孫策江東軍,他們也一樣兒會參戰,很正常。畢竟對他們來說,什麼更重要,兩人兩方

還是分得清楚的,那是。所以說馬超在這個上面,他其實是不擔心什麼,畢竟對漢人來說,該團結的時候,那肯定都團結,一點兒沒錯。他不怕騰不出空兒來,主要是北方異族實力太強,這個確實,他有懼怕的地方。如今來說,很少有真讓馬超怕的了,那是。不過北方異族確實是算一個,那可不假。畢竟馬超是真怕北方異族給真滅了大漢,那可真就是完蛋了,確

實。那是大敵啊,就是。還是那話,兗州軍還有江東軍,他們與北方異族一比,或者更準確來說,其實他們還不能比較,確實,不是一個級別的啊。這個不是馬超小看小覷了他們,實在是可以說己方與北方異族一個級別的那是不錯,可己方實力卻依舊不如對方。但是兗州軍和江東軍,實力都不如己方,說和己方不是一個級別的,並不是看不起看不上他們。至少

馬超很清楚,己方拼了的話,那麼是能拿下兗州軍和江東軍的,無非就是己方傷亡多少罷了。最後就是傷筋動骨,給北方異族可乘之機,所以那樣兒的事兒,馬超不會去做,那是把己方往火坑裡推,沒錯。所以說己方比兗州軍強,更比江東軍強,這個不假。但是一和北方

異族比的話,就不行了。對馬超來說,如果己方再怎麼傷筋動骨不管,只要能保住己方,還有口氣兒,馬超覺得要真那樣兒的話,自己會義無反顧那麼做,真的。畢竟對他來說,怎麼解決了北方異族,那纔是大事兒,一統天下和這個一比,那得往後放啊,沒錯。並不是說

一統天下就不重要了,實在是哪個更重要,他是分得清。是啊,其他的只要一和北方異族比,馬超覺得都沒那麼重要了,說只要能解決了北方異族,自己就算是減壽也認了,真的。畢竟馬超還是比較看重這個的,他既然都心甘情願,顯然可見北方異族給他和涼州軍的壓力。確實,這個怎麼都是有,不過就多少大小罷了。所以說如今也正是有,而且還挺大的時候,

那可沒錯。一直也解決不了北方異族的問題,解決不好,馬超確實是所想多點兒,他也不可能不那麼想,都正常。每次出征,他就得想北方異族的問題,回到長安後,還得想,不過就只是次數多少,那沒錯。有時候那必須承認,馬超所想就多點兒,比如說他這一次出征交

州。他所想最多的,和交州還真沒太大關係,和常山也沒什麼關係,倒是和北方,那確實是有關係,一點兒不假。在他看來,己方對付兗州軍對付江東軍,那都行,別說是贏了他們,就滅他們,也不過時間問題。可對北方異族,馬超總這麼想,己方不是對手,就得一步步來。

曹操已經帶着大軍去了常山,從鉅鹿到常山真定確實是不遠,所以曹操是直接帶着大軍進了常山,來到了真定城下。常山這點不好,就是隻要鉅鹿一丟,那麼真定就等於是直接暴露在敵軍眼皮下了,他們長驅直入的話,走不多遠就到了,所以曹操很容易就帶着大軍來到了真定城下。真定是有趙雲和典韋他們守着,不過他們也知道,最後守不住啊。趙雲和典韋,

他們早知道曹操是帶了十萬人馬來常山,自己倆可是守不住啊。是,自己兩人是大將不假,但是這個大將本事可以,但是終究是有限的。別說是自己兩人了,就算是換成呂布,其實也不好使,真的。該守不住,那就守不住,沒辦法。如果說己方城裡也有十萬人的話,那麼自

己兩人是覺得能守住,不過就如今城內的人馬數量,那確實是不行了。己方就能拿出來這麼多人馬了,其實也不算少,畢竟己方經營了冀州,尤其是常山,那也是多少年了,所以說人馬是有,不過不能和兗州軍比就是了。所以說兗州軍來了十萬人,而常山真定,趙雲和典韋他們帶着四萬人馬守城。按理說兗州軍人馬數量並不是一個大的優勢,但是曹操親自帶兵,

他們對常山是志在必得,而趙雲和典韋他們是抽調了好幾個縣城的部分人馬,最後在真定這兒有四萬人守着。可以說此次必定是一場大戰,在真定這兒決一雌雄!雙方都是摩拳擦掌,就等着對方呢,不過他們所想是有區別,肯定沒錯。趙雲還有典韋,他們想法自然是盡力,然後讓兗州軍多傷亡。至於說曹操兗州軍,他們自然是想着早點兒破城,都知道自己主公對

此地,那是勢在必得,一點兒沒錯。要不然的話,不至於親自帶兵過來,關鍵是還十萬人馬,這個足以說明問題。馬超在的時候,自己主公沒什麼動作,而對方南下去對付江東軍了,自己主公自然就有了動作。如此機會要是再不好好把握住的話,那麼估計下一次都不知道是

什麼時候了,真的。有的話還是有,可到底什麼時候那卻不一定了。時間短的話,倒是還好,可要是長呢?一下多少年,那也並非就不可能,真的。當然了,這個確實是不一定,也許很短時日內就有了機會,也不一定,而不是說非要幾年,不確定了,那真是不一定了,沒

錯。是啊,如今這麼個大好機會,連兗州軍士卒都看得出來,更別說是兗州軍的將領、謀士了,自然也包括曹操,那沒錯。所以說他是抓住了這麼個機會,也是怕錯過了,那是。畢竟在曹操看來,如果說馬超還在長安,沒南下的話,這個己方,自己帶兵來常山,他沒準也帶兵來了,這個沒什麼說的,自己是他的話,也得那麼做啊。除非說他不要常山了,不過這

事兒可能嗎?曹操自然是清楚,馬超不會那樣兒,他還是想要其地,所以說自己帶兵來,那麼他也得帶兵前來阻截,結果這麼一來,就麻煩了。曹操是不怕這些,大不了就敗,沒什麼,也不是沒輸過。但是如今這麼個大好機會,自己要把握不住的話,那麼下一次真就不知

道要什麼時候了,真的。畢竟這樣兒的機會,那可以說稍縱即逝,這麼說其實也並不爲過,真是。自己必須承認,這一次要把握不住的話,那麼下一次的話,到底都什麼時候,那誰也不知道啊。是有還得有,這個自己相信,但是到底說什麼時候,那卻不一定了,早了晚了都

可能,那是。所以說這麼一個大好時機,曹操自然是覺得自己要把握住,那可一點兒沒錯。畢竟你還要等馬超再南下的時候?真要說再等,如果說他們涼州軍大舉南下,基本上就是要滅江東軍了,而那個時候,己方怎麼也不會說像現在這樣兒,還可以攻略冀州地盤兒,怎麼自己也得參加進去,這個是必須的。所以說和現在怎麼都不一樣兒,除非說馬超再南下並非

是爲了滅江東軍,既然不是,那麼自己可以參與可以不參與,這個全在自己,當然也在孫策在江東軍他們,那是。所以說像如今這樣兒,馬超不光說他是帶着大軍南下了,還是跑了遠道,直接去了交州,而歸期未定。是,他能回來,不過那都什麼時候了?確實是不一定啊,

就現在的話,他剛拿下交州兩個郡,這個他們在交州的任務還能完成一半,自己也知道其人不會有什麼大動作。自己所說的大動作,那自然就是他帶兵回返,也不會調兵來冀州,那都不會,所以自己來了,馬超是沒辦法,他不會有什麼動作就是了,還得一直攻略交州啊。

是啊,如今馬超輕易是不會離開交州的,除非出事兒了,而且還不小,那樣兒的話,其人才會離開。像常山這兒的戰事,確實也不會讓馬超過來就是了,這個肯定沒錯。再說了,估計馬超從交州動身來這兒,就算是快點兒,估計到這兒的時候,這個戰事都已經結束了,己方拿下了常山,如此。所以說輕易馬超是不會動,除非說出事兒了,那就另說了。那麼什麼

樣兒的事兒會讓其人動一動呢,自然就是類似於北方異族南下之類的,曹操太清楚了。不過他也是希望着,北方異族別有什麼大動作,小動作無所謂,可大動作,這個涼州軍要防不住的話,那己方也得上,江東軍也跑不了。只要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最後可不就是要那樣,

己方和江東軍,那卻也不會說缺少了。大漢地盤兒可不光有涼州軍,哪怕他們實力最強不假,可己方和江東軍一樣兒來。

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三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四)第五三四章 召範強說破城計第七八九章 奪襄陽終於得手第十一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續)第九三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第三八七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續)第一〇四章 涼州小勝南蠻軍第九〇四章 楊任押糧赴房陵第七二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三)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一)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三五六章 伯言謀孟達帶兵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八)第七三九章 孟起兵臨甘陵城第三六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三)第一〇九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一)第三二二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七五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第一四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第九十五章 馬超領軍到越雋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三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二)第一五九章 崔鴻追憶當年事第四一九章 郭奉孝出計擾敵第七三八章 涼州營伯瞻致謝第一七六章 南蠻軍援軍到達第七八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二五七章 抽籤決定去留第二五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第四四三章 趙雲城頭說雷銅第三一一章 祝融夫人見馬超第七六九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六十七章 潁川書院郭嘉相約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四十五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四五八章 曉敵蹤諸葛心思第一二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四)第五〇四章 涼州軍四戰零陽第三二七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續)第九九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二)第七三二章 江陵來使請劉備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三〇八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第七十四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五)第九三六章 涼州軍信使來到(續)第四四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七)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一三六章 荊州事五溪發難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七〇七章 兩大謀士見主公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六五五章 兗州軍激戰臨湘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四五三章 押送物資回南蠻第三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第五四九章 辰陽城內罰魏延第二八四章 別何後孟起出手第四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第八五〇章 佔據郴縣追韓嵩第三三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五)第五八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一)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四九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八)第七六九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一二一章 援軍至大敗黃巾第四六六章 神秘來人見馬超第一二一章 南蠻軍衆人商討第一四一章 爲立功董卓中計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五五四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完)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九七六章 龐德夜見李德昂第五七九章 曹軍攻破下邳城第九〇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八)第二五二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續)第九三八章 呂建被留房陵城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第七二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第一二九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八)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第四十六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續)第九七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六)第九三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二)第六八一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續)第二八〇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