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

確實,文士那可不是武將,他們可沒那體力身體什麼的。就說年紀大點兒,精力都跟不上,確實是不夠。所以說每次曹操帶着程昱出征是出征,可哪次還不都是讓他早點兒休息了,而且整日也是讓程昱多休息,還不就是當主公的擔心嗎,所以說曹操不帶兵的時候,他就真不會派程昱出去,只有荀攸一個去就足夠了。畢竟他也是天下頂級謀士,馬超那邊兒也不過就

帶着一個,所以自己也沒給徐晃整兩個,有荀攸就行了。而最後一個沮授,這個曹操他就算是自己親征的時候,都不帶着對方,所以就更不用說是派別人出兵的時候了。而且他也知道,雖說如今沮授算是加入了己方不假,可實際呢,他這心裡絕對是還有想法,所以說曹操

不會太過重用他就是了,因此,其人是絕對不能和二荀還有程昱相比的,那三人,說是曹操的嫡系謀士,其實也並不爲過,而沮授呢,不過就是從其他諸侯那兒最後不得已加入己方的而已。所以沮授那樣兒,就算他是真有本事不假,可曹操卻絕對不會說怎麼重用於他,就

是這樣兒。而且其人也確確實實,不怎麼喜歡給兗州軍做事兒,這一點,曹操自認爲自己還是很清楚的。所以沒什麼大事兒,他都不找其人,這不就說明問題。所以說沮授和荀攸相比,前者也是完敗,最後曹操怎麼說,在他不是親征的時候,儘量都是要派荀攸隨軍的。當然了,就算是他親征,也一樣兒是儘量要帶着荀攸,不過就是再加上一個程昱而已。而他不

親征,就沒程昱什麼事兒了。所以在曹操看來,這徐晃帶兵去了南陽,在棘陽城和涼州軍大戰,只要有荀攸跟着去,就沒什麼問題。而他,就是最爲合適的,所以曹操也沒說再派其他人。就是讓夏侯淵再帶援軍過去的時候,他也沒說再派個謀士什麼的。要說兗州軍天下頂

級謀士,是就那麼幾個,可二流的謀士,那可還是不少,可曹操除了讓荀攸跟着過去了之外,就再也沒讓其他人去,這個就不得不說,他確實是相信也很器重荀攸,要不然的話,肯定就不是這樣兒了。所以說不管是馬超也好,還是說曹操也罷,他們帶着郭嘉,和派荀攸跟

着徐晃,都是有他們的道理的。而其他人,不是說就沒有比他們更強的了,或者和他們都不分高下的也不是沒有,可馬超依舊是帶着郭嘉,而曹操更是隻派了荀攸,這個就不得不說,確實是說明了問題。不過他們如此做法,倒真是很正常,他們不那樣兒,那才真是不正常了,確實。所以說有這麼兩大謀士,兩人也算是能更放心吧。而此時此刻,涼州軍和兗州軍在棘

陽城外的廝殺,是越來越慘烈,一點兒沒錯。在他們看來,這兩軍的大戰,也戰不了太多時日,可能最多也就是七八日,這都多說了,不一定。少了的話,比這個還要少,多的話,真能比這個還多嗎?兩軍剛開始加在一起,就是十六萬左右的人馬,而如今呢,看這樣兒,

每日每一方都損失一萬多的話,這也支持不了七八日,最後都得沒人馬了,不是嗎。當然了,如果說兩軍都休戰不打了的話,那麼都隨便多少時日都行,只要不繼續戰,那麼就這麼一直對峙着,也不是說就一點兒都不可能。戰場上,龐德和夏侯淵兩人的大刀相碰,這一招兩人是平分秋色,不管是力量還是說技巧什麼的,他們兩個是沒太大區別,難分伯仲啊。可

以這麼說,這兩人一連都戰了三日了,雖說不是一直持續,可也是日日都這麼相鬥,說起來如果不是因爲彼此陣營都敵對的話,兩人關係都能從陌生人到熟悉再到算是朋友了,那都沒什麼大問題。可顯然,這雙方的敵對關係在那兒擺着呢,所以怎麼也不可能是朋友。你看馬超和曹操算得上是朋友,可那是沒敵對之前就已經確定下來的,而如今呢,說是敵人,其

實是更爲貼切了。當然了,當年的朋友感情,多少還是有點兒的,這個是一定的。不管是對馬超來說,還是對曹操來講,其實都是如此。不過因爲如今這個身份的關係,確實不像當年那樣兒了,這個倒是也沒錯。所以說連馬超曹操/他們,以前如此有交情的人,如今都是

這樣兒的關係,那就不用說是龐德和夏侯淵了,他們兩個可真是沒什麼交情啊,都沒接觸過,也就是如今這有機會認識,然後相鬥,其他的,可就真沒了,就是這樣兒。而別人呢,徐晃和甘寧他們也是鬥了今日,難分勝負。而徐晃對自己找上甘寧,他可是無比慶幸啊,要

不然的話,真被涼州軍那個崔安給抓到的話,估計自己就要受傷。而那顯然不是徐晃想要的就是了,所以說他第一日就當機立斷,跑去找了甘寧,徐晃覺得自己所作所爲,那是一點兒都沒錯。反正別看甘寧武藝也不低,但是和崔安一比,這自己顯然是更想對上他,而肯定不想對上崔安,就是這樣兒。而甘寧呢,他倒是沒太多想法,不過對於徐晃能來找自己,

他自然是心裡高興。當時就心說,這幸好對方來找自己了,要不然的話被崔安對上了,那還能有自己什麼事兒了?是吧,所以說別看甘寧是兗州軍大將不假,他也同樣兒,確實是希望己方最後勝利,但是在和徐晃單挑的這個事兒上,他也確實,是希望對方和自己單挑,而

不是崔安和徐晃對上就是了。真就是那樣兒,有崔安對其人,那麼幹脆就沒自己毛兒事兒了,就是這樣兒。所以說甘寧想法很清楚,到底是崔安還是自己,顯然,是自己和徐晃對上,自己更希望了。而徐晃還是那樣兒,他其實和甘寧想法也差不多少。還是那話,自己親自找

上對方,總比被崔安給抓到強,這個是一點兒不假。而也就只有崔安,他是因爲沒能和徐晃對上,心裡有遺憾。不過他也知道,這事兒強求不來。畢竟之前自己沒能抓住人家徐晃,而對上是直接就找上了甘寧,所以自己也只能只好是放棄了。而崔安也確實,他不是那樣兒的人,說第一日徐晃對上甘寧,然後第二日,他又去找徐晃。那樣兒可真不是崔安,也許別

人有那樣兒的,但不是他就對了。而且還得說什麼呢,在崔安看來,也許自己對上對方,對方因爲武藝不如自己,可能是要受傷什麼的,不過這個都不重要。反正有己方大將對付徐晃,至少甘寧的武藝是不輸對方的,這就足夠了。而最後的馬岱,他可真是,一點兒意見都

沒有,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這樣兒的情況,那就是沒自己什麼事兒。就說不管是夏侯淵還是徐晃,人家的武藝可都比自己高,自己能和他們戰幾十回合,可之後呢,必然是要頂不住的啊。所以說馬岱在這個事兒上,他可真是沒什麼想法,不說崔安,就說龐德和甘寧,哪個武藝不是比自己高?所以這樣兒的事兒,都輪不到自己,自己也是樂得清閒,關鍵不是

人家的對手,這個纔是關鍵。所以說馬岱是帶兵廝殺,屠戮兗州軍士卒,他覺得這個纔是如今最爲適合自己的,最合適的,不是嗎。但是如果說兗州軍再來一個武藝不如他的,不,就哪怕和他武藝差不多,甚至就只能是超過他一點兒的,馬岱都不可能說還繼續帶着士卒廝殺,肯定是要和對方單挑了,就是這樣兒。不過如今兗州軍不是沒那樣兒的將領嗎,有個李

通,倒是符合條件,可其人能出城?那可真是開玩笑了,滑稽了不是。所以說那樣兒的事兒,基本上都沒可能,不,就是不可能,如今這個時候不可能。至於說之後還有沒有,這個不好說,不知道,不一定啊。不過因爲龐德和甘寧都有事兒了,有人和他們單挑,所以說其

實在馬岱的心裡,他也想着能有一個不錯的對手,所以這個纔是他的最想、最希望的。不過因爲沒有這樣兒的對手,所以他就只能說是“退而求其次”了,帶着己方個士卒和兗州軍人馬廝殺,就是這樣兒。所以說這個,那纔是馬岱心中最爲真實的想法,可確實,不能實現,

那也只能只好說是如今這樣兒了,不是嗎。所以說他也是挺無奈的,這個倒是不錯。如果說自己能選擇的話,他倒是希望和李通在這兒來那麼一場,不過那是做夢吧,差不多了。而整個戰場之上,最輕鬆的,那莫過於是馬超了。別看過來進攻他的兗州軍士卒也是不少,可終究是架不住這他親衛狠啊,所以真正非要馬超出手的時候,其實也沒幾次。如果不是說他

非要出手的話,那麼就是不動,也是無所謂的,畢竟有士卒服其勞啊。和他一比,徐晃肯定是不行,畢竟他是要和甘寧大戰的,而涼州軍郭嘉和兗州軍荀攸,他們肯定也不會輕鬆,哪怕有着他們一方士卒的保護,可他們不是馬超,不是徐晃,所以……此時的龐德和夏侯淵,

徐晃和甘寧,他們都已經是戰了超二百回合了,這樣兒的大戰,不是說絕無僅有,可也確實是太少了,就是這樣兒。不過如果說沒他們幾個在這兒大戰的話,其實這兩軍廝殺也是沒太大意思了。至少馬超崔安他們,都是如此想法,尤其是後者,就是認爲真就只有兩軍廝殺,

是沒意思。所以哪怕崔安這個時候是帶兵廝殺着兗州軍的人馬,和馬岱一樣兒,可他也是覺得沒太大意思。當然了,你看這個事兒是要和什麼去比,這個和他這每日看別人攻城守城一比,崔安可覺得有意思多了,這個倒是一點兒都沒錯。但如果說是自己能和誰來個單挑,那樣兒纔是最有意思的,而不是現在這樣兒啊。但是雖說如此,可崔安更多的,他還是知足,

這個倒是沒錯。而崔安因爲他之前還遺憾着,所以他也不去看徐晃對甘寧,對他來說,只要看到那兩人,這自己心裡就彆扭。當然了,這個肯定也不是什麼大事兒,但是如今崔安就是這樣兒想的,那能有什麼辦法呢。他是沒想太多,有的事兒,他想的比這多多了,所以說

這還真是不算什麼。場中單挑,是不會分出什麼勝負的,所以沒多久,馬超就收兵了,讓涼州軍全軍撤退。當然了,看到對方如此,徐晃也是趕緊讓己方撤退,他也一樣兒是帶兵退了。兩軍都撤退了,這對他們來說,能有幾個三日呢?估計再來一個三日的話,就差不多少

了吧,畢竟人馬都是越戰越少,所以說誰的人馬先沒了,誰就得先撤了,要不然的話,還能如何?到時候不退也不行啊,這不肯定的嗎。但是就目前來說,兩軍卻還得是繼續戰,至於說要戰幾日,那這個事兒誰都不知道啊。一日兩日是,三日四日也是,甚至更多,未必就一點兒可能都沒有,對吧。此時馬超和徐晃,都是帶着己方士卒撤退,在他們看來,這己方

都和敵軍戰了這麼久,所以也真是,是該好好休息一下了,這個必然啊。要不是因爲這都沒佔什麼大優,兩軍都可能在晚上擺宴,但是如今來看,確實是沒有。不管說是馬超也好,是徐晃他們也罷,可都沒那個意思。不是沒錢糧,缺少物資什麼的,哪怕就是徐晃那兒,兗

州軍那大營,他們也是不缺什麼。但還是那話,他們確實是沒什麼緣由說是要擺宴,這還是,己方要是佔大優勢的話,那倒是沒問題,可實際……

第二五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九)第二十一章 迫無奈呂布拜義父第三五四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一)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二)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一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第五十五章 涼州動馬超搬兵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五二三章 嚴顏安邑戰敵將第三八〇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第二七一章 帶來木鹿回銀坑第二七〇章 南蠻軍使者返回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三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第三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二)第三八七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續)第八六七章 馬超帶兵到襄陽(續)第五九一章 張任半路截劉曄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五五六章 曹操遣人令退兵第四〇九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續)第五一一章 找士卒指認信使第五七六章 丹徒縣令迫呂布第四六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九)第七〇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一)第一二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第七三六章 涼州軍再戰信都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七六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三)第一四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第二五七章 抽籤決定去留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八一八章 江東軍兵臨臨湘第五七五章 涼州軍回到原地第二二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二)第三三一章 張濟叔侄至汜水第八九一章 涼州軍欲往房陵第八九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二)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七一七章 兗州軍破平陽城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五四一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六)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四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三)第九八九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續)第一六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第四七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二)第四四六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續)第四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七)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四三六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續)第七二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六)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九)第六三九章 裡應外合破堅城第八一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五)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五七六章 兗州軍探馬入營第三二六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第二二七章 進攻三江城受阻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八四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六)第四五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五)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七三九章 孟起兵臨甘陵城第七三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九)第三〇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第五五八章 召伯瞻馬超叮囑第九三〇章 荀公達出使樊城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七五一章 有乾坤魏延得信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六十章 門外偷聽糜貞自盡第四七二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第一八七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完)第八〇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二)第一七〇章 樸克再見公孫康第二三五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上)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四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〇)第一五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八)第三七四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完)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五四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八)第一一四章 蠻軍退陸遜提醒第四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九)第四十三章 官道上孟起戰山賊第一八一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八)第八九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六)第二〇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八二四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一)第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六)第四〇〇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續)第四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九)