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二)

就孫策自己都說,要講衝鋒陷陣,那確實是孫權不如自己,可要講用人上面,能人盡其才,一起對付敵人,自己卻不如他。所以說孫策一直還算是比較瞭解自己這個弟弟,要說自己也有好幾個弟弟,也就這麼一個兄弟本事最大,其他的都還差不少。孫翊的話,武藝還行,別的方面就不行了,這個也是。因此,這當初曹操讓自己兒子來了,孫策讓自己弟弟來了,馬

超都知道,他們是重視自己下一代接班人,這個肯定沒錯。而如今曹操一方荀彧病逝,怎麼說自己也得派人弔唁。馬超是讓黃權去了,也是沒讓他帶什麼,畢竟雙方還是敵對,而這又不是什麼成親喜慶的事兒,所以說馬超知道,人去了,確實就夠了。至於說像諸葛亮給周

瑜寫的那什麼什麼,那肯定沒有,這第一,最主要的,己方和兗州軍是敵對,如果換成是孫策的話,差不多是能有,畢竟他們可是盟友。而第二,馬超自認爲也是沒那文筆,所以說就不獻醜了,丟人。你讓他當個文抄公,那還可以,但是讓馬超搞個原創,那還是殺了他吧,

實在是寫不出來啊。關鍵是用不着,這個纔是根本,確實。在馬超看來,孫策是用得着,他是肯定要寫點兒什麼的,不過也不會是他自己寫,不是看不起他,實在是馬超覺得對方還不如自己呢,所以也得是別人代替他寫的,這個肯定是。其實馬超也能那樣兒,不過確實,他是覺得用不着,就怎麼簡單。要不然的話,馬超如果是孫策本人的話,他也會讓人代替一

下,寫點兒什麼的,很正常。說起來哪個當皇帝的,他是自己寫什麼什麼呢,反正馬超是沒聽過,至少劉協他肯定不是自己寫東西,而其他的,就算是有,試問能有幾個?真的,不可能多,一兩個?甚至乾脆就沒有,這個馬超還是相信的,畢竟古代其實是有專門幹這事兒

的,這個確實。當然你非得說哪天皇帝心血來潮,自己寫了個,那這事兒也並非就一點兒不能發生,不過……馬超派黃權去了許都,是代表自己去的,不過什麼都沒準備,主要是這個態度,這個很重要。不像曹操、孫策,哪怕就是劉協,他也得準備不少,這個肯定是,畢

竟荀彧還是大漢官員,哪怕他是曹操手下沒錯,可真是心向漢室,對劉協整個皇帝,明知道是傀儡不假,可卻依舊是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尊重的不是劉協當皇帝,而是因爲他是大漢天子,名正言順的大漢繼承人,他尊重的是漢室。可即便如此,劉協也都知道,但是他因爲荀彧的死,還是難過了一下,畢竟其人雖說不是大漢死忠,可說實話,在兗州軍這個,曹操

手下,也沒誰是心向漢室了,這個劉協知道,就那麼幾個,荀彧、荀攸他們兩個,還有個武將關羽,就這麼三個,劉協知道是心裡有大漢的,哪怕如今曹操當了魏王,可他們心裡還是有不小的意見的,但是都沒像荀文若那樣兒,直接就重病去世了,劉協也是不得不感嘆,

畢竟這心向漢室的,也確實是沒一個就真少一個,這大漢啊……孫策也是一樣兒感慨,荀彧畢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而且在天下來說,可以說是非常有名的那麼一個,這個肯定是。可就因爲曹操稱公,之後稱王,這麼兩件事,是一下就把其人給打擊沒了,他也是不得不嘆氣,這人真是,對大漢的心思,確實在兗州軍中,應該是沒人可比了。對孫策來說,荀彧病

逝,從惜才的角度來說,這個肯定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說忍不住感嘆,這個肯定是如此。不過從和兗州軍敵對的角度來說,對方病逝了這麼一個重要人物,可以說對己方那是有好處的,這個肯定是啊。敵人不好,那不就是己方的好嗎,基本上大多時候都如此。但是從雙方聯盟一起對付涼州軍來說,兗州軍是盟友,病逝了一個如此大才,如此重要人物,這個對己

方來說又不好了,畢竟雙方聯合對付兗州軍,這損失瞭如此人物,對聯盟來說,確實是不利。而不管怎麼說,孫策都清楚,最後對涼州軍,其實都是有好處的。而馬超其人呢,和自己也差不多,關鍵是他也算是認識荀彧,哪怕沒那麼熟。而如今其人病逝,他心裡會感嘆,

可這個事兒對他們涼州軍來說,終究是好處多,這個一點兒不錯。荀彧其人在兗州軍的地位,那就相當於是涼州軍的賈詡加上陸遜,這個就是孫策所想,他覺得一個人的話還不夠,兩個差不多了。賈詡是有本事,自己都清楚,可這些年一直留守在長安的,那都是陸遜,這

個和荀彧是差不多。不過陸遜其人加入涼州軍也沒太久,所以說和荀彧那樣兒的兗州軍元老,還是不能比的,如此就是孫策的想法。因此,他是覺得賈詡加上陸遜,差不多是能比上其人在兗州軍的地位了,這個就是他所想。如果拿到己方來說,差不多就是張昭加上魯肅,這個孫策覺得應該是如此。所以說這麼一個人物病逝,哪怕就是馬超,他也得派人代表他去

許都弔唁。要說孫策想法還真是沒錯,至少馬超是派人去了,還是讓黃權去的。至於說孫策就更厲害了,他是直接讓張昭去了,可見其人重視程度。要知道張昭其人,可都不離開建業,如今讓自己主公派出去,那自然是有重要的事兒啊,真的。不過因爲其人是個純粹的文

士,所以孫策也是派了護衛前去,雖說沒有幾個,可都是軍中好手。不是說怕曹操如何,畢竟和兗州軍都是盟友,哪怕自己也稱王了不假,可在曹操和兗州軍衆人眼裡,己方怎麼和他們比呢?所以說是交惡了他們不假,可在荀彧的葬禮上,還是不會出什麼事兒的,這個肯

定是。別說是己方了,就算是涼州軍去的人,也都沒事兒。不過孫策派護衛是防範這到許都的路上的安全,畢竟張昭對己方這麼重要的一個,在路上要真是出點兒什麼問題,也是麻煩。別說己方是江東軍,天下強軍,山賊什麼的就不敢怎麼樣兒了,孫策覺得那是大多數,是有害怕,或者顧慮不少,這個肯定是。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真要有什麼就盯着己方

的山賊草寇之類的,那可就不好說了,真容易出問題,這個孫策肯定不得不防啊,畢竟走的路可不光是己方的地盤,還有兗州軍的地方,那纔是最重要的。他是能保證在己方江東的地盤兒上,張昭是平安無事,可到了兗州軍那兒呢?孫策就真是保證不了啊,而且他也真是,

不敢大張旗鼓讓張昭走,那樣兒實在是太招搖了,真的。在孫策看來,己方地盤兒還可以,就那麼兩個州,而且揚州還是自己經營多年的地方,確實是沒什麼事兒。可到了兗州軍的地方,他們是不會如何,可保證不了涼州軍就不會有什麼動作,這個真是。孫策能保證馬超,也許其人不會有什麼想法,那麼誰能保證他手下人就都沒什麼想法?至少有好幾個,那都不

是什麼易與之輩啊,真的。關鍵是太不老實,這個纔是自己所擔心的。如果張昭真要在兗州軍的地盤出了點兒什麼事兒,這個對雙方聯盟來說,那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就算都知道是涼州軍做的,可你要是一點兒證據都沒有的話,就光憑嘴上去說,那隻能是讓天下人給小覷了,所以說孫策知道,不能招搖啊,偷偷去許都就好,然後偷偷回來,就這樣兒了。本來

他是想派哪個武將一起去許都的,不過最後孫策仔細一考慮,還是算了。畢竟真要去了許都,就看兗州軍那幫人,就不會放過自己派去的人。文士還好說,畢竟張昭喝酒卻不嗜酒,絕對不會喝多,關鍵是其人就像程昱差不多,都算是衆人的老前輩,所以說兗州軍的將領可

不敢去灌他。更主要的是其人和程昱相識,應該說年輕時候就認識了,不過是沒多深的交情罷了,但卻也算是點頭之交,至少程昱是不會眼睜睜看着張昭被灌酒什麼的,而其人一句話,在兗州軍中,尤其荀彧都已經病逝了之後,那程昱一句話,絕對是比得上曹操了,這個

確實,孫策很清楚。所以說他對張昭在許都是沒什麼擔憂的,可要是派個武將去,那就要出問題。第一,去的武將至少得是個二流,還得是有那麼一號的人,要不去了許都,也只能是讓人小看。可這樣兒的,己方是有好幾個合適的不假,可卻都好酒,沒一個不如此的。而他們在自己面前,那確實是能保證,甚至就暫時不喝了,這個也是沒什麼問題,可一旦是去

了許都,沒自己的約束,重要的是兗州軍那些個將領本來以爲自己稱王的事兒他們就不爽自己不爽己方,這又因爲荀彧病逝,雖說和自己和己方都沒關係,可去的武將,那就容易喝多,甚至就是如此。這個時候就不要指望程昱了,張昭是認識他,前面都得稱仲德兄,可己

方其他人可不認識程昱啊?還能指望着人家給你說話,而且孫策還算是瞭解其人,其人很清楚,那時候兗州軍的將領,是需要發泄的,所以說他是非但不會阻攔,還會推波助瀾,這個孫策覺得八成會如此。因此,這自己還能派將領去許都嗎?去的話,就要喝酒,然後喝多

了,就要誤事兒,這個纔是自己最擔心的。而兗州軍是病逝了一個那麼樣兒的大才,誰還有工夫去管你如何?他們只是負責灌酒,把你灌醉,其他的就不管了,發泄完了,他們就好了,還會管別的?所以說孫策太清楚了,這怎麼都只有護衛護着張昭去許都合適,而其他將領,確實就算了,不能去啊,要不就容易出問題。他覺得自己的擔心顧慮一點兒都沒問題,

這自己派個武將過去,一路上算是安全了,退一萬步說說,涼州軍就算是派人攔截搞事情的話,他們也不會有太多人就是了,而且還不會有什麼將領,充其量一個三流的,那都多說了,關鍵是他們還不知道張昭是走了,走得哪條路?畢竟自己不會讓他大張旗鼓,是秘密行

進,所以……因此,不是孫策小看涼州軍,實在是他們不會知道,哪怕就算是知道了,己方一個二流將領帶着護衛,保護張昭是夠了。可最後到了許都,自己派的人還得是醉酒。而不派人呢,涼州軍是不會有人知道情況,知道了,張昭也不是跑不了,這個孫策也是相信的。

張子布可不是什麼沒用的文士,雖說不是天下頂級謀士,可也是二流水平,這個肯定是。其次,這個前提是涼州軍確實是對己方有想法,而馬超他只要沒動作,那麼以上那些都不成立,自己更不用派武將去了,就是如此。所以說孫策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這還是護衛帶着張昭去許都,這個最好,其他人的話,那就不用動了,確實。所以說馬超和孫策都是派人去

了許都弔唁荀彧,不過馬超卻沒孫策那麼大的擔憂,就因爲雙方是敵對,所以說兗州軍也不會灌黃權酒,關鍵是勸酒也沒大用,第一他們不一定會,第二就是沒什麼太大作用,因爲黃權可不會給他們面子,而且其人也沒那麼好酒,這個一點兒不錯。而馬超一路上也沒什麼

擔心的,實在是距離許都太近了,從長安一直走,出了司隸地界到潁川,經過長社往東南,沒多遠就到許都了,司隸和豫州潁川,那可是挨着的啊。

第一二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三)第四二二章 詐降計將計就計第三二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二)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九〇三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完)第二十七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第四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八)第八四九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五)第九十四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七)第二四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七)第四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三)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第六二三章 進雁門初戰樓煩第六五九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完)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三一七章 崔福達帶俘回返第六四七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第六一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六)第二八八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續)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九八八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續)第四四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八)第八四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完)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六三九章 裡應外合破堅城第九四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四)第二二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五)第四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五)第一四八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續)第五十五章 樊城破梟雄末路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二一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五四一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六)第一八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六)第九八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八)第六二五章 戰長城初戰不利第六二九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續)第二四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四)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二〇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一)第二八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二)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二一六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第九四二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續)第四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第八五二章 蘄春城下故人見第八九一章 涼州軍欲往房陵第九〇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六)第五二七章 吳元雄奪取安邑第八十一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五)第一三〇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九)第二十三章 知消息馬曹反應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三)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續)第八三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八)第九一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七)第三八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九三六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完)第二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五)第七三八章 涼州營伯瞻致謝第三三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八)第三三二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續)第五六七章 袁公路出兵下邳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七〇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三)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一八六章 劉宏擬旨拒敵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二十三章 知消息馬曹反應第九十九章 領兵再至禺同山第二一七章 成公英勸說韓遂第九八五章 黃馬帶兵至臨湘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五七八章 高順夜攻敵軍營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一一七章 馬超設宴款衆將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五八二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第一六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四)第五三四章 徐晃伏兵殺董承第一四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一)第六一七章 周倉欲投劉玄德第四三三章 江州兵夜襲敵營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五七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七)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九三二章 兗州援軍再入城第八七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四)第九十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