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一)

畢竟其他的縣城已經不像番禺那麼重要了,肯定是。而連番禺都已經讓己方奪取了下來,那麼南海的其他地方,就是不在話下,可不是。因此,馬超覺得也並非得自己親自到城外,就馬岱其實就足夠了,真的。確實,之前三個縣城,自己都去了,但是之後南海的那幾個,自己就不用去了,有馬岱就好。其實這個也是,馬超去與不去,影響確實不那麼大,肯定是。

要不然的話,像番禺這邊兒,他肯定是要親自帶兵過來的,那是。可其他的縣城,用不着自己那樣兒啊,他都知道,就是。有馬岱去就可以了,不用自己。用自己去,那自己肯定去,不過不是再在南海這個地方的,是其他的郡,那都沒錯。馬超的話,就是如此想法,帶兵的

事兒都交給馬岱了,這個他放心,而自己就只是跟着後面慢慢走,最後進城,那其實就夠了。當然了,也許自己到了的時候,馬岱還沒破城,但是那不要緊,只要自己再等了一日兩日,基本上就可以了。所以說,馬超也沒在番禺呆,他倒是讓馬岱先走了,然後他才隨後慢

悠悠跟了上去。畢竟馬超可不着急,等自己到了,直接進城,那就好了。不過就算是再等個一日兩日,其實也無所謂。對他來說,之後南海的縣,再也沒有凌操父子那樣兒的將領了,更沒他們那麼多的人馬,所以說馬岱帶着五萬多人,那絕對是無往不利啊,這個馬超還是相信的。肯定是,要不然他也不讓馬岱帶兵先走了,而他是隨後離開,當然是慢慢走,那不錯。

於是就是如此,馬超讓馬岱拿下了南海剩下的幾個縣,終於是在二十日多點兒時候,佔據了剩下的四個縣,全據了南海郡,在交州馬超和涼州軍最爲看重的。畢竟南海對涼州軍來說,那確實不是交州其他郡能比的,確實。九真和日南不用多說了,就那其他四個郡,真就比不

上南海啊,那是。還是那話,其他幾個郡都不和揚州挨着,就只有南海和揚州挨着啊。要不然的話,馬超也不是那麼看重了,畢竟挨着揚州,尤其是挨着他們南面的郡,這個地理位置,那真是重要啊。就孫策他們都認爲南海在交州的幾個郡中,那確實都是最重要的,沒錯。

可再如何,也一樣兒是保不住,那就沒辦法了。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那就只能說是現在這樣兒,其實也算是可以。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都是那麼看的。能改變最後結果的話,他們未必就不會盡力,和現在不同。可結果還是一樣兒的話,那麼除非說他們是被滅,其他方面的話,孫策和江東軍不會說去想改變。那樣兒付出太多代價,關鍵是還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

所以說這個也是……實在就因爲沒實力啊,這個是根本。有實力還怕什麼,還至於說改變不了結果?那個就不是說江東軍敵不過涼州軍了,而是要反過來,那是。不是涼州軍來進攻己方,是己方要去進攻他們。不是他們奪己方州郡,而是己方奪取他們的州郡。不是他們滅

己方,變成是己方滅他們了,可不就是那樣兒。可顯然,那就是做夢,甚至做夢也夢不到。所以說那樣兒的事兒就別說了,真都是不可能啊。如果不是他們看到還有那麼點兒希望,讓曹操讓兗州軍改變的希望,這個時候也不會說那麼盡力,徵兵增加實力,就爲了不被涼州軍滅,讓兗州軍能死保己方,那樣兒的話,確實是不錯,他們覺得都可以,不過這個也是……

所以比起被滅來,丟一個交州,那真不算什麼。如果說能不被滅的話,對江東軍他們來說,別說是一個交州,就算是兩個三個,那相比之下也不是不能丟了。但確實,他們也沒那麼大地盤兒,有的話也不至於說是那樣兒實力了。沒實力沒勢力的,確實是不行。和人家兗州軍一比,和人家涼州軍再一比,差距太大了,一個比一個差距大啊,那是。而他們其實也真是

沒指望超過涼州軍還有兗州軍,最想就是別被滅就好。但是如今來看,孫策他們還真是沒什麼信心啊,要說被滅,他們是覺得很大程度上就那樣兒了。可要說不被滅,這個想太多。畢竟實力的差距,哪怕現在涼州軍水軍戰力還是不行,他們也是沒找到好機會,可這個不是

太大事兒,至少孫策和江東軍他們是不覺得。是,別看如今涼州軍確實,他們水軍不行,可孫策他們卻都清楚,對方真要是來個幾十萬水軍,那麼己方那點兒人馬也是不夠看的,確實。因此,戰力不行,就拿人補充上,反正涼州軍他們人馬也不少,那可一點兒不假,真是。

關鍵是江東軍不是歷史上的江東軍不假,而馬超涼州軍,他們更不是歷史上的曹軍啊,那是。要說曹軍水軍真是沒什麼戰力,和江東軍水軍一比,差距挺大。但是到了涼州軍那兒,他們的水軍可比歷史上的曹軍強多了,而和江東軍差距有是不假,可卻絕對就很大很大,沒有什麼天壤之別。江東軍水軍有大將,周瑜更是水軍指揮能力第一人,那確實不弱也不差。

可涼州軍也不是包子,至少他們水軍也一樣兒有大將,這個兗州軍是比不了啊。那甘寧不就是,人家是水軍大將,就算在指揮能力上還和周公瑾有那麼點兒差距,可差距也不大好吧。關鍵是甘寧從家出來之後,當了那麼多年的水賊,那經驗絕對沒說比周瑜少,甚至在有些地

方上,其實是他經驗還多了,真的。所以說周瑜指揮個二十萬水軍不費勁,還能很好發揮他們的戰力,那是不錯。可甘寧也一樣兒,你讓他指揮二十萬人馬,一樣兒是能很不錯,不過在指揮上面,他差着周瑜點兒,那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第一人呢,哪怕甘寧他水賊出身也

不好使!甘寧其人,在水戰方面,他可以說是誰都不服,但是唯獨對周瑜,其人嘴上不會說什麼,但是心裡還是佩服的,那不錯。畢竟周瑜其人那水軍指揮的本事,他是很清楚的。應該說當年荊州水軍和江東水軍還在長江戰過,而顯然就是前者敗了,雖說不是大敗,可也是輸了,還挺丟人。而周瑜的本事,那卻也是打出來的,可不是吹牛吹出來的啊。而且可以

說在長江當水賊的,不怕荊州軍和江東軍,沒那麼懼怕,哪怕後者水軍天下第一。但是對於兩軍水軍戰力的認知,他們都很清楚,前者不如後者,周瑜一個人,那是能頂很多,就是。不說是能頂多少多少人,可確實,有了其人和沒有,那怎麼都是不一樣兒,不同的。而且還

得說,所謂是“一將無能,累死千軍”,那麼要是一個特別強特別厲害的將領呢,那麼就絕對不是說累死千軍啊,而是擋得住千軍萬馬啊。周瑜顯然,人家就是那麼一個將領。陸地上指揮水平,他在江東不是第一,但是水戰的水平,其人在天下都是第一,那可一點兒沒錯。就甘寧在這個上面那麼驕傲的一個人,他嘴上不承認,可心裡也是認可週公瑾的,那是啊。

拿下了整個南海郡,馬超帶兵去了蒼梧,涼州軍第二個目標,又拿下了蒼梧的兩個縣後,馬超是帶兵直奔蒼梧郡治所廣信,不過這個時候的涼州軍確實已經沒多少人馬了,不光說是在之前戰事上損失的,還有留守在各個縣城的人馬,因此他們人馬就少了。雖說除了之前的三個縣外,其他地方涼州軍都只是留守了一千人,可架不住交州這地方縣也不少,所以如今

的涼州軍就只剩下了四萬多的人馬。馬超也看得出來,也許己方拿不下蒼梧,就得說調兵過來了,因爲人馬已經不怎麼夠了,這個和自己所想,還有差距。而廣信有多少人馬?就自己所知道的,不下兩萬人,太守也是守城主將,是江東軍的元老宋謙。宋謙其人本事就只是

二流,可確實,那絕對是江東軍元老。雖然跟程普他們幾個比還差點兒,但是比別人可不差,比凌操都要元老,所以說其人本事二流不假,可卻是江東軍元老人物之一,深受孫策的重用,把他安排在蒼梧郡當太守,就看得出來。畢竟江東軍實力是不怎麼樣兒,可他們二流

的武將也不止是那麼幾個。因此,能讓宋謙哪怕是讓他到交州來當太守,也不得不說是孫策對其人的重用了。畢竟這個時代的太守,官職還是不小的。就以前諸侯混戰的時候,一個太守就是一路諸侯。現在的話,雖說孫策是頂很多個太守了,但是因爲江東軍組成,所以說當太守的,那是真有兵權。你在涼州軍也好,在兗州軍也罷,那軍隊都是馬超或者曹操的,

他們效忠自己主公。但是在江東軍不同,部曲就是將領的,他們第一個效忠的是自己將軍,如此。所以說江東軍來一個太守,那軍權可比涼州軍比兗州軍更狠。他們人馬沒了,更加心疼,這自己的部曲沒了,還不得從頭開始啊。而在涼州軍和兗州軍那兒,那確實還差點兒,

畢竟他們的人馬可不是將領謀士的部曲,而是自己主公的,和他們沒太大關係,就說是造反,都沒幾個能真正跟着他們,所以說這個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可江東軍不同,他們將領謀士要造個反什麼的,自然也是有士卒不會跟着,但是絕對說跟着的人比涼州軍比兗州軍要多

太多。畢竟這個組成形勢不同,士卒想法自然也不會一樣兒,那不錯。涼州軍和兗州軍的話,他們拿着馬超和曹操/他們發的糧餉,自然是忠心他們。但是到了江東軍那兒,那確實不同,所以說可能所有人都忠誠孫策嗎?顯然不是,因此,他就只是說籠絡住手下,讓手下人給他賣命,孫策覺得就足夠了。至於說士卒的問題,那麼自己的部曲,自己肯定是得照顧

好,其他將領謀士的,和自己確實說沒太大關係啊。畢竟自己這個當主公做老大的,就需要他們效忠其實就夠了,那是。所以說涼州軍和兗州軍那樣兒,到了江東軍那兒,那確實是另一樣兒了。當然不管怎麼說,各有各自的特點,而實力還是涼州軍最強,其次兗州軍,而

江東軍最弱,這個基本上是改變不了了。後二者的話,他們其實都想改變,馬超和涼州軍,他們倒是不想,那不錯。畢竟第一其實挺好,有了滅江東軍和兗州軍的資本,那是。當然了,現在來說,還得一步一步來,那肯定是。如果說不那樣兒的話,一口也吃不了一個胖子,這

點馬超和涼州軍他們還是很清楚的。所以怎麼也得慢慢來,並非說涼州軍就滅不了江東軍,他們要投入多的人馬,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可那樣兒的話,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之後估計很大可能是被兗州軍所乘,那時候己方沒得到最大的好處和利益,讓兗州軍給拿到手了,馬超就得後悔,肯定是。因此,他和涼州軍都不會那麼做,那麼做的也不是他們了。顯然曹操和

孫策,兗州軍包括涼州軍,他們可都知道,就是那樣兒。所以說在孫策看來,這何嘗不是己方的機會呢?爲了滅己方,涼州軍是苦練水軍,這個是必須的,他們想損失少點兒。而己方在水軍上面一點兒不懼他們什麼,就只有說徵兵增加實力,拉着兗州軍下水,一起對付涼

州軍,如此己方還有一線生機,其他的,確實是都沒了,真的。所以涼州軍放慢了腳步,孫策和江東軍是樂於看到的。

第二十章 孫伯符商議北上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四四三章 見兒女發生誤會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四〇三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七)第一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續)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戰崔安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八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一)第四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五)第六二一章 勸說曹仁終成功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九七〇章 激戰臨沅終破城第三一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一)第十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完)第六八二章 三將帶兵攻函谷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五)第四二九章 攔路虎半路阻截第八七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四)第六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續)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九六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五)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七九六章 馬孟起聚衆決議第八五九章 涼州軍伏兵燒糧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六五一章 涼並兩軍聚龍山第三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六七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四)第六三七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三)第三四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六)第二一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四)第一三七章 趙弘兵敗宛城第三八一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續)第一二七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六)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五三六章 信使範強進酉陽第六九二章 瞞謀士矇混過關第九三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一)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佔領泉陵第九十一章 行巴郡魚復偶遇第九二三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續)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八)第一七二章 馬孟起返還雒陽第四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二)第六一七章 周倉欲投劉玄德第八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八)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一六四章 中軍帳內作解釋第九二三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續)第八二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四)第六一六章 豫州遭遇攔路虎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四十三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七)第六八〇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七〇六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六三一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一)第三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二)第七七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六)第四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三)第七一〇章 兗州營曹操設宴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八七八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完)第六八五章 黎陽城袁紹問計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第三一三章 長安出兵到宛城第一六六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五)第七九七章 馬孟起聚衆決議(續)第六九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三)第七八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四)第五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九)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第三七八章 入漢中孟起興兵第六二六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三)第八八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二)第四四一章 雷銅單騎劫敵營第二二七章 進攻三江城受阻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二八九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第九〇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一)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第二六七章 南蠻軍使者到來第六六八章 請援軍馬漢出手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第三五七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四)第八九九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續)第三五四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一)第九二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