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四)

實力啊,己方要有實力的話就好了,可和兗州軍和涼州軍比,己方就是最弱的那個,沒說的。如果說什麼時候不是了,那麼自己也自認爲己方不會被涼州軍滅,當然這個不是絕對的,可他們滅己方的機率,其實就小了,小很多,那是。宋謙其人,真是不指望太多,這個不錯。但是能往好地方發展,他肯定是覺得都好,那也是。雖說其人也不是不知道,己方也就那樣

兒了,可卻依舊是想着,萬一有什麼奇蹟呢,是吧。所以說他也知道努力,雖說是沒凌操父子那麼多想法,可也是不少了,不錯。因此,這個就得說,江東軍從上到下,哪怕就是普通士卒,覺得己方戰不過涼州軍,可卻一點兒放棄的意思都沒有。那麼他們都沒那樣兒,涼

州軍和兗州軍他們更不會了,就是。不過這個也得說,他們不會放棄沒錯,但是總體來說,如今實力增加,可也在減少,畢竟一個交州就讓孫策拿出來了十萬人馬,那可一點兒都不少啊。說不上是傷筋動骨,可確實不少了。如果說他們總這樣兒的話,也拿不出來幾個十萬人。

是啊,你就讓己方一下拿二十萬人出來,那都挺難,更別說是幾十萬了,就是。宋謙作爲江東軍的一個元老人物來說,其人也真是,絕對對江東軍特別瞭解了。而且哪怕其人在交州,那也是一樣兒對己方瞭解,那是。也許對揚州的話,他是沒那麼多的瞭解,可該知道的,那絕對都知道。畢竟其人雖說不是大將,可也是二流武將之一,關鍵還是江東軍元老,這個很

重要,所以說在揚州還能沒眼線?不光說是有,而且也不算少了,這個肯定是啊。就孫博那樣兒的,在番禺都有幾個眼線呢,更別說是宋謙了。而這個眼線什麼的,不在於是誰的部曲,可他們給其他將領傳遞消息,那根本也不算什麼大事兒。消息給了己方將領,又不是敵

軍細作,所以說哪怕就是江東軍士卒,他們也覺得沒什麼,就是。當然了,這個涼州軍和兗州軍的細作,他們多少也是能從江東軍士卒那兒打聽到消息,這個肯定是,不過多少的問題。這個也得說,有的江東軍士卒表現都不錯,大多數還是可以的,那不錯,所以這個……

哪一方都是,不好的終究是個別,總是少數。應該說多了的話,那真就出問題了,確實。少是一定的,都那樣兒。少好啊,多了就完蛋了,哪一方都不想那樣兒。都是,覺得己方還都可以,那不錯。畢竟都知道己方還是沒多少那樣兒士卒的,怎麼都是少數,所以這個自然是好。至於說排查什麼的,那確實也沒太大必要,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可都不會那麼做。

這個就和查細作一樣兒,對他們幾人都不會排查,就更別說是己方士卒了,真的。所以說三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己方士卒就算是無意告訴了點兒消息,那其實也不算什麼,這個肯定是。畢竟三方細作各有特點,要說他們從士卒口中知道的東西,只要花點兒時間,是怎麼

都能得到的,那是。該知道的,必然都知道,一點兒沒錯。再說了,肯定有一點也不錯,就是士卒所知道的,那絕對不是什麼機密,那肯定不是。所以說從一個士卒那兒能得到,那麼就算他那兒不行,其他人的話,總是能從別人那兒得到消息的,就是。知道了的也不是什麼太重要的消息情報,更不會是什麼機密就對了。要說從某個二流將領那兒,倒是能知道點

兒,可能從某個將領哪兒知道消息嗎?至少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還做不到啊,就是。所以說也別指望太多,至少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都不行。而涼州軍的話,倒是有那麼點兒可能,甚至就是,畢竟……這個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確實還不能和涼州軍比啊,那是。所以說將領什麼的,確實也不要多想了,就是。所以說細作還得是從其他的渠道得到情報消息,那是。

不過三方的細作也是各有各的特點,那確實也是。所以說是有他們的優勢,當然也有不足了,這個都正常。如果說都是那麼強的話,也不對了。當然不管說是馬超還是曹操,自然也都包括了孫策,他們沒一個人不看中情報的,哪怕就是換成劉協,他也一樣兒,沒太大區別。

是啊,都知道情報的重要性,那是。尤其是馬超,他最清楚了,那都不用說太多。當然他投入的錢糧物資什麼的,其實也算是三方中最多的。至於說效果,自然也都挺好,那是。涼州軍細作得到情報的能力,那可一點兒都不弱,這個和他們的支持也是有關,畢竟那個錢糧

物資……所以說他們都投入了那麼多,那麼收穫的話,還會少嗎?肯定不會少就是了,這個馬超他們都知道。所以說財大氣粗,那絕對是有優勢,還不小。從這兒就看得出來錢糧多的好處,而這也不過就只是一個罷了,還有更多呢,確實。是啊,直接就讓涼州軍實力變成三方中最強了,就比不上北方異族,那個確實,差距啊。北方異族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不是

你有錢糧就一定好使的。當然了,漢人怎麼都是比異族多,這個其實是最大優勢,至少在馬超看來,就是。從歷史也看得出來,從來都是漢人把異族給同化了,你聽過異族把漢人給化了的嗎?是,血脈什麼的,也許並非就是傳統純種的漢人,可確實,在歷史的長河中,最

後是漢人的天下,而並非異族。而漢人一直在,哪怕是被統治。可卻有多少異族是都消失了,這個也是。當然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消失的那些異族,其實還是民族的昇華,他們融合到了漢人中,哪怕是消失了,可確實昇華了,這個是歷史發展必然,也正常,就是。

這是符合歷史發展的,異族融合到漢人裡了,至於說爲什麼不是反過來呢,自然是漢人最多,並且異族文明能和漢人的文明比嗎?所以說自然是那樣兒了,異族融合到漢人裡了,他們都昇華了。是啊,從歷史的發展來說,就是如此。不過你要覺得連民族都沒了,這個就沒法說了,那也沒辦法。確實,那都是事實。畢竟他們融合了不假,可也一樣兒是消失在了歷

史長河中,那也沒錯。其實要說消失的異族,他們可定不想自己民族消失,但是漢人的話,至少讓馬超來看,他倒是很願意,那沒錯。可要是異族呢,他們自然不願意,這個都正常。馬超覺得,要是北方異族都融合到漢人中,那可真好了,沒什麼威脅了,可那也許以後可以,

但是現在的話,那真是不行。可以說沒那時間,更沒那條件,這個他還是很清楚的。所以說這個還是,得交給歷史,自己肯定是不行了,改變不了什麼。就只能說是擋住北方異族的進攻,滅不了他們,可也不能說讓對方滅了吧。所以說他也是覺得時間都不夠用,實在是希望早點兒一統了天下,那就是好。而如今來看,江東軍己方都沒滅了,那麼等滅了兗州軍的

時候,確實都不知道要多少年了,那是。畢竟他們是一個比一個強啊,沒江東軍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更不用說是兗州軍了,真的。馬超是,他有那麼點兒信心說滅了兩方,要這個都達不到,還談什麼去對付北方異族?可到底說是什麼時候,這個確實已經不確定了,還是那話,早了晚了都是。他是希望早點兒,可還得看天意,畢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老

天不讓你成,那麼你有逆天的實力,最後估計一樣兒不好使。想要快,不是不行,可那確實不一定,那怕你有實力,可人家兗州軍就沒有嗎?可以說江東軍弱,可能說兗州軍弱嗎?至少馬超是一點兒那樣兒感覺都沒有,而且對江東軍,他也沒小看小覷過,那也是一點兒沒

錯。江東軍是弱不假,可直到現在,己方也沒說滅了他們,這個就足以說明問題了。就劉大耳朵,看着挺有實力,也沒比江東軍就差多少,但最後還不一樣兒讓自己帶己方給滅了,就是。馬超沒指望太多,就想着能儘量早點兒滅江東軍和兗州軍,那樣兒就好了,畢竟己方

還得對付北方異族,那是缺少不了的。你不去對付人家,人家還得對付你,這個少不了。所以說己方和他們肯定有戰事,就不知道是要戰多少次,或者說是他們和己方要戰,這個是。涼州軍在廣信城外休息了一夜後,第二日開始試探性進攻,依舊是馬岱帶着人上去。這次是馬超也跟着,像廣信這麼重要的一個縣,他是肯定要親自帶隊的,剛馬岱一個人,馬超還不

是那麼放心。可以說這地方僅次於番禺,他就是如此想法。畢竟番禺有着凌操父子和三萬五千人馬,這個廣信是比不上了。宋謙一個人比不上凌操父子倆,可卻也是二流武將。這地方更有兩萬人,不是之前除了番禺的其他縣城能比的,更是有宋謙在,也不是除了番禺的其

他地方能比的。宋謙此時帶着城頭兒的江東軍士卒展開了防禦,對他來說,今日也終於是見着涼州軍如此強軍了,就這個確實不是己方士卒戰力能比的啊。也見着馬岱這個算是聞名天下的將領,看着其人確實是比自己強。要說對方那麼有名兒,也比自己強,自己倒是沒什

麼名聲,在己方還算是小有名氣,但是拿到天下去,那誰認識你宋謙啊?不過不管怎麼說,今日確實也是達到了自己的一個目的了,那就是和涼州軍開戰,自己也算是見識到了涼州軍的“高人”,那是。對宋謙來說,守城很重要,那不錯,可自己要想見識一下,這個一樣兒重要。守城第一位,那麼這事兒就是第二位了,就是如此。他是沒有凌操和淩統那麼多想法,

可不代表他就什麼都不想。還是那話,其人哪怕那麼多年一直在交州,可卻不代表宋謙就是無慾無求的,那絕對不是。當然他也知道自己年紀大了,如今可都是年輕人的天下,那都是不錯。看看淩統,己方的後起之秀,自己也不得不感慨一句,自己是真老了,那可不假。

所以說別講以後了,就現在都算是年輕人的天下,那一點兒不錯,因此,自己這個年紀了,真心就是沒什麼要求了,就是。就像凌操,他更多都是爲了自己兒子,而非是爲他自己。宋謙還是,他兒子不在軍中,自然沒那樣兒的事兒,就只是說爲了自己,不過也知道,那都有

限,畢竟自己再如何,能超過淩統?現在也許能,至少自己比其人有經驗,可以後那就是他慢慢超過自己了,沒錯。不過總體來說,自己能看到己方的後起之秀在慢慢成長,說起來怎麼都是好事兒。要說己方實力不行,就得靠着有本事的將領、謀士,他們多盡力,讓己方是儘量不被涼州軍滅。說起來江東軍的話,不是沒有死忠,可是少,也就孫策那些嫡系人,

還不是所有的都那樣兒。就像宋謙,別看其人是江東軍元老,那一點兒沒錯,可江東軍就算是被滅,他也不會盡忠什麼的,也不會想着報復馬超報復涼州軍。最多他就歸隱,能覺得如此就算是對得起自己主公知遇之恩了,其他的,就真都沒有了。可以說在江東軍中,像他

那樣兒想法的,其實是大多數,或者說絕大多數,畢竟他們也沒受到過孫策什麼大恩,在他手下做事兒,更多的還是好處。

第二五一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中)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一三九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五)第六五二章 降將出謀賺馬超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七十一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第八九二章 王子均領兵攻城第三一七章 汜水關華雄挑戰第七二五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六二五章 益陽城有人來投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七六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五)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三二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八)第五六三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續)第九五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第七四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一)第五六五章 呂布嫁女結袁術第三十五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九)第九六二章 曹操帳中罰三人第七〇五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完)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四四九章 攻城器械今顯威第四一一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六二六章 新器械戰場揚威第三四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一)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深夜聚衆第八十四章 涼州軍噩報頻傳第四一七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第三八四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完)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四三八章 離斜谷奔向槐裡第四九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八)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第三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第八九四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第四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三)第二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五)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一五七章 武安國奉命到前線第四十八章 劫大財三人喪命第四十五章 管亥相商除五害第六一八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續)第四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五)第九一四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一九一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第五七〇章 奔敵軍深夜拔營第七六九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第二六二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第五一四章 涼州計文聘入彀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五一六章 文仲業兵敗退走第九五五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續)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第三六四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完)第七五二章 劉備軍夜戰襄陽第六一五章 劉備欲往荊州地第七六一章 孟起帶兵入南郡第七八七章 黃忠闖營臨城下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五六四章 袁術稱帝九江郡第三十二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續)第九一三章 兗州信使到許都第四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五)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九十七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完)第八二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三)第七七一章 滿寵入城會諸葛第四五五章 離長安兵發荊州第一一九章 襲敵營孟獲遭擒第二十五章 聚山上喝酒談心第七〇五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續)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七一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二)第六八六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九)第八一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三)第四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二)第三一四章 袁紹兵進汜水關第六二九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續)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五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八)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四一八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續)第六〇二章 遣使欲往長安城第二六八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三)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六)第一三一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第二四〇章 漢軍大破叛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