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一)

可實際,實際上卻不是那樣兒,對吧。所以沒有一個好的緣由,哪怕就是涼州軍財大氣粗,馬超也沒說就擺宴慶祝一下什麼的,因爲沒那個原因啊,而不是錢糧的問題,一直都如此。兗州軍呢,也是這樣兒,沒錯。馬超徐晃兩人,他們都是各自帶兵回了己方大營,對他們來說,其實都不是說就真心希望這戰事就這麼一直持續下去,他們都想勝了,不過如今來看,

真都是不好說啊。馬超是對己方有信心,可最後的結果,己方要不傷筋動骨,那都不可能。而徐晃呢,他自然也是想着,己方能勝利,他沒馬超那麼有信心,只能說是希望最後獲勝的是己方,全軍覆沒的是涼州軍。但就從如今這個形勢上來看,這個事兒難啊,不是說就沒點

兒可能,但是可能性都不大,就是這樣兒。是,最開始的時候,己方比他們人馬多幾千,但是如今是已經沒這個優勢了。這三日下來,別說是己方比他們多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和他們涼州軍一樣兒,這自己也滿足了,可顯然,如今是已經變成了己方比他們的人馬少,是他

們涼州軍比己方的人馬多了。這“風水輪流轉”,這不就轉到他們涼州軍那兒去了嗎,之前是己方人馬多,可如今呢,就變成了人家的人馬多了,這個徐晃都知道,很清楚,自然也是非常瞭解了,如此。所以說對於最後能不能獲勝,徐晃真就沒什麼信心,反正對他來說,只要是儘量給涼州軍造成大的傷亡,其實他就覺得足夠了,畢竟事實在那兒擺着呢,人家士

卒的戰力,是要比己方強了那麼點兒。是,這個不是說每個士卒都如此,但是大多數可不都是這樣兒嗎,所以那麼多士卒,這差距是什麼樣兒的,不用多說了吧。涼州軍大營和兗州軍大營,馬超中軍大帳和徐晃的中軍大帳中,他們兩人都是在給幾人說着今日戰事,其實就

是簡單作下總結,畢竟也沒太多說的。不管是對馬超來說,還是對徐晃來講,這今日的戰事,己方表現就是平平,沒什麼出色出彩的地方,這個倒是一點兒沒錯。但是哪怕如此,至少沒讓他們覺得己方是退步了什麼的,就算是不錯。畢竟這也才三日,至少還得有個三日吧,

差不多就是這樣兒了,所以……棘陽城內的李通也是知道了之前的具體戰事,對他來說,他自然是巴不得己方最後能贏,那不就是給棘陽城解圍了嗎。而最後就算不是這樣兒,是涼州軍勝了,不過只要他們傷筋動骨,那麼其實也算是給棘陽城解圍了,這點李通看得還是很清楚的,而他這隻能是在棘陽城內,確實不能參與戰事,不過對於城外的戰事,他還是瞭解

不少的,畢竟兗州軍的探馬,那可不是蓋的,這確實一點兒不假。這探馬這麼多時日,也沒被涼州軍發現,可見其本事了,確實是可以。不過在李通看來,這個時候,他倒是希望戰事早日結束,因爲外面戰事結束了,可以說就是涼州軍要退兵的時候了,這個就是李通所認

爲的。至少他覺得如果說自己是馬超的話,到時候確實是會如此做。當然了,現實情況,是不得不讓他那麼去做,其實也沒辦法。畢竟最後涼州軍就算是人馬還有,他們還能有多少?一兩萬人,差不多吧,而從十萬人馬,到最後一兩萬人,他們是要損失八/九萬,說起來涼州軍不是損失不起,但是一下少了八/九萬人馬,他們暫時要是不撤回,這個就不像馬超性

格了。所以說兩軍儘快結束戰事,其實這個纔是如今李通所期待的。畢竟之前他也有希望說兩軍一直那麼對峙着,不過顯然,那樣兒的事兒,己方在城外的人馬是要吃虧,所以徐晃沒那麼選擇。是,馬超他們涼州軍倒是希望那樣兒,自己的話,倒是也想,不過顯然,徐晃他們是不想啊,所以之前對峙的情況,就那麼一日多就完事兒了,沒有達到自己所預計的。

不過雖說如此,可如今也是讓李通看到了戰事結束的希望,再多的話,還能有幾日,兩三日,足夠了,畢竟傷亡不起,最後人馬都沒了,你還拿什麼戰。己方都已經損失一半的人馬了,李通是從探馬那兒瞭解到了具體情況,所以說自然是知道,這還有什麼不瞭解的呢,是

吧。所以他知道,確實是很清楚,等己方人馬沒了,當然涼州軍人馬要是早沒了的話,那樣兒更好,但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是徐晃他們的人馬要先沒,所以說這最後先退走的,那還得是己方。雖說這個不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隻要最後涼州軍能暫時撤回,其實就是對棘陽

城好了。現在李通所想的不是說己方勝利,還是涼州軍勝利,說起來根本問題其實就是涼州軍什麼時候撤退,這個纔是最重要的。而相比這個,其他的,真就沒這個來的那麼重要了。所以說這個纔是他的根本想法,怎麼樣兒能解了如今棘陽城的圍,其實才是現在對李通來說最爲重要的。他是不可能帶兵出去的,所以自然是把希望寄託在了徐晃他們身上。而從這幾

日來看,李通覺得徐晃和己方他們表現都不錯,至少他知道,如果是自己帶兵的話,可是不如人家。這點他是很清楚,所以李通也沒什麼不滿意的,別看如今還是他們在城外的兗州軍損失更多,可這也沒辦法啊,誰讓己方單兵戰力,總體上確實是不如人家呢,這個你不服

不行。李通可是在心裡一直都承認這個,別看他嘴上是不說什麼,也對,他要是說涼州軍比己方強,那對兗州軍可也沒什麼好處。而且還得說什麼呢,那就是李通一直都認爲,那樣兒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可一點兒都不差啊,所以說他能那麼去說嗎,顯然不

會。所以說這個是李通如今的想法,如果說他最開始的時候,還想着己方是能勝了涼州軍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也真是,基本上就沒那僥倖心理了,真的。關鍵是那話所說不錯,信心源於實力,這己方沒人家的實力強,李通還能有什麼信心呢,是吧。所以他很清楚,如今自己所希望的都是什麼,這個纔是根本。如果己方是比涼州軍強,李通覺得自己也沒這樣兒的

想法了,可現實不是這樣兒的啊。又是一日的戰事,如今兩軍都已經只剩下一半多的人了。涼州軍能比兗州軍多,可有沒比之前一半多多少就是了,不過如今確實是涼州軍比兗州軍人多了,這個倒是沒錯,沒差一點兒。而此時龐德是主動找上了夏侯淵,或者說後者其實也是

馬上就找了他,這他們可都是輕車熟路了,確實。龐德對着夏侯淵一笑:“夏侯妙才,來戰!”夏侯淵冷笑了一聲,“呵呵!龐令明,怕你否!”說完,兩人就各出兵器,戰在一處。對他們來說,這都已經好幾日的單挑了,可每一日他們都是沒盡興。別看每次最少都能戰個近二百回合,但是說實話,他們都屬於那種單挑比較快的將領,你來我往,速度不慢,所以

別說是二百回合,就是三百多回合,也用不了太久的時辰就是了。但是累可是真累啊,這個一點兒不假。畢竟每日可都是大戰,那可是要玩兒命的,所以說沒誰敢怠慢了,因爲一個不小心,非死即傷,不會有什麼好處。因此,不管說是龐德也好,是夏侯淵也罷,兩人每日可都是拿出來了看家本領對付對方,不過這麼幾日他們也算是很熟悉了,因此,這別說剛開

始就是個平手,如今這個時候,更是一樣兒,沒什麼太大區別,就是如此。如果說這幾日他們就能分出了勝負,那纔是奇了怪了,可顯然,這個不可能,哪怕他們雙方的想法,其實都是那麼想的,勝了對方,傷了對方。至於說殺死就不用想了,那事兒沒可能,生擒就更不

用說了,癡人說夢,差不多少吧。而此時兩人是大戰上了,兩把大刀是上下翻飛,別看兩人都用大刀,而且武藝是不分上下,但是這刀的招式,那還是有區別的,自然是有分別。不過雖說如此,兩人也算是從不熟悉到如今這很熟悉了吧,至少對對方的招式,其實都熟悉了

不少,這個倒是也沒錯。而兩人雖說是對彼此招式有熟悉了,但是說起來這一流武將的單挑,更多的不是在於這個招式上,反正哪怕是如此,兩人真是,更不可能說要勝對方就能贏的。畢竟要是有那麼容易的話,這幾日就早好了,可顯然沒有啊。而且他們每日戰的回合還

是不多,要是戰幾個時辰,五六百回合的話,那倒是沒準了,最後能分出來勝負,也不好說。

可如今的話,顯然還是不行啊,至少一兩百個回合,是真不好使就對了。涼州軍和兗州軍士卒慘烈廝殺,彼此看對方就像是殺父仇人似的。確實,雖說事實不是如此,但是雙方在這兒,那可真是不死不休了,這個是肯定的,必然如此啊。而在龐德找上了夏侯淵,他們也是

彼此找對方的時候,徐晃也是找上了甘寧,或者說後者也是一樣兒找他,徐晃想躲都不行,甘寧都盯上他了。畢竟對他來說也真是,有這麼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那是殊爲難得,如果不是第一日徐晃特意來找自己一戰,這個時候沒準他早就被崔安給接手了。可不是嗎,所以

說甘寧一直都很慶幸,當時距離徐晃也不是那麼遠,至少不比崔安距離他遠多少。要不然的話,距離對方太遠,他徐晃就算是有心找自己,可也得被崔安給攔下來,不就是這樣兒嗎。甘寧可沒想着自己能贏,還真是不行,這馬上的本領,自己和他徐公明,還真就是差不多少。對方一柄大斧,那可真是,力量太足了,那沒勁兒的人,用不了那兵器。而徐晃在這天底下

用大斧的人當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排不上第一,也必然是第二,不過應該是第一沒問題。以前倒是有個叫潘鳳的,最早是韓馥冀州軍的將領,不過那武藝確實是沒法和徐晃相比,這個是肯定的。而甘寧呢,他步下是用鐵鏈,畢竟當水賊的時候,都是步下作戰,也不可能

拿着大刀,別說甘寧不是最擅長這個,這大刀也太沉太長了,所以說步下的話雖然是能拿動,但絕對不好施展。要說在步下還能使馬上大刀的那種人,要不就是飯桶,沒什麼本事,要不就是武藝高超,基本上就是這樣兒了。而甘寧是用鐵鏈,算是比較奇門的兵器之一了,

但是在馬上,肯定不能再用那個,哪有在馬上用鐵鏈的,那不等着吃虧嗎。所以甘寧馬上是用大刀,對付徐晃的大斧。因爲自認爲是力量上不能和對方死磕,所以甘寧都不和徐晃硬拼,畢竟自己達到和對方那種沉重的兵器碰上,基本上就沒自己好。畢竟甘寧不認爲自己的力氣比徐晃還大。要說對方是以這個力氣聞名的武將,所以甘寧知道,最後是要拼不過人家

啊。不過雖說如此,但是徐晃也是找機會和甘寧拼,所以他是更耗費力氣,哪怕對方不和他拼,只是周旋。別看是如此,可甘寧也不輕鬆,畢竟他得防着被對方抓住,對方那大斧和自己的大刀碰上的話,自己可不認爲吃虧的是他徐晃,所以說甘寧儘量是不那樣兒,以巧勁

兒和對方周旋,這個就是他如今做的。所以說龐德和夏侯淵他們兩柄大刀是總碰上,但是在甘寧和徐晃那兒,還真是沒這事兒啊,關鍵是甘寧不敢和對方硬拼。

第六九七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續)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五三三章 詔書傳長安建業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四四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四)第九四〇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續)第九五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一)第八〇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一)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二)第一三九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五)第一五二章 孟起入營遭攔阻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九一七章 孫劉聯軍奔西北第九七九章 許褚滿寵赴南郡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騎兵突圍第一七六章 南蠻軍援軍到達第一一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續)第三四〇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續)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二)第二四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九)第五九四章 夜戰洮陽戰事起第五九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三)第五七七章 兗州據探馬回返第七〇〇章 失敗後馬超反思第一六一章 南蠻軍再遣使者第二二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八)第五十八章 樊城破梟雄末路(完)第二七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一)第十四章 欲大比三人出題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三)第四三八章 說嚴顏三人歸降第六二二章 聯軍進攻益陽城第一五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六)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三八八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四十三章 官道上孟起戰山賊第二十二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續)第九八九章 西陵城張飛擺宴第五一五章 假文丑詐開城門第七三六章 涼州鳴金霍峻傷第二一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一)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五七〇章 奔敵軍深夜拔營第一六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完)第五八二章 孫伯符戰呂奉先第五七六章 兗州軍探馬入營第五七〇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二)第一五一章 涼州敗南蠻軍勝第五六四章 袁術稱帝九江郡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九)第六十七章 將軍府宴請衆人第三〇八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第五八九章 說張繡劉曄無奈第一三八章 馬孟起設宴待衆第一八六章 劉宏擬旨拒敵第一一〇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續)第二四六章 帶來再赴八納洞(續)第三五九章 曉埋伏孟獲收兵第六二五章 益陽城有人來投第一八九章 涼州軍再勝蠻軍第七九四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續)第七十三章 潁川陽翟別郭嘉第九〇八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第五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四)第三五二章 馬超兵出三江城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二九九章 回隴縣安排劉辯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一八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四)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八四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六)第九三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七)第六三八章 長子來人見子龍第九八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五)第二六七章 南蠻軍使者到來第二五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二)第六三四章 涼州軍佔據便縣第四一一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第三二〇章 帶來解說自己事(續)第九一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九)第一七三章 入宮中劉宏做決斷第一七六章 南蠻軍援軍到達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一)第八六八章 疲兵計配合實施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九〇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二)第八九二章 涼州軍二攻樊城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六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六)第一二五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