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

上到馬超和他家人,下到一個普通士卒和他家人,所以說這人太多了,比兗州軍比江東軍的人都多,這個真是沒錯。所以說馬超也是想了,自己有這麼多人幫襯,算是大勢了,這天下最後還不都是己方的?不是的話,那都沒道理啊,真的。而如今來看的話,都是按照自己想法走的,哪怕曹操都稱王了,可自己也沒甘心落後,並且不得不說,他那麼做了,其實也

算是在自己所料之中,不過就是沒想過是那麼早,這個真是。歷史上的話,馬超是記不住具體什麼時候了,可肯定不是這個時候曹操當的魏王就是了,只能說是比這個晚,不會早就沒錯,這個確實如此,自己還是瞭解的,所以說這個事兒確實是提前了。不過馬超早已是見

怪不怪了。畢竟從當初自己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個東漢末年和歷史上的終究是不同的,這個一點兒沒錯。都有南華、童淵那樣兒的超出世界的武力,所以說這個終究和自己所瞭解的不一樣兒的。尤其是自己還來了,所以說這歷史最後變成什麼樣兒,其實都可能,畢

竟是吧……因此,還是那話,對於曹操稱王,馬超是覺得提前了,可他並非就接受不了,畢竟馬超是早就知道了,歷史上就是如此,曹操早晚要那樣兒!不過就是比歷史早了而已,自己也沒什麼大意外,不過確實,是有那麼點兒出乎了自己所料,這個肯定是。怎麼說都比自己所瞭解的還早了,而且這個時候馬超是知道了,曹操爲什麼從一開始就進攻冀州,其實

他肯定知道手下人的意思,這個他們就是想要曹操稱王,所以說爲了把大本營最後放到鄴城,冀州的攻略戰,尤其是趙國到他們兗州軍手裡,這個就尤爲重要了,肯定是啊。畢竟馬超清楚,自己要是他曹操的話,最後肯定也得是那麼做。除非說是不要鄴城了,放棄了那個

地方,依舊是在許都,這個就看曹操/他們是如何想法了。不過馬超還不知道的是,爲什麼一開始的時候,曹操就算是佔了趙國,可最後又沒有派兵守禦,這個其地還是讓己方給奪回來了。這個馬超可不認爲兗州軍是沒有人馬了,要說豫州的人馬不好輕動,兗州的話,已

經是用了那麼多人,可就像如今這樣兒,不是還有青州的人馬嘛,可是曹操卻依舊沒動,這個馬超也只能是認爲,當初確實是沒有人讓曹操稱王,而他是知道手下蠢蠢欲動,早已有了那個意思,但是自己不主動說出來,還得是等着衆人給他建議……所以說就有了之前那樣兒,結果等衆人建議,曹操拍板兒的時候,他就下定決心要佔趙國了,就像如今這樣兒。馬

超不敢說自己所想就百分百正確,都對,可應該是八/九不離十吧,估計也就是這樣兒了,真相差不多吧,要不你怎麼解釋?只能是這樣兒,還有別的原因?真那樣兒的話,馬超就不太清楚了,反正他所能想到的,其實就是如此。當然了,這個肯定不是絕對的,也許是其他

因素,就造成了當初曹操是那樣兒,而如今又是不得不如此,所以……不過不管到底是因爲什麼,之前曹操是那麼做了,己方還費勁收回了失地,而如今的話,是收不回來了,自己可沒有和兗州軍在冀州死磕的想法,那麼做要得不償失,爲了一個趙國,對自己對己方來說,那自然是不值得的,確實。如果說爲了整個冀州,那麼再動兵沒什麼,可就一個趙國,還是

不夠啊,不行。對馬超來說,還是那話,如果說兗州軍和上次一樣兒的話,最後還是到了鉅鹿,那麼馬超就不會再在長安坐着了,是一定要親自帶兵再去冀州的,這個肯定如此。所以說曹操/他和兗州軍都沒那樣兒,那麼馬超也是,他不會出兵冀州,這個肯定是,符合他

的性格作風。一個趙國,別說是一個趙國,就算是再加上安平的話,也未必就能讓他如何。

除非說是那三個郡(國),才真會讓馬超動容。常山、鉅鹿和中山,這纔是馬超在冀州必須要保住的地盤兒,而不是趙國和安平,真心是沒有可比性,確實如此。如果換成是前面所提的那三個郡(國),曹操兗州軍都去攻城了的話,那麼馬超確實也就坐不住了,但是現在

是無所謂,對他來說如此。對涼州軍衆人來說,有的人,那確實是心裡不爽,這個肯定是。但是自己主公都無所謂了,不出兵了,那麼被佔也就佔吧,反正對方放在那兒那麼多人馬,己方就算是去,至少也得十五萬差不多那樣兒,和對方對壘就爲了拿回一個對己方來說沒那

麼重要的一個郡,這個怎麼說怎麼都是得不償失啊,真的。所以說他們有不爽歸不爽,可還是能理解自己主公,這個也沒錯。確實,這個趙國,哪怕再加上一個安平,還是不能和常山、鉅鹿還有中山這三個郡(國)比的。這個不光是在馬超眼裡如此,就算是涼州軍衆人,應該說幾乎是所有人也都是這麼看的,確實如此,這個馬超都知道,他也清楚,就是這樣兒。

所以說哪怕馬超是沒說帶兵,也沒讓人再去進攻,可卻也是,沒人多說什麼,還是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想法。並且這如今曹操稱王,之後自己主公也緊隨其後,孫策一樣兒是不甘示弱,三人三個異姓王,這個時候涼州軍都是在歡慶的時候,也沒幾個想着戰事什麼的。說實話,

шшш★тTk án★C ○

戰事總是會有的,這個他們都清楚。現在自己主公不會不去進攻冀州,那無非就是在等着機會,等時機一到,冀州可未必能頂得住己方的兵鋒,這個真是。不是涼州軍衆人吹,這己方要是滅了兗州軍,未必就不能,只是那樣兒的話,己方基本上也是沒什麼人了,這個也就

是實際情況,只能說最後也許是便宜了江東軍,那麼己方是一定要把他們和兗州軍一起滅掉,那樣兒纔算最好。可那樣兒的話,最後是要便宜異族,己方沒人馬了,拿什麼去頂住異族的進攻?傻子都知道找機會,如果說中原大地上再也沒有能和異族相抗的人馬,那麼涼州軍衆人都覺得自己是罪人,真的,畢竟他們是深受馬超的影響,都對異族沒半點兒好看法,

所以……這些年哪怕大戰是沒有,可小摩擦總是有的,己方也沒說佔大便宜,對方當然也沒有,這個還是不錯。至於說江東軍,他們基本上是沒有異族的威脅,就算是把山越算在內了,可他們對江東軍威脅還不是那麼大,畢竟江東軍這兩年的實力可是增加了些,而山越的

話,他們還比不上江東軍。至於說兗州軍,一個幽州,確實是怎麼都繞不開異族,而曹操對異族的態度,還是比較強硬的。他雖說也是和異族沒有大戰,可必須承認,他可比當年公孫瓚還要強,至於說劉虞就更不行了,其人懷柔政策,對異族還是比較和平的。之後公孫度都比他強,不過曹操比他們做得都要好點兒,這個馬超還是知道的,所以說如今就這麼個情

況。曹操對異族的態度,雖說他沒馬超那種認知,這個確實不錯,畢竟後者是沒經歷過不假,可聽過的看過的資料,那可是多了去了,這個遠不是前者所能比的。可哪怕如此,曹操雖說沒覺得異族就是頭號大敵,心腹大患,可他一直都是防備着對方,這個肯定是沒錯。他們是有合作,也是有齷齪,這個馬超太清楚了。要說孫策是摸不着北方的異族,他就想和他

們交易,都沒太大可能。以前還沒和兗州軍聯盟的時候,戰馬都得是從遼東買,走海路。當然也有那麼點兒是從幷州和涼州買的,不過確實,一匹比一匹貴,這個一點兒沒錯。而直等到他們江東和兗州軍聯盟了之後,有一部分就是曹操賣給他們的了,這個馬超都知道。涼

州軍的話,是不賣給兗州軍和江東軍戰馬的,這個一點兒不錯。可架不住有的人挺而走險什麼的,馬超也就當是沒看着,這個那話所說不錯,什麼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時候太過計較,他覺得還是沒意思。在馬超看來,你從自己這兒買了戰馬,那是可以,可

一路上回兗州軍或者江東軍的地盤兒,你有本事不讓那些山賊給你劫了,那你就算是有本事,對這樣兒的事兒,馬超就當是沒看見,之後你是賣給兗州軍還是江東軍,那隨便你,這個沒什麼,反正也不是太多。應該說不管是涼州還是幷州,出產的戰馬,大多還是被涼州軍用了,哪怕就算是差點兒的馬,做不了戰馬的,馬超最後也都便宜賣給老百姓了,有些百姓

還是很需要的。而就對自己地盤,做不了戰馬的,馬超是賣便宜不少。可對兗州軍和江東軍,雖說不是特別貴,可該掙的錢,馬超也是從來沒少過,這個也都沒錯。而涼州軍所賣的戰馬,對兗州軍和江東軍是有很大的限制,但是做不了戰馬的,這個就沒什麼限制了。而兗

州軍還有江東軍,那是怎麼都不會用的,就算是買回去,也不會去做戰馬,這個馬超太清楚了,曹操和孫策得多傻×,才能用那種馬當戰馬?要是那樣兒還都好了,真的,那樣兒的話,己方騎兵和他們怎麼戰,最後都是己方贏啊,一點兒不差。不過曹操兗州軍一方,因爲

有幽州,所以說戰馬其實不那麼缺,真正最缺戰馬的是江東軍,這個一直都是。首先兗州軍和江東軍是盟友不假,可在戰馬這個問題上,曹操是能賣給他們,可不會特別多,畢竟第一他們自己還需要,第二就是江東軍名爲盟友,可實際上還是敵對,所以說兗州軍一方賣給江東軍戰馬自然一樣兒是有限制,這個肯定是。不過哪怕如此,孫策江東軍卻還得和兗州軍

交易很多,然後纔是涼州和幷州的戰馬,那個就要靠着江東的世家大族和一些富商巨賈了,前者不用說了,後者的話,那能倒賣戰馬的商人,多少都是有實力的,尤其還是亂世中,這個一點兒不錯。所以別看是商人,可哪怕就如孫策這樣兒三分天下的諸侯,如今都當吳王了,

這他都不敢小看了那些人,真的。畢竟沒點兒實力,從涼州從幷州到江東,一路上早被吃的渣兒都不剩了,所以說這都得是有實力才行,沒實力那也只能是呵呵了。從涼州到江東,至少要經過兩個州,最後才能進揚州,雖說司隸和豫州如今是涼州軍和兗州軍的大本營,相

對來說,什麼山賊之類的肯定少,這個是不錯。但是同樣兒,因爲是馬超還有曹操的大本營,所以你一路走來,那肯定不會讓你有太多武裝力量,這個也是一點兒不錯。充其量一百來人,那都是多的了。而且重要的郡縣,你根本就過不去,這不可能讓你進去。畢竟你不屬於本地的,屬於敵對來的,所以……從幷州到揚州也是差不多,最近的路都是要經過司隸到

豫州,最後再進揚州,所以說孫策太清楚了,這個你沒實力沒那個運氣的話,真就是最後估計是骨頭渣滓都沒了。因此,這能做戰馬生意的,尤其是從涼州、幷州販賣過來戰馬的,那除了世家大族外,其他人也都是個頂個有實力啊,真是一點兒不錯。雖說肯定是不能和三

分天下的諸侯比,可在這亂世中也算是能有那麼一席之地,至少做個戰馬生意,絕對也是盆滿鉢滿,這就是亂世營生,你膽量有實力有運氣,就可以。

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九五三章 攻樊城涼州得利(續)第九七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二)第八二四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一)第六七八章 劉子揚井陘說馬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六)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七六七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完)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三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第八六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七)第二二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四)第三一六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續)第五五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六)第三八九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五)第二七八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完)第九九六章 孫劉再赴武陵郡第二〇〇章 南蠻軍半路阻截第四十三章 官道上孟起戰山賊第三六二章 馬孟起見糜子方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八七〇章 城池破王平逃遁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三五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第六九九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一)第三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第一六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六)第六七五章 馬超揮兵進冀州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九五七章 蔡孫劉相商合作第九一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九)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七四八章 許都城劉協欲動第一二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二)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七十三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四)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二)第二四四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上)第一八九章 涼州軍再勝蠻軍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三四一章 別三老三人回返第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三五五章 三人組終見孟獲第二三九章 孟獲祝融說孟優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一七一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第二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第二五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五)第三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五)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二)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四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二)第五十九章 崔安馬超戰呂解題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六八五章 黎陽城袁紹問計第三三六章 孫堅對質袁公路(續)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三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三)第二七三章 謀士計破燒當(六)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一一六章 天使到達宛城第六四七章 聯軍受阻臨湘城第一六三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六)第六八四章 衆人議圍困黎陽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三五一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完)第六九三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第七五一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完)第三十五章 無終城馬超得劍第一八八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完)第三二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四)第一二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二)第九七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九)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八)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二四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三五七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四)第三〇七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八八六章 馬超聚衆議敵軍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九十章 馬超崔安奔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