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

三方如今的情況,就是如此,都不會說關鍵時候缺少人馬,而進攻的話,還得是看涼州軍或者兗州軍的。江東軍的話,別指望他們現在主動進攻,防禦的話,那是可以,還得繼續徵兵,那是沒錯。而進攻的話,暫時就算了吧。江東軍不是說一點兒都不想,實在是沒那麼多的精力,讓他們被動防禦可以,但是主動進攻的話,就現在來說,那還是算了吧,暫時沒有。

所以說這個就是他們的打算,孫策和江東軍衆人,他們在該出手的時候,那自然就是當仁不讓,而不是說現在那樣兒。如今的話,他們覺得還不是己方主動出手的時候。當然了,還是那話,如果說曹操兗州軍要去進攻荊州了,讓他們一起進攻,那麼孫策也會帶兵去,哪怕

這個其實不可能,不是他帶兵去不可能,而就只是曹操暫時還不可能帶着兗州軍去荊州。所以說他也是知道,己方不出兵,最多也就是被動防禦,那麼這個前提還是涼州軍的大軍過來,那麼馬超到底來是不來呢,那確實是不一定,這個也是。孫策他們不知道,這事兒確定

不了啊。就是,這個不就如此,馬超涼州軍或者曹操兗州軍,他們是誰先出兵呢?這個孫策他們也確定不了,反正不是己方就是了,還是他們啊,那沒錯。機率的話,都差不多,那是。畢竟你說是涼州軍吧,但是人家兗州軍機率也不小,沒準就先進攻了。可你要說是兗州軍,但是人家涼州軍的機率也大,那都不一定是誰,確實。所以說就算是孫策和江東軍衆人,

他們其實也確定不了,還是說都有可能,那麼誰其實都可能啊,一半一半。是啊,誰都可能,就己方是不可能了。己方是不怕什麼,但涼州軍還是別過來,那更好,他們就算是進攻,那麼還是去和兗州軍戰比較好,而不是和己方。這個肯定是,孫策他們怎麼都是希望涼州軍

和兗州軍死磕,而不是加上己方,那肯定是沒意思,他們雙方死戰,那有意思。而不是涼州軍和己方死戰,那就沒意思了,和之前那一比,確實是。所以說孫策他們想要看到的,那就是涼州軍和兗州軍戰,就像之前那樣兒,在幷州死戰、大戰,那都是最好,比和己方戰好。

這個肯定沒錯,孫策和江東軍的想法,就是涼州軍和兗州軍死戰,而和己方沒什麼關係。那樣兒最好,他們都是那麼想的,不過如今來看,還是一半一半,就是。這個有機率,別的樣兒也是有,那都差不多。可他們也是,其實都做好了準備,畢竟那樣兒的機率也不小,涼州軍他們要真來了,己方自然也是要迎戰的,無論結果如何,該戰還得戰啊。那是,他們不

想涼州軍來沒錯,可他們卻也不懼,這個也是。畢竟還都是那樣兒,所謂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就是那樣兒了。別說是江東軍他們了,就算是涼州軍和兗州軍,其實他們也都一樣兒。這個肯定是,一直都那樣兒啊,沒錯。如果說涼州軍來了,他們就把準備好的人

馬帶過去和他們一戰。不來的話,其實更好,這個肯定是。但是到底如何,這個誰也不知道啊,那是。他們肯定不希望涼州軍過來,這個是不錯。讓他們和兗州軍戰,不管說兩軍如何,誰主動誰被動,這個對江東軍來說,他們都是覺得好,那是。不過要涼州軍真來進攻己方了,那麼就怎麼都是不好了。而只要不是說他們要滅己方,那麼曹操和兗州軍基本也不會

說幫忙什麼的。確實,他們在己方要被滅的時候,會有動作,可在己方受到攻擊的時候,卻不會有。除非說自己請求曹操和兗州軍一下,還得說是讓他(們)覺得是好處多,利大於弊,那樣兒才行。要不然的話,他們覺得不好的地方多了,弊大於利,那確實,怎麼都不會過來了,就是如此啊,自己還能不知道?所以說這個還得看利弊,就從如今來看,這個涼州

軍沒說滅己方,那麼他們兗州軍插手的話,更多還是弊大於利的,那是,所以說曹操和兗州軍不會過來啊,就是。怎麼想怎麼說,都是兗州軍帶兵過來好,畢竟自己一方面對涼州軍和兩軍一起對上涼州軍,那怎麼說都是不一樣兒的。一起面對,那肯定是最好,不過他們不

能來啊,不過來就沒辦法了。儘管孫策他們的想法,還是想着兗州軍來的,不過他們不來,衆人也是沒辦法啊,這個還是改變不了曹操的想法。這個不像說涼州軍過來滅己方了,那麼第一時間,兗州軍是不可能無動於衷的,那樣兒做了,是不符合曹操的想法的,利大於弊的

事兒,他怎麼都得做啊。那麼一個奸雄,什麼樣兒,就那樣兒啊,真是。有好處,好處還得多,那麼他就肯定帶兵過來了。那麼沒好處,弊多利少,曹操還可能帶兵來,或者說出兵幫忙嗎?孫策和江東軍衆人有底兒,是他們不會出兵就對了,自己是他們的話,也不會那樣兒啊,所以說這個也是。沒好處的事兒,甚至不好的更多,那麼自己也都不會做,絕對沒錯!

那麼就更不用說是曹操和兗州軍他們了,他們也確實是那樣兒。是啊,所以說這個如今如此,江東軍肯定都準備好了,他們不怕涼州軍進攻,可確實,他們怕涼州軍來滅他們,這個真是。孫策他們心裡清楚,馬超涼州軍要下了狠心,那麼一點兒都沒問題,最後還得說是滅

了己方,再加上個兗州軍,那樣兒。是,最開始的時候,曹操和兗州軍,他們肯定不會說去對付己方,可最後呢,他們就和涼州軍一樣兒,是要滅己方,這個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啊,確實。所以說孫策他們是想着改變,增加己方的實力,改變曹操和兗州軍的看法,那麼涼州

軍就算是來了,是要滅己方了,己方也不是說抓瞎什麼的,是能應對的,不過結果如何不知道,更多還是可能被滅。結果如何,江東軍知道,大多還是要被滅,可還是那話,兗州軍的態度,那是沒問題。這個一直都是,那沒錯。江東軍是不怕,尤其等事到臨頭的時候,那更是那樣兒,都正常啊。他們不希望那樣兒,哪怕涼州軍過來,不滅己方,那過來進攻,都

算是好了。而他們乾脆不來,去也只是去進攻涼州軍,那就是更好,這個孫策他們更是清楚,沒錯。想着涼州軍不來,那是比什麼都好,他們就算去進攻,也是和兗州軍戰,而不是和己方,那不最好。可孫策他們卻也想了,這隻要涼州軍先進攻,那麼他們大多還是要進攻

己方,這個……除非說是兗州軍主動,那麼己方確實就不用多想了。反正曹操帶着兵去進攻涼州軍,最多也只是說拉上己方而已,那都多說了。他帶着人馬進攻,能拉上己方,曹操纔會那麼做,可要拉不上,那就真沒辦法了。而如今來看,還是那話,他們就只有說進攻荊州的時候,才能拉得上己方,其他州,那確實還不行,真是。己方就算是想去,都不行啊,

那沒錯,更何況己方,自己的話,還並不想,這個是。要荊州的話,自己會去,而其他地方……鞭長莫及啊,別說是自己己方不想去,就算是真想,那麼別說不可能,就算是可能了,可要走多遠的路才行?那樣兒的事兒,還別去做,真的。至少對孫策他們來說,不覺得做那樣兒的事兒,對己方有多少好處了,那麼還去什麼啊,自己和己方都不想去,而曹操的話,

他也不會說找自己找己方,那是。就在進攻荊州的時候,和己方一樣兒。自己是找了他曹孟德和兗州軍,而他曹孟德和兗州軍,自然也會找自己找己方,那是。這個正常,也是必須的,那是不假。就和自己和己方一樣兒,他曹孟德和兗州軍,也是那樣兒了,就是。和己方

一樣兒,利多弊少,那麼就都去做了。不過他們進攻除了荊州之外的其他州,這個曹操和兗州軍,那是不會再找己方的。這個好處的話,對他們其實也有,可曹操和兗州軍也都知道,己方和江東軍,怎麼都不會過去啊,那是,這個還是沒錯,所以說自己清楚,曹操也知道。

知道自己不會去,己方不會去,那麼他也不會那麼做。別看曹操是奸雄不假,但是就算他,處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也不會那麼做,所以……這個就看得出來,對方是不會那麼做,正常啊。自己是他的話,就不會那樣兒。曹操不傻,他是知道,己方和他們兗州軍的聯盟,說起來這麼都是他們佔據主導,那是一點兒沒錯。真要說起來,這個他們佔據了七成,甚至還得

多,而己方的話,也就三成,就這還多說了,實際的話是不到啊,真的。這個就是了,畢竟兗州軍是天下大勢的四成,而江東軍,到了他們那兒,最多也就是一成半,所以說這個比例就出來了。兗州軍的話,其實是超過了七成,要多那麼點兒,而江東軍的話,那確實是不

到三成啊,那是不假。畢竟不管說是兗州軍,還是說江東軍,他們可都知道,這個還就是以己方的實力爲準的。那麼你像兗州軍那樣兒的實力,就是那麼多。而到了己方這兒,確實是沒人家那麼有實力,所以說最後也是,那樣兒的情況,他們兗州軍佔據七成多,己方就那

樣兒,不到三成了。這個就是了,誰不知道啊,兗州軍佔據主導,他們知道,江東軍,就涼州軍,他們自然也都知道了,是。而更重要的一點,那是什麼呢,就是江東軍更多是要靠着兗州軍,是他們要靠着人家,他們太清楚不過了。而不是說後者要靠着前者,那都不是。兗州軍的話,曹操能和孫策江東軍他們聯合聯盟,這個是,他是有利用對方的心思。而對方

呢,自然也都是那麼樣兒的想法,太正常了,就是啊。而就因爲看到了涼州軍,他們一直都是最強的那個,實力第一,勢力也算是沒和第一差什麼。那麼就這麼一點兩點,就足以讓兗州軍和江東軍聯盟。是,還是那話,他們之間是有齷齪不假,可確實,兩人兩軍的聯合聯

盟,更多的,他們是看到了利益,對己方的好處,那是沒錯。絕對都是利多弊少的,直接就讓他們聯合聯盟,那是必須的,也是必然要做,就是那樣兒。只有說真不需要了,或者一下就弊處多了,那樣兒的話,兩軍確實也是聯合聯盟不了了,聯盟破裂,就是那樣兒啊,正

常。是,那可沒錯,就像這個他們江東軍要被涼州軍滅,那樣兒的話,他們只要說改變不了曹操和兗州軍的最終想法,那麼最後他們的結果,也就只有那麼一個,也是。對江東軍來說,他們是一清二楚,都門兒清了,那是。如果說涼州軍那麼做了,兗州軍最後也那麼做了,孫策和江東軍衆人都知道,最後結果。那麼還是那話,他們都致力改變這個曹操和兗州軍的

想法,那是沒錯。所以這個也不止是一次兩次這麼說了,如今江東軍他們,也都一直那麼做的。他們知道,努力的話,未必是能改變什麼,那是不假。可說實話,你不去努力,那麼幹脆就改變不了什麼了,就是。因此,如今就是這樣兒。涼州軍訓練着水軍,一直都是,哪

怕甘寧讓馬超帶着出征,可水軍還有其他人訓練着,那是沒錯,不過就是效果沒有甘寧訓練來得更好,那也是啊,因此他們的意圖……

第五一二章 宴畢馬杜論英雄第三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四)第七〇二章 強將消失無蹤影第十九章 呂布擊殺檀石槐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四四七章 主母親見陸伯言第六三一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一)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八)第六八〇章 戰函谷關臨湘城第九七六章 龐德夜見李德昂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九八九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續)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三三八章 呂奉先途中設伏第九六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三)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一)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三七二章 兩軍前徐榮身死第八二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八)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五五九章 回返司隸有人投第三十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一)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四六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第六四五章 晉陽城進攻遭阻第一二九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三一〇章 帶祝融面見主公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戰崔安第六九八章 袁本初宴請衆人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九二一章 換主將接替樂進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三)第三〇八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六四六章 張任赴荊做太守(續)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五四〇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五)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一〇七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完)第四三六章 崔福達力斬敵將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八十六章 公孫屍身送襄平第五三四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續)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平定東郡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七一九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續)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一八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三)第六十四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二五七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二)第八九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七)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三九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第六十六章 兄妹爲難有人援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四〇六章 漢中初定理善後第三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第三二六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第九九二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第八九五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續)第五〇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五)第八十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四)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一三五章 馬超用計破敵第一百零一章 雒陽城人才來投第二六一章 崔福達生擒木鹿第五四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八)第九一七章 孫劉聯軍奔西北第一二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四)第四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八)第四五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九)第五六七章 涼州軍再次攻城第二三三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續)第四二三章 涼州軍攻破閬中第五六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四)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五十四章 星象占卜孟起釋義第五〇三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續)第二五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六)第三六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一)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十七章 三人擬定進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