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六)

那麼己方能守住時日越長,就肯定讓兗州軍傷亡更多,那是沒錯。馬超是沒指望守住城池,所以說退而求其次,讓己方滅更多的兗州軍人馬,己方未必做不到啊。有趙雲和典韋他們在,基本上沒太大問題。就是,換成其他人,就一個大將,都不可能比得上人家兩個大將,除非是郝昭那樣兒的守城大將,那另說了。所以說這個也是,人家兩個大將呢,馬超覺得沒問題。

就是,趙雲加上典韋,你看守不住曹操帶着人馬去進攻,但那是兗州軍對常山勢在必得,要不然的話,兩人能守住。是啊,可碰到曹操親自帶兵進攻,他是不親自帶兵攻城,可就他帶兵去進攻,這麼一點上,趙雲和典韋就不是對手了。馬超自然從來都沒認爲他們能守住,

而事實也確實是守不住,那沒辦法。現在的情況就是守不住啊,要真守住了,這個不可能,不用多想。馬超覺得還是,己方讓兗州軍傷亡多點兒,那也就是了,一點兒沒錯。其他的,那還真就是多了,奢求啊,真是。所以還得說是讓他們傷亡多點兒,己方守不住,沒辦法。

馬超進城,等崔安和馬岱回來之後,他就開始做總結,十五日破了布山,雖說時日不短,不過最後結果自己還是認可的。總體來說,可不就是,還是挺好,還少己方破了城池。雖說馬超不認爲己方破不了一個布山,但是怎麼說呢,呂岱是強敵啊,在整個交州來看,其實都應該是。其人比宋謙可強,是比不上凌操父子,但是絕對不是差很多了。就像其人也不比馬

岱,那是,但是差距可不大啊,那也沒錯。馬超總結完,這事兒就算是告一段落,後面他就直接讓馬岱去進攻鬱林其他的縣城,自己不去了。而後他又見了所謂的大漢官員,一開始的話,馬超沒着急見他們,反正這個也確實,不是那麼着急。這些人自己是一定得見的,不

過說什麼時候,那卻是自己所決定的了,其實早了晚了,真心不算什麼太大的事兒,真的。不過見是必須要見的,那一點兒沒錯,這個是“江湖規矩”。早了晚了,那其實不算什麼,但是必須要承認,這個肯定是缺少不了就對了,那一點兒都沒錯,所以這個時候,馬超是見

了那些大漢官員。對他們永遠都是那一套,就是希望大家盡力爲己方涼州軍做事兒,自己是不會虧待他們的,那可一點兒沒錯。而那些大漢官員也都知道,他們雖說是沒在涼州軍馬超手下幹過,可確實也聽說過,三路諸侯當中,就屬馬超的涼州軍,那待遇最好,薪俸最多,這個他們都清楚,一點兒沒錯。如果說拋開其他的,就只是讓他們選擇的話,可以說他們當

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得選擇去給涼州軍做事兒,沒辦法,當兵都爲了吃餉,他們這當所謂的大漢官員,可以說依舊是爲了養家餬口,這生逢亂世,確實有點兒本事的,肯定都跟着諸侯幹了,他們爲了自己小命兒,不投靠某一路諸侯,當這個大漢官員,還不也是爲了那點兒

薪俸,一點兒沒錯。對他們來說,這在亂世中,除了保住小命兒之外,就得說要那點兒薪俸,至少不會說餓死,甚至就養活全家,那一點兒沒錯。尤其如今在涼州軍手下做事兒了,都知道涼州軍的薪俸最高,那可一點兒沒錯。就像馬超如今所說那樣兒,只要盡力做事兒,他確實是不會虧待自己這些人啊,那可不假。畢竟之前他可一直都那麼做的,一點兒沒錯啊。

所以說從很多方面,他們確實,那是希望在馬超涼州軍手下做事兒的,那可一點兒不假。就最基本的,在孫策江東軍這兒,確實是沒多少薪俸。江東軍這兒屬於將領帶着自己部曲跟着孫策混,只有有部曲的人,那纔是能被孫策重視,其他的,像他們這些人,確實不被孫策所看重,一點兒沒錯。因此,除了給他們點兒薪俸之外,別的都和他們沒大關係了,那可是。

可就他們所知道的,在涼州軍中,不光說他們有錢有糧,關鍵是馬孟起其人一點兒都不吝嗇,有時候大勝了,不光說是士卒有賞賜,就他們這些人一樣兒有賞賜,當然了,確實是沒多少,那確實也是。和士卒肯定不能比,那確實是。但是還有總比一點兒都沒有強,這個也

都沒錯,他們自然也是如此想法。至少和江東軍一比,哪怕孫策賞賜給將士,給謀士,確實是沒他們什麼份兒,那是沒錯。所以說江東軍的將士會有的,謀士會有的,可就他們不會有,這個可真是啊。所以說他們自然知道在誰的手下做事兒更好,那是,首選就是涼州軍啊。

確實,就涼州軍一個財大氣粗,就肯定吊打兗州軍還有江東軍,可不就是。在涼州軍那兒,士卒待遇都超過了兗州軍和江東軍。曹操和孫策的話,他們也並非就一點兒不想提高士卒的待遇可實在是己方不能和涼州軍比,就在這個錢糧上面,那是怎麼都比不上的。可以說涼州

軍有的錢糧,就是北方異族也都不敢說就超過涼州軍很多,這個曹操和孫策他們可都知道,

那是。所以兩人連帶着他們兩路人馬,確實從來都不和馬超涼州軍比這個方面,那確實也是。如果說其他方面,拋開實力那些來說,他們並不覺得己方就一點兒比不上涼州軍。可在這個錢糧上面,曹操和孫策他們可都清楚,那己方是拍馬難及啊,那是。這個可不就是,他

們在這個上面,那確實是有自知之明,真的。如果說曹操和孫策,他們連這點兒自知之明都沒有的話,那就別當主公做老大的,確實。所以說他們很清楚,那可不假。現在就是,兩人都清楚,己方可不如涼州軍啊,就是。在這個方面,那是比不上了,比不過啊,就是如此。

之後馬超讓涼州軍在布山,他就讓他們休息一個晚上,然後就讓馬岱帶兵離開了,郭嘉、崔安和馬煥,他們是一起跟着去了。就馬超沒去,他知道自己也是沒必要啊,那沒錯。如果說鬱林還有呂岱那樣兒的對手,自己的話,確實是該去,那沒錯。可鬱林布山都被破了,再也沒有呂岱那樣兒本事的守將了,所以自然是不需要馬超去,就馬岱他們幾個去就可以了。

確實,在馬超看來,不定什麼都不要自己親自帶兵過去,那確實是不需要,可沒錯。就只有馬岱過去就可以,是啊。就像在蒼梧那兒一樣兒,馬超是破了廣信之後,他也不再進攻蒼梧了,直接讓馬岱去了,自己樂得休息,那確實是。而如今在鬱林,那其實更是了,這個也

是。如果說鬱林還需要馬超再帶兵過去,那他肯定當仁不讓,這個是。但是顯然,不需要他啊,就只馬岱過去就行了。再說了,還有郭嘉、崔安還有馬煥,他們四個的組合,馬超覺得別說是還剩下一半多點兒的鬱林了,就是再破了之後的交趾和合浦,那也是沒錯。他覺得用不着自己,不過自己過去,己方能傷亡少點兒罷了,是能增加士氣,關鍵是能讓己方早日

破了城池,那可沒錯。不過就鬱林這兒剩下的縣城,那確實也不用自己過去了,就他們可以了。自己只需要去像番禺、廣信還有布山,這樣兒的地方,那是必須的。其他的地方,除非是必要,像最開始進攻淩統守禦的中宿,那是必須的,要自己帶兵。進攻孫博的四會那也得是自己親自帶兵過去,一點兒沒錯。番禺更別說了,必須是自己啊,不在那兒不可能。真

要說自己不在那兒的話,己方倒是也一樣兒能破了城池,可二十日能破?也許吧,並且傷亡絕對是不會小就是了,那可一點兒沒錯。所以馬超很清楚,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對涼州軍的重大用途吧,可以這麼說。說起來自己不用親自帶兵攻城,就在後面馬上一坐,確實就是

讓己方士卒有了主心骨兒,那可一點兒不假,自己知道啊。所以說需要自己去的,那當仁不讓,馬超知道自己休息都休息不來,那不行。可不需要自己去的,自己在這兒好好休息一段時日,那可是真挺好。至於說最後拿下整個鬱林,己方還能剩下多少人馬,這個確實也不

是自己能決定得了的,那是,所以……多了少了的,馬超肯定是希望多點兒,畢竟之後還有兩個郡呢,那不假。合浦的話,那地方江東軍也沒多少人馬,雖說不是可以忽略不計,可確實是沒多少人,己方就不用大軍,三萬人,絕對能拿下,不過是己方損失多少的問題罷了。不過交趾那地方,就馬超所知道了解的,己方三萬人的話,是拿不下來啊,那沒錯。所以說

個拿下了鬱林之後,己方到底說還能剩下多少人馬。反正不到三萬人的話,那就真是要不行了,沒錯。所以說馬超自然希望己方人馬剩下多點兒,要不然的話,自己確實還得從牂牁調兵來,那沒辦法。之前想法挺好,也許是不用調兵了,但是如今來看,那很大可能自己卻

還得調兵過來,那沒辦法。現在的情況,己方其實已經是沒多少人馬了,從剛開始的六萬,拿下了桂林之後,又在那兒留守了點兒人馬,來到了布山,又在布山戰了十五日,這終於拿下了,然後又在布山這兒留守三千人,給馬岱帶走的己方人馬,不過才四萬多了,確實是少

很多。肯定是啊,畢竟一開始還六萬呢,現在不到五萬了,這個少很多。雖說是沒到三分之一,可沒差距很大。不過馬超知道,這裡面還有留守在桂林和布山的幾千人,所以就那麼少,那沒辦法。這兩地方不得不留下人馬啊,而且桂林少點兒可以,但是布山卻不行,所以三千人是留在這兒了。其實馬超也不得不說,己方士卒更喜歡留守城池,這個真是。當然了,

其實也別說是己方,就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也沒大區別,那是。在這個上面,士卒自然是能不和敵軍是死拼,還有其他的選擇,他們自然是希望那個。比如說去繼續戰和留守城池,這個他們顯然是想留守城池好啊,那沒錯。對他們來說,這個留守城池了,基本上就代表以

後能活着回去。但是繼續去戰,那麼很大可能是再也回不去了,那是。不過馬超雖說也知道,可他從來都是隨機安排留守人馬,就隨便指派人,除了將領,士卒就是這麼個隨機安排。因此,確實沒有士卒有什麼意見,都知道自己主公不是按照什麼規律留下什麼人的,就只是

隨便指派,那麼不得不說,這個誰都有機會,而誰也都沒機會,可以這麼說。因此,士卒自然是沒什麼意見,可以說如此來說,自己主公算是很公平了,那是。當然了,士卒沒什麼意見,自然也就代表將領一樣兒,他們更是沒什麼意見。而他們是馬超親自指派的,這個他們更是沒二話,沒意見。實在是馬超這個當主公做老大的,他覺得誰最合適留守在哪兒,那

麼就安排下去了,很正常。所以說將領一樣兒,他們沒什麼意見,不過卻也想自己主公能留下自己,讓自己守城。畢竟他們也清楚,雖說不像士卒那樣兒,十個去了,九個都回不來,那正常。可將領去的話,還是能回來的,但確實,那不是所有就對了,沒錯。因此,這個他

們一樣兒,是希望自己主公留自己去守城,這個不光說是安全了那麼簡單,一樣兒是自己主公的看重和重視,那沒錯。

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聯軍鬥將第五二五章 夏侯夜襲敵軍營第八二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三)第四四三章 趙雲城頭說雷銅第六〇一章 孟德許都議對策第六六一章 聯軍鏖戰臨湘城第八八三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第九六七章 陳生異心反羅縣第一〇九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一)第九九二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七)第四一〇章 狄道城外兄弟別第三七九章 李通敗退回許都第二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七)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六〇三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續)第五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一)第三四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第三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三 )第八七四章 使桂陽兩人出發第三七五章 涼州軍火燒藤甲第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四)第五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二)第四八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二三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五)第五五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五)第八十二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六)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一)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五三二章 馬超轉道向河內第八四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三)第六二三章 涼州軍出兵長沙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第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五)第四六九章 誤中計失手被擒第七二五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第四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九)第二一〇章 涼州軍信使又至第八十二章 涼州軍強攻西陵(續)第九七六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各有算計第一八四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一)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一三〇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九)第六六一章 聯軍鏖戰臨湘城第四六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五)第八五八章 太守府中見蔡瑁第九二九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完)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四)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七一五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七)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三一四章 崔安岔路追帶來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四五一章 趙雲領兵赴郪縣第四四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九)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三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第七十七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完)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四三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三)第四七六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續)第一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一)第八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六)第三二四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完)第一〇二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三)第八〇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二)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三)第三〇二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中)第四九〇 孫策質璽借人馬(續)第七七〇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續)第八八四章 九疑山雙雄會面(續)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六一一章 劉備帳中點文丑第六〇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九)第六〇九章 納諫言得見張遼第五一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六)第四五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七)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縣奔成都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四八七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第四三五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第四〇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六)第四一〇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完)第五五七章 爲戰事玄德登城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五七八章 高順夜攻敵軍營第七六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一)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七)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五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〇)第一二九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