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五)

所以說二爺確實,那不是別人能比的,三國時代的其他人不行,別的時代的呢,其實也不行。確實,就二爺那麼一個,別人能比嗎?所以說二爺就是二爺,話說從古至今,就武將什麼的,那可多了去了,可還有誰像二爺那樣兒,最後都封神了?所以說這個也確實,那是不一般,也不容易啊。所以說就算是馬超,他並不是那麼喜歡二爺,可說實話,二爺還確實,

那怎麼都是個有本事的,而且也是,忠義啊,那沒錯,這個他也承認。如果說對於忠義的一個,馬超還是比較欣賞的,那確實。怎麼說手下人,他還是都希望能像二爺那樣兒,那就都好了,可顯然,那是不可能。而如今關羽在曹操那邊兒,在兗州軍那兒如何,馬超都清楚,

他也是覺得挺有意思,可不是。反正讓自己的頭疼的,己方也不是說沒有,那麼他們兗州軍有,江東軍也一樣兒是有,那麼這個三方就是都一樣兒了,誰心裡都能平衡點兒,確實。反正對馬超來說,他是覺得如此,畢竟己方沒少了,兗州軍也是那樣兒,江東軍也沒大區別。

這個還是那話,所謂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這樣兒。對於馬超和涼州軍來說,當然對曹操對兗州軍,對孫策對江東軍,那麼其實都一樣兒。他們是覺得另外兩方和己方,其實也沒大區別,都是有這樣兒的事兒,所以說他們都平衡了,就是如此。要不然的話,哪怕他們有一方沒那樣兒,那麼結果,絕對說是另外兩方有不甘心,那肯定是啊。就現在的話,其實還

都算好,那是沒錯。這個你必須承認,就因爲三方都差不多,所以說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心裡都是平衡多了。當然了,連這當主公做老大的都那樣兒,那麼手下人,其實也是,更是如此了,不用多說。手下人絕大多數,也都是那樣兒,平衡了,不是說不平衡不甘心

什麼的,那是都沒有。所以說這個也是,反正你涼州軍也有個張任,你兗州軍也有個關羽,而你江東軍呢,也有個張遼,咱們是誰都別笑話誰,沒大區別啊,真的。事實就是如此,大家也都一樣兒,可不就是。當然了,細節上的話,你說還有不同的,那是不錯,所以這個……

但是大體上來說,那還都是一樣兒,他們也就是平衡了。而且就算是到了現在,其實三方也還是一樣兒,沒解決好,可不就是。馬超那邊兒,張任有動搖了不假,那是沒錯,可其人卻依舊是沒有拜他馬超爲主,那是。而兗州軍那兒,曹操也是一樣兒,關羽是認爲自己受了其人的知遇之恩,但是他也都認爲自己報答的差不多了。雖說二爺不能一下就背叛了曹操,

背叛了兗州軍,可以後還說能不能一下歸隱什麼的,那確實都不一定了。這事兒沒準,你說二爺要離開兗州軍後投靠別人,那他是肯定不會說投靠涼州軍或者江東軍,那是不錯。可卻不代表其人就會永遠都在兗州軍,有朝一日他就歸隱了,這個你也不能說就發生不了,那

還是可能的,就是。畢竟對關羽來說,他是知道曹操對自己有恩不假,對自己也都不錯,可他對其人的作風,終究還是看不慣的。別的不多說,就說曹操當初直接就讓兗州軍屠殺徐州的百姓,就這麼一點,關羽就看不上,這個肯定是,那都沒錯。應該說就這麼一點,其人對曹操的意見,那可都是大了去了,可不就是。不過他也知道,曹操那個人,他那性格什麼

的,絕對不會因爲自己而改變什麼就是了。這個也是,好歹其人是奸雄,而什麼叫奸雄,這個就不用多說了,那是。反正曹操那性格更改變不了,其他人都改不了呢,更別說是他了,對吧。所以說這個肯定是,不要多想,都沒什麼用,連二爺都知道。他也是,沒想着說曹操能如何改變,反正就如今這樣兒了。自己是報恩不少,差不多了,以後有機會的話,再說離

開什麼的。他倒是也想了,曹操最近幾年,確實也是不怎麼重用自己,是足以說明問題。因爲他不相信自己啊,就是這麼簡單。其人那個多疑的性格,他就註定了是不可能怎麼重用自己的,就想在來說,是沒有了。也許有朝一日會改變?那誰知道呢,自己不期望這個,那

其實都無所謂。說不定哪一日,自己就離開了兗州軍,有說不定,所以這個重用與不重用,對自己來說,影響都不大啊。無論如何,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那是。自己自然是不會因爲他曹孟德的不重用而一下離開;更不會因爲其人的重用,而一直就留在兗州軍,那都沒有。

二爺認爲自己是註定要離開的,他和涼州軍的張任,還有江東軍的張遼都不同。確實,至少後二者的話,他們不會輕易離開,但是關羽卻不一樣兒。確實,他們不會走,可二爺並非不會離開,這個是。所以說曹操兗州軍那邊兒,問題最嚴重,這個真是。馬超涼州軍和孫策江東軍,他們還想着,早晚能解決問題,時間問題,長了的話,不至於說就磨不成,這個就

算是張任張遼他們,很多地方也被磨平了,這個他們相信。可兗州軍那邊兒,二爺那兒實在不是能磨平的,至少曹操和兗州軍不行,而這個期間,沒準二爺就離開了,也說不定。所以說曹操和兗州軍他們,其實也沒那麼樂觀,絕對沒想着,說現在能用時間去磨平關羽,那

是沒有。他們是,也想了,與其是研究那些,不如想點兒其他的辦法,時間長短,他們覺得沒大用,還得想辦法想主意啊,那是。沒個好辦法的話,關羽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離開了,這事兒對己方的影響,可真心不小,那是。雖說就算其人離開,他也不會投靠其他諸侯,但

是對己方的影響,終究是沒什麼好的。是啊,哪怕知道關羽不會投靠其他諸侯,但是在曹操和兗州軍衆人看來,只要對方在己方這兒,那麼哪怕他就什麼都不做,其實結果對己方來說,也是好的,總是比他離開要好啊。這個纔是曹操和兗州軍衆人最後的想法,關羽就算是在己方什麼都不做,也比他離開強。而且曹操還想了其他的,不過做不做,能不能做到,那

確實,基本上就……這個其實一想就知道,他是不想那麼做,可爲了自己爲了己方,曹操哪怕知道關羽不會投靠其他諸侯,但是他不會那麼輕易就讓其人離開己方的,那麼讓其人無聲無息消失,他還覺得不錯。總比關羽離開了強,讓天下人恥笑強啊。而關羽就算是被自己

所殺,天下人最多就罵自己兩句,還沒什麼證據。該投靠自己投靠己方的,不會說影響太多,雖說是有影響不假,可不會最大,這個曹操相信。畢竟就算是你知道了是自己做的,可你有證據證明是自己所爲?他這個人,絕對不會留下什麼證據,那是沒錯,這個肯定是。如果說己方,少了關羽,是少了點兒實力,那不假。可其人離開己方的影響,那個纔是更深遠

的,是曹操不想要的。畢竟權衡利弊,他還是很清楚的,那是。至少他就想着滅掉關羽,也不想其人就離開己方,這個就是曹操最後的想法,一點兒沒錯。所以說其人也真是,已經不能說是一般般的狠了,那絕對是奸雄一個,別人比不上。當然了,那麼做,未必別人就不會,可說實話,至少馬超和孫策的話,他們不會,這個肯定沒錯。馬超是想都不想,對他來

說,就算是二爺那樣兒的大將,不能在己方了,哪怕都投靠其他諸侯,他都沒什麼太多想法。畢竟這個不是他吹,而是實實在在的,如今這個天下形勢,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已經不是哪一個武將能改變的了,哪怕就算是大將,也不好使。馬超和曹操都一樣兒,孫策也沒

錯,他們都有那愛才的心思。可和曹操不同,馬超不會對一個己方的人才斬盡殺絕,至少這個時候,那是不會了,他是覺得沒大用。別說他這兒有二爺的話,根本其人就算離開了涼州軍,也不會投靠其他諸侯,就算是真有,馬超也不會覺得是什麼大事兒,他和曹操太不一

樣兒了。到了孫策那兒,其實也差不多,他也許和馬超想法不同,可確實,他也不是曹操那性格,就是。所以說這個天下三路諸侯,就曹操那兒,他能把關羽滅了,而馬超和孫策,他們卻不會。這個就是不同了,那是沒錯。說是大不同,其實也沒錯。而曹操/他終究是奸雄,可馬超和孫策卻不是。所以說這個區別可大了去了,那是沒錯。關羽要是在涼州軍或者

是江東軍的話,他是沒什麼生命危險,哪怕兩軍衆人對他的意見再大,可馬超還有孫策,卻不會對他下手,那是。可曹操兗州軍那邊兒,這個當主公做老大的,那就太不一樣兒了。其人說從來都是斬草除根,不給自己給己方留下什麼後患,那可是沒錯。他是寧可讓天下人

罵了,可也不會說讓關羽好,這個就是曹操,奸雄曹孟德,馬超和孫策,他們都不行。就是,這個他們就沒那麼狠心。人家曹操能屠殺百姓,可馬超孫策他們做不到,沒那麼狠心。曹操能想辦法殺關羽,只要後者是要離開己方,他就要那麼做。可換成是馬超孫策,他們是

一樣兒不會那麼做,沒那狠心,可曹操有。確實,他們是,該狠的時候,也一樣兒是狠,那不假,可一和曹操比,還是有差距的,那是。沒有最狠,只有更狠,這個強中更有強中有啊,曹操就是,比他們狠,這個馬超和孫策,他們也都是承認的。而在關羽那兒,說起來他算是瞭解曹操,可其人的傲氣,是讓他好像什麼都不怕,至少其人不怕曹操如何暗算他,那

是。對二爺來說,那其實都不算什麼,只有說在曹操在兗州軍的暗算下,自己還逃過了,那才能算是自己本事,確實。他不怕什麼,大不了就一死,從自己當武將的那一日起,這個生死,那確實是早就讓自己置之度外了。當武將的,尤其是二爺那樣兒的,其實沒幾個說就

真怕死的,應該說他們還都沒可怕的,不是沒有貪生怕死的,可那終究不是所有,這個是。隨便一說,關羽肯定就不是,他沒什麼怕的,顧慮有,畢竟他還有親人,妻子和兒子,那還在,他也是有想。可說實話,自己要真是逃不開,那也沒辦法,畢竟曹操那天下奸雄人物,

自己最後栽到他手裡,其實也正常。關羽傲歸傲,可對真正有本事的人,他還是能正眼看待的,那沒錯。不過更多的,確實還是傲氣,那沒錯。別說歷史上了,就現在來講,其人也是那樣兒,是一個真正能和士卒一起吃飯的這麼一個大將,一個主將。說起來他對自己的親衛,那是好得不行。別看其人有傲氣不假,可對士卒的態度,那真是好。但是對其他的人,

那就不行了。說起來也沒幾個真正能讓二爺看得上眼的,就兗州軍來說,真心沒幾個。文士裡面,當謀士的,就荀彧一個,關羽知道其人真心是不錯,本事不錯,也有心向大漢,只是可惜啊,還是病逝了。武將的話,比文士多,可也沒幾個,也就是許褚了,徐晃了,他還

能高看一眼,其他人,真就不好使。許仲康,二爺還是有那麼點兒佩服其人武藝的,這個不光是馬上,步下更甚,那是沒錯,而徐晃的話……

第六六七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完)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七)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七八七章 臨湘城有做內應(續)第七五九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完)第三一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第九六一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第十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第八四九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五)第六八三章 斬張顗奪取真定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四七〇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六八七章 曹孟德發落大將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六章 吃麪初識大漢第四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九)第四三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二)第一五〇章 追敵將福達中招第五〇六章 郭汜使者來議和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七三三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第六四二章 兗州軍兵進司隸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一三三章 趙弘軍精銳攻城第四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〇)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十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六九〇章 兗州軍進駐黎陽第三四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一)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五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八)第九六三章 涼州軍兵進長沙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七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四)第三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三)第一二〇章 皇甫嵩火燒黃巾第五七四章 呂奉先怒斬三將第三四七章 馬孟起再臨敦煌第三〇七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第一五二章 樸克大帳見石全第三三六章 孫堅對質袁公路(續)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七八一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第五〇九章 遷雒陽孟起出兵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五〇五章 涼州馬超欲進兵第五〇九章 遷雒陽孟起出兵第二五五章 親事畢賓客離去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一〇六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二)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四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四)第九七〇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續)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八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九)第九十二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四)第五六三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續)第九八二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續)第七〇二章 強將消失無蹤影第七五一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完)第八二二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續)第一七四章 奉聖旨崔鴻返茂陵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一)第一五五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續)第三九五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續)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全據荊州第三三六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七七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第四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三)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四一三章 劉季玉派兵遣將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九六九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五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三)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九八五章 李典帶兵到邾縣第二三五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上)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七四一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再續)第三十三章 涿縣外杜張對峙第二十九章 兗州軍夜襲西陵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四)第八九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八)第六五一章 涼並兩軍聚龍山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四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八)第四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