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

確實,那是三十年,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真的。三十年,馬超從一介布衣,到如今位高權重,朝廷不承認的凉王,朝廷承認的大將軍,這已經絕對不能說是什麼小官了,所以……那是啊,不算公、王什麼的,大將軍確實就算是在臣子那兒到頭了。不過曹操也是來個丞相,之後又稱公又稱王的,馬超也沒辦法,前者就算了,後者的話,那確實得跟上啊,

而到了孫策那兒,更是沒辦法,馬超前者什麼公他沒當,孫策自然也是沒上,可曹操當了魏王,馬超當了凉王,而孫策這個吳王,就算手下反對,他也得當,就是如此,不用多說。肯定是,還是那話,他不是孫權,後者的話,在反對聲音大的時候,他不是不想當,不過也

許是要先放一下,想主意。但是孫策不同,你不讓我當,我就非得當,不過就是要拿出來更多的利益而已,那不是個事兒。對他來講,只要人還在,自己當這麼個王了,那麼以後得到的利益,還得是更多,那麼現在捨棄一些,怎麼不可能?孫策是覺得沒什麼,正常啊,確

實。孫策和孫權可不一樣兒,前者也不是頭腦一熱就衝動,當然了,孫策是有點兒衝動,至少是比孫權衝動,那是沒錯。可其人不傻,知道該做什麼,而不該去做什麼。稱王不是稱帝,所以說孫策就放出點兒利益來,其實就解決了,解決好了,解決完了,那是不假。如果說要是稱帝的話,那確實是沒那麼簡單容易,那是。那是沒錯,太不一樣兒了,可不就是。

所以說稱王是稱王,至少孫策還沒覺得說不容易,當然也沒有說那麼太容易,一般程度吧,就那樣兒。確實,他不認爲之前一個稱王,就讓自己是走過多困難的地步,孫策沒那麼想,也確實,沒那麼難。當然了,如果說換成是稱帝,那麼肯定就不一樣兒了,這個他也知道。

畢竟稱王的話,那絕對不是到頭兒了,你可以說當臣子的,這個是到頭兒了,但是頭上卻還有皇帝呢,這個就沒到頭兒。那麼你稱帝了,那確實是到頭兒了,而這個稱帝和袁術那個可大不一樣兒,所以說這個也是,那區別可大了去了,和袁術那傻×似稱帝可大不一樣兒啊。

確實,那怎麼都不一樣兒,袁術那什麼樣兒,現在又是什麼樣兒呢?怎麼都是不一樣兒,區別大了去了。最簡單的,袁術那時候,他還沒如今江東軍有實力呢,可他就敢稱帝,拿個玉璽就敢,實在是他想超過袁紹的心思太重,那沒辦法。如果說不那樣兒倒是都好了,但是不那樣兒的話,也不是他袁公路了,確實。所以說他最後目的是達到了,不是稱帝,而是超

過袁紹,這個一說,表面兒上看也是。其他的,這他稱帝,和如今的稱帝可不一樣兒了,現在就那三大諸侯,所以說……要袁術也是如今三大諸侯之一,哪怕他不是馬超不是曹操,就是孫策,那麼其人稱帝,也絕對不會是之前那樣兒了,確實。不過真要是那樣兒的話,其

人也許一下不會稱帝了。畢竟袁術這輩子的目標,他不是當皇帝什麼的,而就只是超過袁紹,那纔是真正的目的。而他的目的達到了,那麼就說其他的了,不是稱帝,那事兒只能是慢慢來,袁術之前,那是實在沒辦法了。而他要真是最後三分天下之一的諸侯,那麼他就不會是那樣兒了,可不是。所以說這個也是時候不一樣兒了,這個結果也是,那確實也是不同。

這個是,那是什麼時候,而如今呢,又是什麼樣兒?怎麼都是不同的,怎麼都是不一樣兒啊。確實是啊,那絕對是“此一時,彼一時”,一點兒都沒錯。不過袁術那樣兒確實,早就被歷史給淘汰了,這麼說可就一點兒沒錯。當然了,這個更多還得說是靠着你自己,那沒錯。不過歷史卻也沒選擇你袁公路,而選擇了馬超、曹操和孫策,還不就是如此,確實啊,就是。

袁術是屬於早就被淘汰了的,被滅的,那都是被淘汰的,自己不行,歷史也是把你給淘汰了。而剩下的馬超涼州軍,曹操兗州軍和孫策江東軍,他們三個,那是歷史所認可的,歷史所選擇的,可以這麼說。當然了,和他們自身的努力,那也是分不開的。要講求實力的話,

你必須承認,袁紹也一樣兒是有實力,當年人家的冀州軍,那絕對是天下第一,而且勢力也是。可就是如此,既然就是還有世家大族支持着,可最後他袁本初和冀州軍的下場呢,還不一樣兒是被滅,沒什麼說的。反正歷史最後是沒選擇他,選擇了馬超、曹操和孫策,如此。

歷史就這樣兒,現在的歷史,就是如此。如今不是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分天下,而是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三個三分天下,那是。和真正的歷史不同,如今的歷史那是現在的,是馬超穿過來之後的,那沒錯。而他自己的話,顯然,馬超也是喜歡現在這樣兒,那是不錯,是按照自己所喜歡的來。總體來說,那就是比歷史上強了,這點你怎麼也得承認。當然了,都

是那話,這個本身和歷史上,那還是有區別的,如今這個時代,就馬超自己所瞭解的來看,那都是要超過歷史上的,就是如此。所以說現在的話,他是覺得不錯。而曹操和孫策他們,實在是兩人也不知道歷史,要不然的話,他們也會是覺得不錯。而最不好的,估計就是自己

了,可不就是。要沒自己的話,他們會覺得劉備比自己要好對對不少,關鍵是沒自己沒己方,他劉大耳朵纔是三分天下那實力第二的,而他曹孟德是第一啊,這個實力最強,他肯定是覺得最重要。那麼對孫策來說,他願意和曹操面對自己面對己方如此對手,還是想和劉備

一起去面對曹操那樣兒最強的對手,這個馬超不敢說自己所想就一定正確,反正是“一切皆有可能”,那是不假。說起來這個也是,孫策其人,他所瞭解的,那第一,不會說怕什麼艱難險阻,哪怕有更強的敵人,可他未必就是覺得都不好,那是。那麼他要是知道歷史,就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了,可其人終究是得慶幸一下,好歹他現在是活着,還挺好的,不像歷史

上那樣兒,那可沒錯。曹操的話,其人畢竟是奸雄,他要是知道己方應該是實力最強,肯定還得是覺得歷史那樣兒更好,那是不假。他和孫策不同,後者不是什麼奸雄人物啊,可不。而且曹操肯定還得想,這他孃的歷史上本來該投靠他的那些人才,如今還不都在涼州軍那

兒?馬超的話,確實,挖牆腳太狠,儘管他是不知道這個詞,可那意思他還是瞭解的,都一樣兒啊。不過那個也是,歷史上曹昂早就掛了,因爲有馬超穿來了,所以說其人還活着,還挺好,就這麼一點對曹操對兗州軍來說,自然都是好處,那可沒錯。也就是這個,他會覺得好,而其他的話,曹操估計都會覺得不好,沒什麼好的啊,可不就是,當然了,好的地方

還有,那是沒錯。這個就是,那是不錯,畢竟歷史上不好的地方,那也不少,可現在的話,要不就是沒有,要不就是有所改變的,那可不就是。所以說總體上來講,怎麼都是有好有不好的,反正對馬超來說,好處還多點兒,那麼對曹操呢,他可能是不好的地方多了。對孫策來說,他是覺得現在好,畢竟歷史上的話,他都早掛了,如果說他知道的,還得真這麼認爲

啊。這個纔是根本,孫策他怎麼都得是想着自己好好活着好啊,那是沒錯。至於說曹操,他要知道歷史的話,肯定是不會覺得現在好多少,哪怕曹昂現在活着,歷史上是死了,可他兗州軍的實力呢,己方的人才呢?這個都得說,沒歷史上強,可不就是,所以這個也是……

所以說如果他們都知道了歷史,可曹操與孫策,他們就是不一樣兒的想法。馬超是那麼想了,他是覺得都好,可不就是。歷史上的話,爭霸天下都沒他什麼大事兒,要說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他的事兒,他父親沒了之後,馬超也算是一路諸侯,也是一軍的領袖,可之後確實,

徹底就沒什麼戲了。確實,那不就是馬超嗎,不管什麼樣兒,最後也都算是早逝了,這個到是也都沒錯。確實,馬超不到五十就沒了,確實其人還是有遺憾的,這個肯定是。就現在他這個年紀,就已經是掛了,這就算是現在的馬超,他心裡都有遺憾,那肯定是啊。所以說現在不像歷史那樣兒,他確實都是覺得挺好,那就不錯,可不就是。不過除了自己之外,沒

其他人知道了,也就只能說是天知地知你不知我知,就這樣兒,三知而不是四知。還是那話,對馬超來說,這個就是秘密,絕密,那是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夠知道的,就是如此,就自己能知道,就好,確實。第二個人知道了,話說那還能叫真正的秘密了嗎,只有

一個人知道的,那纔是吧。知道的人多了,那麼秘密肯定也不是秘密了,不就是那樣兒的。而且秘密別泄露出去,哪怕就兩個人知道,也是有可能泄密的,那也不是說沒發生過。所以說這個也是,你自己知道的,那就夠了,不說出去,有暴露不了,那麼就是秘密,絕密了。

暴露不了,那就是秘密,是啊,至少馬超就覺得,這個自己穿越是秘密,然後不說出去,那是絕密。真說了出去,哪怕就算是第二個人不說出去,可他還是覺得不能算是秘密了。反正那麼絕密的事兒,就天知地知自己知道完事兒,那才叫絕密,他是那麼認爲的。多一個人知道,至少在他看來,已經不能說是什麼絕密了。當然了,馬超所說的,就只是他自己認爲

的,和別的都沒什麼關係。至於說人家都怎麼想,怎麼認爲的,那和他,他覺得也沒大關係。反正自己就是那麼看的,什麼是秘密,而什麼都是絕密了,就是那樣兒。哪怕還有N多人,和他想法不同,那肯定是,但是他們彼此也是,互不干涉,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不

就是如此嗎。至少很多人都認爲,那秘密也不是不能給別人說,說了的話,對方未必就會說出去是吧。保守秘密的人,那確實還是有的,沒錯。可你也分辨不出來,到底說誰就一定是能保守秘密的人,而誰不是。這個都不一定,有時候你認爲是的,很大可能那就不是,這

也並非就沒發生過是吧,所以……你也不知道,說到底誰能保守住秘密,而誰不能。那麼這個保險的就只能說是把自己的秘密不說出去,就自己一人知道,那就好了。除非說對方也無意知道了,那就完了。如果說對方能保守住,那麼倒還好,可對方要保不住,甚至還威脅你什麼的,那麼就只有一招,那就是滅口。估計現代的人,是都做不出來,那麼古代的話,

反正肯定不是所有人能做出來就是了。但是就馬超所知道的,自己不敢說就一定做不出來,還得看具體的事兒和具體的人,如此。那麼曹操的話,他覺得對方很大可能,那是能做出來的,就憑他奸雄那個名兒。孫策的話,基本上是和自己一樣兒,這個也就不用多說了,那是。

所以說要是碰到曹操那樣兒的,你要發現了其人的什麼秘密,那麼很大可能,你是要完,很正常。不過換成馬超和孫策,就是差了。

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九〇〇章 曹仁帳中說孫策第五九〇章 離穰縣子揚告辭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三)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一)第二一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三)第九三四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續)第七三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第六九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二)第二七三章 謀士計破燒當(六)第八七四章 使桂陽兩人出發第九九九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完)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三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四)第六〇七章 關羽陣前斬顏良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三九九章 沔陽城鄧賢妥協第二二〇章 韓文約收攏三方第六一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一)第七二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第二六八章 南蠻軍使者到來(續)第九九六章 孫劉再赴武陵郡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九二六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續)第八二三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續)第六七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七)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二五九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完)第六〇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九)第一七二章 張遼帶兵到襄平第四〇七章 聽諫言孟獲布兵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一九五章 千里救師返涼州第六二四章 涼州軍一攻江陵第四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七)第五三四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續)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七〇六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完)第四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九)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六四二章 兗州軍兵進司隸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三十六章 玄菟郡崔安馴馬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三〇七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下)第二二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三)第一八八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完)第三二一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續)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三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四)第五三六章 懷縣太守三求計第七六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四)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四〇四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續)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第九七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六)第五九〇章 離穰縣子揚告辭第八〇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四)第六九七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續)第七一六章 親筆信送出搬兵(續)第九〇八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三四一章 別三老三人回返第三七二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八)第五〇六章 郭汜使者來議和第八一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七)第九十一章 行巴郡魚復偶遇第三三一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九)第二〇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四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二)第七八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第六二九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續)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八)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第六三五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一)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三)第二一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五九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二)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三〇〇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續)第三三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六)第三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第三四五章 孟獲搬兵返銀坑第二三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一)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四)第四十四章 對戰激烈涼州勝第一七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九)第五三四章 徐晃伏兵殺董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